邵彥和大六壬案例集(貞集)

關燈
龍巳戌陰父丁亥 後初(丁神) 陳辰亥後父戊子 貴中 六卯寅醜子貴财己醜 蛇末 朱蛇 邵先生曰:主子賣物,出外賣之,迤逦閑氣成訟,陰人乘勢争财,少婦從而應之。

    進茹課遂連綿起事,卻幸我行年自前截住,終為我遏。

    蓋自酉上見戌,亥子醜年在卯,加寅截住,此名挫鋒,衆議俱解,但前進則勝,畏怕則被攻不止矣。

     祝有子将衆物偷賣,其嫂弟之女說知,遂經官訟。

    祝秀才挽陳公人調停,其事遂止。

     210)陸孔目己巳生四十一歲占官事,己酉年己未日卯将醜時。

    (子醜空亡,寅卯落空),八專,獨足。

     貴後 蛇未申酉戌陰 朱午亥玄子辛酉 後初 六巳子常子辛酉 後中 陳辰卯寅醜虎子辛酉 後末 龍空 邵先生曰:己巳生人,見酉乃破碎。

    今日又是巳日,未即是己,支幹又皆敗于酉,酉合巳,象配字,行年便作背後懸針殺,一因奸事,二防官錢,三防酒,必配本州島。

    蓋獨足不行也。

    配後當再配西北牢城方止耳。

    陸漫應之,月餘太守差沽酒,渠夾帶劉宅私酒,又與二夫娘何盼盼憑照,因太守轎出,見他在面店,太守即搜尋他事迹,互用官錢五十多貫,及招認奸事,配本州島牢城,後即在通判廳,累與他作鬧,再與何盼盼往來,通判大怒,禀過太守,斷配潤州。

     先生析曰;蓋獨足課,故在本州島,本年行年加日辰上,卻成飛散之法,既飛散,必再出外方。

    酉亥醜傳歸西北,乃江海,必潤州矣。

    況并衆即散,來年行年并聚,遂即飛散。

    有二巳子,豈一番可了?不合是己巳生末傳飛開,醜加亥是西北海角,亥為點水,酉為門,醜似玉字,點水邊作門,門内有玉,乃潤字也。

     211)某占訟,七月庚午日午将未時。

    (戌亥空亡,酉戌落空),遙克,逆茹,蒿矢。

     陳龍 六辰巳午未空 朱卯申虎鬼庚午 龍初 蛇寅酉常鬼己巳 陳中 貴醜子亥戌玄父戊辰 六末 後陰 邵先生曰:凡占官訟勝負,先以刑德言之,今庚午日,午作龍為用,午火刑勝德,中巳火又助午伐德,末又罡加日本,兇課也,主事未了,又一事發,必吃棒也。

    果然。

     212)某占訟,五月乙未日未将卯時。

    (辰巳空亡,申酉落空),重審,曲直,狡童。

     朱蛇 六酉戌亥子貴 陳申醜後父己亥 蛇初 龍未寅陰兄癸卯 玄中 空午巳辰卯玄财乙未 龍末 虎常 邵先生曰:一出頭,便被枷锢,後卻無事。

    蓋申作勾加身為鬼,所以枷锢,卻是日德合,末有龍,故無事。

    果丙申日被枷,後即疏放。

    三傳曲直,應先曲後直也。

     213)某占因人力打死欠米錢人解官,辛醜日子将未時。

    (辰巳空亡,酉戌落空),重審,勵德,蕪淫。

     龍空 陳戌亥子醜虎 六酉寅常财癸卯 玄初 朱申卯玄兄丙申 朱中(暗鬼) 蛇未午巳辰陰父辛醜 虎末 貴後 邵先生曰:此課兇,然今次卻免難。

    六年後俱惡死矣。

    宅上有寡母,乃天空加宅也。

    又須有一女損目,午為目,被亥克也。

    天後為用,後遇恩赦免矣。

    果蒙恩赦而免死編管。

    六年上二人複打死人,一人自缢,一人刑死,蓋申金入墓也。

     214)或占殺死二人如何決斷,壬辰日酉将寅時。

    (午未空亡,醜寅落空),知一,不備。

     朱蛇 六子醜寅卯貴 陳亥辰後财空午 玄初(空亡) 龍戌巳陰鬼己醜 朱中(落空)(暗鬼) 空酉申未午玄父甲申 虎末 虎常 邵先生曰:此課大兇,蓋自取亂首也。

    日加辰作勾,上下夾克,午作元為用,日辰上下皆是自刑,宅上勾陳俱是天罡,罡是鬼,又是死奇,又是日墓,末申又作虎入墓,其兇不可言,恐死不完屍也。

    後果處決。

     215)張大郎占官事,丙戌年十二月辛酉日醜将醜時。

    (子醜空亡,子醜落空), 陳龍 六巳午未申空 朱辰酉虎兄辛酉 虎初 蛇卯戌常父壬戌 常中 貴寅醜子亥玄父己未 龍末 後陰 邵先生曰:本主徒罪,因發用自刑,乘虎臨門戶也。

    喜得中戌作常,末天喜乘龍作解神,必有恩赦相救,先兇而後吉也。

    果然。

     雜占 216)沈保正壬戌生四十八歲占役事,己酉年九月乙醜日卯将戌時。

    (戌亥空亡,卯辰落空),重審,勵德,天獄。

     六陳 朱戌亥子醜龍 蛇酉寅空兄丙寅 空初 貴申卯虎财辛未 後中(暗鬼) 後未午巳辰常父甲子 陳末 陰玄 邵先生曰:保正不能脫手,于道理合當做此役也。

    酉加乙作蛇官鬼自纏身也。

    初傳功曹,身已在公了,為保正之後,平安無些子事。

    你若不認此役,須是監系,必待認了方釋。

    又行年與宅上午作太陰,有一人與你陰人是親眷,來與你打關節,反探你口氣,卻去報他,為内鬼也。

     先生析曰;蓋乙見酉為官所制,蛇是被監勒,初傳寅作天空為官吏,若不認,必入獄,中傳是認了卻無慮,末子作勾陳,是晚而複做也。

     沈公之事,皆如其言,自後既脫,九年又做一次。

     217)沈四公庚戌四月十八日辰時生,五十九歲,于戊申年七月二十三日乙巳日午将亥時,(寅卯空亡,酉戌落空),重審,四絕。

    因争保正而占。

     龍空 陳子醜寅卯虎 六亥辰常子丙午 陰初 朱戌巳玄财癸醜 龍中 蛇酉申未午陰鬼戊申 貴末 貴後 邵先生曰:課名重審,末本絕神,不合亥子又來生日,絕中又起,奈何你母勸你休争,你女又勸,俱不聽,下稍自做,雖得财不善可惡,後有悔。

    所得之物,可以移翁棺葬此内,必陋貴子,為大和尚。

    汝葬祖側也。

     沈母乃童氏,其女亦嫁童家。

    童家服滿,沈公欲争保正,母與又勸不聽,乃自做了,後童分家,請沈公作主,沈卻于公共内,取一生墳安葬。

    四年生一兒,為大和尚于廣教寺。

     先生析曰;蓋乙以子為母,午為女,亥為父,申為翁,醜為墓,申加之,是為翁墓也。

    本命庚戌,庚金墓醜,是自亦墓此矣。

    申為僧,醜為賢,上見貴,是大和尚也。

    (仔細研讀) 219)潘道士乙亥生,占住持。

    戊戌日戌将寅時。

    (辰巳空亡,子醜落空),遙克,炎上。

     虎常 空醜寅卯辰玄 龍子巳陰鬼壬寅 虎初 陳亥午後兄戊戌 六中 六戌酉申未貴父甲午 後末 朱蛇 邵先生曰:大凡僧道占住持,以日為我,支為住持。

    春得炎上局,卻喜旺相,隻是不合陽刃乘後加支,主住持九月與朱姓人交通,遂受刑而出。

    初傳是鬼,臨婦人上,雖三傳化火生幹,然火旺不久便暗,而寅木獨為戌鬼,身上醜作空,正是傳法之空門,目下即成,後因同牒人反來做造,因奸而壞也。

    潘謀住持,醜作天空,是薦賢空門之象。

    醜為僧,僧與道同,此住持必成。

    果五月受貼,六月至觀。

    宮畔有朱百戶妻,遂與往來,自六月至次年二月共九月,被原與同牒人汪三,使人告發,至官被刑而出。

     先生析曰;大凡炎上局,自是有頭無尾,如火之炎,暫時便止,那更合後,遂為失友。

    午作天後,是婦人,午未字像朱姓,戊日陽刃在午,故主刑,自第四課傳出,故出觀。

    暗貴作空,故可至觀。

    既至自然被害也。

     一訂雲,午乃離朱雀,故姓朱。

    午未字像朱說非。

    又曰,後乃婦人,午亦婦也。

    加支為日之刃,故因婦人受責。

    在支上是以主得住持而始蒙責。

     220)長老常占,己醜年二月癸醜日酉将戌時。

    (寅卯空亡,醜寅落空),重審,退茹。

     朱六 蛇辰巳午未陳 貴卯申龍兄壬子 玄初 後寅酉空兄辛亥 常中 陰醜子亥戌虎鬼庚戌 虎末 玄常 邵先生曰:子作元武加日相合,即作傳,加醜為陽刃大吉,又是僧寺,中傳亥加子作常,亥即元類,作常加子,又是勢害,末虎克日,此課兇矣。

    必旬日内盜欲入方丈不得,乃入庫下偷三人物,後來幹三人命。

    蓋連茹體也。

    且損水姓人。

     果第七日賊入庫,偷監寺副典庫三人物,既覺行者尋蹤往,他客汪家捉獲。

    将汪氏一鐵椎擊死,因解行者至官獄死。

    三僧吃棒,一僧患杖死,皆因連茹在不明,末虎作鬼故也。

     庫中者,醜為庫也。

     221)或占求酒,壬子日申将亥時。

    (寅卯空亡,亥子落空),比用,三交,高蓋。

     貴後 蛇寅卯辰巳陰 朱醜午玄财戊午 玄初(暗鬼) 六子未常子空卯 貴中(空亡) 陳亥戌酉申虎兄壬子 六末(落空) 龍空 邵先生曰:酉加子作天空,支為酒,其酒必敗,器必破,必無酒也。

    酉為酒加子,酉破子,乃破器也。

    子水敗于酉,酉金死于子,乘空為虛詐,又傳入空亡,是以無酒。

     222)長星見于西方,蔡相公京占應于本身有何吉兇,四月辛未日酉将寅時。

    (戌亥空亡)(巳午落空) 蛇貴 朱子醜寅卯後 六亥辰陰兄癸酉 龍初 陳戌巳玄父戊辰 陰中 龍酉申未午常子空亥 六末(空亡) 空虎 邵先生曰:酉作龍為用,酉于辛為上元真祿。

    寅乃地下真官,又是天吏,中末又俱自刑,相公目下雖有撓,全罪有赦,将來朝廷必大用,威權震上矣。

    後庚寅果再入朝大用。

     大凡四上克下,名無祿,天動于上為純陽,主動。

    若久困在下者遇之而發,居家者出。

     按崇甯五年丙戌春正月慧星出西方,長竟天二月蔡京有罪免為中太乙宮便。

    大觀元年丁亥春正月以蔡京為門下侍郎,二月戊子加蔡京太師,三月己醜。

     《大六壬斷案》元、亨、利、貞四集全 乙酉年孟秋立秋日陳镛樸整理于塞外乾鼎齋 乙酉年孟冬癸醜日陳镛樸整理于塞外乾鼎齋 丙戌年仲秋庚戌日陳镛樸整理于北京省易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