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

關燈
,心膈脹滿,咽酸,口吐清水,面黃肌瘦,飲食少進,五勞七傷,山岚瘴氣,水腫積熱,痰壅癰疽,腫痛淋瀝,婦人蠱腫,寒熱黃瘦,月水不調,赤白帶下,鬼胎,産後諸疾,小兒五疳蟲積,誤食毒物并宜服之用槟榔、大黃、商陸、貫衆各半斤,三棱六兩,莪術四兩,雷丸、芫花各二兩,以上四味俱醋煮、焙幹;木香二兩,牽牛二斤取頭末十兩,二兩入藥,八兩發丸,時四次為衣。

    先用苦楝根皮一斤,水一小桶,熬數沸去皮,入皂角去皮子一斤,再熬數沸,去皂角入茵陳半斤,再熬數沸去茵陳入藿香四兩,微熬待冷澄清,用小粟米飯為母,以藥水發藥末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三取積;有塊消塊,至辰巳時方可飲食。

    病深者過二日再用一服。

    忌生冷、酸鹹、魚面、油膩,孕婦勿服,累驗。

     又方用貫衆二斤,牽牛一斤,槟榔半斤,三棱、蓬術各四兩,大黃二兩,雷丸半兩,白芷、茴香各一兩為末;另用皂角、茵陳各半斤濃煎湯和劑,搗千餘下,丸如綠豆大。

    每服半兩,用紫蘇、枳殼、蔥白、陳皮、土瓜根等分為末,水盅半,煎一盅,候冷,五更時起身,直又方用黃酒曲四斤炒黃色,蒼術二斤米泔浸、切片、焙幹,皂礬一斤,以好醋一碗,煮幹,就蓋鍋于地上一宿取出,為末,酒醋糊為丸如桐子大。

    常服三十丸,加至四五十丸,空心好酒或米湯送下,一日三次服之,百無所忌。

    諸般積塊,脾胃怯弱,飲食不消,腹脹面黃,四肢倦怠,酸疼無力,并皆治之。

     治男婦遠近陳積、氣塊、水腫,小腸偏墜,腳氣蠱毒,噎塞返食,心氣脾疼,喘急咳喘,肺小兒癫風痫并宜服之用大黃,春冬二斤火炮、秋夏一斤二兩生用,甘草半斤炙,牽牛十二兩,槟榔十兩,三棱四兩,木香一兩,為末。

    每服五錢,五更初面東,冷水一盞調下,巳時取大病根青紅赤白,或者蛇蟲、蝦蟆、蜈蚣、亂絲、血塊。

    不問四季,老弱無妨。

    利後用白粥補之,孕婦勿服。

     宿食 治停食或因醉飽即睡,胸膈痰飲積熱,氣結滿悶用陳皮半兩微炒為末,以水濃煎如茶,呷治酒食過飽滿悶用青橘皮二兩湯浸去瓤、炒黃,葛根一兩,縮砂仁半兩,為末和勻。

     濃煎茶調一二錢服,幹舐吃亦得。

    可常服,消食、化氣、醒酒。

     治胃虛不消食,飲食飲入胃皆變冷水,反吐不停用赤石脂為末,米飲調服方寸匕,日三服。

    稍稍加進,終身不吐。

     治胃寒腸熱,水谷不化,腹脹痞滿,洩利不已用川烏去尖半兩,栀子、幹姜各一分為末,生姜汁打面糊丸如桐子大。

    每服五丸,食前溫酒下,日二服。

     治胃熱腸寒,善食而餓,便溺小腹脹痛,大便或澀用青皮、三棱、黃連、蓬術炮各一兩,巴豆霜一分,為末,面糊丸如綠豆大。

    每服三丸至五丸,茶酒任下。

     治宿食留飲積聚中脘,噎臭吐酸,心腹刺痛用巴豆去皮心膜、别研,縮砂仁、胡椒、烏梅去核,丁香各一百個,為末,炊餅糊丸如綠豆大。

    每服五七丸,臨卧熟水送下。

    一方以百草霜,杏仁、半夏代胡椒、丁香。

     治破滞氣,消飲食,開胃健脾用木香一兩,枳實炒一兩,白術二兩,為末,荷葉燒飯為丸如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溫水送下。

     治宿食腹脹,快氣寬中用木香、黑牽牛炒、蘿蔔子炒,槟榔等分為末,滴水丸如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食後,生姜、蘿蔔湯下。

     治過食雜果傷脾,腹脹氣急用肉桂不見火一兩,麝香一錢、别研,為末,飯丸如綠豆大。

    壯大十五丸,小兒七丸,熟水下。

     又方用樸硝一兩,煎湯服,瀉即愈。

     酒病 治酒病用長壽仙人柳曬幹為末,每服一錢,酒調下。

     治酒疸脾黃用木鼈子醋磨,服一二盞,必利見效。

     治酒毒用野葛根切作片,細嚼或煎湯服,亦止渴解大熱。

     治酒病用豆豉、蔥白各半升。

    水二升,煮一升,頓服。

     又方用葛根一兩,豆蔻數粒。

    酒盅半,煎一盅服。

     又方用赤小豆煮汁,熱飲即愈。

    久服令人枯燥。

    粉去油污衣甚妙。

    葉食明目。

     治酒疸用陳皮、芫花等分為末。

    分服二三錢,溫酒調下,日二服。

     又方用葛根四兩,朱砂、木香各二錢為末。

    每服三錢,溫酒調,辰午申時各一服。

     又方用丁香、大黃各一錢為末。

    口噙水搐鼻内,午時搐,申時黃水出為驗,若腹脹不思食再搐。

     治酒積用龍腦二錢,木香、甘遂各一兩為末。

    每服一二錢,溫酒或葛根湯調下。

     治酒病及飲酒不醉用赤小豆花、葛花為末。

    服方寸匕,終日不醉。

     治好食生茶用椒末糊丸如桐子大。

    茶下一十丸。

     蠱毒 治中蠱毒用甘草煮汁,服之吐痰出。

    若平生預服防蠱者,宜熟艾煮服,即内消不令吐,神驗。

     又方用預知子三錢,水煎,溫服立效。

     又方用馬兜鈴根二兩煮汁服,即吐出毒。

     又方凡入有毒之鄉,飲食内先以犀角攪試,有毒即白沫竦起,無沫即無毒也。

     又方用敗鼓皮廣五寸長一尺,薔薇根五寸。

    水一升,酒三升,煮一升,頓服。

    當小蠱蟲即出。

     又方用生玳瑁水磨濃汁,服一盞自解。

     又方用糯稻穗濃煎汁服。

     又方用胡荽絞汁半升,和酒服之立下,神驗。

     治五種蠱毒用兜鈴根三兩為末,分作三貼,每貼水一盞,煎五分,去渣服。

    當吐蠱出,未又方用大戟,東引桃白皮、大火烘之,斑蝥去足翅炒,三件等分為末。

    水服半方寸匕,其治卒中蠱毒,下血如鵝肝,晝夜不絕,髒腑敗壞待死,欲知蠱姓名用破鼓皮燒灰服,自呼名治之乃去。

     又方欲知蠱主姓名,取敗鼓皮少許,作末飲服。

    病患須臾,自當呼蠱主姓名。

     治蠱毒下血用皮燒末,水服方寸匕,日三服,當吐蠱出。

     治蠱或下血如爛肝用蚯蚓十四枚,以苦酒三升漬之,蚓死但服其汁,已死蚓皆可活。

     治卒中蠱,下血如雞肝,晝夜不絕,髒腑敗壞用白荷搗汁飲,葉安卧席下,勿令病人知,即自呼蠱主姓名。

    亦治諸溪沙虱等毒。

    人家種之辟蛇。

     治蠱吐血或下血如爛肝用苦瓠一枚,水二升,煮一升服,立吐即愈。

    一方用苦酒一升煮,令消服神效。

     治蛇蠱飲食中得之,咽中如有物,咽不下,吐不出用馬兜鈴煎湯,熱飲一盞,即吐出。

     又方服麝香一錢匕,即吐蠱毒。

     治中蠱毒、葷毒用頭垢一丸,米飲或酒化下,以得吐為度。

     治中蠱或吐下血如爛肝用茜根、荷葉根各三兩切細。

    以水四升,煮二升,去渣,溫頓服。

     治蛇及蝦蟆等蠱用荷根汁三升,頓服,蠱立出。

     又方用桔梗為末,每服方寸匕,溫酒調服,或取生汁服五六合。

     又方用土瓜根指許大,長三寸,細切。

    以酒半升,漬一宿,服之。

     又方用栝蒌根自然汁,酒和服之。

     又方用大力子,水煮食之。

     治蠱毒用雄黃、朱砂各半兩,别研,藜蘆炒、鬼臼、巴豆去殼心油,各一分為末,蜜丸如大豆。

    每服三丸,空心幹姜湯下。

    當轉下惡物并蠱。

    如煩悶,後以鴨為羹食之。

     又方用升麻末三錢,溪水調服。

     治五種蠱用雄黃、麝香等分為末,以生羊肺如指大,以刀開,裹藥吞之。

     治預防蠱自小用貓肉食之,則蠱不能害。

     又方凡入有蠱之處,見人家門垠、屋梁無灰塵潔淨者,其家必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