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著指玄篇卷之一
關燈
小
中
大
會并金木。
至如水源之清濁,火候之遲速,藥材之老嫩,交媾之終始,胎仙之變化,又不可不知也。
知此,則讀《群仙珠玉》廓然一悟,恍然釋然,如蕙蘭之正春風,似梧桐之乍秋雨。
似松林之夜雪,似竹徑之夕陽,此金丹之味也。
澹然.如春空之白雲,皎然如秋潭之素月,冥然如嬰兒之未孩,晦然如耆叟之欲耄,此金丹之得處也。
金丹如此修煉,藥物如此采取,水火如此運用,丹道如是而交結,如是而成就也。
群仙珠玉》一帳,古今所未有也,胡胎仙何如人?棄儒拔俗之夫,未委其仙與否也。
其命意如此,亦古人也。
金丹論 蓋聞太極未判之先,混然虛寂,清濁未分,形如雞子。
一氣既判,二儀生焉。
故清靈之氣浮之為天,濁重之氣降而為地,沖和之氣結而為人。
故三才定位,萬物乃生。
古之聖人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中叔其人倫。
故伏犧始畫八卦,以推窮天地之物象,以明其造化之源流。
以乾坤合天地之動靜,以坎離同日月之循環。
以五藏分為五行,上應五星之連珠,内明五氣之相制。
乃知肝藏其魂,位居其東,而有青龍之号;肺藏其魄,位居其西,而有白虎之稱;心藏其神,位居其南,而有朱雀之名;腎藏其精,位居其北,而有玄武之喻;脾藏其志,位居其中,而有土德之尊。
故水得其土則潛其形,火得其土則隐其明,金得其土以增其色,木得其土以溢其潤。
於是龍虎交媾於玉爐,水火既濟於金鼎。
飛真精於肘後,運河車於玉京,玄珠降於華池,黃芽長於靈谷,三屍奔逸,六賊逃亡,陽神聚而成仙,金汞結而為寶,始可超凡入聖,與天齊年。
仆茲見白先生纂集丹書,以内象造化,分别五行,推排八卦,指陳丹鳌,明其火候,陰陽升降,龍虎交馳,物象敷陳,畫為圖像,以示好道之流。
庶幾一見而昭着無疑,得以坦途而入。
若按圖而行,何惑之有? 修真論 嘗謂大道眇冥,人不易知,是故聖人将奧旨藏於經典,隐於萬物,寓言立像,無非欲度其迷。
昔《抱樸子》言:水之有源,其流必遠;木之有根,其棄必茂;屋之有基,其柱必正;人之有精,其命必長。
《九子丹經》日:人之可保者,命。
可惜者,身。
可存者,氣。
可重者,精。
《太上玄鏡》日:純陽上升者谕之氣,純陰下降者謂之液。
氣液相交於骨髓之間者,謂之髓。
氣髓相交於膀胱之外者,謂之精。
心氣在肝,肝精不固,目眩無光。
心氣在肺,肺精不實,肌肉瘦弱。
心氣在腎,腎精不固,神氣臧少。
心氣在脾,脾精不堅,齒發浮落。
五髒之中,腎為精樞,心為氣館?真精在腎,餘精自還下田,真氣在心,餘氣自歸元府,故人之氣有八百一十丈,九九八十一純陽之數。
過此已往,走失其精,耗散元氣,疾病随生,死亡随至。
又廣成子授道於黃帝,指其長生之術曰:出入不離玄牝,往來隻在谷神,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恍恍惚惚,其中有物,知白守黑,可以長生矣。
又觀虛靜先生日:大道不遠在身中,物即皆空性不空。
性若不空和氣住,氣歸元海壽無窮。
欲得身中神不出,莫向靈台留一物。
物在心中神不清,耗散其精損筋骨。
夫道,人則易知而難遇,易遇而難成。
餘昨訪師友,參問金丹大藥、火候抽添之法,皆不言下手工夫,人不得其蹊徑而入。
睹海南白先生所着修真養命之圖,伏設象以明大道之奧,庶幾同志之士依圖而行之,則誠為捷徑,幸毋忽諸。
歲在淳佑甲辰暑月,廖正敬書。
雜著指玄篇卷之一竟
至如水源之清濁,火候之遲速,藥材之老嫩,交媾之終始,胎仙之變化,又不可不知也。
知此,則讀《群仙珠玉》廓然一悟,恍然釋然,如蕙蘭之正春風,似梧桐之乍秋雨。
似松林之夜雪,似竹徑之夕陽,此金丹之味也。
澹然.如春空之白雲,皎然如秋潭之素月,冥然如嬰兒之未孩,晦然如耆叟之欲耄,此金丹之得處也。
金丹如此修煉,藥物如此采取,水火如此運用,丹道如是而交結,如是而成就也。
群仙珠玉》一帳,古今所未有也,胡胎仙何如人?棄儒拔俗之夫,未委其仙與否也。
其命意如此,亦古人也。
金丹論 蓋聞太極未判之先,混然虛寂,清濁未分,形如雞子。
一氣既判,二儀生焉。
故清靈之氣浮之為天,濁重之氣降而為地,沖和之氣結而為人。
故三才定位,萬物乃生。
古之聖人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中叔其人倫。
故伏犧始畫八卦,以推窮天地之物象,以明其造化之源流。
以乾坤合天地之動靜,以坎離同日月之循環。
以五藏分為五行,上應五星之連珠,内明五氣之相制。
乃知肝藏其魂,位居其東,而有青龍之号;肺藏其魄,位居其西,而有白虎之稱;心藏其神,位居其南,而有朱雀之名;腎藏其精,位居其北,而有玄武之喻;脾藏其志,位居其中,而有土德之尊。
故水得其土則潛其形,火得其土則隐其明,金得其土以增其色,木得其土以溢其潤。
於是龍虎交媾於玉爐,水火既濟於金鼎。
飛真精於肘後,運河車於玉京,玄珠降於華池,黃芽長於靈谷,三屍奔逸,六賊逃亡,陽神聚而成仙,金汞結而為寶,始可超凡入聖,與天齊年。
仆茲見白先生纂集丹書,以内象造化,分别五行,推排八卦,指陳丹鳌,明其火候,陰陽升降,龍虎交馳,物象敷陳,畫為圖像,以示好道之流。
庶幾一見而昭着無疑,得以坦途而入。
若按圖而行,何惑之有? 修真論 嘗謂大道眇冥,人不易知,是故聖人将奧旨藏於經典,隐於萬物,寓言立像,無非欲度其迷。
昔《抱樸子》言:水之有源,其流必遠;木之有根,其棄必茂;屋之有基,其柱必正;人之有精,其命必長。
《九子丹經》日:人之可保者,命。
可惜者,身。
可存者,氣。
可重者,精。
《太上玄鏡》日:純陽上升者谕之氣,純陰下降者謂之液。
氣液相交於骨髓之間者,謂之髓。
氣髓相交於膀胱之外者,謂之精。
心氣在肝,肝精不固,目眩無光。
心氣在肺,肺精不實,肌肉瘦弱。
心氣在腎,腎精不固,神氣臧少。
心氣在脾,脾精不堅,齒發浮落。
五髒之中,腎為精樞,心為氣館?真精在腎,餘精自還下田,真氣在心,餘氣自歸元府,故人之氣有八百一十丈,九九八十一純陽之數。
過此已往,走失其精,耗散元氣,疾病随生,死亡随至。
又廣成子授道於黃帝,指其長生之術曰:出入不離玄牝,往來隻在谷神,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恍恍惚惚,其中有物,知白守黑,可以長生矣。
又觀虛靜先生日:大道不遠在身中,物即皆空性不空。
性若不空和氣住,氣歸元海壽無窮。
欲得身中神不出,莫向靈台留一物。
物在心中神不清,耗散其精損筋骨。
夫道,人則易知而難遇,易遇而難成。
餘昨訪師友,參問金丹大藥、火候抽添之法,皆不言下手工夫,人不得其蹊徑而入。
睹海南白先生所着修真養命之圖,伏設象以明大道之奧,庶幾同志之士依圖而行之,則誠為捷徑,幸毋忽諸。
歲在淳佑甲辰暑月,廖正敬書。
雜著指玄篇卷之一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