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玄金玉集卷之八

關燈
緣,修胎仙出現。

     棄家 解名缰,敲利鎖。

    愛海恩山,一齊識破。

     棄家緣、路遠三千,似孤雲野鶴。

    有勝心,忒煞大。

     今日對衆,須當說過。

    啀寂寥、忍辱清貧,更不許兩個。

     樂真風 馬風風,風得好。

    擺脫家緣,無煩無惱。

     自今後、不做猖狂,便一心辦道。

    淨神爐,清丹竈。

     煉汞烹鉛,屏除陰耗。

    一陽生、大藥靈靈,有分居蓬島。

     歎前非 初出家,訪道友。

    恰似猛虎,下山遊走。

     未曾經、鍛煉頑心,輕觸着哮吼。

    衒多能、誇好手。

     抄錄名方,專行拯救。

    平胃散、雖則全無,窮氣藥煞有。

     喜今是 法燭兒,任來爇。

    無我無人,煙消火滅。

     專修個、忍辱神仙,肯是非分别。

    無嗔怒,無喜悅。

     拍拍塞塞,滿懷冰雪。

    自然得、心地清涼,怎教我發熱。

     搜己過 搜己過,搜己過。

    自入道來,别無大過。

     隻不合、說破玄機,是十分罪過。

    自知過,自知過。

     要免前□,将功補過。

    處無為、心起真慈,望聖賢恕過。

     祖庵環堵 一蓮池,二霞友。

    三松四桧,五株垂柳。

     卓環牆、圍遠雲庵,屏繁華内守。

    青龍飛,白虎吼。

     玉姹金嬰,自然清秀。

    超造化、結就神珠,待聖賢來成就。

     詠長安 論長安,多美事。

    端的日有,三仙向市。

     滿城人、半做經商,半修煉真氣。

    壽長人,最多矣。

     因知罪福,早閑心地。

    興善緣、年例何如,見千道會起。

     寄譚劉丘三師兄鹿衣 長真兄,劉丘弟。

    長生長春,法親同輩。

     顯懶衣、體挂鹿皮,本師教恁地。

    弟雲包,兄丫髻。

     早悟三覺,一通明義。

    我願心、普化群迷,拯内容出世。

     贈鐵李先生 隴西公,苦得别。

    六月爐頭,掉錘打鐵。

     養渾家、都要清閑,獨自受炙熁。

    火燒瘡,汗滴血。

     萬苦千辛,何時是徹。

    馬風風、誘引回頭,向道門中休歇。

     又 悟冤親,猛離别。

    男兒志氣,斬釘截鐵。

     水雲遊、誓不回眸,趖火院逼熁。

    得清涼,無汗血。

     清淨玉壺,自然瑩徹。

    覺亘初、一點靈靈,絕塵緣心歇。

     贈老程先生 這程公,頓然悟。

    家有六子,六賊之數。

     細尋思、總是冤家,便不宜團聚。

    棄紗巾,冠戴取。

     捉住馬猿,易調龍虎。

    待一朝、丹藥靈靈,跨祥鸾歸去。

     贈京兆周七官 周官人,家豪富。

    長安通檢,最為上戶。

     十年間、興廢何如,無劄錐去處。

    歎利名,不堅固。

     使我灰心,轉生開悟。

    行大道、一志無移,修不來不去。

     寄長春丘師兄 君樂山,予樂水。

    樂水樂山,算來何濟。

     都不如、淨意清心,煉沖和真氣。

    坎離交,木金戲。

     産無影姹嬰,五明宮裹。

    便頓覺、丹結靈靈,得真歡無比。

     早來因戲水,頓釋其非,複作此詞,以示堂下。

    恐有執着者。

     贈小李仙 李宜僧,僧學道。

    道要玄機,日常尋讨。

     讨論得、常淨常清,清心意最好。

    好降心,心塵掃。

     掃除淨自是,通明秘奧。

    奧旨在、走玉飛金,金玉結丹寶。

     贈鄠縣小楊仙 修行人,先禁眼。

    見他婦女,不宜顧盼。

     牢擒捉、意馬心猿,休緩缦緩缦。

    我人除,事情簡。

     清貧柔弱,逍遙散誕。

    謹遵依、國法天條,永不犯不犯。

     寄西庵李法師 李法師,聽予勸。

    休苦哀人,自先救援。

     把心燈、剔正光明,照個中宮殿。

    大丹成,功夫徧。

     惺灑靈童,自然出現。

    等紫書、玉韶來宣,訪瑤台阆苑。

     贈嚴先生 大丈夫,真烈士。

    斬釘截鐵,一心無二。

     做修行、誓不還鄉,遇危難發志。

    清淨中,玄妙至。

     日月交光,虎龍參時。

    飲刀圭、保養神丹,應重陽奧旨。

     贈侯明一 侯姑姑,心開悟。

    六旬有九,才方修補。

     衆人言、晚了時光,馬風道未暮。

    氣不斷,神可固。

     先把馬猿,用功擒住。

    自然得、性命停停,管成仙歸去。

     京兆全真庵 皮張仙,修造主。

    一身兩役,兼為化主。

     修庵舍、獨辦一間,禱長安施主。

    論修行,分賓主。

     悟取氣神,與身為主。

    是性命、速了根源,做蓬萊洞主。

     贈長安李先生 李先生,忒執拗。

    全真堂下,最難訓教。

     學修行、不尚扶犂,道我咱偏好。

    再三勸,再四告。

     認取五色祥雲,自然耕道。

    種紫芝、燦爛靈光,便得歸蓬島。

     贈薛道清 做修行,細搜刷。

    清淨家風,便是大乘妙法。

     下無為、無作真功,心鏡上摋抹。

    自然明,自然達。

     把九玄七祖,盡行救拔。

    向蓬瀛、坦蕩逍遙,冠裳似菩薩。

     贈劉先生 個青牛,引白犢。

    向曹溪深處,往來相逐。

     更時時、卧月眠雲,疎凡間草木。

    餐三陽,投九畜。

     子母溫柔,免勞看牧。

    待一朝、得赴蓬瀛,顯本來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