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易始末卷二

關燈
不同原非遯壯所自來若本訟則荒唐矣此皆朱氏本義雜卦變也李鼎祚唐人輯漢魏六朝諸説易家為一書名李氏易解 小過 虞翻曰晉上之三當從四隂二陽臨觀之例然臨陽未至三而觀四已消矣又有飛鳥之象故知從晉來也〈説見前卦〉 既濟 侯果曰此本泰卦六五降二九二升五是剛柔正當位也 虞翻曰泰五之二 未濟 虞翻曰否二之五也柔得中天地交故亨 宋李挺之變卦反對圖〈易卦有圖自宋人始〉 朱漢上易傳曰李挺之變卦圖八篇并六十四卦相生圖一篇凡九篇邵康節子伯溫傳之于河陽陳四大〈忘其名〉陳傳於挺之 按李挺字之才授先天圖于邵康節者此雲康節之子再傳及挺不合當是邵氏之子受于陳四丈丈受于挺為近是然不可考矣 乾?坤? 〈坤體而乾來交者三〉 頥?〈小過〉?坎? 〈乾體而坤 大來交者三 過〉?〈中孚〉?離? 頥小過大過中孚四卦為乾坤所生原屬卦毋至坎離則不合矣 〈乾卦一隂下生反對〉 姤?〈同人〉?履? 〈變六卦〉夬?〈有大〉?〈畜小〉? 〈坤卦一陽下生反對〉 復?師?謙? 〈變六卦〉剝?比??? 總是五陽一隂自姤夬來五隂一陽自剝復來而以反對見異耳此暮四朝三也後説同 〈乾卦下生二隂各六〉 遯?訟?〈無妄〉? 〈變反對變 壯十二卦大〉?需?〈畜大〉? 睽?兌?革? 〈家人〉?巽?鼎? 〈坤卦下生二陽各六〉 臨 ? 〈明夷〉 ? 升 ? 〈變反對變十二卦〉 觀? 晉? 萃? 蹇 ? 艮 ? 蒙 ? 解? 震? 屯? 〈乾卦下生三隂各六〉 否 ? 恒 ? 豐 ? 〈變反對變十二卦〉 ? ? 鹹 ? 旅 ? 〈歸妹〉 ? 節 ? 〈既濟〉 ? 漸? 渙? 〈濟未〉 ? 〈坤卦下生三陽各六〉 泰 ? 損 ? 賁 ? 〈變反對變十二卦〉 否 ? 益 ? 〈嗑噬〉 ? 蠱 ? 井 ? 〈既濟〉 ? 隨? 困? 〈濟未〉 ? 坤下生三陽逐爻捱易頗有條理軋下生三隂不合不對亦無條理何也且否泰二濟重見似乎六十四卦外多此四卦何以解之 朱漢上易傳六十四卦相生圖〈亦李挺之作漢上名震是圖載易傳中〉 乾坤者諸卦之祖?? 乾一交而為姤?坤一交而為復? 〈凡卦五隂一陽者皆自復卦而來復一爻五變而成五卦〉 師?謙?豫?比?剝? 〈凡卦五陽一隂者皆自姤卦而來姤一爻五變而成五卦〉 〈同人〉?履?〈小畜〉?〈大有〉?夬? 乾再交而為遯?坤再交而為臨? 〈凡卦四隂二陽者皆自臨卦而來臨五復五變而成十四卦〉 〈第一 明四變 夷〉?震?屯?頥? 〈第二復四變〉升?解?坎?蒙? 〈第三復小三變 過〉?萃?觀? 總移二爻則離位矣何以見從臨來耶 〈第四復二變〉蹇?晉? 〈第五復一變〉艮? 第四五復皆不倫不知三卦何以分作兩復且並無臨卦根柢何也後説同 本義卦變全襲此而序次稍别 〈凡卦四陽二隂者皆自遯卦而來遯五復五變而成十四卦〉 〈第一四變〉 訟?巽?鼎?〈大過〉? 〈第二復無四變 妄〉?〈家人〉?離?革? 〈第三復中三變 孚〉?〈大畜〉?〈大壯〉? 〈第四復二變〉睽?需? 〈第五復一變〉兌? 乾三交而為否?坤三交而為泰? 〈凡卦三隂三陽者皆自泰卦而來泰三復三變而成九卦〉 〈第一 歸三變 妹〉?節?損? 〈第二復三變〉豐?〈既濟〉?賁? 〈第三復三變〉恒?井?蠱? 〈凡卦三陽三隂者皆自否卦而來否三復三變而成九卦〉 〈第一三變〉 漸?旅?鹹? 〈第二復三變〉渙?〈未濟〉?困? 〈第三復三變〉益?〈噬嗑〉?隨? 推易始末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