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隔天星期天蜜代到我家來。
當天中午過後突然接到她的電話,還以為是發生什麼事了呢,「現在可以去妳家嗎?」蜜代精神奕奕地說。
她從來沒來過我家,也從來沒有放假時打電話給我。
我問她:「怎麼了?」她才告訴我和先生吵架了。
雖然我不懂那和到我家來有什麼關聯,我還是把家裡的地址告訴她。
「你就是詩織的先生嗎?」蜜代向潤也打招呼時比剛才電話中沉穩多了。
蜜代和任職于出版社的先生吵架了,因為實在太生氣所以決定離家出走,卻又沒地方去,所以突然想到我家來體驗一下「沒有電視和報紙的生活」。
她環顧着我家,佩服地說:「你們真的沒有電視耶。
」 起初我和潤也還一直用些不知道從哪裡聽來的話來安慰她,像是「妳先生一定沒有惡意」、「他現在一定到處急着找太太」、「吵架表示感情好」之類的。
蜜代抱怨夫妻生活很無趣:「不管跟我老公說什麼,他都隻會有一搭沒一搭的回答我。
根本沒在聽我說話。
」還抱怨說:「他最近隻會拿一大堆挖耳勺回家。
」 「挖耳勺?」 「我老公說什麼決定要做一本挖耳勺的專業雜志,《月刊挖耳勺》。
」 「不會吧。
」 「是真的。
」 起初我以為蜜代在開玩笑,沒想到愈聽愈像回事,使我不禁凰歎「原來世界上有這麼多不同的嗜好和專業啊。
」蜜代又接着說:「聽說『月刊挖耳勺』的發行量會比小說連載的雜志多好幾倍喔。
」 我們三個人喝着潤也泡的咖啡,蜜代又開始列舉她先生的缺點。
我隻好毫無根據地一一為她先生辯解:「一定是妳誤會他了。
」 「妳先生以前是高中棒球健兒,個性一定很老實啦」但聽起來卻像是毫無道理的偏見。
在抱怨與安慰告一段落後。
蜜代看到桌上的賽馬報紙,說:「你們去賽馬啊?」 「嗯。
不過隻買了單勝。
」沒必要跟蜜代提到其實賭了一百萬圓以上,于是我笑着帶過這個話題。
「不過,小賭慢慢累積。
也會變成很多錢喔。
」蜜代應該沒有特别的意思,但這實在很接近我們昨天将一百圓變成一百萬圓的策略,「為什麼會這麼說?」一瞬間我着實吓了一跳。
「說到這個,哥以前說過一句話喔。
」潤也突然說。
蜜代問:「哥?」于是我告訴她:「潤也的哥哥在五年前過世了,他們感情很好。
」然後指着碗櫃上的照片。
我問潤也:「大哥說過什麼?」 「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電視上不是說過紙的事情嗎?」 「紙?」 「對,比方說報紙。
有一個問題是,把一張紙對折二十五次之後,會變成多厚?各位知道答案嗎?」 「紙?對折二十五次?」我邊說,連想象着把紙張對折一次、兩次的樣子。
「三十公分左右?」 答錯了。
潤也模仿節目主持人的語氣說。
「五公尺左右?」 「也不對。
正确答案是,像富士山那麼高。
」 「啊?」我嘴得整個人放空,馬上就否定他:「騙人的吧?」蜜代初次和潤也見 面,不曉得該如何反應,隻是面露疑惑:「富士山?什麼意思呀?」 「剛開始我也覺得很蠢,但哥說計算之後發現真的是這樣喔-」 「你怎麼會想起這件事?」 「沒什麼,隻是想到單勝赢的馬票,接着又想到即使賠率不高,但隻要一點一滴累積,也會變成很大的金額。
想到此,就發現或許把紙一直對折真的會變得像富士山一樣高,這兩者道理很顯似。
或許可以說是數字魔術吧。
」 「好,我來算算看。
」蜜代說。
我拿來了一疊厚厚的便條紙和筆,回到座位後,蜜代又跟我多要了一把尺。
蜜代拿過桌上的便條紙,「先來算一張的厚度。
」她用尺測量整疊便條紙的厚度,正當我想,她是否大略計算過整疊紙的張數時,隻見蜜代說:「五十五張大約是五厘米吧,也就是說,」計算了一下。
「一張大概是零點零九厘米吧。
接着隻要一直對折、重複加倍就好了嗎?」 「嗯,應該是如此。
」對折之後,厚度應該變成兩倍沒錯。
「所以隻要乘二十五次兩倍就好了,對不對?」蜜代說完,在便條紙上計算起來,把數字不斷乘以兩倍。
我和潤也則在一旁托着下
當天中午過後突然接到她的電話,還以為是發生什麼事了呢,「現在可以去妳家嗎?」蜜代精神奕奕地說。
她從來沒來過我家,也從來沒有放假時打電話給我。
我問她:「怎麼了?」她才告訴我和先生吵架了。
雖然我不懂那和到我家來有什麼關聯,我還是把家裡的地址告訴她。
「你就是詩織的先生嗎?」蜜代向潤也打招呼時比剛才電話中沉穩多了。
蜜代和任職于出版社的先生吵架了,因為實在太生氣所以決定離家出走,卻又沒地方去,所以突然想到我家來體驗一下「沒有電視和報紙的生活」。
她環顧着我家,佩服地說:「你們真的沒有電視耶。
」 起初我和潤也還一直用些不知道從哪裡聽來的話來安慰她,像是「妳先生一定沒有惡意」、「他現在一定到處急着找太太」、「吵架表示感情好」之類的。
蜜代抱怨夫妻生活很無趣:「不管跟我老公說什麼,他都隻會有一搭沒一搭的回答我。
根本沒在聽我說話。
」還抱怨說:「他最近隻會拿一大堆挖耳勺回家。
」 「挖耳勺?」 「我老公說什麼決定要做一本挖耳勺的專業雜志,《月刊挖耳勺》。
」 「不會吧。
」 「是真的。
」 起初我以為蜜代在開玩笑,沒想到愈聽愈像回事,使我不禁凰歎「原來世界上有這麼多不同的嗜好和專業啊。
」蜜代又接着說:「聽說『月刊挖耳勺』的發行量會比小說連載的雜志多好幾倍喔。
」 我們三個人喝着潤也泡的咖啡,蜜代又開始列舉她先生的缺點。
我隻好毫無根據地一一為她先生辯解:「一定是妳誤會他了。
」 「妳先生以前是高中棒球健兒,個性一定很老實啦」但聽起來卻像是毫無道理的偏見。
在抱怨與安慰告一段落後。
蜜代看到桌上的賽馬報紙,說:「你們去賽馬啊?」 「嗯。
不過隻買了單勝。
」沒必要跟蜜代提到其實賭了一百萬圓以上,于是我笑着帶過這個話題。
「不過,小賭慢慢累積。
也會變成很多錢喔。
」蜜代應該沒有特别的意思,但這實在很接近我們昨天将一百圓變成一百萬圓的策略,「為什麼會這麼說?」一瞬間我着實吓了一跳。
「說到這個,哥以前說過一句話喔。
」潤也突然說。
蜜代問:「哥?」于是我告訴她:「潤也的哥哥在五年前過世了,他們感情很好。
」然後指着碗櫃上的照片。
我問潤也:「大哥說過什麼?」 「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電視上不是說過紙的事情嗎?」 「紙?」 「對,比方說報紙。
有一個問題是,把一張紙對折二十五次之後,會變成多厚?各位知道答案嗎?」 「紙?對折二十五次?」我邊說,連想象着把紙張對折一次、兩次的樣子。
「三十公分左右?」 答錯了。
潤也模仿節目主持人的語氣說。
「五公尺左右?」 「也不對。
正确答案是,像富士山那麼高。
」 「啊?」我嘴得整個人放空,馬上就否定他:「騙人的吧?」蜜代初次和潤也見 面,不曉得該如何反應,隻是面露疑惑:「富士山?什麼意思呀?」 「剛開始我也覺得很蠢,但哥說計算之後發現真的是這樣喔-」 「你怎麼會想起這件事?」 「沒什麼,隻是想到單勝赢的馬票,接着又想到即使賠率不高,但隻要一點一滴累積,也會變成很大的金額。
想到此,就發現或許把紙一直對折真的會變得像富士山一樣高,這兩者道理很顯似。
或許可以說是數字魔術吧。
」 「好,我來算算看。
」蜜代說。
我拿來了一疊厚厚的便條紙和筆,回到座位後,蜜代又跟我多要了一把尺。
蜜代拿過桌上的便條紙,「先來算一張的厚度。
」她用尺測量整疊便條紙的厚度,正當我想,她是否大略計算過整疊紙的張數時,隻見蜜代說:「五十五張大約是五厘米吧,也就是說,」計算了一下。
「一張大概是零點零九厘米吧。
接着隻要一直對折、重複加倍就好了嗎?」 「嗯,應該是如此。
」對折之後,厚度應該變成兩倍沒錯。
「所以隻要乘二十五次兩倍就好了,對不對?」蜜代說完,在便條紙上計算起來,把數字不斷乘以兩倍。
我和潤也則在一旁托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