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無與光榮的椅子
關燈
小
中
大
1
那是一個棒極了的安打。
如果矢後七郎不是左撇子擊球,菲尼克斯隊右翼沒有因球速太猛将球彈開的話,矢後可能在打出安打的同時在下壘被觸殺。
當他将球棒揮動、球棒發出短促一聲“啪”時,菲尼克斯隊的一壘手也好二壘手也好,一步也沒有挪動。
觀衆也都呆住了。
看樣子是将歡呼和鼓掌都忘記了。
觀衆的贊歎之聲在矢後站在一壘、小球從右邊返回菲尼克斯隊的二壘手手上之後,才轟然而起。
這可以說是矢後七郎第二次登場表演。
這情景除去拜新海清之死所賜這一點之外,對于矢後本身來說也好,對于上院隊來說也好,的的确确是再度輝煌。
矢後七郎在賽後對報社記者這樣說道: “我是在愉快的心情下上場擊球的。
我已經曆過多年的磨煉,升為一線隊員已有三年,我不會感到緊張。
當然啦,我還不可能馬上具備已故新海先生的戰鬥力,但我認為可在與新海先生不同的意義上,以自然的方式來打球,希望成為一個令其他隊頭疼的投手。
” 矢後七郎的這番話看上去至少是既不自滿也不好勝。
有關人士和記者們的一緻意見,是上院隊在下個賽季将會起用矢後七郎為四号擊球手。
複活的一擊似乎也給了矢後七郎自身以勇氣。
恐怕失後舉棒之際心情是相當複雜的,但球棒觸球的瞬間,迄今籠罩着他的烏雲已被吹散,矢後七郎心想,他應得的那份待遇已在掌握之中。
矢後奔跑、投擲、揮棒擊球。
人們得到這樣一個印象,似乎年輕的矢後七郎已撐起了上院隊。
因已近賽季之末,迄今一直做替補的矢後雖然拿不到足夠的打數,但他在其後的比賽中,奪得平均近三成的打率。
加治屋領隊用心良苦地把他排在6号,在旁人看來是一種浪費。
有一個人說,矢後的狀态,簡直是全盛時期的新海清改了左撇子;還有人說,矢後七郎是比新海合理得多的現代棒球。
此期間失後的活躍程度,似乎怎麼贊揚都不過分。
新海清死時上院隊曾以為已與冠軍絕緣了,但現在開始覺得即使憑借僅剩不多的幾場賽事也有可能奪魁了。
這與他本人的謙遜無關,矢後七郎的确給球隊注入了新的戰鬥力。
“不必多想。
你按自己的方式去打就行。
”中崎教練說道。
“你的時代來臨啦。
”入澤老闆也拍拍他的肩頭說。
但是,對于矢後來說,其實他最希望得到的是長岡阿伊子的話。
矢後在新海清死後第一次見阿伊子是在一周後沒有比賽的一天。
矢後在上午前往新海家見阿伊子和菊江。
新海家的佛壇上,放有新設的牌位和新海清的照片。
在佛壇前坐下,雙手合十之時,一種不可思議的感情湧上他的心頭。
他喉嚨深處似乎冒出了無聲的話語:“承蒙給我機會”、“多謝啦,新海先生”。
矢後慌張起來,似乎那句話已讓菊江和阿伊子聽去了。
面對着牌位,失後心中對過往歲月的躁動不安的記憶複蘇了。
新海清總是擋住他前進的路。
而失後則總是要隔着新海的肩頭來看棒球。
高中時代作為四号擊球手楊減甲子園的地區選拔賽的情形總是出現在他的腦海裡。
他覺得自己選擇了上院隊似乎是一大失着。
他曾好幾次想要去其他球隊。
但是,每次把這個想法說出來,都被大家所勸止。
當他明白勉強出走也未必能夠去自己所想的球隊時,他慢慢地也就死了這條心。
他持續地擔任着主力替補的角色。
練習擊球的時候,即使好幾球打上了看台,他也不指望會給他其他的位置。
新海狀态好的時候,固然是死了心的,但當新海打不了、跑不動時,就難免焦躁起來。
這種情況其實意味着某些對他而言是好的東西正在逼近,但他無法這樣去想。
新海狀态很糟時,他似乎覺得自己也變得不行了。
失後失去了像競争其他位置的人那樣的競争心理,通常每個位置都有二三人在争奪的。
他仿佛把自己當成了新海的一部分。
他是這樣坐冷闆凳過來的。
矢後知道候補球員都用一種帶着詛咒的陰暗目光盯着交替打同一位置的競争對手、或賽事大部分由他們出戰的前輩隊友,巴不得他們哪天受傷、得病、或者失手慘敗。
雖然沒有人說出口,但那種心情有時可能比戰勝比賽的對手還要強烈。
極端地說,處于某種立場的球員們是無心理會對方球隊的。
隻要球隊需要自己上場便可,球隊跌到倒數第一也無所謂。
早上,當他們在集體宿舍一覺醒來,首先就會想到:有人病倒了麼?然而他們總是失望。
不過,矢後已經跨越了這樣的心态。
而從此時起,報紙上已經開始出現贊揚矢後的話。
有人甚至說,因為有了矢後,新海才幹得下去。
還有報道稱,矢後到哪支隊都能守一壘,他是至少可以打五号的球員。
然而,矢後已
如果矢後七郎不是左撇子擊球,菲尼克斯隊右翼沒有因球速太猛将球彈開的話,矢後可能在打出安打的同時在下壘被觸殺。
當他将球棒揮動、球棒發出短促一聲“啪”時,菲尼克斯隊的一壘手也好二壘手也好,一步也沒有挪動。
觀衆也都呆住了。
看樣子是将歡呼和鼓掌都忘記了。
觀衆的贊歎之聲在矢後站在一壘、小球從右邊返回菲尼克斯隊的二壘手手上之後,才轟然而起。
這可以說是矢後七郎第二次登場表演。
這情景除去拜新海清之死所賜這一點之外,對于矢後本身來說也好,對于上院隊來說也好,的的确确是再度輝煌。
矢後七郎在賽後對報社記者這樣說道: “我是在愉快的心情下上場擊球的。
我已經曆過多年的磨煉,升為一線隊員已有三年,我不會感到緊張。
當然啦,我還不可能馬上具備已故新海先生的戰鬥力,但我認為可在與新海先生不同的意義上,以自然的方式來打球,希望成為一個令其他隊頭疼的投手。
” 矢後七郎的這番話看上去至少是既不自滿也不好勝。
有關人士和記者們的一緻意見,是上院隊在下個賽季将會起用矢後七郎為四号擊球手。
複活的一擊似乎也給了矢後七郎自身以勇氣。
恐怕失後舉棒之際心情是相當複雜的,但球棒觸球的瞬間,迄今籠罩着他的烏雲已被吹散,矢後七郎心想,他應得的那份待遇已在掌握之中。
矢後奔跑、投擲、揮棒擊球。
人們得到這樣一個印象,似乎年輕的矢後七郎已撐起了上院隊。
因已近賽季之末,迄今一直做替補的矢後雖然拿不到足夠的打數,但他在其後的比賽中,奪得平均近三成的打率。
加治屋領隊用心良苦地把他排在6号,在旁人看來是一種浪費。
有一個人說,矢後的狀态,簡直是全盛時期的新海清改了左撇子;還有人說,矢後七郎是比新海合理得多的現代棒球。
此期間失後的活躍程度,似乎怎麼贊揚都不過分。
新海清死時上院隊曾以為已與冠軍絕緣了,但現在開始覺得即使憑借僅剩不多的幾場賽事也有可能奪魁了。
這與他本人的謙遜無關,矢後七郎的确給球隊注入了新的戰鬥力。
“不必多想。
你按自己的方式去打就行。
”中崎教練說道。
“你的時代來臨啦。
”入澤老闆也拍拍他的肩頭說。
但是,對于矢後來說,其實他最希望得到的是長岡阿伊子的話。
矢後在新海清死後第一次見阿伊子是在一周後沒有比賽的一天。
矢後在上午前往新海家見阿伊子和菊江。
新海家的佛壇上,放有新設的牌位和新海清的照片。
在佛壇前坐下,雙手合十之時,一種不可思議的感情湧上他的心頭。
他喉嚨深處似乎冒出了無聲的話語:“承蒙給我機會”、“多謝啦,新海先生”。
矢後慌張起來,似乎那句話已讓菊江和阿伊子聽去了。
面對着牌位,失後心中對過往歲月的躁動不安的記憶複蘇了。
新海清總是擋住他前進的路。
而失後則總是要隔着新海的肩頭來看棒球。
高中時代作為四号擊球手楊減甲子園的地區選拔賽的情形總是出現在他的腦海裡。
他覺得自己選擇了上院隊似乎是一大失着。
他曾好幾次想要去其他球隊。
但是,每次把這個想法說出來,都被大家所勸止。
當他明白勉強出走也未必能夠去自己所想的球隊時,他慢慢地也就死了這條心。
他持續地擔任着主力替補的角色。
練習擊球的時候,即使好幾球打上了看台,他也不指望會給他其他的位置。
新海狀态好的時候,固然是死了心的,但當新海打不了、跑不動時,就難免焦躁起來。
這種情況其實意味着某些對他而言是好的東西正在逼近,但他無法這樣去想。
新海狀态很糟時,他似乎覺得自己也變得不行了。
失後失去了像競争其他位置的人那樣的競争心理,通常每個位置都有二三人在争奪的。
他仿佛把自己當成了新海的一部分。
他是這樣坐冷闆凳過來的。
矢後知道候補球員都用一種帶着詛咒的陰暗目光盯着交替打同一位置的競争對手、或賽事大部分由他們出戰的前輩隊友,巴不得他們哪天受傷、得病、或者失手慘敗。
雖然沒有人說出口,但那種心情有時可能比戰勝比賽的對手還要強烈。
極端地說,處于某種立場的球員們是無心理會對方球隊的。
隻要球隊需要自己上場便可,球隊跌到倒數第一也無所謂。
早上,當他們在集體宿舍一覺醒來,首先就會想到:有人病倒了麼?然而他們總是失望。
不過,矢後已經跨越了這樣的心态。
而從此時起,報紙上已經開始出現贊揚矢後的話。
有人甚至說,因為有了矢後,新海才幹得下去。
還有報道稱,矢後到哪支隊都能守一壘,他是至少可以打五号的球員。
然而,矢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