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部藥隊

關燈
膀胱部藥隊 補膀胱猛次将,藥性略與補腎之藥性同,蓋腎氣化,則小便自行矣。

     膀胱部藥隊〔瀉膀胱猛将〕 羌活、獨活 〔害〕此風藥也。

    為祛風、散寒、除濕之要品。

    若血虛頭痛,遍身疼痛,骨痛,因而作寒熱者,俱屬内傷症,二活皆是風藥,能燥血,均忌。

    誤用必反劇。

     〔利〕皆苦辛平,治風寒濕痹,筋骨攣腫,頭痛眩掉,頸項難伸。

     本入手足太陽表裡引經,又入足厥陰氣分,小無不入,大無不通,故既散肌表八風之邪,兼理周身百節之痛。

    中國者為獨活,色黃氣緩,可理伏風。

    西羌者為羌活,色紫氣雄,可理遊風,羌性猛,獨性緩。

     獨活不搖風而治風,浮萍不沉水而利水,因其所勝而為制也。

     〔修治〕二八月采根,曝幹去皮,或焙用。

     膀胱部藥隊〔瀉膀胱猛将〕 麻黃 (見肺部) 膀胱部藥隊〔瀉膀胱猛将〕 漢防己 〔害〕下焦血分濕熱之要藥。

    然其性悍氣猛,走竄決防,苦傷胃。

    凡胃虛陰虛,自汗盜汗,口苦舌幹,腎虛小水不利,及胎前産後血虛,雖有下焦濕熱,慎勿用之。

     東垣雲:防己大苦大寒,瀉血中濕熱,亦瞑眩之藥也,服之使人心身煩亂,飲食減少。

     若虛人用防己,其害有三:谷食已虧,複洩大便,則重亡其血,此不可用,其害一也;如人大渴引飲,是熱在上焦肺經氣分,而防己乃下焦血分藥,此不可用之者,其害二也;外傷風寒邪傳肺經氣分而小便黃赤,乃至不通,此上焦氣病,禁用血藥,此不可用者,其害三也。

    大抵上焦濕熱者,皆不可用也。

     〔利〕苦辛寒,入膀胱,亦通行十二經。

    祛下焦血分之濕熱,通二便,木防己用治風症。

     〔修治〕二八月采陰幹,以車前草根相對蒸半日,曬幹用。

    今惟去皮锉,酒洗曬幹用。

     膀胱部藥隊〔瀉膀胱猛将〕 木通 (見心部) 膀胱部藥隊〔瀉膀胱猛将〕 葶苈 (見肺部) 膀胱部藥隊〔瀉膀胱猛将〕 豬苓 (見腎部) 膀胱部藥隊〔瀉膀胱次将〕 獨活 (見前) 膀胱部藥隊〔瀉膀胱次将〕 防風 〔害〕升浮之性,易動肝木。

    若似中風,産後血暈痙急諸病,頭痛因于血虛不因于風寒,洩瀉不因于寒濕,及二便閉澀,小兒脾虛發搐,慢驚脾風,氣升作嘔,火升作嗽,陰虛盜汗,陽虛自汗等病,法所同忌。

    能瀉肺實,誤服瀉人上焦元氣。

    叉頭者,令人發狂,叉尾者,發人痼疾。

     〔利〕甘辛溫,入肺膀胱二經。

    治大風惡風,風邪周痹,頭面浮風,眼赤,多淚,能防禦外風,故名。

    卑賤之職,随所引而至,乃風藥中之潤劑也。

     〔修治〕青州黃潤者良,軟蘆糯體。

    登州萊陽次之,關東者性硬,不佳。

    十二月采根,曝幹切用。

     膀胱部藥隊〔瀉膀胱次将〕 蒲黃 〔害〕性滑動血,一切勞傷發熱,陰虛内熱無瘀血者,禁用。

    瘀因寒滞者忌投,多食令人自利,極能虛人。

     〔利〕甘平,生用行血,炒黑止血,入東方血海,兼入州都,故又能利小便。

     〔修治〕凡使勿用松黃并黃蒿。

    真蒲黃須隔三重紙,焙令色黃,蒸半日,卻再焙幹用之妙。

     此即香蒲花中蕊屑,湯成入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