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八

關燈
各五錢。

    木香蟬蛻各一錢。

    研末。

    豬膽汁丸梧子大。

    驚疳或或瀉。

    每服五七丸至一二十丸。

    清米飲下。

    眼疳零肝湯下。

    疳渴豬肉湯下。

    驚搐眼上竄薄荷湯下一丸。

    更水研一丸滴鼻中。

    牙疳口瘡研貼患處。

    蟲痛苦楝根或白蕪荑湯下。

    百日内小兒二便不通。

    水研一丸封臍中。

    有蟲用幹漆麝香各少許。

    入生油一兩。

    點溫水化下一大丸。

    慢驚勿服。

    又方。

    麝香(另研)五錢。

    阿魏二錢五分。

    (面裹煨令面熟)五靈脂桃仁三棱各七錢五分。

    芫花(醋炒)槟榔各一兩。

     蓬莪術桂心沒藥木香當歸各五錢。

    研末。

    粳米飯丸梧子大。

    每服十丸。

    淡醋湯下。

    治婦人癖冷氣。

    及疰氣心腹痛不可忍。

    又方。

    生全蠍二十個。

    生黑豆二十粒。

    生地龍五錢。

    大八角川烏三枚。

    (生用)研末。

    入麝香一字同研。

    糯米糊丸綠豆大。

    每服七丸。

    甚者十丸。

    夜卧膈空溫酒下。

    微出冷汗瘥。

    治白虎曆節風痛遊走不定。

    晝靜夜劇。

    及一切手足卒痛。

    又方。

     麝香一錢。

    木香胡椒各一兩。

    全蠍巴豆霜各四錢。

    研末。

    蒸餅丸麻子大。

    朱砂為衣。

    每服五七丸。

    熟湯下。

    治膀胱氣痛。

    及脅痛癫疝。

    麝香丹。

    黃連一兩。

    半夏五錢。

    紫蘇子(微炒)五味子各一分。

    幹蟾一枚(酥炙)麝香蘆荟朱砂(均另研)各一分。

    研末。

    棗肉和丸黍米大。

     每服五至七丸。

    米飲下。

    治小兒肺疳。

    皮毛枯燥咳嗽上氣。

    麝香散。

    麝香一錢。

    青黛五錢。

     黃柏一兩。

    雄黃一分。

    研末先以綿纏箸。

    擦去齒上腐肉。

    拭去惡血。

    幹摻。

    日夜五次。

    治小兒走馬急疳。

    口臭齒損。

    攻蝕。

    唇鼻腮頰。

    血盛加定粉五錢。

    又方。

    麝香雄黃蘆荟白龍骨各一錢。

    密陀僧二錢。

    石膽五錢。

    幹蟾一枚。

    (重五錢者。

    入瓶燒存性)研末。

    先以綿纏箸。

     蘸鹽礬水洗患處。

    然後敷之。

    治小兒唇口臭爛。

    齒龈宣露。

    又方。

    麝香蘆荟蛇蛻(燒灰)夜明砂(微炒)蝸牛殼黃連(微炒)沒石子各一分。

    黃丹定粉(均微炒)各一兩。

    诃黎勒皮(煨)五錢。

    研末。

    每服五分。

    米飲調下。

    早午各一次。

    治小兒内疳。

    下痢不止。

    肌體消瘦。

    又方。

     麝香少許。

    升麻一錢。

    黃連草豆蔻各一錢五分。

    熟地麻黃各一分。

    益智仁二分五厘。

    羊胫骨灰二錢。

    人參生地當歸防己(酒洗)各三分。

    研末。

    每用少許擦患處。

    噙良久。

    有涎吐去。

     治熱盛牙露斷脫。

    大作疼痛。

    麝香膏。

    麝香牛黃白附子蠶蛾(微炒)僵蠶(微炒)各二錢五分。

     全蠍二十一個。

    研末蜜和膏皂角子大。

    每服一個。

    人參荊芥湯化下。

    治胎痫不得安卧。

    麝香輕粉散。

    麝香輕粉各五錢。

    白礬(飛過)乳香沒藥各一兩。

    研末。

    幹貼。

    治血疳瘡。

    陰蝕瘡耳疳瘡。

    一切惡瘡。

     獸部 腽肭臍 主治補中。

    益精助陽。

    暖腰膝。

    治五勞七傷。

    色勞瘦瘁。

    心腹痛。

    宿血結塊。

    癖症瘕。

     腎虛精冷。

    腽肭臍酒。

    以腽肭臍浸酒擂爛。

    和曲米釀酒。

    随意飲。

    助陽氣。

    益精髓。

    破症結。

    大補益人。

     卷之八 獸部 皮主治。

    涼血。

    目障鼻衄。

    鼻息。

    反胃。

    吐食。

    腹痛。

    疝積。

    腸風。

    瀉血。

    赤白痢。

    蠱毒下血。

    陰腫痛引腰背。

    五痔陰蝕。

    解一切藥力。

    皮丸。

    刺皮(燒存性)蚺蛇頭(燒存性)魁蛤各一枚。

    蛴螬(焙幹)紅娘子虻蟲(均去頭足翅)水蛭(糯米炒熟)蜘蛛(焙)斑蝥(去頭足翅)各三個。

    桂心大黃黃連龍骨(另研)麝香(另研)汞川椒(炒)各五錢。

    芒硝石膏()各一兩。

    穿山甲(炙)三片。

    枯白礬滑石(水飛)甘遂(以胡麻炒麻熟去麻)各二錢五分。

    蜈蚣(炙)一條半。

    附子(炮)二枚。

    巴豆(去皮膜心油)雷丸各十五粒。

    研末。

    蜜丸小豆大。

    每服一丸。

     空腹臨卧各一服。

    治烏癞如莖中痛。

    即有蟲下。

    痛多減一丸。

    痛少加一丸。

    以瘥為度。

    又方。

    皮一兩(炙焦)槐花(微炒)艾葉(炒黃)白芍枳殼(炒)地榆川芎當歸白礬()黃貫衆各五錢。

    頭發(燒存性)三錢。

    豬後懸蹄垂甲(炙焦)十枚。

    盈尺皂角一挺。

    (去皮弦酥炙黃)研末。

    蜜丸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

    食前米飲下。

    治諸痔出血。

    裡急疼痛。

    皮散。

    皮一張。

     (罐内燒存性)磁石(火醋淬七次)五錢桂心三錢。

    鼈甲(炙焦黃)一枚。

    研末。

    每服二三錢。

     食前米飲調下。

    仍用草鞋底炙熱按入。

    治肛脫不收。

    忌房事。

     人部 亂發 主治。

    消瘀。

    止血。

    鼻衄(燒灰吹入)齒血(燒存性研擦)幹霍亂。

    (燒灰鹽湯和服取吐)惡。

    (燒研水服)肌衄。

    (燒灰敷)黃膽。

    尿赤。

    尿血。

    婦人漏血。

    胎産便血。

    證。

    (均燒灰服)發灰散。

    亂發燒灰。

    (或加麝香)米醋二合。

    湯少許。

    調服一二錢。

    治婦人小便下血。

     臍下急痛。

    及肺疸。

    心衄。

    内崩。

    吐血。

    舌衄。

    鼻衄諸證。

     人部 人中黃 取大竹截斷兩頭。

    留節。

    削去竹青。

    旁鑽一孔。

    以甘草細末滿之。

    竹木塞孔。

    冬至浸入大糞坑中。

    立春取出。

    懸風處曬幹取用。

    或不入甘草。

    空竹浸糞坑中。

    取其汁應用。

    但不如甘草之能久藏。

    主治。

    解五髒實熱。

    療天行狂熱。

    熱毒。

    濕毒。

    骨蒸。

    勞複。

    食複。

    (燒灰酒服)鼻衄。

    (燒灰水服)嘔血。

    吐痰。

    (為末茜根竹瀝姜汁和服)心腹急痛。

    (同蜜擂勻水化下)産後陰脫。

    (炒赤為末酒服)小兒丹毒。

    (飲并塗)發背。

    (醋調敷)金瘡腸出(幹末摻)惡瘡。

    蛇犬。

    咬傷(濃敷封之)解蠱毒。

    蕈毒野葛野芋諸毒人中黃丸。

    人中黃蒼術(麻油炒)桔梗滑石各二兩。

    大黃(尿浸)三兩。

    人參黃連(酒洗)黃芩(酒洗)各一兩。

    防風五錢。

    香附(姜汁拌)一兩五錢。

    研末。

    神曲糊丸。

    每服二三錢。

    清熱解毒湯下。

    氣虛者四君子湯下。

    血虛者四物湯下。

    痰盛者二陳湯下。

    熱甚者童便下。

    治瘟疫諸熱毒。

    (附)清熱解毒湯。

    黃連黃芩白芍(均酒洗)生地人參各三錢。

    石膏一塊。

    (雞子大)羌活知母各二錢。

    甘草一錢五分。

    葛根升麻各一錢。

    生姜二兩。

    水煎服。

    治瘟疫大熱。

    四君子湯。

    人參一錢至三錢。

    (嘔逆者姜汁炒。

     瀉痢者土炒。

    吐血者青鹽或秋石水炒。

    )白術一錢至二錢。

    (濕痰者生用姜汁拌。

    洩瀉者蒸熟土炒焦。

    燥渴或便艱者。

    蜜水拌蒸。

    脾胃虛者。

    陳米飯上蒸數次。

    )茯苓一錢至一錢五分。

    (吐痰嘔逆者。

    生姜汁拌。

    胃燥噎膈者人乳拌蒸。

    小便不通者。

    肉桂酒拌。

    )甘草六分至一錢。

    (嘔吐生姜汁制。

    痞滿砂仁汁制。

    小便不利用空虛者炙用。

    )研末。

    每服五錢。

    水煎。

    加生姜紅棗服。

    治嘔吐洩瀉。

    氣短面白。

    吐血便血。

    以及胎前産後諸病。

    凡屬于脾胃虛弱者皆宜之。

    二陳湯。

    陳皮(脅下引痛醋炒。

    幹咳蜜制。

    )半夏(生姜汁制。

    熱痰竹瀝制。

    妊娠惡阻醋制。

    )茯苓(停飲心悸桂皮煎酒制。

    )各二錢。

    甘草一錢。

    (炙痞滿砂仁汁制。

    )水煎服。

    治胃中寒濕痰濁等證。

    人中黃散。

    人中黃一兩。

    辰砂雄黃各一錢五分。

    研末。

    每服二錢。

    薄荷桔梗湯下。

     日三夜二次。

    治大頭疫疠。

    及疙瘟。

     人部 人中白 (人溺沉澱之白質久幹者)主治。

    降火。

    清瘀。

    大衄。

    久衄。

    諸竅出血。

    (并燒研溫服)膚出汗血。

    (新瓦焙幹。

    入麝香少許。

    溫酒調服。

    )傳屍熱勞。

    消渴。

    肺痿。

    心膈熱。

    水腫。

    (煮為丸日服)走馬牙疳。

     (入瓷瓶鹽泥固濟。

    赤。

    加麝香少許貼之。

    )療咽喉口齒生瘡。

    疳惡瘡。

    人中白丸。

    人中白生地當歸阿膠白術白芍鼈甲熟地青蒿子羚羊角。

    研末。

    百部膏和丸。

    每服三四錢治血熱。

    人中白散。

    人中白(紅)二錢。

    孩兒茶一兩。

    冰片五分。

    黃柏白硼砂薄荷青黛各六錢。

    黃連五錢。

    研末。

    先用陳松蘿茶洗淨。

    日吹五六次。

    治小兒走馬牙疳。

    口疳。

    牙龈腐黑。

    膿耳。

    手瘡。

    痔瘡。

    吹後毒涎宜使外流。

    痔瘡用麻油調敷。

    又方。

    人中白雞内金挂金燈子青黛鹿角灰蒲黃薄荷白芷冰片甘草。

    研末吹。

    治重舌。

    喉蛾。

    喉菌。

    牙義。

    舌根癰。

    又方。

    人中白一分。

    麝香五厘。

    蝦蟆(塗酥炙焦)蘆荟各五錢。

    研末。

    每服五分。

    空腹臨卧熟湯調下。

     治小兒疳氣寒熱積滞不化。

    肚腹脹痛。

    服後當下惡物。

     人部 秋石 用童便一缸。

    入石膏末七錢。

    桑枝攪澄。

    傾去清液。

    如此三次。

    以秋露水攪澄數次。

     滌淨滓穢。

    減除鹹味。

    以重紙鋪灰上曬幹。

    刮去在下重濁。

    取清輕在上者用之。

    主治退骨蒸。

    潤三焦。

    滋腎水。

    軟堅塊。

    虛勞。

    痰嗽。

    遺精白濁。

    秋冰。

    以秋石抽提之霜也。

    功用同。

    秋石四精丸。

    秋石白茯苓各四兩。

    蓮肉芡實各二兩。

    研末。

    蒸棗肉和丸梧子大。

    空腹鹽湯下三十丸。

    治思慮色欲過度。

    損傷心腎。

    遺精小便數。

    秋石五精丸。

    秋石一兩。

    蓮肉六兩。

    川椒紅五錢。

    小茴香五錢。

    白茯苓二兩。

    研末。

    棗肉丸梧子大。

    空腹溫酒或鹽湯下三十丸。

    補腎益氣。

     人部 紫河車 (即胞衣)主治。

    養血。

    止血。

    益氣補精。

    治一切虛損勞極。

    婦人子宮諸病。

    經漏不止。

    大造丸。

     紫河車一具。

    (男用女胎。

    女用男胎。

    頭胎者。

    米泔洗淨。

    新瓦焙幹。

    研末。

    或以淡酒蒸熟搗爛曬幹研。

    )敗龜闆(童便浸酥炙黃)二兩。

    黃柏(鹽酒浸炒)杜仲(酥炙)各一兩五錢。

     牛膝(酒浸曬)一兩二錢。

    生地(砂仁六錢拌入)二兩五錢。

    白茯苓二兩。

    絹袋盛入瓦罐。

    酒煮七次。

     去茯苓砂仁不用。

    杵地黃為膏聽用。

    天冬麥冬人參各一兩二錢。

    研末。

    各不犯鐵器。

    同地黃膏入酒米糊丸小豆大。

    每服八九十丸。

    空腹鹽湯下。

    冬月酒下。

    (夏月加五味子七錢)婦女去龜版。

    加當歸二兩。

    人乳煮糊為丸。

    男子遺精。

    婦女帶下。

    并加牡蛎粉一兩。

    治衰弱陰痿。

     及婦女虧損等證。

    河車丸。

    紫河車(初生男胎)一具(長流水洗淨。

    煮熟擘焙研。

    )山藥二兩。

     人參一兩。

    白茯苓五錢。

    研末。

    酒糊丸梧子大。

    麝香養七日。

    每服三五十丸。

    酒鹽湯任下。

     治婦人骨蒸勞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