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三 壺公隐身
關燈
小
中
大
《神仙傳》及《後漢書·方技傳》均載壺公賣藥,懸一壺于肆,日入之後,公跳壺中,人莫能見,唯市椽費長房于樓上睹之,喜焉。因往拜之,親掃公座前地,及候馔物。公受而不辭。如此積久,長房尤不懈,亦不敢有所求(觀古人求師之誠,洵可為法)。公知長房笃信,謂房曰:“至暮無人時更來。”房如言即往,乃相與躍入壺中,入後不覺複是壺,唯見仙宮世界,樓觀重門,閣道宮殿,旨酒甘肴,盈衍其中。乃相與飲畢而出。後壺公欲去,長房随之入山學道焉。
此則公案極妙,亦顯說而密示。壺喻玄關一竅,亦即守中之意,即身外虛空一着也。以身躍入,即凝神于虛也。退藏于壺中,神息相涵,漸調漸和,漸和漸定,斯即色身已空,外感先天元陽真炁,熏蒸灌溉,周身酥軟美快,如春氣和融陶醉,莫可言喻,斯即壺中别有天之旨趣也。《入藥鏡》雲:“先天炁,後天氣,得之者,常似醉。”即相與醉飽之意也。故三豐翁雲:“誰知靜裡乾坤大,我愛壺中日月長。”又雲:“但知壺内乾坤境,誰記人間甲子年。”又雲:“目下辛勤熬一夜,壺中日月換千年。”呂祖曰:“洞裡風雲歸掌握,壺中日月在胸襟。”又雲:“世間甲子管不得,壺裡乾坤隻自由。”又雲:“物外煙霞為伴侶,壺中日月任婵娟。”又雲:“氣回丹自結,壺中配坎離。”龍眉子雲:“生生化化無窮盡,幻作壺中一洞天。”陳翠虛雲:“内中自有真壺天,風物光明月皎潔。”又雲:“任從滄海變桑田,我道壺中未一年。”白玉蟾雲:“心入虛無行火候,内景外景壺中天。”又雲:“身外有身身裡覓,沖虛和氣一壺春。”又雲:“是個逍遙無事人,廬中涵蓄一壺春。”唐廣真雲:“但教相合成丹日,醉倒壺中不用扶。”滄溟子雲:“壺中景象般般有,升降陰陽自準繩。”斯皆退隐壺中,調息沖和,精神冥合,真炁雲行,戴花飲酒,自在逍遙之内景也。
玄宗壺天之旨,最為神妙。欲解決人生觀,欲超脫生死病老之痛苦,非此壺天不為功。邱祖道号長春,是深得壺天之秘也。
與庵歸禅師雲:“從門入者非家珍,别有壺公天地春。”是禅家未嘗不贊美壺天也。近世禅林,一昧枯禅,寒灰枯木,毫無生趣,非西來嫡旨明矣。
此則公案極妙,亦顯說而密示。壺喻玄關一竅,亦即守中之意,即身外虛空一着也。以身躍入,即凝神于虛也。退藏于壺中,神息相涵,漸調漸和,漸和漸定,斯即色身已空,外感先天元陽真炁,熏蒸灌溉,周身酥軟美快,如春氣和融陶醉,莫可言喻,斯即壺中别有天之旨趣也。《入藥鏡》雲:“先天炁,後天氣,得之者,常似醉。”即相與醉飽之意也。故三豐翁雲:“誰知靜裡乾坤大,我愛壺中日月長。”又雲:“但知壺内乾坤境,誰記人間甲子年。”又雲:“目下辛勤熬一夜,壺中日月換千年。”呂祖曰:“洞裡風雲歸掌握,壺中日月在胸襟。”又雲:“世間甲子管不得,壺裡乾坤隻自由。”又雲:“物外煙霞為伴侶,壺中日月任婵娟。”又雲:“氣回丹自結,壺中配坎離。”龍眉子雲:“生生化化無窮盡,幻作壺中一洞天。”陳翠虛雲:“内中自有真壺天,風物光明月皎潔。”又雲:“任從滄海變桑田,我道壺中未一年。”白玉蟾雲:“心入虛無行火候,内景外景壺中天。”又雲:“身外有身身裡覓,沖虛和氣一壺春。”又雲:“是個逍遙無事人,廬中涵蓄一壺春。”唐廣真雲:“但教相合成丹日,醉倒壺中不用扶。”滄溟子雲:“壺中景象般般有,升降陰陽自準繩。”斯皆退隐壺中,調息沖和,精神冥合,真炁雲行,戴花飲酒,自在逍遙之内景也。
玄宗壺天之旨,最為神妙。欲解決人生觀,欲超脫生死病老之痛苦,非此壺天不為功。邱祖道号長春,是深得壺天之秘也。
與庵歸禅師雲:“從門入者非家珍,别有壺公天地春。”是禅家未嘗不贊美壺天也。近世禅林,一昧枯禅,寒灰枯木,毫無生趣,非西來嫡旨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