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天人合發
關燈
小
中
大
《陰符經》曰:“天人合發,萬化定基。”鐘呂門下相傳如是,先師所示予者亦如是,萬世以下,玄宗所修,亦莫不如是。故此二句,實為一貫相承之密旨,三關修真之綱要也。雲:“何為天人合發?”答曰:“身外火候運用,乃有作有為之自然也。”雲:“何為萬化定基?”答曰:“色身上一切證驗,乃無作無為之自然也。”然不悟身外一着者,隻有人而無天,即難契天與人合發之妙矣。譬諸傀儡登場,隻須身外線棙運轉合發,則傀儡之威儀動作,無不入妙。丹法亦然,一切火候,盡在身外虛空運用(即外玄關,總持之門),而一切變化,一切法驗,則盡在色身上顯現,斯即性命雙修、天人合發之要妙也。
先師《三教一貫·總說》曰:“總之,金丹大道,自起首煉己築基,以及進火退符、大小周天,逐節事條,逐節火候,逐節變化,盡屬身外虛空一着。倘有一毫意見着在後天色身,亦是‘差毫發,不成丹’。若身外一着了畢,則色身成童體矣。蓋此乃修法身,兼修色身,故曰性命雙修。再行真空煉形,則白日飛升矣。妙哉!能悟耶?《陰符經》曰:‘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能知身外一着,則知宇宙在乎手。既知‘宇宙在乎手’,則自然知‘萬化生乎身’矣。又何足為奇哉!總須知雙修,是兩件事,不是一件事,故又曰:‘天人合發,萬化定基’,可能分别乎?”
予謂:天人合發之妙鍵,端在能識身外一着。《西遊記》稱為“孫外公”(諧聲身外功)。老聖稱為:“無名天地之始。”故能在“無名天地之始”處下手,則“先天而天弗違”,超出天地又何難乎?以我身之陰陽(心與息也),歸并于虛空,而返至于父母未生前,則身心與太虛冥合,太虛中之真陽,不召而自來,真水真火,不期會而自會,一炁進退,不期運而自運,性命水火既融,靈丹不期結而知結,此提綱挈領之玄機,順乎天而應乎人之秘妙也。豈泥執後天色身,專在身内存想搬運所能比拟哉!故知天人合發者,兩重天地、四個陰陽,颠倒妙用,有非凡俗所能窺測者也。
先師《三教一貫·總說》曰:“總之,金丹大道,自起首煉己築基,以及進火退符、大小周天,逐節事條,逐節火候,逐節變化,盡屬身外虛空一着。倘有一毫意見着在後天色身,亦是‘差毫發,不成丹’。若身外一着了畢,則色身成童體矣。蓋此乃修法身,兼修色身,故曰性命雙修。再行真空煉形,則白日飛升矣。妙哉!能悟耶?《陰符經》曰:‘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能知身外一着,則知宇宙在乎手。既知‘宇宙在乎手’,則自然知‘萬化生乎身’矣。又何足為奇哉!總須知雙修,是兩件事,不是一件事,故又曰:‘天人合發,萬化定基’,可能分别乎?”
予謂:天人合發之妙鍵,端在能識身外一着。《西遊記》稱為“孫外公”(諧聲身外功)。老聖稱為:“無名天地之始。”故能在“無名天地之始”處下手,則“先天而天弗違”,超出天地又何難乎?以我身之陰陽(心與息也),歸并于虛空,而返至于父母未生前,則身心與太虛冥合,太虛中之真陽,不召而自來,真水真火,不期會而自會,一炁進退,不期運而自運,性命水火既融,靈丹不期結而知結,此提綱挈領之玄機,順乎天而應乎人之秘妙也。豈泥執後天色身,專在身内存想搬運所能比拟哉!故知天人合發者,兩重天地、四個陰陽,颠倒妙用,有非凡俗所能窺測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