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雜症
關燈
小
中
大
,再煎少時,溫服。
須臾得吐,如不吐,再飲熱開水一盞,即吐自安。
或清油一盞灌之,吐痰愈。
治痫及抑郁颠狂風痰迷悶 【系異人傳授】 郁金七兩,明礬三兩,為末糊丸,開水下三錢。
( 痫症 羊蹄根一錢(搗),桐油渣五分,和勻,冷水送下,吐痰愈。
大麻風 蒼耳草熬膏,不時酒調服。
紫雲風 蛇床子,夏枯草,煎湯洗數次。
風斑 紫背浮萍,煎湯頻洗。
或鹽蒲包煎洗。
風餅 【又名鬼風疙疸】 舊挂千擦之即愈。
重者略蘸香油擦。
汗瘢 黃瓜蘸硼砂末擦,汗出愈。
或醋磨知母擦。
(統治白瘢風) 又生姜擦。
風氣痛 老姜、鳳仙葉、香油、川椒末,共搗爛擦痛處。
或單用鳳仙葉煎湯洗,或白芥子加蔥搗爛,蜜水調如膏,攤布上貼之。
氣痛 山羊糞七枚,油頭發一團,燒灰酒下。
或小蒜(連葉)七根,鹽醋煮熟,痛時頓服。
(忌食甲魚) 傷寒諸症 【無論陰陽虛實一切等症】 用潔白糖五錢,陰症蔥姜湯調下,陽症白開水調下,虛症米湯下,實症陳皮湯下,傷食山楂湯下,結胸淡鹽湯下,蛔厥烏梅湯下,婦人血崩鍋底煤湯下。
傷寒 胸膈不寬作痛,一切寒結熱結痰結痞結水結等症 生姜搗爛去汁,将渣炒熱,絹包漸漸熨心胸脅下,其痛豁然自解。
如姜冷再添炒熱再熨(如系熱結微炒)。
倘大小便結,熨臍腹。
又華佗救猝病方蔥白搗熱熨臍上,以蔥白三寸研爛,用酒煎灌之,陽氣即回。
(并治陽脫) 傷寒初起 急取梨葉十餘塊,搗極爛,熱燒酒沖入和勻,以布隔渣取酒飲之,蓋被睡出汗。
或淡豆豉五錢,連須蔥頭七個,煎水服睡出汗。
或綠豆一撮(研末)。
冰糖一撮(研末),開 夾色傷寒 多用雞蛋煮熟,以銀器剖作兩片,乘熱貼臍,蛋黑另換,至不黑而止。
傷寒夾食夾色 姜三片,芝麻半合(炒熟)蔥白三,根細茶二錢(研爛),好酒半斤,同煎至四兩,濾去渣,熱服,将被蓋睡,系夾食自吐,有寒自出汗,如中陰者即回陽。
(瘟疫治法,與此不同,蓋瘟疫不宜發汗也) 傷寒大小便秘結 苋菜葉煎湯服,一碗效。
傷寒發黃 【五六日後忽發黃色】 芝麻油半杯,入雞蛋清一個,和勻服。
傷寒發狂煩躁熱極 吞生雞子一二個,效。
或陳醋淬火上,令氣入鼻中。
又方抱過雞蛋殼泡湯服,或竈心土煎水,日服三次。
吐法 【凡邪實上焦或痰或實,氣逆向上不通等症,皆可以此法吐之】 蘿蔔子搗碎,溫湯攪取 傷寒犯内傷 【或積食或積血,小腹硬脹不能言語,兩目直視,症候危笃,難以下藥】 紫蘇數兩,煎湯,将手巾湯内泡熱,扭幹,攤病患肚上,以兩手盤旋磨擦,冷則換,數次,一切宿糞硬塊自下。
傷寒吐血 韭汁磨好墨同服。
如無韭,雞蛋清亦可。
傷寒咳逆 蔓荊子三錢(炒),水一碗,煎三滾服。
陰症傷寒 老油松節七兩(捶末),胡椒(照病患年紀,每歲七粒),雞子二個,水三大碗,同煮熟,先将汁半杯服之,将雞子一個,摩其胸腹,冷則換一個,以胸膈快利為度。
陰症傷寒危笃 黑大豆炒幹,投熱酒内,或飲或灌,吐則再服,汗出為度。
虛人傷寒不能大表 老姜半斤,切片打碎炒熱,以綿裹之,兩人各持一團,先擦病患兩手心兩腳心,次擦前心背心,如冷再換,得身上火熱,寒氣自出,或即汗或發細紅瘰即解。
陰症 用濕毛巾将病患腳後筋上遮住,用口狠咬一口莫放,少頃再緊,少頃再緊始放,共三咬,九緊,通身汗出而愈。
(男左女右,須令人将病患按住,勿使轉動) 陰症傷寒 蔥半斤,麥麸、鹽各一斤,幹姜四兩,共炒熱,青布包熨臍上,稍冷再炒熱熨,以手足俱暖有脈為度。
又七月七日采絲瓜葉,陰幹為末,每服一錢,即瘥。
如手足紫黑者黑料豆三合,炒熱,用好酒煎服(加蔥胡同煎尤妙。
) 如腹痛面青甚者鴿子糞一大撮,研細末,熱酒沖熏,蓋被出汗愈(服少許亦可)。
諸病患聞藥即吐者 竈心土末,以水丸,塞兩鼻孔。
除瘧 【凡人向有此症者】 每年初、中、末三伏日,用生姜一斤,打碎煎湯滾透,先熏後浴,以姜擦膝、頭、兩腕、小腿肚、腳心,至水冷為度,永除根矣。
或端午将全本黃曆燒灰,雄黃酒調為丸,如桐子大,每晨開水下一丸。
年久四日兩頭(隔兩日發瘧病也)老姜五斤,水濃煎,俟瘧來前一時辰,熱洗兩足,再将川貝母三錢煎飲,甚至二三次愈。
止瘧 白糖四兩,調化燒酒内溫服,飲至微醺即止。
又獨頭蒜、雄黃、搗爛為丸,如圓眼大,曬幹收存,發至四五次後,于雞鳴時用一丸,研碎,井水調服。
又方車前子草(嫩頭),搓熱,早一時辰,塞鼻孔(男左女右)。
久瘧人虛 雞子二個打散,入白糖一兩,打勻,蒸熟食之。
(名一兩金) 瘧疾不止 龜闆燒存性,研末,酒服二錢。
或狗毛焙灰,水
須臾得吐,如不吐,再飲熱開水一盞,即吐自安。
或清油一盞灌之,吐痰愈。
治痫及抑郁颠狂風痰迷悶 【系異人傳授】 郁金七兩,明礬三兩,為末糊丸,開水下三錢。
( 痫症 羊蹄根一錢(搗),桐油渣五分,和勻,冷水送下,吐痰愈。
大麻風 蒼耳草熬膏,不時酒調服。
紫雲風 蛇床子,夏枯草,煎湯洗數次。
風斑 紫背浮萍,煎湯頻洗。
或鹽蒲包煎洗。
風餅 【又名鬼風疙疸】 舊挂千擦之即愈。
重者略蘸香油擦。
汗瘢 黃瓜蘸硼砂末擦,汗出愈。
或醋磨知母擦。
(統治白瘢風) 又生姜擦。
風氣痛 老姜、鳳仙葉、香油、川椒末,共搗爛擦痛處。
或單用鳳仙葉煎湯洗,或白芥子加蔥搗爛,蜜水調如膏,攤布上貼之。
氣痛 山羊糞七枚,油頭發一團,燒灰酒下。
或小蒜(連葉)七根,鹽醋煮熟,痛時頓服。
(忌食甲魚) 傷寒諸症 【無論陰陽虛實一切等症】 用潔白糖五錢,陰症蔥姜湯調下,陽症白開水調下,虛症米湯下,實症陳皮湯下,傷食山楂湯下,結胸淡鹽湯下,蛔厥烏梅湯下,婦人血崩鍋底煤湯下。
傷寒 胸膈不寬作痛,一切寒結熱結痰結痞結水結等症 生姜搗爛去汁,将渣炒熱,絹包漸漸熨心胸脅下,其痛豁然自解。
如姜冷再添炒熱再熨(如系熱結微炒)。
倘大小便結,熨臍腹。
又華佗救猝病方蔥白搗熱熨臍上,以蔥白三寸研爛,用酒煎灌之,陽氣即回。
(并治陽脫) 傷寒初起 急取梨葉十餘塊,搗極爛,熱燒酒沖入和勻,以布隔渣取酒飲之,蓋被睡出汗。
或淡豆豉五錢,連須蔥頭七個,煎水服睡出汗。
或綠豆一撮(研末)。
冰糖一撮(研末),開 夾色傷寒 多用雞蛋煮熟,以銀器剖作兩片,乘熱貼臍,蛋黑另換,至不黑而止。
傷寒夾食夾色 姜三片,芝麻半合(炒熟)蔥白三,根細茶二錢(研爛),好酒半斤,同煎至四兩,濾去渣,熱服,将被蓋睡,系夾食自吐,有寒自出汗,如中陰者即回陽。
(瘟疫治法,與此不同,蓋瘟疫不宜發汗也) 傷寒大小便秘結 苋菜葉煎湯服,一碗效。
傷寒發黃 【五六日後忽發黃色】 芝麻油半杯,入雞蛋清一個,和勻服。
傷寒發狂煩躁熱極 吞生雞子一二個,效。
或陳醋淬火上,令氣入鼻中。
又方抱過雞蛋殼泡湯服,或竈心土煎水,日服三次。
吐法 【凡邪實上焦或痰或實,氣逆向上不通等症,皆可以此法吐之】 蘿蔔子搗碎,溫湯攪取 傷寒犯内傷 【或積食或積血,小腹硬脹不能言語,兩目直視,症候危笃,難以下藥】 紫蘇數兩,煎湯,将手巾湯内泡熱,扭幹,攤病患肚上,以兩手盤旋磨擦,冷則換,數次,一切宿糞硬塊自下。
傷寒吐血 韭汁磨好墨同服。
如無韭,雞蛋清亦可。
傷寒咳逆 蔓荊子三錢(炒),水一碗,煎三滾服。
陰症傷寒 老油松節七兩(捶末),胡椒(照病患年紀,每歲七粒),雞子二個,水三大碗,同煮熟,先将汁半杯服之,将雞子一個,摩其胸腹,冷則換一個,以胸膈快利為度。
陰症傷寒危笃 黑大豆炒幹,投熱酒内,或飲或灌,吐則再服,汗出為度。
虛人傷寒不能大表 老姜半斤,切片打碎炒熱,以綿裹之,兩人各持一團,先擦病患兩手心兩腳心,次擦前心背心,如冷再換,得身上火熱,寒氣自出,或即汗或發細紅瘰即解。
陰症 用濕毛巾将病患腳後筋上遮住,用口狠咬一口莫放,少頃再緊,少頃再緊始放,共三咬,九緊,通身汗出而愈。
(男左女右,須令人将病患按住,勿使轉動) 陰症傷寒 蔥半斤,麥麸、鹽各一斤,幹姜四兩,共炒熱,青布包熨臍上,稍冷再炒熱熨,以手足俱暖有脈為度。
又七月七日采絲瓜葉,陰幹為末,每服一錢,即瘥。
如手足紫黑者黑料豆三合,炒熱,用好酒煎服(加蔥胡同煎尤妙。
) 如腹痛面青甚者鴿子糞一大撮,研細末,熱酒沖熏,蓋被出汗愈(服少許亦可)。
諸病患聞藥即吐者 竈心土末,以水丸,塞兩鼻孔。
除瘧 【凡人向有此症者】 每年初、中、末三伏日,用生姜一斤,打碎煎湯滾透,先熏後浴,以姜擦膝、頭、兩腕、小腿肚、腳心,至水冷為度,永除根矣。
或端午将全本黃曆燒灰,雄黃酒調為丸,如桐子大,每晨開水下一丸。
年久四日兩頭(隔兩日發瘧病也)老姜五斤,水濃煎,俟瘧來前一時辰,熱洗兩足,再将川貝母三錢煎飲,甚至二三次愈。
止瘧 白糖四兩,調化燒酒内溫服,飲至微醺即止。
又獨頭蒜、雄黃、搗爛為丸,如圓眼大,曬幹收存,發至四五次後,于雞鳴時用一丸,研碎,井水調服。
又方車前子草(嫩頭),搓熱,早一時辰,塞鼻孔(男左女右)。
久瘧人虛 雞子二個打散,入白糖一兩,打勻,蒸熟食之。
(名一兩金) 瘧疾不止 龜闆燒存性,研末,酒服二錢。
或狗毛焙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