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喉舌齒牙

關燈
,曬幹再腌,再曬,腌至鹽水盡為止。

    每用青銅錢三個,夾鹽梅二個,麻線捆住,裝瓷罐内,封口埋地下,百日取出。

    每用一個含口中咽汁入喉,半刻即消。

    收一年者佳(越陳越好)。

     喉症統治 後頸窩處搽油少許,用銅錢一文刮之(如刮痧樣),要順刮(切忌倒刮),其痛稍緩,以便乘勢進藥,輕者不藥亦可。

    或生附子末(用吳萸亦可),熱醋調敷兩腳心(不論實火虛火皆妙)。

     又方獨蒜二枚,削去兩頭,塞鼻中(左患塞右,右患塞左),俟口中血出愈。

     咽喉不通,牙關緊閉,不省人事巴豆(搗爛綿紙包,壓取油作撚,點燃吹滅),熏鼻中,使氣入喉,取涎血。

     治喉症簡易方 平時取新鮮藕節(烘幹),用鹽腌好封固,遇有喉痛者,嚼汁咽之,神效(陰虛喉痛更妙)。

     又方蘿蔔纓于初冬時攤在瓦屋上(挂在竹杆放露天下尤妙),經風雨霜雪至立春前一日收下,挂在無日檐下陰幹,二三月時收下切碎,或醬或鹽放在碗内,飯鍋上蒸熟,在家常小菜食之,一家永無喉患,遇喉症煮湯服,甚效。

     忽然口不能言 附子末吹入喉,或豆豉煮湯加好酒服,或人乳汁拌合,和酒調服。

     咽喉聲啞 通草水煎服,或橘皮煎濃汁冷凍飲料。

     陰虛失音 新鮮槐花,新瓦上慢火炒熟,帶身旁,随行随坐取一二粒放口内,咀嚼咽之,日久愈。

     或生白礬煉蜜為丸。

     喉痛破爛日久不愈 【名爛痧喉】 苋菜根(燒枯),加真片一二分吹之。

     傷寒熱病後舌出寸餘不收 梅花冰片五錢(少不效),研細,摻舌上即縮。

     舌忽縮入 銀針刺破舌尖,出盡惡血,以蠟燭油搽之。

     舌潰爛 吳茱萸四錢(研末),好熱醋調敷兩腳心,用布捆好,對時一換,甚效。

     舌上生菌 【初起如豆漸大如菌,疼痛紅爛無皮,朝輕暮重】 蜘蛛絲搓成線一條,打圈套在菌根上,其絲自漸收緊,收至極痛,忍耐片時,菌落血出,用鍋底煙敷。

    或蒲黃末敷亦可。

    (舌下細粒如豆,此肺癰也查癰疽門肺癰方治之。

     舌下生數尖或遍口生瘡如蓮花又如粟米(患此症者飲食減少,氣喘生痰手足俱冷)用針刺破。

    兩尖者中間切不可刺,要緊。

     舌下腫痛 蒲黃五錢,煎濃汁,去渣含口中,數次愈。

     舌下痰包 無雜色的白馬糞,新瓦上焙幹,研末,加好冰片敷之。

     小舌生紅泡子 【與咽喉症不同】 蛇床子二兩,罐内燒煙吸入喉中,自消。

     小舌落下 鹽橄榄連核(燒灰存性研末),吹。

    或吊塵灰點,或炒熱鹽點。

     諸骨卡喉大蒜塞鼻不令透氣,其骨自下。

     又白糖含口中,令其自消骨亦化。

     又方人指甲,瓦上焙,研末吹入。

     稻谷卡喉 鵝口中涎灌之即下,鴨涎亦可。

     竹葉卡喉 牛口涎以浚水對服。

     竹木卡喉 老絲瓜(燒灰),每三錢酒下。

     重舌喉痹 荊芥穗二錢,皂角(要無蟲蛀者四五夾,去皮核),炙焦,共為末,醋調塗腫處。

    (并治鎖喉風内外纏喉風) 喉内生瘡 【雖鼻爛亦治,若作喉風治立死】 枯礬一錢,白鹽梅一個(燒存性),穿山甲一錢(炙) 喉症 牆垣上所生長生草(結紅果者是,名金鎖匙),煎水漱。

    (明世廟病喉,以此方治愈,後治諸人皆效) 牙旁結核 生蘿蔔皮貼數次,愈。

    一切喉症端午午時取菖蒲根拌雄黃,用濃鹽湯浸七日,曬幹收存,遇症以一小塊含口内,痰出愈。

     牙痛神方 書一符,書時口念十二地支,念完書完,不可先後,極效。

     各種牙痛 附子、吳茱萸、川椒各一錢,艾葉五分,煎水漱不可咽。

     喉蛾 燈草炭(須裝入竹桶内,将竹筒上火緩烤,令燈草成炭,不可令成灰),鳳凰衣(焙存性),共為細末,吹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