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五髒病氣法時
關燈
小
中
大
(《素問·藏氣法時論》)
黃帝問曰:合人形以法四時五行而治,何如而從?何如而逆?得失之意,願聞其事。
岐伯對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貴更賤,以知死生,以決成敗,而定五髒之氣,間甚之時,死生之期也。
帝曰:願卒聞之。
(五行之道,當其王則為貴,當其衰則為賤。
間甚,即輕重之謂。
卒,盡也。
)岐伯曰:肝主春,(木髒也。
)足厥陰、少陽主治,(厥陰肝,乙木也。
少陽膽,甲木也。
二髒相為表裡,故治同。
)其日甲乙。
(甲為陽木,乙為陰木,皆東方之幹,内應肝膽,即年月日時無不皆然。
他彼此。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
(肝為将軍之官,其志怒,其氣急,急則自傷,反為所苦,故宜食甘以緩之,則急者可平,柔能制剛也。
)病在肝,愈于夏;(夏屬火,木所生也。
肝木畏金,火能平之。
子制其鬼,故愈。
餘同。
)夏不愈,甚于秋;(勝己者也。
)秋不死,持于冬;(得母氣以養之,生我者也,故可執持無害矣。
餘持同。
)起于春。
(木王之時也。
)禁當風。
(風氣通于肝,故禁之勿犯。
)肝病者,愈在丙丁;(同前夏氣,能制勝己者也。
)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同前秋氣,金伐木也。
)庚辛不死,持于壬癸;(同前冬氣,得所生也。
)起于甲乙。
(同前春氣,逢其王也。
) 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靜。
(平旦寅卯,木王時也,故爽慧。
下晡申酉,金之勝也,故加甚。
夜半亥子,木得生也,故安靜。
晡,卑姑切。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
(木不宜郁,故欲以辛散之。
順其性者為補,逆其性者為瀉,肝喜散而惡收,故辛為補、酸為瀉。
此下五髒補瀉之味,與《至真要大論》主客正味義同,詳運氣類三十。
) 心主夏,(火髒也。
)手少陰、太陽主治,(少陰心,丁火也。
太陽小腸,丙火也。
二髒表裡,故治同。
)其日丙丁。
(丙為陽火,丁為陰火,南方之幹也。
)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
(心藏神,其志喜,喜則氣緩而心虛神散,故宜食酸以收之。
) 病在心,愈在長夏;(長夏土,火之子也。
)長夏不愈,甚于冬;(火不勝水也。
)冬不死,持于春;(火得所生也。
)起于夏。
(火之王也。
)禁溫食熱衣。
(恐助火邪也。
)心病者,愈在戊己;(應長夏也。
)戊己不愈,加于壬癸;(應冬氣也。
) 壬癸不死,持于甲乙;(應春氣也。
)起于丙丁。
(應夏氣也。
)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靜。
(日中巳午,火王時也,故慧。
夜半亥子,水之勝也,故甚。
平旦寅卯,火得生也,故靜。
)心欲,急食鹹以之,用鹹補之,甘瀉之,(心火太過則為躁越,故急宜食鹹以之,蓋鹹從水化,能相濟也。
心欲,故以鹹為補。
心苦緩,故以甘緩為瀉。
、軟同) 脾主長夏,(土髒也。
)足太陰、陽明主治,(陽明胃,太陰脾
岐伯對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貴更賤,以知死生,以決成敗,而定五髒之氣,間甚之時,死生之期也。
帝曰:願卒聞之。
(五行之道,當其王則為貴,當其衰則為賤。
間甚,即輕重之謂。
卒,盡也。
)岐伯曰:肝主春,(木髒也。
)足厥陰、少陽主治,(厥陰肝,乙木也。
少陽膽,甲木也。
二髒相為表裡,故治同。
)其日甲乙。
(甲為陽木,乙為陰木,皆東方之幹,内應肝膽,即年月日時無不皆然。
他彼此。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
(肝為将軍之官,其志怒,其氣急,急則自傷,反為所苦,故宜食甘以緩之,則急者可平,柔能制剛也。
)病在肝,愈于夏;(夏屬火,木所生也。
肝木畏金,火能平之。
子制其鬼,故愈。
餘同。
)夏不愈,甚于秋;(勝己者也。
)秋不死,持于冬;(得母氣以養之,生我者也,故可執持無害矣。
餘持同。
)起于春。
(木王之時也。
)禁當風。
(風氣通于肝,故禁之勿犯。
)肝病者,愈在丙丁;(同前夏氣,能制勝己者也。
)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同前秋氣,金伐木也。
)庚辛不死,持于壬癸;(同前冬氣,得所生也。
)起于甲乙。
(同前春氣,逢其王也。
) 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靜。
(平旦寅卯,木王時也,故爽慧。
下晡申酉,金之勝也,故加甚。
夜半亥子,木得生也,故安靜。
晡,卑姑切。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
(木不宜郁,故欲以辛散之。
順其性者為補,逆其性者為瀉,肝喜散而惡收,故辛為補、酸為瀉。
此下五髒補瀉之味,與《至真要大論》主客正味義同,詳運氣類三十。
) 心主夏,(火髒也。
)手少陰、太陽主治,(少陰心,丁火也。
太陽小腸,丙火也。
二髒表裡,故治同。
)其日丙丁。
(丙為陽火,丁為陰火,南方之幹也。
)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
(心藏神,其志喜,喜則氣緩而心虛神散,故宜食酸以收之。
) 病在心,愈在長夏;(長夏土,火之子也。
)長夏不愈,甚于冬;(火不勝水也。
)冬不死,持于春;(火得所生也。
)起于夏。
(火之王也。
)禁溫食熱衣。
(恐助火邪也。
)心病者,愈在戊己;(應長夏也。
)戊己不愈,加于壬癸;(應冬氣也。
) 壬癸不死,持于甲乙;(應春氣也。
)起于丙丁。
(應夏氣也。
)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靜。
(日中巳午,火王時也,故慧。
夜半亥子,水之勝也,故甚。
平旦寅卯,火得生也,故靜。
)心欲,急食鹹以之,用鹹補之,甘瀉之,(心火太過則為躁越,故急宜食鹹以之,蓋鹹從水化,能相濟也。
心欲,故以鹹為補。
心苦緩,故以甘緩為瀉。
、軟同) 脾主長夏,(土髒也。
)足太陰、陽明主治,(陽明胃,太陰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