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骨度
關燈
小
中
大
(靈樞骨度篇全)
黃帝問于伯高曰:脈度言經脈之長短,何以立之?伯高曰:先度其骨節之大小廣狹長短,而脈度定矣。
黃帝曰:願聞衆人之度,人長七尺五寸者,其骨節之大小長短各幾何?(此言欲知脈度者,必先求骨度以察其詳也。
衆人者,衆人之常度也,常人之長多以七尺五寸為率。
如經水篇岐伯雲八尺之士,周禮考工記亦曰人長八尺,乃指偉人之度而言,皆古黍尺數也。
黍尺一尺,得今曲尺八寸。
詳義見附翼律原黃鐘生度條中。
)伯高曰:頭之大骨圍二尺六寸,(此下言頭圍胸圍腰圍之總數也。
圍,周遭也。
二尺六寸,皆古黍尺之數。
後仿此。
人身之骨,頭為最巨,頭骨謂之髑髅。
男子自頂及耳并腦後共八片,惟蔡州人多一,共九片,腦後橫一縫,當正直下至發際别有一直縫。
女人頭骨止六片,亦腦後一橫縫,當正直下則無縫也。
此男女頭骨之别。
髑音獨。
髅音婁。
)胸圍四尺五寸,(此兼胸脅而言也。
缺盆之下兩乳之間為胸,胸前橫骨三條,左右肋骨各十二條,八長四短,女人多檠夫骨兩條,左右各十四條也。
)腰圍四尺二寸。
(平臍周遭曰腰。
人之肥瘦不同,腰之大小亦異,四尺二寸,以中人之大略言也。
)發所複者顱至項尺二寸,(此下言仰人之縱度也。
發所複者,謂發際也。
前發際為額顱。
後發際以下為項。
前自顱,後至項,長一尺二寸。
)發以下至頤長一尺,(腮下為颔。
颔中為頤。
前發際下至頤長一尺。
)君子終折。
(終,終始也。
折,折衷也。
言上文之約數雖如此,然人有大小不同,故君子當約其終始,而因人以折衷之。
此雖指頭胸為言,則下部亦然矣。
)結喉以下至缺盆中長四寸,(舌根之下,肺之上系,屈曲外凸者為結喉。
膺上橫骨為巨骨。
巨骨上陷中為缺盆。
)缺盆以下至KT長九寸,過則肺大,不滿則肺小。
(KT,一名鸠尾,一名尾翳,蔽心骨也。
缺盆之下,鸠尾之上,是為之胸,肺髒所居,故胸大則肺亦大,胸小則肺亦小也。
KT音結于。
)KT以下至天樞長八寸,過則胃大,不及則胃小。
(天樞,在臍旁二寸,足陽明經穴。
自KT之下,臍之上,是為中焦,胃之所居,故上腹長大者胃亦大,上腹短小者胃亦小也。
)天樞以下至橫骨長六寸半,過則回腸廣長,不滿則狹短。
(橫骨,陰毛中曲骨也。
自天樞下至橫骨,是為下焦,回腸所居也。
故小腹長大者回腸亦大,小腹短狹者回腸亦小也。
)橫骨長六寸半,橫骨上廉以下至内輔之上廉長一尺八寸,(橫骨橫長六寸半,一曰七寸半。
廉,隅際也。
内輔,膝間内側大骨也。
亦曰輔骨。
)内輔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長三寸半,(此言輔骨之上下隅也。
)
黃帝曰:願聞衆人之度,人長七尺五寸者,其骨節之大小長短各幾何?(此言欲知脈度者,必先求骨度以察其詳也。
衆人者,衆人之常度也,常人之長多以七尺五寸為率。
如經水篇岐伯雲八尺之士,周禮考工記亦曰人長八尺,乃指偉人之度而言,皆古黍尺數也。
黍尺一尺,得今曲尺八寸。
詳義見附翼律原黃鐘生度條中。
)伯高曰:頭之大骨圍二尺六寸,(此下言頭圍胸圍腰圍之總數也。
圍,周遭也。
二尺六寸,皆古黍尺之數。
後仿此。
人身之骨,頭為最巨,頭骨謂之髑髅。
男子自頂及耳并腦後共八片,惟蔡州人多一,共九片,腦後橫一縫,當正直下至發際别有一直縫。
女人頭骨止六片,亦腦後一橫縫,當正直下則無縫也。
此男女頭骨之别。
髑音獨。
髅音婁。
)胸圍四尺五寸,(此兼胸脅而言也。
缺盆之下兩乳之間為胸,胸前橫骨三條,左右肋骨各十二條,八長四短,女人多檠夫骨兩條,左右各十四條也。
)腰圍四尺二寸。
(平臍周遭曰腰。
人之肥瘦不同,腰之大小亦異,四尺二寸,以中人之大略言也。
)發所複者顱至項尺二寸,(此下言仰人之縱度也。
發所複者,謂發際也。
前發際為額顱。
後發際以下為項。
前自顱,後至項,長一尺二寸。
)發以下至頤長一尺,(腮下為颔。
颔中為頤。
前發際下至頤長一尺。
)君子終折。
(終,終始也。
折,折衷也。
言上文之約數雖如此,然人有大小不同,故君子當約其終始,而因人以折衷之。
此雖指頭胸為言,則下部亦然矣。
)結喉以下至缺盆中長四寸,(舌根之下,肺之上系,屈曲外凸者為結喉。
膺上橫骨為巨骨。
巨骨上陷中為缺盆。
)缺盆以下至KT長九寸,過則肺大,不滿則肺小。
(KT,一名鸠尾,一名尾翳,蔽心骨也。
缺盆之下,鸠尾之上,是為之胸,肺髒所居,故胸大則肺亦大,胸小則肺亦小也。
KT音結于。
)KT以下至天樞長八寸,過則胃大,不及則胃小。
(天樞,在臍旁二寸,足陽明經穴。
自KT之下,臍之上,是為中焦,胃之所居,故上腹長大者胃亦大,上腹短小者胃亦小也。
)天樞以下至橫骨長六寸半,過則回腸廣長,不滿則狹短。
(橫骨,陰毛中曲骨也。
自天樞下至橫骨,是為下焦,回腸所居也。
故小腹長大者回腸亦大,小腹短狹者回腸亦小也。
)橫骨長六寸半,橫骨上廉以下至内輔之上廉長一尺八寸,(橫骨橫長六寸半,一曰七寸半。
廉,隅際也。
内輔,膝間内側大骨也。
亦曰輔骨。
)内輔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長三寸半,(此言輔骨之上下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