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魔經壇謝恩醮儀
關燈
小
中
大
經名:伏魔經壇謝恩醮儀。
撰人不詳。
一卷。
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正一部。
伏魔經壇謝恩醮儀 法事 白請師文 恭以寶篆氤氲,一縷之香煙乍起。
瑤壇炜烨九華之燈焰初然。
天書暫閟於蕊宮,誠意猶存於菲禮。
欲攀迎於 上帝,先關告於真師。
遙望玄都,修齋奉請 宗師。
修齋行道,奉請祖師,降臨壇所。
真師。
舉雲輿。
法師長跪奏對如法。
門下具法職姓某,誠惶誠懼,稽首頓首,再拜上言。
伏聞原神道設教之妙,莫不於師。
推博施濟衆之仁,無過於法。
故行經教舉揚之際,必賴師資默佑之功。
有開必先,無文不度。
恭炷真香,一心啟告:伏魔啟教聖師孫君、闵君真人,保舉師盧靖張真君,蒇教祖師了源柯君真人,弘教祖師三十五代天師觀妙張真君,宗師三十六代天師沖和玄靜張真君,宗師四十二代天師沖虛張真人。
伏魔演派,諸大師真。
恭惟諸位師君,神威遠振。
聖道無方,開化凡愚。
懸一輪之道月,主張教範。
振萬古之宗風,百官千将。
盡屬指揮三界,萬靈悉皈糾察。
凡有祈禱,敢不奏聞。
恭對清光,俯陳丹悃。
宣齋意 心詞真實,聖鑒匪遙。
諒沐師慈,必垂省覽。
伏念某教門末學,濁世凡愚,識淺才疏,徒切心存於真一。
炁庸質濁,豈能神會於玄微暨想念之舛訛,與言詞之鄙陋。
行持有誤,孚應難期。
必賴聖眼同明,法輸大轉。
俯從凡懇,真輶降幸於人間。
保奏帝庭,法澤沾濡於天地。
庶俾某思真念道,蒇教行科,悉獲感通,以臻報應。
伏願真靈下盼,道炁冥扶。
寶座敷時,冀九龍飛步,萬魔奔走。
瓊科啟處,俾三界侍衛,五帝司迎。
果副所祈,不忘大德。
但某誠惶誠懼,稽首頓首,再拜謹言。
唱道旋繞 上香入戶 各禮師存念如法。
五星烈照,煥明五方。
水星卻災,木德緻昌。
熒惑消禍,太白辟兵。
鎮星四據,家國利亨。
名刊玉簡,字錄帝房。
乘散景,飛騰太空。
出入冥無,遊宴十方。
五雲浮蓋,招神攝風。
役使萬靈,上衛仙翁。
嗚法鼓二十四通。
無上玄天五靈玄老黑炁真皇大道君,當召出臣所佩法箓中神仙官将、伏魔五帝直符、專将張包謝黃李五大天丁、太玄夜光青腰玉女、飛龍飛虎騎吏、奏事仙官出出者嚴裝,關啟此間土地裡域正神。
臣今設醮,行科燒香,奏為齋意。
以今關盟三界,普告十方。
願得太上正真道炁下降,流入臣等身中,令臣心廣體胖,神清氣爽。
忱詞上達,景贶下孚。
傳臣所啟之誠,速達徑禦無上三天七皇上帝、伏魔洞微天尊衆真禦前。
請稱法位 具位臣某,謹上啟: 金阙九清上帝,大羅十極高真,諸天上帝,星鬥群真,經壇與降四府群真,恭望洪慈,洞開靈鑒。
臣聞大道無情,萬物遂生成之化。
聖人有作,群生蒙覆護之恩。
自洪蒙未判之先,有曲成不遺之者。
大而開天辟地,巍巍乎有成功。
小則利物濟人,綽綽然有餘裕。
惟我祖師,伏魔大帝,道宗三境,位列九清,為中天萬乘之尊,主下土兆民之命。
昔在龍康之劫,時當甲午之年,魔魅興妖,生民夭阏。
承元始之降密旨,摧破鬼營。
佐玉帝以福黎元,鹹跻壽域。
由是地絕妖塵,天無氛穢。
至今光華日月,威鎮乾坤。
經宣金口之中,教闡塵寰之内。
昭昭靈迹,赫赫玄功。
凡有禱以必通,悉無求而弗應。
今則座排寶位,案列菲儀。
燈然萬象之森羅,燭幽破暗。
香爇五雲之缥缈,達信通誠。
既圓十品之真诠,尚欲三陳於薄禮。
六甲威靈瑞檢,琅書暫閟於天宮。
萬魔奔走聽神符,儀仗分臨於醮席。
密迩龍鸾之禦,願歆豺獺之誠。
臣等瞻望天增,恭迎聖駕。
請班降聖 安座獻茶 臣謹重誠上啟:虛無金阙七皇上帝,北極神霄帝君,諸天宰輔,上壇高真。
臣聞人生斯世,命屬上天。
肫肫其仁,共禀陰陽之化。
高高在上,難生殺之權。
倘操修有昧於靈台。
而報應定膺於憲網。
漂沉諸趣,淪沒三途。
幸祖師垂經教之科,俾後世知修禳之目。
遷善改過,請福延生。
以今某德荷鈞陶,身蒙覆焘。
用皈從於經
撰人不詳。
一卷。
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正一部。
伏魔經壇謝恩醮儀 法事 白請師文 恭以寶篆氤氲,一縷之香煙乍起。
瑤壇炜烨九華之燈焰初然。
天書暫閟於蕊宮,誠意猶存於菲禮。
欲攀迎於 上帝,先關告於真師。
遙望玄都,修齋奉請 宗師。
修齋行道,奉請祖師,降臨壇所。
真師。
舉雲輿。
法師長跪奏對如法。
門下具法職姓某,誠惶誠懼,稽首頓首,再拜上言。
伏聞原神道設教之妙,莫不於師。
推博施濟衆之仁,無過於法。
故行經教舉揚之際,必賴師資默佑之功。
有開必先,無文不度。
恭炷真香,一心啟告:伏魔啟教聖師孫君、闵君真人,保舉師盧靖張真君,蒇教祖師了源柯君真人,弘教祖師三十五代天師觀妙張真君,宗師三十六代天師沖和玄靜張真君,宗師四十二代天師沖虛張真人。
伏魔演派,諸大師真。
恭惟諸位師君,神威遠振。
聖道無方,開化凡愚。
懸一輪之道月,主張教範。
振萬古之宗風,百官千将。
盡屬指揮三界,萬靈悉皈糾察。
凡有祈禱,敢不奏聞。
恭對清光,俯陳丹悃。
宣齋意 心詞真實,聖鑒匪遙。
諒沐師慈,必垂省覽。
伏念某教門末學,濁世凡愚,識淺才疏,徒切心存於真一。
炁庸質濁,豈能神會於玄微暨想念之舛訛,與言詞之鄙陋。
行持有誤,孚應難期。
必賴聖眼同明,法輸大轉。
俯從凡懇,真輶降幸於人間。
保奏帝庭,法澤沾濡於天地。
庶俾某思真念道,蒇教行科,悉獲感通,以臻報應。
伏願真靈下盼,道炁冥扶。
寶座敷時,冀九龍飛步,萬魔奔走。
瓊科啟處,俾三界侍衛,五帝司迎。
果副所祈,不忘大德。
但某誠惶誠懼,稽首頓首,再拜謹言。
唱道旋繞 上香入戶 各禮師存念如法。
五星烈照,煥明五方。
水星卻災,木德緻昌。
熒惑消禍,太白辟兵。
鎮星四據,家國利亨。
名刊玉簡,字錄帝房。
乘散景,飛騰太空。
出入冥無,遊宴十方。
五雲浮蓋,招神攝風。
役使萬靈,上衛仙翁。
嗚法鼓二十四通。
無上玄天五靈玄老黑炁真皇大道君,當召出臣所佩法箓中神仙官将、伏魔五帝直符、專将張包謝黃李五大天丁、太玄夜光青腰玉女、飛龍飛虎騎吏、奏事仙官出出者嚴裝,關啟此間土地裡域正神。
臣今設醮,行科燒香,奏為齋意。
以今關盟三界,普告十方。
願得太上正真道炁下降,流入臣等身中,令臣心廣體胖,神清氣爽。
忱詞上達,景贶下孚。
傳臣所啟之誠,速達徑禦無上三天七皇上帝、伏魔洞微天尊衆真禦前。
請稱法位 具位臣某,謹上啟: 金阙九清上帝,大羅十極高真,諸天上帝,星鬥群真,經壇與降四府群真,恭望洪慈,洞開靈鑒。
臣聞大道無情,萬物遂生成之化。
聖人有作,群生蒙覆護之恩。
自洪蒙未判之先,有曲成不遺之者。
大而開天辟地,巍巍乎有成功。
小則利物濟人,綽綽然有餘裕。
惟我祖師,伏魔大帝,道宗三境,位列九清,為中天萬乘之尊,主下土兆民之命。
昔在龍康之劫,時當甲午之年,魔魅興妖,生民夭阏。
承元始之降密旨,摧破鬼營。
佐玉帝以福黎元,鹹跻壽域。
由是地絕妖塵,天無氛穢。
至今光華日月,威鎮乾坤。
經宣金口之中,教闡塵寰之内。
昭昭靈迹,赫赫玄功。
凡有禱以必通,悉無求而弗應。
今則座排寶位,案列菲儀。
燈然萬象之森羅,燭幽破暗。
香爇五雲之缥缈,達信通誠。
既圓十品之真诠,尚欲三陳於薄禮。
六甲威靈瑞檢,琅書暫閟於天宮。
萬魔奔走聽神符,儀仗分臨於醮席。
密迩龍鸾之禦,願歆豺獺之誠。
臣等瞻望天增,恭迎聖駕。
請班降聖 安座獻茶 臣謹重誠上啟:虛無金阙七皇上帝,北極神霄帝君,諸天宰輔,上壇高真。
臣聞人生斯世,命屬上天。
肫肫其仁,共禀陰陽之化。
高高在上,難生殺之權。
倘操修有昧於靈台。
而報應定膺於憲網。
漂沉諸趣,淪沒三途。
幸祖師垂經教之科,俾後世知修禳之目。
遷善改過,請福延生。
以今某德荷鈞陶,身蒙覆焘。
用皈從於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