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十
關燈
小
中
大
野。
又《本經》雲:雁肪一名骛肪,其療小異,此說則專是家鴨爾。
黃雌鴨為補最勝。
鴨卵不可合鼈魚食之。
凡鳥自死,口不閉者,皆不可食,食之殺人。
《唐本》注雲:《别錄》雲:鴨肪主水腫。
血主解諸毒。
肉主小兒驚痫。
頭主水腫,通利小便。
古方療水用鴨頭丸。
孟诜雲:白鴨肉,補虛,消毒熱,利水道,及小兒熱驚痫。
頭生瘡腫,又和蔥、豉作汁飲之,去卒煩熱。
又,糞主熱毒痢。
又取和雞子白,封熱腫毒上消。
又黑鴨,消中發冷痢,下腳氣。
不可多食。
子微寒,少食之,亦發氣,令背膊悶。
《食醫心鏡》:治十種水病不差,垂死。
青頭鴨一隻,治如食法,細切和米并五味,煮令及#13熟作粥,空腹食之。
又雲:主水氣脹滿浮腫,小便澀少。
白鴨一隻,去毛、腸,湯洗,饙飯半升,以飯、姜、椒釀鴨腹#14中,縫定如法蒸,候熟食之。
《衍義》曰:骛肪,陶隐居雲:骛即是鴨,然有家鴨,有野鴨。
陳藏器本草曰:《屍子》雲:野鴨為亮,家鴨為骛。
《蜀本》注雲:《爾雅》雲:野凫,骛。
注雲:鴨也。
如此,則凫、骛皆是鴨也。
又雲:《本經》用骛肪,即家鴨也。
如此所說各不同,其義不定。
又按唐˙王勃《滕王閣記》雲:落霞與孤骛齊飛。
則明知骛為野鴨也。
勃,唐之名儒,必有所據,故知骛為野鴨明矣。
鹧鸪 味甘,溫,無毒。
主嶺南野葛、菌毒、生金毒,及溫瘴久,欲死不可差者,合毛熬酒漬服之。
生搗取汁服,最良。
生江南。
形似母雞,鳴雲鈎辀格磔者是。
《圖經》曰:鹧鸪,出江南,今江西、閩、廣、蜀、夔州郡皆有之。
形似母雞,臆前有白丸點,背間有紫色毛,彼人亦呼為越雉,又謂之随陽之鳥。
《南越志》雲:鹧鸪雖東西徊翔,然開翅之始,必先南翥。
崔豹《古今注》雲:其鳴自呼,此不然也。
其鳴,若雲鈎辀格磔者是矣。
亦有一種鳥酷相類,但不作此鳴,不可食。
《日華子》雲:微毒。
療蠱氣瘴疾欲死者,酒服之。
禹錫雲:按孟诜雲:鹧鸪,能補五髒,益心力,聰明。
此鳥出南方。
不可與竹筍同食,令人小腹脹,自死者不可食。
一言此鳥大地之神。
每月取一隻飨至尊,所以自死者不可食也。
《衍義》曰:鹧鸪,鄭谷所謂相呼相應湘江闊者,南方專充庖。
然治瘴及菌毒,甚效。
餘悉如《經》。
禽部中品 雀卵 味酸,溫,無毒。
主下氣,男子陰痿不起,強之令熱,多精有子。
腦主耳聾。
頭血主雀盲。
雄雀屎,療目痛,決癰疖,女子帶下,溺不利,除疝瘕。
五月取之良。
《圖經》曰:雀,舊不着所出州土,今處處有之。
其肉大溫,食之益陽,冬月者良。
卵及腦、頭血,皆入藥。
雄雀屎,冬月收之。
俗呼為青丹,頭尖者為雄屎。
陶隐居雲:雀性利陰陽,故卵亦然。
術雲:雀卵和天雄丸服之,令莖大不衰。
人患黃昏間目無所見,謂之雀盲。
其頭血療之。
雄屎兩頭尖者是也。
亦療齲齒。
雀肉不可合李子食之,大#15忌合醬食之,妊身人尤忌之。
陳藏器雲:雀肉起陽道,食之令人有子。
冬月者良。
臘月收雀屎,俗呼為青丹。
主痃癖諸塊,伏梁。
和幹姜、桂心、艾等為丸,入腹能爛痃癖。
患癰苦不漬#16,以一枚傅之,立效。
《日華子》雲:雀,暖,無毒。
壯陽,益氣,暖腰膝,縮小便,治血崩,帶下。
糞,頭尖及成挺者雄。
禹錫雲:按耳聾通用藥雲:雀腦,平。
齒痛通用藥雲:雄雀屎,溫。
孟诜雲:其肉七#17月以後、正月以前食之。
續五髒不足氣,助陰道,益精髓,不可停息。
糞和天雄、幹姜為丸,令陰強。
腦,塗凍瘡。
《食療》雲:卵白,和天雄末、菟絲子末為丸,空心酒下五丸。
主男子陰痿不起,女子帶下,便溺不利。
除疝瘕,決癰腫,續五髒氣。
《外台秘要》:療齒齲痛有蟲。
取雄雀糞,以綿裹塞齒孔内,日一二易之,良。
《肘後方》:療目熱生膚赤白膜。
取雀屎細直#18者,以人乳和傅目,上#19消爛盡。
《梅師方》:治諸癰不消,已成膿,懼針不得破,令速決。
取雀屎塗頭上,即易之。
雄屎佳。
堅者為雄。
《簡要濟衆》:婦人吹奶獨勝散:白丁香半兩,搗羅為散。
每服半錢匕,溫酒調下,無時服。
《廣利方》:妊娠食雀肉,飲酒,令子心淫亂。
又雲:妊娠食雀肉及豆醬,令子面多。
《衍義》曰:雀肉,十月已後、正月已前食之。
此蓋取其陰陽靜定,未決飲之義。
卵亦取第一番者。
伏翼 味鹹,平,無毒。
主目瞑音冥癢痛,療淋利水道,明目,夜視有精光。
久服令人喜樂,媚好無憂。
一名蝙蝠。
生泰山川谷及人家屋間。
立夏後采,陰幹。
苋實、雲實為之使。
《圖經》曰:伏翼,蝙蝠也。
出大山谷,及人家屋間。
立夏後采,陰幹用。
天鼠屎,即伏翼屎也。
出合浦山谷。
十月、十二月取。
蘇恭引《方言》:伏翼,一名仙鼠,故知一物。
又雲:仙鼠在山孔中,食諸乳石精汁,皆千歲,頭上有冠,淳白,大如鹑、鵲。
其大如鹑未白者,皆已百歲,而并倒懸其石乳中。
此《仙經》所謂肉芝者也。
其尿皆白,如大鼠屎。
入藥當用也。
陶隐居雲:伏翼目及膽,術家用為洞視法,自非白色倒懸者,不可服。
陳藏器雲:伏翼,主蚊子。
五月五日取倒懸者曬幹,和桂、熏陸香為末,燒之,蚊子去。
取其血滴目,令人不睡,夜中見物。
雷公雲:凡使,要重一斤者方采之。
每修事,先拭去肉上毛,去爪、腸,即留翅并肉、腳及嘴。
然後用酒浸一宿,漉出,取黃精自然汁塗之,炙令幹方用。
每修事,重一斤一個,用黃精自然汁五兩為度。
《李氏本草》雲:即天鼠。
又雲:西平山中别一有天鼠,十一月、十二月取。
主#20女人生子餘疾,帶下病,無子。
《方言》:一名仙鼠,在山孔中食諸乳石精汁,皆千歲。
頭上有冠,淳白,大
又《本經》雲:雁肪一名骛肪,其療小異,此說則專是家鴨爾。
黃雌鴨為補最勝。
鴨卵不可合鼈魚食之。
凡鳥自死,口不閉者,皆不可食,食之殺人。
《唐本》注雲:《别錄》雲:鴨肪主水腫。
血主解諸毒。
肉主小兒驚痫。
頭主水腫,通利小便。
古方療水用鴨頭丸。
孟诜雲:白鴨肉,補虛,消毒熱,利水道,及小兒熱驚痫。
頭生瘡腫,又和蔥、豉作汁飲之,去卒煩熱。
又,糞主熱毒痢。
又取和雞子白,封熱腫毒上消。
又黑鴨,消中發冷痢,下腳氣。
不可多食。
子微寒,少食之,亦發氣,令背膊悶。
《食醫心鏡》:治十種水病不差,垂死。
青頭鴨一隻,治如食法,細切和米并五味,煮令及#13熟作粥,空腹食之。
又雲:主水氣脹滿浮腫,小便澀少。
白鴨一隻,去毛、腸,湯洗,饙飯半升,以飯、姜、椒釀鴨腹#14中,縫定如法蒸,候熟食之。
《衍義》曰:骛肪,陶隐居雲:骛即是鴨,然有家鴨,有野鴨。
陳藏器本草曰:《屍子》雲:野鴨為亮,家鴨為骛。
《蜀本》注雲:《爾雅》雲:野凫,骛。
注雲:鴨也。
如此,則凫、骛皆是鴨也。
又雲:《本經》用骛肪,即家鴨也。
如此所說各不同,其義不定。
又按唐˙王勃《滕王閣記》雲:落霞與孤骛齊飛。
則明知骛為野鴨也。
勃,唐之名儒,必有所據,故知骛為野鴨明矣。
鹧鸪 味甘,溫,無毒。
主嶺南野葛、菌毒、生金毒,及溫瘴久,欲死不可差者,合毛熬酒漬服之。
生搗取汁服,最良。
生江南。
形似母雞,鳴雲鈎辀格磔者是。
《圖經》曰:鹧鸪,出江南,今江西、閩、廣、蜀、夔州郡皆有之。
形似母雞,臆前有白丸點,背間有紫色毛,彼人亦呼為越雉,又謂之随陽之鳥。
《南越志》雲:鹧鸪雖東西徊翔,然開翅之始,必先南翥。
崔豹《古今注》雲:其鳴自呼,此不然也。
其鳴,若雲鈎辀格磔者是矣。
亦有一種鳥酷相類,但不作此鳴,不可食。
《日華子》雲:微毒。
療蠱氣瘴疾欲死者,酒服之。
禹錫雲:按孟诜雲:鹧鸪,能補五髒,益心力,聰明。
此鳥出南方。
不可與竹筍同食,令人小腹脹,自死者不可食。
一言此鳥大地之神。
每月取一隻飨至尊,所以自死者不可食也。
《衍義》曰:鹧鸪,鄭谷所謂相呼相應湘江闊者,南方專充庖。
然治瘴及菌毒,甚效。
餘悉如《經》。
禽部中品 雀卵 味酸,溫,無毒。
主下氣,男子陰痿不起,強之令熱,多精有子。
腦主耳聾。
頭血主雀盲。
雄雀屎,療目痛,決癰疖,女子帶下,溺不利,除疝瘕。
五月取之良。
《圖經》曰:雀,舊不着所出州土,今處處有之。
其肉大溫,食之益陽,冬月者良。
卵及腦、頭血,皆入藥。
雄雀屎,冬月收之。
俗呼為青丹,頭尖者為雄屎。
陶隐居雲:雀性利陰陽,故卵亦然。
術雲:雀卵和天雄丸服之,令莖大不衰。
人患黃昏間目無所見,謂之雀盲。
其頭血療之。
雄屎兩頭尖者是也。
亦療齲齒。
雀肉不可合李子食之,大#15忌合醬食之,妊身人尤忌之。
陳藏器雲:雀肉起陽道,食之令人有子。
冬月者良。
臘月收雀屎,俗呼為青丹。
主痃癖諸塊,伏梁。
和幹姜、桂心、艾等為丸,入腹能爛痃癖。
患癰苦不漬#16,以一枚傅之,立效。
《日華子》雲:雀,暖,無毒。
壯陽,益氣,暖腰膝,縮小便,治血崩,帶下。
糞,頭尖及成挺者雄。
禹錫雲:按耳聾通用藥雲:雀腦,平。
齒痛通用藥雲:雄雀屎,溫。
孟诜雲:其肉七#17月以後、正月以前食之。
續五髒不足氣,助陰道,益精髓,不可停息。
糞和天雄、幹姜為丸,令陰強。
腦,塗凍瘡。
《食療》雲:卵白,和天雄末、菟絲子末為丸,空心酒下五丸。
主男子陰痿不起,女子帶下,便溺不利。
除疝瘕,決癰腫,續五髒氣。
《外台秘要》:療齒齲痛有蟲。
取雄雀糞,以綿裹塞齒孔内,日一二易之,良。
《肘後方》:療目熱生膚赤白膜。
取雀屎細直#18者,以人乳和傅目,上#19消爛盡。
《梅師方》:治諸癰不消,已成膿,懼針不得破,令速決。
取雀屎塗頭上,即易之。
雄屎佳。
堅者為雄。
《簡要濟衆》:婦人吹奶獨勝散:白丁香半兩,搗羅為散。
每服半錢匕,溫酒調下,無時服。
《廣利方》:妊娠食雀肉,飲酒,令子心淫亂。
又雲:妊娠食雀肉及豆醬,令子面多。
《衍義》曰:雀肉,十月已後、正月已前食之。
此蓋取其陰陽靜定,未決飲之義。
卵亦取第一番者。
伏翼 味鹹,平,無毒。
主目瞑音冥癢痛,療淋利水道,明目,夜視有精光。
久服令人喜樂,媚好無憂。
一名蝙蝠。
生泰山川谷及人家屋間。
立夏後采,陰幹。
苋實、雲實為之使。
《圖經》曰:伏翼,蝙蝠也。
出大山谷,及人家屋間。
立夏後采,陰幹用。
天鼠屎,即伏翼屎也。
出合浦山谷。
十月、十二月取。
蘇恭引《方言》:伏翼,一名仙鼠,故知一物。
又雲:仙鼠在山孔中,食諸乳石精汁,皆千歲,頭上有冠,淳白,大如鹑、鵲。
其大如鹑未白者,皆已百歲,而并倒懸其石乳中。
此《仙經》所謂肉芝者也。
其尿皆白,如大鼠屎。
入藥當用也。
陶隐居雲:伏翼目及膽,術家用為洞視法,自非白色倒懸者,不可服。
陳藏器雲:伏翼,主蚊子。
五月五日取倒懸者曬幹,和桂、熏陸香為末,燒之,蚊子去。
取其血滴目,令人不睡,夜中見物。
雷公雲:凡使,要重一斤者方采之。
每修事,先拭去肉上毛,去爪、腸,即留翅并肉、腳及嘴。
然後用酒浸一宿,漉出,取黃精自然汁塗之,炙令幹方用。
每修事,重一斤一個,用黃精自然汁五兩為度。
《李氏本草》雲:即天鼠。
又雲:西平山中别一有天鼠,十一月、十二月取。
主#20女人生子餘疾,帶下病,無子。
《方言》:一名仙鼠,在山孔中食諸乳石精汁,皆千歲。
頭上有冠,淳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