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經頌

關燈
終日為誰忙。

     四十一章 真金自有真金價,别寶須還識寶人。

    末後不因重說破,至今不複解知音。

     四十二章 便須掀倒葛藤窠,切忌将身入網羅。

    直得待他休歇後,誤人多處誤人多。

     四十三章 紅焰爍人流似火,石人入火不能煙。

    其間好處無多子,買得風光不用錢。

     四十四章 輕重由來自有常,當時切忌錯商量。

    莫将好事為奇特,好事令人轉斷腸。

     四十五章 見得分明用得真,個中别自涉疏親。

    兩頭坐斷無依倚,雨過千峰一樣青。

     四十六章 事擾擾時吾擾擾,我閑閑後事閑閑。

    明明識得閑閑法,長笑一聲天地寬。

     四十七章 不離當處自風生,動着絲毫便不清。

    坐看區區門外客,幾多車馬任縱橫。

     四十八章 為道休将為學觀,三千裡外髑髅乾。

    巍巍坐斷無生國,更向無生那畔看。

     四十九章 大道平平絕黨偏,春花何處不鮮妍。

    癡人相對難言夢,故把鸾膠續斷弦。

     五十章 剖腹傾腸都說破,何須特地轉生疑。

    疑時自有通霄路,不許時人着眼窺。

     五十-章 不動纖毫應萬機,知恩之後更誰知。

    及乎事向無心得,卻問元心是阿誰。

     五十二章 絲頭念念生之本,識得根源善執持。

    水洩不通猶未是,到家正好着便宜。

     五十三章 道在其中不易知,迢迢大路絕傾敵。

    癡人不解成家業,盡逐韶華向外馳。

     五十四章 工夫穩處不通風,密密綿綿又不窮。

    底事毛端含法界,都綠認得主人翁。

     五十五章 終朝赤子恣熙熙,當體凝然總不知。

    才涉有為成造作,還他葉落又抽枝。

     五十六章 坐斷牢關通一線,自然到處便風流。

    曉來雨洗千峰碧,一點翩翩海上鷗。

     五十七章 萬法門中自有常,纖塵才動便乖張。

    秋風斷送一番雨,無意凍人人自涼。

     五十八章 不慧不癡無限意,翻雲覆雨幾多時。

    可伶此意人稀識,倒着欄衫獨自歸。

     五十九章 冷淡工夫真樸實,到家活計豈能量。

    功成行滿超三際,萬劫千生撲鼻香。

     六十章 舉心動念成虧缺,秉燭當場絕所疑。

    上下升平天地闊,此恩須是大家知。

     六十一章 木落山空萬寶秋,陰陽造化妙推求。

    但将坎水藏離火,赢得精神蓋九州。

     六十二章 一點圓明處處同,高低富貴不如侬。

    見成受用元虧缺,千聖從教立下風。

     六十三章 道着無中早不中,不勞計較自收功。

    莫将此事為容易,這裹針鋒也不容。

     六十四章 機先截斷千差路,動着鐵毫事轉傷。

    可煞傍人無耐性,為他閑事惹愁腸。

     六十五章 向道惺惺不似癡,惺惺多事複多機。

    若知此個真端的,妙用縱橫總不知。

     六十六章 衆流衰衮盡朝宗,隻為他家信息通。

    若把無心成有意,百花撩亂惱春風。

     六十七章 當頭觸着動乾坤,任是王維畫不成。

    可惜摻開泥水路,為他深處少人行。

     六十八章 省得家風用得親,當知水到自渠成。

    寥寥此意知何盡,幾度潮平月又生。

     六十九章 将軍堅壁屈人兵,不犯秋毫緻太平。

    待得功成無一事,卻伶當日太廳生。

     七十章 此問明明無問隔,時人何不便承當。

    若教此事人都識,不直他家一盞湯。

     七十一章 得了還同未得時,於中無不涉毫厘。

    脫身未到膏肓外,萬孔千瘡作麼醫。

     七十二章 生來膽大又心廳,豁達精神自有餘。

    收拾得來誰得似,珊瑚枝上舞金烏。

     七十三章 當機殺活甚玄微,輕重還他作者知。

    子細為君重說破,夜寒毛骨玲凄赓。

     七十四章 懼法須還識法人,從來王法等無親。

    欲知王法無親處,月影穿潭不見痕。

     七十五章 清平世界沒肴訛,隻為家翁不奈何。

    臨事始知元事好,雙垂赤腳笑呵呵。

     七十六章 這個由來本不殊,誰将強弱巧分疏。

    直下既分生死路,無星秤子較辎铢。

     七十七章 天人無不隔毫厘,才涉毫厘轉背馳。

    為怕夜行侵早起,誰知獨惹露沾衣。

     七十八章 觀面相逢語不欺,奈何獨自少人知。

    當場薦得深深意,日出扶桑卻在西。

     七十九章 分明識破不為冤,要識先須達本源。

    識得本源真要的,了知天道沒頗偏。

     八十章 随家豐儉乃安然,萬法之中盡省綠。

    吃飯着衣無一事,大家風月本同天。

     八十一章 擇法須還眼目親,至真用處出根塵。

    到頭一轉無私句,不離當場這主人。

     道德真經頌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