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陰厥陽厥
關燈
小
中
大
按厥逆、厥冷、四逆,一也。陰陽二病,皆能發厥。然陰厥易明。惟陽厥有陽邪内傳陰經,脈數沉細,誤認陰寒者。有陽邪内傳陽經,冷汗時出,誤認陰寒者。有表邪内伏,身冷無汗,脈伏不出,誤認陰寒者。不知陰寒起病,身不發熱,口不作渴,二便清利,神氣清爽,手足厥冷,不能舉動,六脈沉遲不數,此陰經寒厥之症。《傷寒論》以四逆湯、幹姜甘草湯、吳茱萸湯等,治氣分火虛厥冷。于惡寒門,有當歸四逆湯,治血分冒寒。又立芍藥甘草附子湯,治血分惡寒。類于厥冷,即可推此以治彼。以上治陰經陰厥之法也。若初起發熱惡寒,熱久不涼,漸至手足皆冷,又或熱片時,神昏不語,或獨語谵妄,身雖厥冷,手足仍能舉動,大便或閉或瀉,小便赤澀,甚至自遺不覺,其脈沉細而數,此陽熱傳入三陰,乃陰經陽厥之症,用寒藥則礙厥冷,用熱藥則礙陽邪,故仲景用四逆散疏通胃陽,陽氣外達,待厥愈足溫,再清其熱。若初起發熱,自汗煩躁,至八九日忽然四肢厥冷,口燥唇焦,煩渴引飲,神昏不語,揚手擲足,身雖厥冷不欲衣被,冷汗常出,脈大沉數,或數時一止,此陽邪傳入三陽,乃陽經陽厥之症,宜河間涼膈散、白虎湯、黃連解毒湯。清内伏之熱外發,則手足溫暖。然後看裡有結熱者,再清之。有下症者,二承氣湯選用。若初起惡寒發熱,六脈或浮大,或沉伏,煩躁呻吟,忽爾手足皆冷,此表汗不出,表邪内伏之厥冷,宜升陽散火湯、羌獨敗毒散發散表邪,則汗出厥愈。以上三條治陽厥之法也。另有夾痰、夾食、夾食氣,填塞中脘,升降不通,胃陽不得四布,亦令人手足厥冷,宜用消導痰食,導痰湯、保和散再加開豁之藥。
【升陽散火湯】
升麻葛根羌活獨活柴胡白芍藥防風甘草
裡熱見厥,用涼膈散等。表邪内伏厥冷,以此方升散。
【羌獨敗毒散】
三陽表邪内伏,用升陽散火湯。太陽表邪内伏,則用此方。
【黃連解毒湯】
黃連黃芩黃柏山栀
熱在上焦而厥,用涼膈散。熱在中焦,用白虎湯。若三焦皆熱,則用此方。
【大承氣湯】見大便秘結。
【甘草幹姜湯】
甘草幹姜
此條本是陽症,因表虛脈浮,衛虛自汗,又誤汗複亡其陽,故使厥。誤下複竭其陰,故咽中幹,煩躁。若用溫複陽,則礙咽幹煩躁。用寒,則礙厥冷。故此方以幹姜暖中。甘草緩急,待其胃陽敷布,厥愈足溫,然後作芍藥甘草湯,調和陰血。
【芍藥甘草湯】
芍藥甘草石膏荊芥
此方妙法,妙在石膏、荊芥辛涼上焦,潤其咽幹煩躁;又藉其辛涼入血,助芍藥、甘草下緩肝急,使其腳伸;脫去幹姜辛熱,以防胃熱谵語,微露下文用調胃承氣湯,複清胃熱。
【調胃承氣湯】
大黃枳殼濃樸甘草
複陽太過,不耐辛溫,胃熱谵語,暫用此方。
【四逆散】
柴胡白芍藥枳實甘草
三陽表邪内伏,四肢厥冷,升陽散火湯等發之。熱邪内傳,四肢厥冷,涼膈散等清之。三陰髒寒而厥冷,以四逆湯等溫之。今本是陽症,因熱邪内傳陰經而厥冷,故以柴胡、白芍藥疏通肝膽,伸陽氣外達,則肝主四末而四肢自暖。又以枳實、甘草疏通陽明裡氣,伸胃陽外布,則胃主手足而手足自溫。此方分治陰經陽厥,與陽經陽厥不同者。
【涼膈散】見發狂。
【白虎湯】見潮熱。
【吳茱萸湯】見惡寒。
【白通豬膽湯】
厥冷有脈,用四逆湯。脈伏,加蔥白以通陽氣。陰極發躁,加膽汁以監制。家秘恐凝濁,易川連少許,宗連理湯法。
【當歸四逆湯】
當歸白芍藥桂枝細辛通草甘草大棗
此治血虛冒邪,不能發汗外出。例如氣虛冒邪,而用人參敗毒散、參蘇飲。
【麻黃升麻湯】麻黃升麻知母石膏當歸芍藥黃芩甘草
此治誤下邪伏,故用升散法從表發出。以知母、石膏、黃芩清裡熱,以歸、芍引入血分至深之處。家秘加羌活,去麻黃,以其咽喉不利吐膿血耳。
【升陽散火湯】
升麻葛根羌活獨活柴胡白芍藥防風甘草
裡熱見厥,用涼膈散等。表邪内伏厥冷,以此方升散。
【羌獨敗毒散】
三陽表邪内伏,用升陽散火湯。太陽表邪内伏,則用此方。
【黃連解毒湯】
黃連黃芩黃柏山栀
熱在上焦而厥,用涼膈散。熱在中焦,用白虎湯。若三焦皆熱,則用此方。
【大承氣湯】見大便秘結。
【甘草幹姜湯】
甘草幹姜
此條本是陽症,因表虛脈浮,衛虛自汗,又誤汗複亡其陽,故使厥。誤下複竭其陰,故咽中幹,煩躁。若用溫複陽,則礙咽幹煩躁。用寒,則礙厥冷。故此方以幹姜暖中。甘草緩急,待其胃陽敷布,厥愈足溫,然後作芍藥甘草湯,調和陰血。
【芍藥甘草湯】
芍藥甘草石膏荊芥
此方妙法,妙在石膏、荊芥辛涼上焦,潤其咽幹煩躁;又藉其辛涼入血,助芍藥、甘草下緩肝急,使其腳伸;脫去幹姜辛熱,以防胃熱谵語,微露下文用調胃承氣湯,複清胃熱。
【調胃承氣湯】
大黃枳殼濃樸甘草
複陽太過,不耐辛溫,胃熱谵語,暫用此方。
【四逆散】
柴胡白芍藥枳實甘草
三陽表邪内伏,四肢厥冷,升陽散火湯等發之。熱邪内傳,四肢厥冷,涼膈散等清之。三陰髒寒而厥冷,以四逆湯等溫之。今本是陽症,因熱邪内傳陰經而厥冷,故以柴胡、白芍藥疏通肝膽,伸陽氣外達,則肝主四末而四肢自暖。又以枳實、甘草疏通陽明裡氣,伸胃陽外布,則胃主手足而手足自溫。此方分治陰經陽厥,與陽經陽厥不同者。
【涼膈散】見發狂。
【白虎湯】見潮熱。
【吳茱萸湯】見惡寒。
【白通豬膽湯】
厥冷有脈,用四逆湯。脈伏,加蔥白以通陽氣。陰極發躁,加膽汁以監制。家秘恐凝濁,易川連少許,宗連理湯法。
【當歸四逆湯】
當歸白芍藥桂枝細辛通草甘草大棗
此治血虛冒邪,不能發汗外出。例如氣虛冒邪,而用人參敗毒散、參蘇飲。
【麻黃升麻湯】麻黃升麻知母石膏當歸芍藥黃芩甘草
此治誤下邪伏,故用升散法從表發出。以知母、石膏、黃芩清裡熱,以歸、芍引入血分至深之處。家秘加羌活,去麻黃,以其咽喉不利吐膿血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