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小便不利

關燈
太陽熱結,小便不利,仲景用五苓散,家秘用羌獨木通湯。

    陽明熱結,小便不利,仲景用豬苓湯、木通湯、六一散。

    另有風濕相搏,身腫身痛,小便不利,用通苓散、羌活勝濕湯。

    有腸胃熱結,大便閉澀,小便不利,用八正散。

    有心熱遺于小腸而不利者,導赤各半湯。

    有上焦肺熱而不利者,清肺飲。

    有水飲停結而不利者,用平胃四苓散合二陳湯。

    有誤汗太過,津液外亡而不利者,用生脈益氣湯。

    有誤下太過,中氣損傷,津液内耗而不利者,用生脈建中湯。

    若論運氣便閉,《内經》有陽明司天之政,天氣急,地氣明,民病癃閉,此言燥熱加臨也,宜用白虎湯、清燥湯。

    又雲少陰司天之政,地氣肅,天氣明,其病淋,此言君火行令也,宜用瀉心湯、導赤各半湯。

    又雲太陰在泉,濕淫所勝,病小腹腫,不得小便,此言土敗浸淫也,宜用平胃五苓散。

    又雲水不及曰涸流,其病癃閉,此言火炎燥土,金不生水也,宜用清肺飲、涼膈散。

    又雲厥陰司天,風淫所勝,民病溏洩,土受木克,不能分利小便,水谷偏滲大腸,先用羌防勝濕湯散風祛濕,随用五苓散、豬苓湯分利陰陽。

    另有食滞中焦,小便赤澀黃濁,此即中氣不清,溲便變色,宜用辛溫化滞保和散,加砂仁、豆蔻,合蒼術平胃散。

    若妄用寒涼,則食滞凝結。

    另有三陰裡寒,而小便不通,此是陰症寒閉也。

    真陽不足者,金匮腎氣丸;中氣虛寒,氣化不及州都者,補中氣湯。

    外有水腫而小便不利,呃逆而小便不利,女科胎前而不利,跌撲傷損而不利,另具本門雜症中。

     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幹,煩躁不得眠,欲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

     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與五苓散主之。

     發汗後,又大汗出,則表邪已解,胃中幹欲飲水,故以水治其幹渴,可以令愈。

    若脈尚見浮,則表邪未散,又小便不利,微熱消渴,此太陽熱結膀胱。

     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小腹硬,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

     此辨小腹硬是水是血。

    同一身黃,脈沉結,小腹硬,而以小便利為蓄血,以小便不利為溺結。

     大下之後,複發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必自愈。

     此言汗下太過,津液外亡下竭,勿用劫利膀胱,則病必自愈。

     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複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幹姜湯主之。

     小便不利,裡熱者多,然尚見少陽太陽表證,故立散表法門。

     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越熱不能發黃也。

    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者,此為瘀熱在裡,身必黃,茵陳湯主之。

    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

     此條詳注發黃。

    言表汗未透,熱瘀于内,故發黃。

    而小便不利,腹微滿,用茵陳湯去濕熱則黃退便利,腹滿亦減。

     病患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卧者,有燥糞也,宜大承氣湯。

     此症有結糞微熱,加以小便不利,故下大便,則小便利。

    詳注不得卧。

     【五苓散】 澤瀉豬苓茯苓白術桂枝 陽明小便不利,用豬苓湯。

    太陽之邪熱,内結膀胱,而小便不利,用此方。

    但白術凝滞,桂枝辛熱,必得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