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洞玄靈寶投簡符文要訣

關燈
英芳芝,充溢四飛。

    陶灌我身,脾府鮮開。

    養牙餐精,萬神總歸。

    檢魂制魄,仙煉八威。

    表裹同明,常生不衰。

    通真達靈,升入太微。

     畢,引黃氣十二咽止,便服中央赤書玉文十六字。

     右十六字,則中央黃天之名。

    導引黃帝十二氣,服食黃牙,皆赤書白紙,存思訖,頓而服之。

    常以雞鳴,陽光始分,向王叩齒十二通,摩兩掌令熱,以摩拭面目十二過,仰祝曰: 中央戊己,昂昂太山,服食精氣,飲以醴泉。

     畢,以舌料舌下玄膺,取玉泉以舐唇,三過咽之,又引黃氣十二咽,令鎮脾府之中,其道畢也。

     修養素牙,導引七氣素天之法,常以立秋之日雞鳴,入室西向七禮畢,平坐叩齒七通,思西方七寶金門皓靈皇老君,姓上金,諱昌開,字曜魄寶,形長七寸,頭戴白精玉冠,衣白羽飛衣,駕乘白龍,建素旗,從神庚辛氏老之官七十萬人,從七氣素天中下,來降室内,須臾化生白氣,皓皓如和雲之羅天,貫覆己形,從口中而入,直下肺府。

    又思金星煥明西方,光照我身,皆使分明。

    便開目,仰祝曰: 金靈七門,皓映西華。

    中有素皇,元始之家。

    骖駕白龍,七氣峨峨。

    徘徊玉門,散精朱霞。

    金星吐晖,芳芝滂沲。

    玄澳我身,養我素牙。

    明石鮮光,萬劫不殂。

    服以流泉,餐以太和。

    九天上帝,給以玉華。

    保年駐顔,白景敷羅。

    長存天地,三光同遐。

     畢,引白氣七咽止,便服西方赤書玉文十二字。

     右十二字,則西方七氣素天之名。

    導引白帝七氣,服食素牙,皆赤書白紙,存思訖,頓而服之。

    常以雞鳴陽光始分,西向叩齒七通,摩兩掌令熱,以摩拭面目七過,仰祝曰: 西方明石,服食明石,飲以靈液。

     畢,以舌料齒上,舐唇漱口,令玉泉滿口,便三咽之,又引白氣七咽,令鎮肺府之中,其道畢也。

     修養玄牙,導引五氣玄天之法,常以立冬之日雞鳴,入室北向五禮畢,平坐叩齒五通,思北方洞陰朔單郁絕五靈玄老君,姓黑節,諱靈會,字隐侯局,形長五寸,頭戴玄精玉冠,衣玄羽飛衣,乘黑龍玉輿,建皂旗,從神壬癸羌老之官五十萬人,從五氣玄天中下,來降室内,須臾化生黑氣,晖晖相沓,光若流星之煥曜,貫覆己形,從口中而入,直下腎府。

    又思水星煥明北方,光照我身,皆使分明。

    便開目,仰祝曰: 北方玄天,五氣散靈。

    上有大神,始老元精。

    駕龍建旗,遊宴上京。

    是日元吉,慶靈敷榮。

    飛芝流灑,滂沲四盈。

    玉女玄澳,灌我身形。

    腎宮充鎮,朽牙堅生。

    五府納真,上通神明。

    五老降接,仙道早成。

    變化水火,衣服羽青。

    飛行太空,遊造紫庭。

    壽同三景,萬劫長齡。

    畢,引黑氣五咽止,便服北方赤書玉文十二字。

     右十二字,則北方五氣玄天之名。

    導引黑帝五氣,服食玄牙,皆赤書白紙,存思訖,頓而服之。

    常以雞鳴陽光始分,北向叩齒五通,摩兩掌令熱,以拭面目五過,仰祝曰: 北方玄滋,服食玄滋,飲以玉饴。

     畢,以舌料下齒之表,以舌舐唇漱口,令玉泉滿口,三咽,又引黑氣五咽,令鎮腎府之中,其道畢也。

     凡修靈寶五篇真文,思神念仙,諸所求欲使時聞,九天真人詣房,身得神仙,當以立春後甲寅、乙卯日,沐浴清齋,平旦入室,東向九禮,平坐叩齒九通,關啟身神。

    畢閉眼,思東嶽太山青帝君姓諱字,形長九寸九分,頭戴青玉通天寶冠,衣青羽飛衣,駕乘青龍,從神青腰玉女十二人,從東方來降兆室,良久,青帝君化為嬰兒始生之狀,在青氣之中,随氣從兆口入,徑至肝中,思心生赤氣,以貫繞肝府,青赤二氣混沌相着,如慶雲之沓煙,覺肝中熏熱,便九咽。

    仰祝曰: 青天九門,中有始皇。

    出入三清,遨宴華房。

    安鎮靈嶽,役運勾芒。

    上統青霞,九千萬重。

    骖駕羽辇,十二飛龍。

    左侍青腰,右衛神童。

    把執簡籍,青劄玉文。

    校定仙名,列言上宮。

    今日王吉,請陳所言。

    身佩赤書,名參帝堂。

    願神願仙,請錄簿中。

    上回雲駕,來降我房。

    三氣混合,化形嬰蒙。

    安治肝府,招緻華光。

    靈晖流灌,面生金容。

    坐緻自然,神明交通。

    身得長生,天地無窮。

     畢,引青氣九咽止。

    行此道九年,則緻青腰玉女九人,東嶽泰山靈官來降,為兆通緻求願,上聞九天,生死父母罪書責役配屬東嶽,則神明更相系屬,滅除罪名,自得解脫,升上福堂。

    此法妙重,生死津梁也。

     常以立夏後丙午、丁巳之日,沐浴清齋,正中入室,南向三禮,平坐叩齒三通,關啟身神。

     畢,閉眼,思南嶽衡山赤帝君姓諱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