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十二 婦人妊娠諸候下(凡四十一論)
關燈
小
中
大
二十一、妊娠傷寒候
冬時嚴寒,人體虛而為寒所傷,即成病為傷寒也。
輕者啬啬惡寒,吸吸發熱,微咳鼻塞,數日乃止;重者頭痛體疼,憎寒壯熱。
久不歇,亦傷胎也。
二十二、妊娠傷寒後複候 冬時嚴寒,人體虛,觸冒之得病,名傷寒。
其狀:頭痛、體疼、壯熱。
瘥後體虛,尚未平複,或起早,或飲冷過度,病更如初,故謂之複也。
三十三、妊娠時氣候 四時之間,忽有非切之氣,如春時應暖而反寒,夏時應熱而反冷,秋時應涼而反熱,冬時應寒而反溫,非其節而有其氣。
一氣之至,無人不傷,長少雖殊,病皆相似者,多挾于毒。
言此時普行此氣,故雲時氣也。
妊娠遇之,重者傷胎也。
二十四、妊娠溫病候 冬時嚴寒,人有觸冒之,寒氣伏藏肌骨,未即病,至春而發,謂之溫也。
亦壯熱,大體與傷寒相似。
又,冬時應寒而反溫,溫氣傷人即病,亦令壯熱,謂之溫病。
妊娠遇此病,熱搏于胎,皆損胎也。
二十五、妊娠熱病候 冬時嚴寒,觸冒傷之,藏于肌骨,夏至乃發,壯熱,又為暑病。
暑病,即熱病也。
此寒氣蘊積,發即有毒。
妊娠遇之,多緻堕胎也。
二十六、妊娠寒熱候 妊娠寒熱病者,猶是時氣之病也。
此病起于血氣虛損,風邪乘之,緻陰陽并隔,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陰陽相乘,二氣交争,故寒熱。
其妊娠而感此病者,熱甚則傷胎也。
二十七、妊娠瘧候 夫瘧者,由夏傷于暑,客于皮膚,至秋因勞動血氣,腠理虛而風邪乘之,動前暑熱,正邪相擊,陰陽交争。
陽盛則熱,陰盛則寒,陰陽更虛更盛,故發寒熱;陰陽相離,寒熱俱歇。
若邪動氣至,交争則複發,故瘧休作有時。
其發時節漸晏者,此由邪客于風府,循膂而下,衛氣一日一夜常大會于風府,其明日日下一節,故其作發日晏。
其發日早者,衛氣之行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一日下至尾,二十二日入脊内,上注于伏沖之脈,其氣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内,其氣既上,故其病發更早。
其間日發者,由邪氣風薄五髒,橫連募原,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不能日作,故間妊娠而發者,寒熱之氣迫傷于胎,多緻損動也。
二十八、妊娠下痢候 春傷于風,邪氣留連,遇腸胃虛弱,風邪因而傷之,腸虛則洩,故為下痢,然此水谷利痢也。
二十九、妊娠滞痢候 冷熱不調,腸虛者,冷熱之氣客于其間。
熱氣乘之則赤,冷氣乘之則白,冷熱相交連滞,故赤白如魚腦鼻涕相雜,為滞利也。
三十、妊娠胸脅支滿候 妊娠經血不通,上為乳法,兼以養胎。
若宿有停飲者,則血飲相搏,又因冷熱不調,動于血飲,血飲乘氣逆上,搶于胸脅,胸脅脹滿,而氣小喘,謂之支滿。
三十一、妊娠痰候 水飲停積,結聚為痰,人皆有之。
少者不能為害,若多則成病,妨害飲食,乃至嘔吐。
妊娠病之,若嘔吐甚者,傷胎也。
三十二、妊娠子煩候 髒虛而熱氣乘于心,則令心煩;停痰積飲,在于心胸,其沖于心者,亦令煩也。
若虛熱而煩者,但煩熱而已;若有痰飲而煩者,則嘔吐涎沫。
妊娠之人,既血飲停積,或虛熱相搏,故亦煩。
以其妊娠而煩,故謂之子煩也。
三十三、妊娠霍亂候 陰陽清濁相幹,謂之氣亂,氣亂于腸胃之間,為霍亂也。
但飲食過度,冒觸風冷,使陰陽不和,緻清濁相幹,腸胃虛者受之,故霍亂也。
先心痛則先吐,先腹痛則先利,心腹俱痛有頭痛體疼,發熱而吐痢者,亦為霍亂。
所以然者,挾風而有實故也。
風折血氣,皮膚閉密,血氣不得宣,故令壯熱;風邪乘其經脈,氣上沖于頭,則頭痛;風氣入于腸胃,腸虛則洩痢,胃逆則嘔吐,故吐
輕者啬啬惡寒,吸吸發熱,微咳鼻塞,數日乃止;重者頭痛體疼,憎寒壯熱。
久不歇,亦傷胎也。
二十二、妊娠傷寒後複候 冬時嚴寒,人體虛,觸冒之得病,名傷寒。
其狀:頭痛、體疼、壯熱。
瘥後體虛,尚未平複,或起早,或飲冷過度,病更如初,故謂之複也。
三十三、妊娠時氣候 四時之間,忽有非切之氣,如春時應暖而反寒,夏時應熱而反冷,秋時應涼而反熱,冬時應寒而反溫,非其節而有其氣。
一氣之至,無人不傷,長少雖殊,病皆相似者,多挾于毒。
言此時普行此氣,故雲時氣也。
妊娠遇之,重者傷胎也。
二十四、妊娠溫病候 冬時嚴寒,人有觸冒之,寒氣伏藏肌骨,未即病,至春而發,謂之溫也。
亦壯熱,大體與傷寒相似。
又,冬時應寒而反溫,溫氣傷人即病,亦令壯熱,謂之溫病。
妊娠遇此病,熱搏于胎,皆損胎也。
二十五、妊娠熱病候 冬時嚴寒,觸冒傷之,藏于肌骨,夏至乃發,壯熱,又為暑病。
暑病,即熱病也。
此寒氣蘊積,發即有毒。
妊娠遇之,多緻堕胎也。
二十六、妊娠寒熱候 妊娠寒熱病者,猶是時氣之病也。
此病起于血氣虛損,風邪乘之,緻陰陽并隔,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陰陽相乘,二氣交争,故寒熱。
其妊娠而感此病者,熱甚則傷胎也。
二十七、妊娠瘧候 夫瘧者,由夏傷于暑,客于皮膚,至秋因勞動血氣,腠理虛而風邪乘之,動前暑熱,正邪相擊,陰陽交争。
陽盛則熱,陰盛則寒,陰陽更虛更盛,故發寒熱;陰陽相離,寒熱俱歇。
若邪動氣至,交争則複發,故瘧休作有時。
其發時節漸晏者,此由邪客于風府,循膂而下,衛氣一日一夜常大會于風府,其明日日下一節,故其作發日晏。
其發日早者,衛氣之行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一日下至尾,二十二日入脊内,上注于伏沖之脈,其氣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内,其氣既上,故其病發更早。
其間日發者,由邪氣風薄五髒,橫連募原,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不能日作,故間妊娠而發者,寒熱之氣迫傷于胎,多緻損動也。
二十八、妊娠下痢候 春傷于風,邪氣留連,遇腸胃虛弱,風邪因而傷之,腸虛則洩,故為下痢,然此水谷利痢也。
二十九、妊娠滞痢候 冷熱不調,腸虛者,冷熱之氣客于其間。
熱氣乘之則赤,冷氣乘之則白,冷熱相交連滞,故赤白如魚腦鼻涕相雜,為滞利也。
三十、妊娠胸脅支滿候 妊娠經血不通,上為乳法,兼以養胎。
若宿有停飲者,則血飲相搏,又因冷熱不調,動于血飲,血飲乘氣逆上,搶于胸脅,胸脅脹滿,而氣小喘,謂之支滿。
三十一、妊娠痰候 水飲停積,結聚為痰,人皆有之。
少者不能為害,若多則成病,妨害飲食,乃至嘔吐。
妊娠病之,若嘔吐甚者,傷胎也。
三十二、妊娠子煩候 髒虛而熱氣乘于心,則令心煩;停痰積飲,在于心胸,其沖于心者,亦令煩也。
若虛熱而煩者,但煩熱而已;若有痰飲而煩者,則嘔吐涎沫。
妊娠之人,既血飲停積,或虛熱相搏,故亦煩。
以其妊娠而煩,故謂之子煩也。
三十三、妊娠霍亂候 陰陽清濁相幹,謂之氣亂,氣亂于腸胃之間,為霍亂也。
但飲食過度,冒觸風冷,使陰陽不和,緻清濁相幹,腸胃虛者受之,故霍亂也。
先心痛則先吐,先腹痛則先利,心腹俱痛有頭痛體疼,發熱而吐痢者,亦為霍亂。
所以然者,挾風而有實故也。
風折血氣,皮膚閉密,血氣不得宣,故令壯熱;風邪乘其經脈,氣上沖于頭,則頭痛;風氣入于腸胃,腸虛則洩痢,胃逆則嘔吐,故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