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十七 婦人雜病諸候一(凡三十二論)

關燈
血水相并,壅澀不宣通,脾胃虛弱,變為水腫也。

    所以然者,脾候身之肌肉,象于土,土主能克消于水,水血既并,脾氣衰弱,不能克消,故水氣流溢,浸漬肌肉,故腫滿也。

     二十四、帶下候 帶下者,由勞傷過度,損動經血,緻令體虛受風冷,風冷入于胞絡,搏其血之所成也。

     沖脈、任脈為經絡之海。

    任之為病,女子則帶下。

    而手太陽為小腸之經也,手少陰心之經也,心為髒,主于裡,小腸為腑,主于表。

    此二經之血,在于婦人,上為乳汁,下為月水,沖任之所統也。

    沖任之脈既起于胞内,陰陽過度,則傷胞絡,故風邪乘虛而入于胞,損沖、任之經,傷太陽、少陰之血,緻令胞絡之間,穢液與血相兼,連帶而下。

    冷則多白,熱則多赤,故名帶下。

     又,帶下有三門:一曰胞門,二曰龍門,三曰玉門。

    已産屬胞門,未産屬龍門,未嫁屬玉門。

    又,未嫁女亦有三病:一者,經水初下,陰内熱,或當風,或因扇得冷。

    二者,或因以寒水洗之得病。

    又三者,或見月水初下,驚恐得病,皆屬帶下也。

     又,婦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數十日不止,暮發熱,小腹裡急痛,腹滿,手掌煩熱,唇口幹燥。

    此因曾經半産,瘀血在小腹不去,此疾必帶下。

    所以知瘀血者,唇口燥,即是其證又,婦人年五十所,病但苦背痛,時時腹中痛,少食多厭。

    診其脈,陽微,關尺小緊,形脈不相應,病如此,在下焦,此必帶下。

     又,婦人帶下,六極之病,脈浮即腸鳴腹滿,脈緊即腹中痛,脈數則陰中癢痛生瘡,脈弦即陰疼掣痛。

     二十五、帶五色俱下候 帶下病者,由勞傷血氣,損動沖脈、任脈,緻令其血與穢液兼帶而下也。

    沖任之脈,為經脈之海。

    經血之行,内榮五髒,五髒之色,随髒不同。

    傷損經血,或冷或熱,而五髒俱虛損者,故其色随穢液而下,為帶五色俱下。

     二十六、帶下青候 此由勞傷血氣,損動沖脈、任脈。

    沖任之脈,皆起于胞内,為經脈之海;手太陽小腸之經也,手少陰心之經也,此二經主下為月水。

    若經脈傷損,沖任氣虛,不能約制經血,則與穢液相兼而成帶下。

    然五髒皆禀血氣,其色則随髒而不同。

    肝髒之色青,帶下青者,是肝髒虛損,故帶下而挾青色。

     二十七、帶下黃候 勞傷血氣,損動沖脈、任脈。

    沖任之脈,皆起于胞内,為經脈之海;手太陽小腸之經也,手少陰心之經也,此二經主下為月水。

    若經脈傷損,沖任氣虛,不能約制經血,則血與穢液相兼而成帶下。

    然五髒皆禀血氣,其色則随髒不同。

    脾髒之色黃,帶下黃者,是脾髒虛損,故帶下而挾黃色。

     二十八、帶下赤候 勞傷血氣,損動沖脈、任脈。

    沖任之脈,皆起于胞内,為經脈之海;手太陽小腸之經也,手少陰心之經也,此二經主下為月水。

    若經脈傷損,沖任氣虛,不能約制經血,則與穢液相兼而成帶下。

    然五髒皆禀血氣,其色則随髒不同。

    心髒之色赤,帶下赤者,是心髒虛損,故帶下而挾赤色。

     二十九、帶下白候 勞傷血氣,損動沖脈、任脈。

    沖任之脈,皆起于胞内,為經脈之海;手太陽小腸之經也,手少陰心之經也,此二經主下為月水。

    若經脈傷損,沖任氣虛,不能約制經血,則血與穢液相兼而成帶下。

    然五髒皆禀血氣,其色則随髒不同。

    肺髒之色白,帶下白者,肺髒虛損,故帶下而挾白色也。

     三十、帶下黑候 勞傷血氣,損動沖脈、任脈。

    沖任之脈,皆起于胞内,為經脈之海;手太陽小腸之經也,手少陰心之經也,此二經主下為月水。

    若經脈傷損,沖任氣虛,不能約制經血,則血與穢液相兼而成帶下。

    然五髒皆禀血氣,其色則随髒不同。

    腎髒之色黑,帶下黑者,是腎髒虛損,故帶下而挾黑色也。

     三十一、帶下月水不利候 帶下之病,由勞傷血氣,損動沖脈、任脈。

    沖任之脈,起于胞内,為經脈之海。

    經血傷損,故血與穢液相兼而成帶下。

    帶下輸瀉則髒虛,而重被風冷乘之,入傷手太陽、少陰之經,則使月水不利。

    所以爾者,手太陽小腸之經也,為腑、主表,手少陰心之經也,為髒、主裡,此二經共合,其經血上為乳汁,下為月水;血性得寒則澀,既為風冷所乘,故帶下而血澀,所以月水不利也。

     三十二、帶下月水不通候 帶下之病,由勞傷血氣,損動沖脈、任脈。

    沖脈、任脈起于胞内,為經脈之海。

    經血傷損,故血與穢液相兼而成帶下。

    帶下輸瀉則髒虛,而重被風冷乘之,入傷手太陽、少陰之經,則使月水不通。

    所以爾者,手太陽小腸之經也,為腑、主表;手少陰心之經也,為髒、主裡,此二經共合,其經血上為乳汁,下為月水;血性得寒則澀,既為風冷所乘,冷氣沉積,故血結壅,所以帶下月水不通。

    凡月水不通,血結積聚,變成血瘕。

    血瘕亦變面目浮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