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十五 瘡病諸候(凡六十五論)

關燈
有竅,深如大豆許,四邊青,中央坼作臼陷,而不甚痛,狀如豬灰,因以為名。

    此亦是風熱搏于血氣所生也。

     四十、不痛瘡候 諸瘡久不瘥,觸風冷,有惡肉,則搔、針、灸不覺痛,因以不痛為名。

     四十一、雁瘡候 雁瘡者,其狀生于體上,如濕癬、瘍,多着四肢,乃遍身。

    其瘡大而熱,疼痛。

    得此瘡者,常在春秋二月、八月。

    雁來時則發,雁去時便瘥,故以為名。

    亦雲:雁過荊漢之域, 四十二、蜂窠瘡候 其瘡如疽、之類,有小孔,象于蜂窠,因以為名。

    此亦風濕搏于血氣之所生也。

     四十三、斷咽瘡候 此瘡繞頸而生,皮傷赤,若匝頸,則害人。

    此亦是風濕搏于血氣之所生也。

     四十四、毒瘡候 此由風氣相搏,變成熱毒,而生瘡于指節或指頭。

    初似疥,甚癢,經宿乃紫黑也。

     四十五、瓠毒瘡候 俗雲:人有用瓠花上露水以洗水,遇毒即作瘡,因以名之。

     四十六、晦瘡候 其瘡生,皆兩兩相對,頭戴白膿。

    俗雲:人有誤小便故竈處,即生此瘡。

    小兒多患也。

     四十七、集瘡候 此瘡十數個集生一處,因以為名。

    亦是皮膚偏有虛處,風濕搏于血氣變生。

     四十八、屋食瘡候 方雲:犯屋示所為,未詳其形狀。

     四十九、烏啄瘡候 烏啄瘡,四畔起,中央空是也。

    此亦是風濕搏于血氣之所變生。

    以其如烏鳥所啄。

    因以 五十、攝領瘡候 攝領瘡,如癬之類,生于頸上,癢痛,衣領拂着即劇。

    雲是衣領揩所作,故名攝領瘡也 五十一、雞督瘡候 雞督瘡,生脅旁。

    此瘡亦是風濕搏于血氣之所變生。

    以其形似雞屎,因以為名也。

     五十二、斷耳瘡候 斷耳瘡,生于耳邊,久不瘥,耳乃取斷。

    此亦月食之類,但不随月生長為異。

     此瘡亦是風濕搏血氣所生。

    以其斷耳,因以為名也。

     五十三、新婦瘡候 此瘡狀繞腰生,如蠼尿,但不痛為異耳。

    此瘡亦是風濕搏血氣所生,而世人呼之為新 五十四、土風瘡候 土風瘡,狀如風胗而頭破,乍發乍瘥。

    此由肌腠虛疏,風塵入于皮膚故也。

    俗呼之為土風瘡。

     五十五、逸風瘡候 逸風瘡,生則遍體,狀如癬疥而癢。

    此由風氣散逸于皮膚,因名逸風瘡也。

     五十六、甑帶瘡候 甑帶瘡者,繞腰生。

    此亦風濕搏血氣所生,狀如甑帶,因以為名。

    又雲:此瘡繞腰匝, 五十七、兔齧瘡候 凡疽發于胫,名曰兔齧瘡。

    一名血實瘡。

    又随月生死。

    蓋月食之類,非胫瘡也。

    尋此瘡,亦風濕搏于血氣,血氣實熱所生,故一名血實。

    又名兔齧者,亦當以其形狀似于兔齧,因 五十八、血瘡候 血瘡者,雲諸患風濕搏血氣而生瘡。

    其熱氣發逸,瘡但出血者,名為血瘡也。

     五十九、瘡中風寒水候 凡諸瘡生之初,因風濕搏血氣,發于皮膚,故生也。

    若久不瘥,多中風、冷、水氣。

    若中風,則噤痙;中冷,則難瘥;中水,則腫也。

     六十、露敗瘡候 凡患諸瘡及惡瘡,初雖因風濕搏血氣,蘊結生熱,蒸發皮肉成瘡。

    若觸水露氣,動經,十數年不瘥,其瘡瘀黑作痂,如被霜瓠皮,瘡内肉似斷,故名露敗瘡也。

     六十一、瘡惡肉候 諸瘡及癰疽,皆是風濕搏血氣,血氣蘊結生熱,而發肌肉成瘡,久不瘥者,多生惡肉,四邊突起,而好肉不生。

    此由毒熱未盡,經絡尚壅,血氣不到故也。

     六十二、瘡瘥複發候 諸惡瘡,皆因風濕毒所生也。

    當時雖瘥,其風毒氣猶在經絡者,後小勞熱,或食毒物,則複更發也。

     六十三、漆瘡候 漆有毒,人有禀性畏漆,但見漆,便中其毒。

    喜面癢,然後胸、臂、、皆悉瘙癢,面為起腫,繞眼微赤。

    諸所癢處,以手搔之,随手辇展,起赤瘰;瘰消已,生細粟瘡甚微。

    有中毒輕者,證候如此。

    其有重者,遍身作瘡,小者如麻豆,大者如棗、杏,膿疼痛,摘破小定,有小瘥,随次更生。

    若火燒漆,其毒氣則厲,着人急重。

    亦有性自耐者,終日燒煮,竟不為害也。

     六十四、凍爛腫瘡候 嚴冬之夜,觸冒風雪,寒毒之氣,傷于肌膚,血氣壅澀,因即瘃凍,赤疼腫,便成凍瘡,乃至皮肉爛潰,重者支節堕落。

     六十五、夏日沸爛瘡候 盛夏之月,人膚腠開,易傷風熱,風熱毒氣,搏于皮膚,則生沸瘡。

    其狀如湯之沸。

    輕者,币币如粟粒;重者,熱汗浸漬成瘡,因以為名。

    世呼為沸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