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 風病諸候下(凡三十論)
關燈
小
中
大
脈浮而洪,浮即為風,洪則為氣強。
風氣相搏,隐轸,身體為癢。
《養生方》雲:汗出不可露卧及浴,使人身振、寒熱、風轸。
五十三、風瘙癢候 此由遊風在于皮膚,逢寒則身體疼痛,遇熱則瘙癢。
五十四、風身體如蟲行候 夫人虛,風邪中于榮衛,溢于皮膚之間,與虛熱并,故遊奕遍體,狀若蟲行也。
五十五、風癢候 邪氣客于肌肉,則令肌肉虛,真氣散去,又被寒搏皮膚,外發腠理,閉毫毛。
淫邪與衛氣相搏,陽勝則熱,陰勝則寒;寒則表虛,虛則邪氣往來,故肉癢也。
凡痹之類,逢熱則癢,逢寒則痛。
五十六、風瘰候 夫人陽氣外虛則多汗。
汗出當風,風氣搏于肌肉,與熱氣并,則生瘰。
狀如麻豆,甚者漸大,搔之成瘡。
五十七、諸癞候 凡癞病,皆是惡風及犯觸忌害得之。
初覺皮膚不仁,或淫淫苦癢如蟲行,或眼前見物如垂絲,或隐轸辄赤黑。
此皆為疾始起,便急治之,斷米谷肴,專食胡麻松術輩,最善也。
夫病之生,多從風起,當時微發,不将為害。
初入皮膚裡,不能自覺。
或流通四肢,潛于經脈,或在五髒,乍寒乍熱,縱橫脾腎,蔽諸毛腠理,壅塞難通,因茲氣血精髓乖離,久而不治,令人頑痹;或汗不流洩,手足酸疼,針灸不痛;或在面目,習習奕奕;或在胸頸,狀如蟲行;或身體遍癢,搔之生瘡;或身面腫,痛徹骨髓;或頑如錢大,狀如蚝毒;或如梳,或如手,錐刺不痛;或青赤黃黑,猶如腐木之形;或痛無常處!流移非一;或如酸棗,或如懸鈴;或似繩縛,拘急難以俯仰,手足不能搖動,眼目流腫,内外生瘡,小便赤黃,尿有餘瀝,面無顔色,恍惚多忘。
其間變狀多端。
毒蟲若食人肝者,眉睫堕落。
食人肺,鼻柱崩倒,或鼻生肉,孔氣不通。
若食人脾,語聲變散。
若食人腎,耳鳴啾啾,或如雷鼓之音。
若食人筋脈,肢節堕落。
若食人皮肉,頑痹不覺痛癢,或如針錐所刺,名曰刺風。
若蟲乘風走于皮肉,猶若外有蟲行。
複有食人皮肉,徹外從頭面即起為肉,如桃核、小棗。
從頭面起者,名曰順風;病從兩腳起者,名曰逆風。
令人多瘡,猶如癬疥,或如魚鱗,或癢或痛,黃水流出。
初起之時,或如榆莢,或如錢孔,或青或白,或黑或黃,變異無定,或起或滅。
此等皆病之兆狀。
又雲:風起之由,皆是冷熱交通,流于五髒,徹入骨中。
虛風因濕,和合蟲生,便即作患。
論其所犯,多因用力過度,飲食相違,行房太過,毛孔既開,冷熱風入五髒,積于寒熱,寒熱之風,交過通徹,流行諸脈,急者即患,緩者稍遠。
所食穢雜肉,蟲生日久,冷熱至甚暴,蟲遂多,食人五髒骨髓,及于皮肉筋節,久久皆令壞散,名曰癞風。
若其欲治,先與雷丸等散,服之出蟲。
見其蟲形,青赤黑黃白等諸色之蟲,與藥治者,無有不瘥。
然癞名不一。
木癞者,初得先當落眉睫,面目癢,如複生瘡,三年成大患。
急治之愈,不治患成。
火癞者,如火燒瘡,或斷人支節,七年落眉睫。
急治可愈,八年成疾難治。
金癞者,是天所為也,負功德祟,初得眉落,三年食鼻,鼻柱崩倒,叵治,良醫能愈。
土癞者,身體塊磊,如雞子彈丸許。
此病宜急治之,六年便成大患,十五年不可治。
水癞者,先得水病,因即留停,風觸發動,落人眉須。
不急治之,經年病成。
蟋蟀癞者,蟲如蟋蟀,在人身體内,百節頭皆欲血出。
三年叵治。
面癞者,蟲如面,舉體艾白,難治;熏藥可愈,多年叵治。
雨癞者,斑駁或白或赤。
眉須堕落,亦可治;多年難治。
麻癞者,狀似癬瘙,身體狂癢。
十年成大患,可急治之,愈。
風癞者,風從體入,或手足刺瘡,風冷痹癡。
不治,二十年後便成大患,宜急治之。
癞者,得之身體沉重,狀似風癞。
積久成大患,速治之愈。
酒癞者,酒醉卧黍穣上,因汗體虛,風從外入,落人眉須,令人惶懼,小治大愈。
養生禁忌雲:醉酒露卧,不幸生癞。
又雲:魚無鰓,不可食。
食之,令人五月發癞。
五十八、烏癞候 凡癞病,皆是惡風及犯觸忌害所得。
初覺皮毛變異,或淫淫苦癢如蟲行,或眼前見物如垂絲,言語無定,心常驚恐。
皮肉中或如桃李子,隐轸赤黑,手足頑痹,針刺不痛,腳下不得踏地。
凡食之時,開口而鳴,語亦如是,身體瘡痛,兩肘如繩縛,此名黑癞。
五十九、白癞候 凡癞病,語聲嘶破,目視不明,四肢頑痹,支節火燃,心裡懊熱,手足俱緩,背膂至急,肉如遭劈,身體手足隐轸起,往往正白在肉裡,鼻有肉,目生白珠當瞳子,視無所見,此名白癞。
風氣相搏,隐轸,身體為癢。
《養生方》雲:汗出不可露卧及浴,使人身振、寒熱、風轸。
五十三、風瘙癢候 此由遊風在于皮膚,逢寒則身體疼痛,遇熱則瘙癢。
五十四、風身體如蟲行候 夫人虛,風邪中于榮衛,溢于皮膚之間,與虛熱并,故遊奕遍體,狀若蟲行也。
五十五、風癢候 邪氣客于肌肉,則令肌肉虛,真氣散去,又被寒搏皮膚,外發腠理,閉毫毛。
淫邪與衛氣相搏,陽勝則熱,陰勝則寒;寒則表虛,虛則邪氣往來,故肉癢也。
凡痹之類,逢熱則癢,逢寒則痛。
五十六、風瘰候 夫人陽氣外虛則多汗。
汗出當風,風氣搏于肌肉,與熱氣并,則生瘰。
狀如麻豆,甚者漸大,搔之成瘡。
五十七、諸癞候 凡癞病,皆是惡風及犯觸忌害得之。
初覺皮膚不仁,或淫淫苦癢如蟲行,或眼前見物如垂絲,或隐轸辄赤黑。
此皆為疾始起,便急治之,斷米谷肴,專食胡麻松術輩,最善也。
夫病之生,多從風起,當時微發,不将為害。
初入皮膚裡,不能自覺。
或流通四肢,潛于經脈,或在五髒,乍寒乍熱,縱橫脾腎,蔽諸毛腠理,壅塞難通,因茲氣血精髓乖離,久而不治,令人頑痹;或汗不流洩,手足酸疼,針灸不痛;或在面目,習習奕奕;或在胸頸,狀如蟲行;或身體遍癢,搔之生瘡;或身面腫,痛徹骨髓;或頑如錢大,狀如蚝毒;或如梳,或如手,錐刺不痛;或青赤黃黑,猶如腐木之形;或痛無常處!流移非一;或如酸棗,或如懸鈴;或似繩縛,拘急難以俯仰,手足不能搖動,眼目流腫,内外生瘡,小便赤黃,尿有餘瀝,面無顔色,恍惚多忘。
其間變狀多端。
毒蟲若食人肝者,眉睫堕落。
食人肺,鼻柱崩倒,或鼻生肉,孔氣不通。
若食人脾,語聲變散。
若食人腎,耳鳴啾啾,或如雷鼓之音。
若食人筋脈,肢節堕落。
若食人皮肉,頑痹不覺痛癢,或如針錐所刺,名曰刺風。
若蟲乘風走于皮肉,猶若外有蟲行。
複有食人皮肉,徹外從頭面即起為肉,如桃核、小棗。
從頭面起者,名曰順風;病從兩腳起者,名曰逆風。
令人多瘡,猶如癬疥,或如魚鱗,或癢或痛,黃水流出。
初起之時,或如榆莢,或如錢孔,或青或白,或黑或黃,變異無定,或起或滅。
此等皆病之兆狀。
又雲:風起之由,皆是冷熱交通,流于五髒,徹入骨中。
虛風因濕,和合蟲生,便即作患。
論其所犯,多因用力過度,飲食相違,行房太過,毛孔既開,冷熱風入五髒,積于寒熱,寒熱之風,交過通徹,流行諸脈,急者即患,緩者稍遠。
所食穢雜肉,蟲生日久,冷熱至甚暴,蟲遂多,食人五髒骨髓,及于皮肉筋節,久久皆令壞散,名曰癞風。
若其欲治,先與雷丸等散,服之出蟲。
見其蟲形,青赤黑黃白等諸色之蟲,與藥治者,無有不瘥。
然癞名不一。
木癞者,初得先當落眉睫,面目癢,如複生瘡,三年成大患。
急治之愈,不治患成。
火癞者,如火燒瘡,或斷人支節,七年落眉睫。
急治可愈,八年成疾難治。
金癞者,是天所為也,負功德祟,初得眉落,三年食鼻,鼻柱崩倒,叵治,良醫能愈。
土癞者,身體塊磊,如雞子彈丸許。
此病宜急治之,六年便成大患,十五年不可治。
水癞者,先得水病,因即留停,風觸發動,落人眉須。
不急治之,經年病成。
蟋蟀癞者,蟲如蟋蟀,在人身體内,百節頭皆欲血出。
三年叵治。
面癞者,蟲如面,舉體艾白,難治;熏藥可愈,多年叵治。
雨癞者,斑駁或白或赤。
眉須堕落,亦可治;多年難治。
麻癞者,狀似癬瘙,身體狂癢。
十年成大患,可急治之,愈。
風癞者,風從體入,或手足刺瘡,風冷痹癡。
不治,二十年後便成大患,宜急治之。
癞者,得之身體沉重,狀似風癞。
積久成大患,速治之愈。
酒癞者,酒醉卧黍穣上,因汗體虛,風從外入,落人眉須,令人惶懼,小治大愈。
養生禁忌雲:醉酒露卧,不幸生癞。
又雲:魚無鰓,不可食。
食之,令人五月發癞。
五十八、烏癞候 凡癞病,皆是惡風及犯觸忌害所得。
初覺皮毛變異,或淫淫苦癢如蟲行,或眼前見物如垂絲,言語無定,心常驚恐。
皮肉中或如桃李子,隐轸赤黑,手足頑痹,針刺不痛,腳下不得踏地。
凡食之時,開口而鳴,語亦如是,身體瘡痛,兩肘如繩縛,此名黑癞。
五十九、白癞候 凡癞病,語聲嘶破,目視不明,四肢頑痹,支節火燃,心裡懊熱,手足俱緩,背膂至急,肉如遭劈,身體手足隐轸起,往往正白在肉裡,鼻有肉,目生白珠當瞳子,視無所見,此名白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