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古方有當用者,不必妄為加減。

    認症既真,投之立效。

    不敢用者,不明之罪,用而不明于症,雖用奚為? 卷一胎病 鎖肚 鎖肚者,胎中熱毒壅盛,結于肛門,急令婦人以溫水漱口,吸咂兒前後心臍下手足心,共七處,凡四五次。

    外以輕粉五分,蜜少許,溫水化服,以通為度。

    如更不通,以物透而通之。

    金簪為上,玉簪次之,須刺入二寸許,納入蘇合香丸,糞出為快。

    若至一七不通者死,不能通而又不乳者死。

     蘇合香丸 白術青木香烏犀屑香附诃梨勒(煨去皮)朱砂白檀香安息香(别為末,無灰酒一升熬膏)沉香麝香丁香荜茇(各二兩)龍腦薰陸香蘇合香油(入安息香膏内,各一兩)古方有三,各不同。

     煉蜜和劑,旋丸桐子大。

     卷一胎病 不啼 落草不啼,有因難産,項被母夾,有因絞臍,項被臍纏,有因天寒疠氣所逼,有因糞門生膜,閉住兒氣。

    病項者,溫手摩之,口吸咂之。

    寒氣者,溫水浴之,以潔淨婦人舌,吸咂其舌而通之。

    生膜者,手拍之使破,不破以銀簪挑之。

     卷一胎病 不乳 出胎三日,不知吮乳,此惡穢入腹。

    腹滿氣短,亦由胎中受寒,兒腹疼痛嘔吐故也。

     《指迷》七氣(見胎寒)調之。

     卷一胎病 臍風 臍風者,斷臍後,為水濕風冷所乘,入于臍而流于心脾,令肚腹脹滿,臍腫多啼,不能吮乳,甚則風搐,指迷湯(見胎寒)消息之。

    臍邊青黑,撮口不開,為内搐,不治。

    爪甲黑不治。

    若因熱在胸膛,伸縮努勢,亦令臍腫,木通散(見胎熱)消息之。

     曰消息者,未可全用本方也。

    落地貧富不同治,氣禀濃薄不同體,天時寒熱不同功,醫不谙此,豈堪司命。

     卷一胎病 撮口 撮口者,氣息喘急,啼聲不出,或肚上青筋,吊疝内氣引痛,此胎氣兼風邪入臍。

    治宜疏利郁結,指迷湯(見胎寒)去桂,加大黃、鈎藤、僵蠶,或參以荊芥穗湯 荊芥穗湯 川黃連荊芥穗生地黃生甘草 大便秘,加大黃。

    小便少,加木通。

     卷一胎病 噤口 噤口者,眼閉口噤,啼聲漸小,舌上聚肉,如粟米狀,吮乳不得,口吐白沫,大小便不通。

    遇此先看其上有點子,即以指甲輕輕刮破,次服四順清涼飲,加木香、白蔻仁,利動髒腑,徐以指迷湯(見胎寒)加減調之。

    如口噤不能開,用生南星去皮臍為末,加龍腦少許,合和,将指蘸生姜汁調之,擦大牙根上立開。

    (大人中風口噤俱效) 四順清涼飲 當歸白芍甘草大黃 三症雖異,其源則一。

    大抵裹氣郁結,閉塞不通,并宜淡豆豉汁與食,取下胎毒,甚者朱銀丸(見胎驚)亦可用之。

    初生時,用淡豆豉汁,與三五口,不特能下胎毒,複可助養脾氣。

    臍風撮口,不語不乳,灸男左女右湧泉穴,立愈。

    又法:炙蜈蚣末,入麝少許,豬乳和之飲,口噤立開。

    或蜘蛛去足及口,炙焦研細,和豬乳飲亦效。

    更入麝少許,能治牙疳。

    窮鄉僻壤,藥餌難得,故備經驗治法,為襁褓中乞命,幸毋忽之。

     後卷仿此。

     卷一 變蒸 變蒸者,小兒生三十二日為一變,再變為一蒸,總五百七十六日。

    變蒸方足,凡變蒸身熱而脈亂,汗不出,不欲食,甚則煩啼躁渴,輕者五日解,重者八日解。

    其候與傷寒相似,但變蒸則耳冷,上唇發,狀如濁珠。

    若寒邪則腹中痛,啼叫不絕為異大都此乃長養氣血,滋榮五髒,不可妄加施治,唯宜秘方至寶丹(見胎熱)常服。

    若不乳多啼,或寒熱間作,陰陽不升降,指迷湯(見胎寒)消息調之。

     錢氏雲:一變腎,二變膀胱,三變心,四變小腸,五變肝,六變膽,七變肺,八變大腸,九變脾,十變胃。

    《寶鑒》雲:初變肝,二變肺,三變心,四變脾,五變腎,二說不同,其膠滞則一。

    夫人當長養氣血之時,陰陽變換,五行颠倒,斯理至微,一用後天推測分發,不足見造化之神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