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關燈
用炒鹽少許,泡湯服一丸至二丸三丸。

     産畢血暈,用薄荷湯服。

     産後三日,血氣未定,遠走五髒,奔沖于肝,血暈,起止不得,眼見黑花用滾水服。

     産後七日,因食物與血結聚胸中,心悶煩渴,用滾水服。

     産後虛羸,血入于心肺,熱入于脾胃,寒熱往來,似瘧非瘧,用滾水服。

     産後敗血走注五髒,轉滿四肢停留,化為浮腫,渴而四肢覺寒,乃血腫非水腫也,用滾水服。

     産後敗血為熱,中心煩躁,言語颠狂,非風邪也,用滾水服。

     産後敗血流入心孔,閉塞失音,用甘菊花三分,桔梗二分,煎湯服。

     産未盈月,誤食酸寒堅硬之物,與血相搏,流入大腸,不得克化,洩痢膿血,用山楂煎湯服。

     産後百節開張,血入經絡,停留日久,虛脹酸疼,非濕症也,用蘇梗三分煎湯服。

     産後月中,飲食不得應時,兼緻怒氣,餘血流入小腸,閉塞水道,溺血似雞肝,用木通四分煎湯服。

    又或流入大腸,閉塞肛門,有瘀血成塊如雞肝者,用廣陳皮三分煎湯服。

     産後瘀露未淨,飲食寒熱不得調和,以緻崩漏,形如肝色,潮熱煩悶,背膊拘急,用白術三分廣皮二分煎湯服。

     産後血停于脾胃,脹滿嘔吐,非翻胃也,用陳皮煎湯服。

     産後敗血入五髒六腑,并走肌膚四肢,面黃口幹,鼻中流血,遍身點,危症也。

    陳酒服。

     産後小便澀,大便秘,乍寒乍熱,如醉如癡,滾水服。

     産後敗血為害,一切異症,人所未經,醫亦難識,但服此丹一丸至二三丸。

    無不奇應。

     胎前以獨參湯常服一丸,壯氣養胎,滋陰順産,調和五髒,平理陰陽,最為神妙。

     室女經閉,月水不調,白湯服妙。

     此丹疏利髒氣,較大金丹為速,然尋常服餌,必以至寶為先,此丹殿後,大金間進。

    又以濟二藥之奇,自有産科以來,未見如此十全法寶也,吾願天下有力人,速為誠敬修合,廣濟群生,皇天決不相負。

     兔腦丸 十二月兔腦髓(一具,去皮膜研如泥)母丁香(二錢五分)乳香麝香(各另研,五分) 三香碾細拌勻,兔腦為丸,如芡實大,陰幹,油紙裹好,每用時溫水下一丸。

    凡生理不順,或橫或逆皆效。

    産時男左女右手中握出。

     趙照庵曰:鼠腎用銀針挑破,滴乳香一錢,為末和丸,如桐子大,朱砂為衣,俟惡露至,好酒送下二丸,同此治效。

     備用煎方 丸藥一時未備者,按候用之。

     安胎飲 白術當歸紫蘇條芩(各一錢)川芎(八分)白芍(七分)砂仁(炒)香附(各炒,六分)人參陳皮(各五分)炙甘草(三分)苎根(二錢) 翁曙公曰:婦人經水三月不來,疑似之際,用川芎二錢為細末,空心煎艾湯調下方寸七,覺腹中動,則有胎也。

    臍之下動,則血瘕也。

    不動者,瘀血凝滞也。

     程未能曰:女子胞系于腎,腎氣虛,胎不能固,用杜仲一斤,鹽水炒斷絲為末,黑棗一斤,去皮核搗肉,共為丸,每服三錢,其胎自固。

     人參橘皮湯 妊時嘔酸惡阻,脾胃虛也。

     人參白術茯苓陳皮濃樸麥冬炙甘草煨生姜 麥門冬湯 妊時心常驚悸,是子煩也。

     麥冬黃芩茯苓淡竹葉 天仙藤散 妊時面目四肢浮腫,是子氣也。

     香附陳皮烏藥甘草天仙藤 羚羊角散 妊時喉中喘急,搐掣露睛,是子痫也。

     羚羊角五加皮川獨活川芎苡仁當歸身酸棗仁炙甘草茯神木香防風杏仁 達生散 大腹皮(炒)白芍(酒炒)紫蘇人參(各一錢)甘草(炙)陳皮(各五分)當歸身(一錢二分) 蔥(五葉) 胎肥加黃楊樹梢七個。

     春加川芎,夏加黃芩,秋冬加砂仁、枳殼。

     程坡士曰:達者,暢茂條達之意。

    或曰:達音闼,小羊也。

    詩:誕彌厥月,先生如闼,美後稷之易生。

    夫馬牛羊豕,未有分娩而緻厄者,豈天之于人獨薄乎?不知皆平時調攝無道,臨産着意驚惶,遂緻人不如物耳。

    為丈夫者,幸體此而講明之。

     便産神方 當歸(一錢五分)川芎白芍(各一錢二分)貝母(一錢)菟絲子(酒洗,二錢)荊芥(八分)濃樸(姜汁炒)黃(蜜炙,各七分)枳殼(炒,六分)艾葉甘草(炙)川羌活(各五分) 胎至九個月一服,産時再服,易于分娩,并可杜血暈、陰脫、無乳、血塊痛等症。

     又方 産時有橫逆枨拄諸症,服此神良。

     當歸枳殼赤芍貝母益母草(各一錢)車前子(八分) 好酒、童便同煎。

    如遇遍身拘攣,加 麻黃(八分)升麻(五分) 吳绮園曰:産母平素血少者,臨時以當歸三錢,川芎二錢,日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