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芍藥 治白帶荞麥粉一兩雞子白二味為丸白水下 白朮 蒼朮(各七分) 黃柏(三分) 當歸 白芍(各八分) 條芩 玄胡 香附 陳皮川芎 天花粉(各五分)水煎食遠服 崩漏主方 崩漏多因氣所使而下香附 歸身 白芍 熟地 白朮 棕榈灰(一錢) 川芎 黃 蒲黃 地榆 人參(各五分) 麻黃(三分) 治婦人血崩是腎水陰虛不能鎮守胞絡相火故血走而崩黃芩 荊芥 蔓荊子 知柏 本 細辛 川芎 黃連 羌活 柴胡 升麻 防風 生地當歸(各三分) 甘草( 妊婦通用養血清熱健脾方 白朮 山藥 白芍 當歸(八分) 蓮肉(一錢) 川芎 熟地(五分) 條芩(七分) 知母(六 治婦人赤白帶胎前産後一切病益母草勿犯鐵氣蜜丸彈子大熱酒加童便化下 治胎氣不安或腹微痛或腰作痛或飲食不喜俱宜 白朮 當歸 白芍 熟地(各一錢) 人參川芎 條芩 陳皮(五分) 甘草 砂仁 紫蘇(三分) 姜二片 白朮 條芩 等分粥丸 杜仲(八兩) 續斷(三兩) 山藥末糊蜜和丸 心腹諸痛方 治妊婦觸動胎元痛不可忍及下血者白朮 條芩 川芎(各八分) 白芍(一錢) 陳皮(七分) 砂仁 玄胡(各五分) 又方 治妊婦失跌腹痛胎動白朮 陳皮 黃芩 川芎 白芍 砂仁 甘草 治惡阻方 白朮 半夏(八分) 茯苓(一錢) 陳皮(七分) 條芩 藿香(各六分) 竹茹枇杷葉 歸身(五分) 甘草(二分) 人參 黃 當歸 白朮 白芍 艾葉 炙甘草 阿膠 川芎 青皮 香附 砂仁 當歸 川芎 熟地 白芍(各一錢) 玄胡(七分) 桃仁(三分) 紅花(二分) 香附青皮 澤蘭葉 丹皮(各五分) 童便酒各半鐘溫服 治妊婦八九個月内胎氣壅滿常宜服之滑胎易産安和子藏益血舒氣枳殼(五兩) 扮甘草炙(一兩五錢) 香附(一兩) 上末空心白水下二錢每日三服加糯米同丸更妙 治産後失血過多腰痛身熱自汗歸身(三錢) 黃 (二錢) 白朮(一錢五分) 姜二片 治兒枕痛當歸 肉桂 玄胡索 治産後虛汗不止黃 (二錢) 白朮 防風 熟地 牡蛎 茯苓 麥冬 炙甘草(各五分) 棗二枚 治産後惡血不盡腹中作痛當歸 芍藥(二錢) 肉桂(五分) 五靈脂(一錢) 加姜三片水酒各半煎服 治産後大便秘結麻仁 人參 枳殼 大黃 當歸上末等分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以便潤為度 大便血症 大便下血多原坐卧風濕醉飽入房餐冷停寒濕熱郁積以緻營血失道滲入大腸此腸風髒毒之所由作也挾熱下血清而色鮮者為腸風邪氣外入随感而随見挾冷下血濁而色黯者為髒毒郁至久而始發糞前來者為近血出于腸胃糞後來者為遠血出于肺肝便血大行為瀉血又有另作一派唧唧然出有力而遠四散如節腸腹中作痛者多熱毒所緻悉屬胃與大腸主病丹溪曰凡下血不可純用寒涼必加辛味為佐久不愈用溫劑必兼升舉藥仍加酒浸酒炒寒因熱用之法通治槐花槐角地榆生地扁柏條芩炒連栀子芎歸阿膠升麻白芍茯苓蒲黃酌用之如兼風邪者加秦艽防風荊芥香附蒼朮腸風用蒜連丸極效髒毒人實宜桃仁紅花蘇木之類少行之瀉大下不止四物加黃連槐花急治百草霜研末或用百藥煎為丸每服二三錢酒下仍以上項藥加減添蓮房灰棕榈灰止之有氣虛下陷者當升提之補中調中益氣東加烏梅槐花芩連幹姜少許大抵人身精血皆生于谷氣脾胃統血故治斯疾者不宜純用寒涼必資補劑收功久病虛弱必用黃 四君子湯參苓白朮散以和之胃氣一回諸血循于經絡矣又方書論血從下流為順易治若大下數升形肉枯槁此為陰脫正所謂微則易治甚則難痊若先吐血後變為下血者則又吉矣脈大身熱者死腸 下膿血脈弦絕者死滑大者生 槐角地榆湯 槐角 地榆 蒲黃(各六分) 生地 條芩(五分) 扁柏 升麻(各八分) 川芎當歸 栀子 阿膠(各七分) 白芍(一錢)煎服 防風秦艽湯治腸風 防風 羌活 秦艽 蒼朮 當歸 升麻(各七分) 白芷(一錢) 香附(五分) 煎溫服 蒜連丸 獨蒜頭(十個) 黃連(三兩)為末将蒜煨熟搗爛和米糊丸空心下四十丸 百草霜丸 百草霜百藥煎等分陳米糊丸 去污蘇木湯 人實者宜此桃仁(八分) 紅花(四分) 蘇木(三分) 歸尾 升麻(七分) 煎服 黃連四物湯 治瀉血大下當歸 白芍 川芎 熟地(各一錢) 黃連 升麻(各五分) 地榆(七分) 水煎 黃四君子湯 治人去血多虛弱人參 黃 白朮 茯苓 甘草(炙) 升麻加蓮子四個水煎 參苓白朮散 (方見内傷) 胡梅公用效方 枳殼 槐花 柏枝 槐角 白芷 甘草 地榆 升麻 人中白(各一兩) 防風 玄明粉當歸 川芎(各一兩五錢) 黃連(一兩二錢) 枯礬(三錢) 熟地(二兩) 為丸空心服 見 症治下血暴下可服二三次下血久人氣虛弱隻宜用蒜連丸 治陽虛自汗人參 黃 歸身 白朮 升麻 柴胡 橘紅 甘草 麻黃根 浮小麥 白芍 桂枝酸棗水鐘半煎七分加棗二枚 虛極者加附子二片 治盜汗當歸 生地 熟地 黃連 黃芩 黃柏(各一錢) 黃 (二錢) 棗仁 牡蛎 麥冬(各七分) 五味(九粒) 棗二枚 治盜汗方 荞麥粉早晨作湯圓空心服不用油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