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七 (衆疾門)
關燈
小
中
大
》烏沉湯。
兼治月水不調,或前或後。
菖蒲丸 治婦人脾血積氣及心脾疼。
(男六德續添) 菖蒲(九節者六兩)吳茱萸(炮)香附子(炒,去毛,各四兩) 上三味并锉細,以酽醋五升煮幹為度,焙幹為細末,以好神曲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空心,食前以淡姜湯吞下四、五十丸,日三服。
橘皮湯亦好。
延胡索散 治婦人血氣走作疼痛不可忍者,及月水不調,面色萎黃,吃食減少;及産後諸疾,并皆治之。
延胡索(生)三棱(生)當歸(去蘆,酒浸)莪術(醋浸少時,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
空心,溫酒調。
如血氣發甚者及月水不調,并皆童子小便、酒、紅花同煎調下。
當歸煎丸 治婦人久積血氣,時發刺痛,肌瘦乏力,月候不調 當歸(二兩,别末)槟榔赤芍藥牡丹皮延胡索(各一兩) 上除當歸末,用米醋熬成膏,入衆藥末和丸如梧桐子大。
空心,溫酒下二十丸。
午食前再服。
神聖北亭丸 治婦人積年血氣,攻刺心腹疼痛不可忍者,及多方醫療未瘥(出《靈苑方》) 北亭(去砂石,研)沒藥木香當歸(各一分)芫花莪術(各半兩)巴豆(去皮膜心,四十粒) 上先研北亭、沒藥、巴豆如粉,用好米醋三升同煮為稀膏,然後将餘四味為細末,入于膏内搜合成塊,用新瓦合盛之。
臨時加減丸數,用酒、醋各半盞煎數沸,通口服,不得嚼破,仍須吃盡酒、醋,立瘥。
或男子血氣,亦依前方服食;如急喉閉者,男左女右,以一丸鼻中嗅之立愈。
其中雲:臨時加減丸數,皆不雲大小數目,詳之古人亦鹵莽也。
既有北亭、芫花、巴豆,合當丸如綠豆大,每服隻五丸。
琥珀散 治産前、産後血氣不和及一切疾 當歸(微炒)川芎(各一兩)赤芍藥(二兩)莪術(一兩,煨) 上為末,每服二錢。
空心溫酒調下。
如腰腹痛,加陳皮去白半兩,幹姜炮半兩為末,同和停。
如不吃酒,以水一盞,煎至七分,溫服。
婦人血氣小腹疼痛方論第十六 夫婦人小腹疼痛者,此由胞絡之間夙有風冷,搏于血氣,停結小腹,因風虛發動與血相擊,故痛也。
威靈散 治婦人久冷,氣滞血刺,小腹疼痛。
威靈仙(一兩)當歸沒藥木香桂心(各半兩) 上為細末,無時,熱酒調下一錢服。
忌茶。
當歸散 治婦人久積血氣,刺小腹疼痛,四肢無力,不能飲食。
當歸(炒)赤芍藥劉寄奴沒藥枳殼延胡索(等分) 上為細末,熱酒調下一錢,無時候。
追氣丸 治婦人血刺小腹疼痛不可忍。
(《靈苑方》) 芸苔子(微炒)桂心(各一兩)良姜(半兩) 上為細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丸,無時,淡醋湯下。
常服補血虛、破氣塊甚有效。
石灰散 治婦人血氣,痛不可忍者。
陳五婆方。
(出《婦人經驗方》) 上取豬貼脊血半盞,于湯上暖,用杖子攪停後,用石灰于火上燒令黃,為末;羅過,入灰一錢同血攪停。
放溫服,立愈。
婦人兩脅脹痛方論第十七 夫婦人兩脅脹痛者,由髒腑虛弱,氣血不調,風冷之氣客于腸胃,傷于胞絡之間,與血氣相搏,壅塞不宣,邪正交争沖擊,故令兩脅脹痛也。
草豆蔻散方 治婦人脾胃虛,氣攻兩脅脹痛 草豆蔻诃子肉(各一兩)桂心苦梗厚樸(各三分)甘草(一分)川芎當歸幹姜槟榔(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
水一盞,煎七分,去滓熱服,食前。
菴子散 治婦人髒腑虛冷、宿冷,氣攻兩脅脹痛,坐卧不安。
菴子延胡索桃仁桂心琥珀當歸(各一兩)赤芍藥木香沒藥(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無時候。
人參紫金圓 治婦人榮衛不和,心腹刺痛,胸膈脹滿,不進飲食。
(饒武傳方) 紫金皮蒼術石菖蒲(各一兩)香附子(二兩)人參(半兩)木香(三錢) 上為末,米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姜湯下。
氣針丸 治久積風壅。
疏利滞氣,空胸膈,止刺痛。
木香青皮(去白)大黃(炮)槟榔(各一兩)黑牽牛(二兩,半生半炒)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溫水下三十丸。
鄧安人年五十,忽然氣痛,投神保丸愈。
不一、二日再痛,再服神保丸六、七十粒。
大腑不通,其疾轉甚。
亦有要用沉香、木香、姜、桂等藥,而未敢投。
痛甚則築心、築背、築定兩脅,似有兩柴十字插定心脅,叫聲徹天。
召仆診之,六脈沉伏,乍來乍去。
衆問仆診脈吉兇何如?答曰:夫九痛之脈不可準也,但以證辨用藥。
觀其人質肥偉,問其大腑數日不通,仆曰實痛也。
其腹、心脹,但以人按之痛甚,手不可向迩,此大實也。
經雲:大滿大實者,可下之。
用氣針丸五、六百粒,是夜即愈。
又己未在金陵,有家提幹上之下巽内人,病心腹脹痛。
衆醫投木香、沉香、槟榔、大腹、芍藥、姜、桂之類,病益甚。
召仆診之,六脈弦緊而和,不似病脈。
但診之時兩手如火,以此知其實痛也。
衆問如何治療?仆曰:大凡心腹刺痛,不可便作虛冷治療。
有兩醫答曰:非冷而何?熱即生風,冷生氣是也。
仆曰不然。
《難經》雲:虛則癢,實則痛。
又仲景雲:腹痛者,桂枝加芍藥湯;痛甚者,桂枝加大黃湯。
家提幹雲:荊布素來質弱。
仆曰:有可辨處,遇痛時使一婢按之,若痛止,是虛寒證也。
若按之轉甚,手不可近,此實痛也。
即令一婢按之,手不可近,叫喚異常。
仆曰:此實熱無可疑者,當用大柴胡湯治之。
衆皆不許,仆責狀而投之,八服愈。
論脅肋疼痛,服木通散(亦可治男子,出《明理方》)。
心下、脅肋、少腹疼痛,皆素有積寒,而溫暖湯散亦可主治。
甚者以溫藥下之。
心下與小腹痛,諸書并有效方;而脅肋下痛,鮮獲治法,此散可以主之。
木通散 治脅肋苦痛偏效。
并心下、脅肋,并小腹牽引痛者皆主之。
木通(去皮節)青皮(去白)川楝子(去皮核,各一兩)(以上三味,用巴豆半兩炒黃,去巴豆不用)蘿蔔子(炒)舶上茴香(一兩,炒)莪術木香滑石(各半兩) 上為細末,煎蔥白,酒調三錢,一服愈。
甚者不過再服。
三脘散 治中焦虛痞,兩脅氣痛,面目手足浮腫,大便秘澀。
兼治腳氣。
大腹皮紫蘇沉香幹木瓜獨活(各一兩)白術川芎木香甘草陳皮槟榔(各三分) 上咀,每服三錢。
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空心熱服,日中服。
戊午秋,在京城有一婦人,中焦虛痞,腹脅脹痛,大便秘結,六脈微弱,更數醫服藥無效,仆投此藥不終劑而愈。
婦人心腹脹滿方論第十八 夫婦人心腹脹滿者,由髒腑久冷,氣血虛損而邪氣客之,乘于心脾故也。
足太陰脾之經也,脾虛則脹。
足少陰腎之經也,其脈起于小指之下,斜趣足心,入跟中,上股内後廉、貫腎、絡膀胱,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
其支者從肺出絡于心。
髒虛,邪氣客于三經,與正氣相搏,積聚在内,氣并于脾,脾虛有脹,故令心腹煩滿而脹也。
診其脈遲而滑者,脹滿也。
白術散 治婦人脾胃氣虛,心腹脹滿,不欲飲食,四肢少力。
白術草果仁诃子肉(各三分)赤茯苓槟榔桂心(各半兩)陳皮厚樸人參(各一兩)甘草(一分)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
姜三片,棗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前熱服。
槟榔散 治婦人脾胃虛冷,心腹脹滿,不欲飲食。
槟榔前胡川芎青皮(各三分)赤芍藥桂心大黃苦梗木香枳殼(各半兩)甘草(一分) 上咀,每服四錢。
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無時。
《局方》分心氣飲亦妙。
(方見十二卷)三脘散亦妙。
(方見本卷十七論) 木香散 治婦人脾胃虛冷,心腹脹滿,不欲飲食。
木香桂心白術幹姜(炮)陳皮(去白)草果仁诃梨勒人參(各一兩)神曲(炒黃,三分)甘草(炙,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如茶點熱服。
兼治月水不調,或前或後。
菖蒲丸 治婦人脾血積氣及心脾疼。
(男六德續添) 菖蒲(九節者六兩)吳茱萸(炮)香附子(炒,去毛,各四兩) 上三味并锉細,以酽醋五升煮幹為度,焙幹為細末,以好神曲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空心,食前以淡姜湯吞下四、五十丸,日三服。
橘皮湯亦好。
延胡索散 治婦人血氣走作疼痛不可忍者,及月水不調,面色萎黃,吃食減少;及産後諸疾,并皆治之。
延胡索(生)三棱(生)當歸(去蘆,酒浸)莪術(醋浸少時,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
空心,溫酒調。
如血氣發甚者及月水不調,并皆童子小便、酒、紅花同煎調下。
當歸煎丸 治婦人久積血氣,時發刺痛,肌瘦乏力,月候不調 當歸(二兩,别末)槟榔赤芍藥牡丹皮延胡索(各一兩) 上除當歸末,用米醋熬成膏,入衆藥末和丸如梧桐子大。
空心,溫酒下二十丸。
午食前再服。
神聖北亭丸 治婦人積年血氣,攻刺心腹疼痛不可忍者,及多方醫療未瘥(出《靈苑方》) 北亭(去砂石,研)沒藥木香當歸(各一分)芫花莪術(各半兩)巴豆(去皮膜心,四十粒) 上先研北亭、沒藥、巴豆如粉,用好米醋三升同煮為稀膏,然後将餘四味為細末,入于膏内搜合成塊,用新瓦合盛之。
臨時加減丸數,用酒、醋各半盞煎數沸,通口服,不得嚼破,仍須吃盡酒、醋,立瘥。
或男子血氣,亦依前方服食;如急喉閉者,男左女右,以一丸鼻中嗅之立愈。
其中雲:臨時加減丸數,皆不雲大小數目,詳之古人亦鹵莽也。
既有北亭、芫花、巴豆,合當丸如綠豆大,每服隻五丸。
琥珀散 治産前、産後血氣不和及一切疾 當歸(微炒)川芎(各一兩)赤芍藥(二兩)莪術(一兩,煨) 上為末,每服二錢。
空心溫酒調下。
如腰腹痛,加陳皮去白半兩,幹姜炮半兩為末,同和停。
如不吃酒,以水一盞,煎至七分,溫服。
婦人血氣小腹疼痛方論第十六 夫婦人小腹疼痛者,此由胞絡之間夙有風冷,搏于血氣,停結小腹,因風虛發動與血相擊,故痛也。
威靈散 治婦人久冷,氣滞血刺,小腹疼痛。
威靈仙(一兩)當歸沒藥木香桂心(各半兩) 上為細末,無時,熱酒調下一錢服。
忌茶。
當歸散 治婦人久積血氣,刺小腹疼痛,四肢無力,不能飲食。
當歸(炒)赤芍藥劉寄奴沒藥枳殼延胡索(等分) 上為細末,熱酒調下一錢,無時候。
追氣丸 治婦人血刺小腹疼痛不可忍。
(《靈苑方》) 芸苔子(微炒)桂心(各一兩)良姜(半兩) 上為細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丸,無時,淡醋湯下。
常服補血虛、破氣塊甚有效。
石灰散 治婦人血氣,痛不可忍者。
陳五婆方。
(出《婦人經驗方》) 上取豬貼脊血半盞,于湯上暖,用杖子攪停後,用石灰于火上燒令黃,為末;羅過,入灰一錢同血攪停。
放溫服,立愈。
婦人兩脅脹痛方論第十七 夫婦人兩脅脹痛者,由髒腑虛弱,氣血不調,風冷之氣客于腸胃,傷于胞絡之間,與血氣相搏,壅塞不宣,邪正交争沖擊,故令兩脅脹痛也。
草豆蔻散方 治婦人脾胃虛,氣攻兩脅脹痛 草豆蔻诃子肉(各一兩)桂心苦梗厚樸(各三分)甘草(一分)川芎當歸幹姜槟榔(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
水一盞,煎七分,去滓熱服,食前。
菴子散 治婦人髒腑虛冷、宿冷,氣攻兩脅脹痛,坐卧不安。
菴子延胡索桃仁桂心琥珀當歸(各一兩)赤芍藥木香沒藥(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無時候。
人參紫金圓 治婦人榮衛不和,心腹刺痛,胸膈脹滿,不進飲食。
(饒武傳方) 紫金皮蒼術石菖蒲(各一兩)香附子(二兩)人參(半兩)木香(三錢) 上為末,米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姜湯下。
氣針丸 治久積風壅。
疏利滞氣,空胸膈,止刺痛。
木香青皮(去白)大黃(炮)槟榔(各一兩)黑牽牛(二兩,半生半炒)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溫水下三十丸。
鄧安人年五十,忽然氣痛,投神保丸愈。
不一、二日再痛,再服神保丸六、七十粒。
大腑不通,其疾轉甚。
亦有要用沉香、木香、姜、桂等藥,而未敢投。
痛甚則築心、築背、築定兩脅,似有兩柴十字插定心脅,叫聲徹天。
召仆診之,六脈沉伏,乍來乍去。
衆問仆診脈吉兇何如?答曰:夫九痛之脈不可準也,但以證辨用藥。
觀其人質肥偉,問其大腑數日不通,仆曰實痛也。
其腹、心脹,但以人按之痛甚,手不可向迩,此大實也。
經雲:大滿大實者,可下之。
用氣針丸五、六百粒,是夜即愈。
又己未在金陵,有家提幹上之下巽内人,病心腹脹痛。
衆醫投木香、沉香、槟榔、大腹、芍藥、姜、桂之類,病益甚。
召仆診之,六脈弦緊而和,不似病脈。
但診之時兩手如火,以此知其實痛也。
衆問如何治療?仆曰:大凡心腹刺痛,不可便作虛冷治療。
有兩醫答曰:非冷而何?熱即生風,冷生氣是也。
仆曰不然。
《難經》雲:虛則癢,實則痛。
又仲景雲:腹痛者,桂枝加芍藥湯;痛甚者,桂枝加大黃湯。
家提幹雲:荊布素來質弱。
仆曰:有可辨處,遇痛時使一婢按之,若痛止,是虛寒證也。
若按之轉甚,手不可近,此實痛也。
即令一婢按之,手不可近,叫喚異常。
仆曰:此實熱無可疑者,當用大柴胡湯治之。
衆皆不許,仆責狀而投之,八服愈。
論脅肋疼痛,服木通散(亦可治男子,出《明理方》)。
心下、脅肋、少腹疼痛,皆素有積寒,而溫暖湯散亦可主治。
甚者以溫藥下之。
心下與小腹痛,諸書并有效方;而脅肋下痛,鮮獲治法,此散可以主之。
木通散 治脅肋苦痛偏效。
并心下、脅肋,并小腹牽引痛者皆主之。
木通(去皮節)青皮(去白)川楝子(去皮核,各一兩)(以上三味,用巴豆半兩炒黃,去巴豆不用)蘿蔔子(炒)舶上茴香(一兩,炒)莪術木香滑石(各半兩) 上為細末,煎蔥白,酒調三錢,一服愈。
甚者不過再服。
三脘散 治中焦虛痞,兩脅氣痛,面目手足浮腫,大便秘澀。
兼治腳氣。
大腹皮紫蘇沉香幹木瓜獨活(各一兩)白術川芎木香甘草陳皮槟榔(各三分) 上咀,每服三錢。
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空心熱服,日中服。
戊午秋,在京城有一婦人,中焦虛痞,腹脅脹痛,大便秘結,六脈微弱,更數醫服藥無效,仆投此藥不終劑而愈。
婦人心腹脹滿方論第十八 夫婦人心腹脹滿者,由髒腑久冷,氣血虛損而邪氣客之,乘于心脾故也。
足太陰脾之經也,脾虛則脹。
足少陰腎之經也,其脈起于小指之下,斜趣足心,入跟中,上股内後廉、貫腎、絡膀胱,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
其支者從肺出絡于心。
髒虛,邪氣客于三經,與正氣相搏,積聚在内,氣并于脾,脾虛有脹,故令心腹煩滿而脹也。
診其脈遲而滑者,脹滿也。
白術散 治婦人脾胃氣虛,心腹脹滿,不欲飲食,四肢少力。
白術草果仁诃子肉(各三分)赤茯苓槟榔桂心(各半兩)陳皮厚樸人參(各一兩)甘草(一分)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
姜三片,棗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前熱服。
槟榔散 治婦人脾胃虛冷,心腹脹滿,不欲飲食。
槟榔前胡川芎青皮(各三分)赤芍藥桂心大黃苦梗木香枳殼(各半兩)甘草(一分) 上咀,每服四錢。
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無時。
《局方》分心氣飲亦妙。
(方見十二卷)三脘散亦妙。
(方見本卷十七論) 木香散 治婦人脾胃虛冷,心腹脹滿,不欲飲食。
木香桂心白術幹姜(炮)陳皮(去白)草果仁诃梨勒人參(各一兩)神曲(炒黃,三分)甘草(炙,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如茶點熱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