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識修制藥物法度
關燈
小
中
大
卻用姜汁炙)
以上并去梗取葉,以紗隔去塵土。
惟紫蘇、藿香飲藥中宜兼嫩梗,大能下氣。
黃連(宜揀大而似鷹爪者尤佳)石菖蒲(一寸九節者佳。
此種類甚多,取生于石上,葉有劍脊者真,無劍脊者名溪荪,生于泥中者名昌陽,可解巴豆毒。
二味并去須,細切)舶上茴香北茴香葫蘆巴(酒炒)破故紙蛇床子薏苡仁紫蘇子(除是自種自取方是真者,可以伐病。
雖雲細而香者是真,今人多采野蘇子以亂其真。
其子亦小,卻以真蘇葉挼令香,更不可辨)菴子葶苈子(甜者,揀細而脆者真。
要分甜、苦)黑牽牛(亦有半生半炒)牛蒡子芫花(醋浸過,炒令黃色去梗) 以上并隔紙炒香。
五味子(色黑内有羊腎者佳。
入補藥中宜炒用,入嗽藥中宜生用)木鼈子(去殼切,以麸炒)巴豆(川中來者似菘子而差小者為上。
去殼及皮,必用皮紙裹打去油,如此者三、五次油方盡。
或有不去油者)車前子兔絲子(二味先用溫水淘洗,去泥砂,控幹,以好酒浸四、五日,蒸四、五次,研令極爛,捏成餅子,焙幹,方可為末)香附子金毛狗脊骨碎補并細切,炒令黃色,舂擦去毛令盡方秤)石斛(揀色黃如金、大者,去根皮,細切,用好酒浸一宿,蒸一炊久,慢火炒燥秤用)卷柏甘松(并洗,去根土用)肉苁蓉(揀香而肥有鱗甲分明者,乃其端有心者方真。
有鹽霜者不用)當歸(揀如馬尾重半兩以上,氣香味甜者為上。
微炒)川牛膝(揀如鼠尾,軟而甜者為上) 并去蘆,酒浸半日,不可太過,久則失味。
洗淨,慢火焙幹,切,方秤分兩。
五加皮桂心(補藥用厚者,發散用薄者)海桐皮黃柏皮楊梅皮白藓皮杜仲厚樸桑白皮(或炙炒。
今人多以橘樹根皮為僞,最要仔細辨) 并削去粗皮,細切方用。
惟杜仲、厚樸,每一斤用生姜一斤研取自然汁,罨一宿,次日炒令黃色。
甜瓜子栝蒌子冬瓜仁(去皮)杏仁桃仁郁李仁(并先去尖、雙仁,卻用水煮一、二沸,去皮,以麥麸炒黃,秤用)酸棗仁(去皮,炒香用)柏子仁(揀去殼,别炒、研用)皂角(去皮弦子,酥炙)川椒(揀色紅而口白辛香者為上。
去棱目及閉口者,然後慢火炒令色變,以紙乘于地上,碗覆出汗為度)山栀(小者佳,一名越桃)縮砂白豆蔻益智草果(并去皮,取仁秤)槟榔(如雞心者佳)大腹子(二味生用)肉豆蔻(三味面裹炮,令面黃為度)山茱萸诃子(炮去核,取肉秤。
雙核者名诃藜勒,獨核名诃子)川楝子(蒸,去皮核、炒秤)大黃(濕紙裹煨令香熟。
亦有酒洗生用)三棱(亦有以紅蒲根為僞者)蓬莪術(二味并用濕紙裹,炮令香軟,細切。
或更用酽醋浸半日用)郁金狼毒紫河車(三味并洗,切,焙)神曲半夏曲麥芽谷芽(并搗碎、炒黃用)白姜(出大通池州者尤佳)天雄(重兩半以上,有象眼者佳)附子(揀圓而堅實者為上)草烏川烏(重七、八錢,如鵝腦者為上) 五味并用灰火炮裂,去皮、尖、臍用。
天南星(重一兩者佳,忌用虎掌。
炮去皮,或以白礬水浸一、二宿)吳茱萸(去枝葉)半夏 二味并用,湯泡七次。
半夏曲(以洗過半夏為末,以生姜自然汁捏為餅子,炙黃用)生地黃(洗,焙幹秤。
亦用研取自然汁)熟地黃(溫水淨洗,焙幹,卻以好酒發濕,卻用巾子乘于甑上蒸,再用酒灑,九蒸九爆,焙燥秤。
地黃生者平宣,熟者溫補。
虛人須補藥,當用熟。
《本草》雲:男子宜用熟者,女子宜用生者)滴乳香(用蚌粉略炒,挂窗孔中風幹,研)延胡索(去根皮)貝母(去心,姜浸一宿)山藥川芎芍藥知母續斷(川中來者,色赤而瘦者佳)小薊根(以上略洗、細切,慢火焙幹用)巴戟(揀紫色者為上,水浸軟)牡丹皮枸杞根(即地骨皮也。
初虞世雲:此藥至賤,都下并無真者。
大抵都人雖一賤亦作僞)石蓮烏藥(洪州者為上)麥門冬天門冬(略用水浸軟。
此二門冬去心、子,火上焙熱,即當風涼之,如此不過三、四次即易幹,仍不
惟紫蘇、藿香飲藥中宜兼嫩梗,大能下氣。
黃連(宜揀大而似鷹爪者尤佳)石菖蒲(一寸九節者佳。
此種類甚多,取生于石上,葉有劍脊者真,無劍脊者名溪荪,生于泥中者名昌陽,可解巴豆毒。
二味并去須,細切)舶上茴香北茴香葫蘆巴(酒炒)破故紙蛇床子薏苡仁紫蘇子(除是自種自取方是真者,可以伐病。
雖雲細而香者是真,今人多采野蘇子以亂其真。
其子亦小,卻以真蘇葉挼令香,更不可辨)菴子葶苈子(甜者,揀細而脆者真。
要分甜、苦)黑牽牛(亦有半生半炒)牛蒡子芫花(醋浸過,炒令黃色去梗) 以上并隔紙炒香。
五味子(色黑内有羊腎者佳。
入補藥中宜炒用,入嗽藥中宜生用)木鼈子(去殼切,以麸炒)巴豆(川中來者似菘子而差小者為上。
去殼及皮,必用皮紙裹打去油,如此者三、五次油方盡。
或有不去油者)車前子兔絲子(二味先用溫水淘洗,去泥砂,控幹,以好酒浸四、五日,蒸四、五次,研令極爛,捏成餅子,焙幹,方可為末)香附子金毛狗脊骨碎補并細切,炒令黃色,舂擦去毛令盡方秤)石斛(揀色黃如金、大者,去根皮,細切,用好酒浸一宿,蒸一炊久,慢火炒燥秤用)卷柏甘松(并洗,去根土用)肉苁蓉(揀香而肥有鱗甲分明者,乃其端有心者方真。
有鹽霜者不用)當歸(揀如馬尾重半兩以上,氣香味甜者為上。
微炒)川牛膝(揀如鼠尾,軟而甜者為上) 并去蘆,酒浸半日,不可太過,久則失味。
洗淨,慢火焙幹,切,方秤分兩。
五加皮桂心(補藥用厚者,發散用薄者)海桐皮黃柏皮楊梅皮白藓皮杜仲厚樸桑白皮(或炙炒。
今人多以橘樹根皮為僞,最要仔細辨) 并削去粗皮,細切方用。
惟杜仲、厚樸,每一斤用生姜一斤研取自然汁,罨一宿,次日炒令黃色。
甜瓜子栝蒌子冬瓜仁(去皮)杏仁桃仁郁李仁(并先去尖、雙仁,卻用水煮一、二沸,去皮,以麥麸炒黃,秤用)酸棗仁(去皮,炒香用)柏子仁(揀去殼,别炒、研用)皂角(去皮弦子,酥炙)川椒(揀色紅而口白辛香者為上。
去棱目及閉口者,然後慢火炒令色變,以紙乘于地上,碗覆出汗為度)山栀(小者佳,一名越桃)縮砂白豆蔻益智草果(并去皮,取仁秤)槟榔(如雞心者佳)大腹子(二味生用)肉豆蔻(三味面裹炮,令面黃為度)山茱萸诃子(炮去核,取肉秤。
雙核者名诃藜勒,獨核名诃子)川楝子(蒸,去皮核、炒秤)大黃(濕紙裹煨令香熟。
亦有酒洗生用)三棱(亦有以紅蒲根為僞者)蓬莪術(二味并用濕紙裹,炮令香軟,細切。
或更用酽醋浸半日用)郁金狼毒紫河車(三味并洗,切,焙)神曲半夏曲麥芽谷芽(并搗碎、炒黃用)白姜(出大通池州者尤佳)天雄(重兩半以上,有象眼者佳)附子(揀圓而堅實者為上)草烏川烏(重七、八錢,如鵝腦者為上) 五味并用灰火炮裂,去皮、尖、臍用。
天南星(重一兩者佳,忌用虎掌。
炮去皮,或以白礬水浸一、二宿)吳茱萸(去枝葉)半夏 二味并用,湯泡七次。
半夏曲(以洗過半夏為末,以生姜自然汁捏為餅子,炙黃用)生地黃(洗,焙幹秤。
亦用研取自然汁)熟地黃(溫水淨洗,焙幹,卻以好酒發濕,卻用巾子乘于甑上蒸,再用酒灑,九蒸九爆,焙燥秤。
地黃生者平宣,熟者溫補。
虛人須補藥,當用熟。
《本草》雲:男子宜用熟者,女子宜用生者)滴乳香(用蚌粉略炒,挂窗孔中風幹,研)延胡索(去根皮)貝母(去心,姜浸一宿)山藥川芎芍藥知母續斷(川中來者,色赤而瘦者佳)小薊根(以上略洗、細切,慢火焙幹用)巴戟(揀紫色者為上,水浸軟)牡丹皮枸杞根(即地骨皮也。
初虞世雲:此藥至賤,都下并無真者。
大抵都人雖一賤亦作僞)石蓮烏藥(洪州者為上)麥門冬天門冬(略用水浸軟。
此二門冬去心、子,火上焙熱,即當風涼之,如此不過三、四次即易幹,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