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

關燈
烏玉兔相迎。

    入玉爐、金鼎丹砂,煉陽神、出朝玉京。

    此個家風,冰清玉潔,點頭多謝知音。

    欲要成雙全後,價值千金。

     太常引     譚真人 非僧非俗亦非仙。

    茅屋兩三椽。

    白石與清泉。

    更誰問、桃源洞天。

     一爐寶篆,一瓯春雪,澆灌淨三田。

    閑想谷神篇。

    不覺松枝月圓。

     其二 光陰迅速不停留。

    春去又還秋。

    展破皺眉頭。

    且唱和、仙歌散憂。

     百年短景,争名競利,圖恁惹閑愁。

    休恁苦貪求。

    但得過、随緣便休。

     其三 百年勳業鏡中看。

    歎行路古來難。

    風雨換朱顔。

    更誰管、安仁鬓斑。

     掀天聲價,淩雲氣勢,短夢破槐安。

    回首問青山。

    放一片、孤雲自閑。

     青玉案 無為大道人難曉。

    隻為工夫少。

    猛悟回光常返照。

    三田之内,六府之中,塵垢頻頻掃。

    諸緣斷處清懷抱。

    一點虛靈自耀。

    認得玄元清靜道。

    百關調暢,一性圓明,得出遊仙島。

     其二#8    〔邱長春〕 一從東别長安道。

    西住蟠溪廟。

    漸扣南山雲寂渺。

    茅庵冷淡,土寵潇灑,官府何曾到。

    夜深陌上行人悄。

    忽聽岩前子規叫。

    〔切切松梢啼到曉〕。

    聲聲相勸,不如歸去,争奈工夫少。

     賀聖朝 草堂初寐,青衣扃戶,丹頂歸巢。

    抱瑤琴,高枕夢遊仙島,待閑訪三茅。

     中宵睡覺,聲如鳴佩,竹被風敲。

    隔疏林,斜望斷雲飛,正月上松梢。

     解佩令 一生蒙懂,世事不曉。

    吃茶飯、不知饑飽。

    坐處生根,立一似、頑石當道。

    任傍人、笑我虛矯。

    文藝不解,豈知典教。

    說修行、無口分剖。

    面上塵埃,發胡松、身披納襖。

    永長生、浩劫不老。

     粉蝶兒 欲識還丹,認取自家宗祖。

    便不計、當初來處。

    是誰人,椿胎骨,誰人捏塑捉住。

    這一靈性,元來是,鉛結聚。

    既已為人,要了自家龍虎。

    便不會、卻擒捉住。

    把金丹一粒,吞來入腹。

    恁時免得,輪回受苦。

     武陵春 物物般般都放下,熟境目然休。

    忙裹偷閑鬧處收,不挂一絲頭。

    動靜不拘無動靜,法界莫能歸境丘。

    逍遙物外,遊性似水晶球。

     拾菜娘     邱長春 一片頑心要似飛。

    引入千古不思歸。

    幸遇明師因曉了,肯教熟境再相随。

    你待東時我卻西。

    我今省悟即從伊。

    萬劫輪回皆為汝,百般魔障更因誰。

     二郎神 小張歌,也好把、繁華勘破。

    速認元初真面目,把意馬心猿牢鎖。

    百歲光陰能有幾,也不可虛過。

    耳卻聽囑付,仙風道骨,莫向紅塵埋堕。

    省呵。

    把師父親言記着。

    你原是蓬萊洞裹仙,為思凡、人間淪落。

    速整仙胎歸上會,莫荏苒、俗情系縛。

    自思忖,假饒積玉堆金,終久幻化如何。

     青梅引 我笑迷人,不信乖劣。

    癡心戀,貪名利萦擊。

    落魄狂遊,每将術藝養道,用安身己。

    道知和息。

    藜杖藥瓢,蓑衣蠻笠。

    縱大地有滿地真珠,那的直甚閑氣。

    無限峰巒聳翠。

    略撰個茅庵,用做栖心,幸有靈苗裔。

    更兼泉水。

    饑渴自然無礙。

    獨坐深山裹。

    悶看乾坤間隔,望落落如曉星之勢。

    再遇何年,駕雲朝上帝。

     玉胡蝶 捉住玉山赤鳳,神舟同泛,激浪漂浮。

    便使烏龜開口,出頭喜谟,吸洪濤、枯乾北海,使巨波、澆灌西湖。

    自舒敷。

    水紋花面,此日是金鋪。

    光珠。

    盈盈照耀,恰如明月,晃晃方隅。

    普徧騰輝,盡成霞彩環纡。

    見圓珠、深深漸見,結寶丹、空外超踰。

    得臨大羅天上,永永惺蘇。

     玉液泉 這消息,幾人知,獨我全真好。

    大悟來,心地清涼,便分曉。

    本來面目常照。

    最玄妙。

    金關開,玉戶閉,來往通關竅。

    遍三田,覺上下和沖,降銀雪,黃芽遍生芝草。

    姹嬰舞跳。

    透引動、龍吟虎嘯。

    般運在,斡旋中,坎離颠倒。

    龜蛇戰鬥,水火抽添,爐内燒丹,結就明珠晃耀。

    玉皇深恩宣诏。

    祥雲攢罩。

    恁時穩跨青鸾,歸蓬島。

     煉丹砂(浪淘沙)  馬丹陽 行道要心堅,密護丹田。

    調和真息永綿綿。

    十二時中常若見,休要塵牽。

    訣要避喧嘩,靜處安然。

    須通語默默言傳。

    神秀丹成行滿,得去朝元。

     點绛層#9    桓真人 小小瓢兒,生得天然詫□□。

    身矬矮。

    瓢兒元有口,難開解。

    認得乾坤,此理誰能解。

    腰間帶。

    道人偏愛。

    不換金魚袋。

     其二 堪嗟人人,波波劫劫貪名利。

    何時已。

    眼光落地,到此才方悔。

    雖有兒孫,要替應難替。

    思下淚。

    這場滋味,認着心先碎。

     其三     邱長春 昨夜醺醺,醉中似覺乘丹鳳。

    笙歌共。

    四天飛縱,悟入桃源洞。

    正向深溪,閑把明珠弄。

    □晨動。

    一聲風送,驚斷遊仙夢。

     嗚鶴徐音卷之四 #1此首應為散曲,雙調。

     #2以下兩詞均見《磻溪集》。

    詞牌本名『解佩令』。

     #3此詞亦見《磻溪集》。

    詞牌本名『行香子』。

     #4#5此詞原缺署名。

    《全唐詩》題名『呂嵓』。

     #6此句下疑有脫漏。

     #7此詞僅殘存半阙。

     #8此詞又見《磻溪集》。

    詞牌又名『青蓮池上客』。

     #9此詞又見張繼先《虛靖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