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

關燈
然超萬歲。

     永遇樂 試問諸公,本來模樣,如何形狀。

    縱使丹青,難描這個,曠劫端嚴相。

    無形無影,觀之不見,聽之又無響。

    露堂堂、不搖不動,目前甚是明朗。

    人還省悟,回光返照,莫向外邊勞攘。

    放下諸緣,屏除萬事,物物離心上。

    迷雲消散,性天獨露,心月永無遮障。

    與三界、一切諸仙,并無兩樣。

     其二 行也無憂,坐也無悶,長安長樂。

    息息綿綿,朝朝暮暮,保養神珠一顆。

    閑是閑非,莫偢莫采,大忌競争人我。

    滅無明、心似寒灰,便是道人功果。

    猿兒不走,馬兒捉住,龍虎定中交媾。

    陽降陰升,日來月往,爐煉長生藥。

    抽添鼎内,不須炊爨,自有九陽真火。

    霜心子、明把天機,與君說破。

     宣靜三台    牛真人 自小飄蓬,身心落魄,雲遊多在山東。

    世間事,看破渾是假想,榮華猶似夢中。

    蓋個庵兒,隈山靠水,栽松種竹成林。

    炕暖窗明,樂清閑、勝競利名。

    月朗山東,涼風細細,南溪綠水鄰鄰。

    漸煉得,方寸如灰冷,一陽生,玉鼎自溫。

    秀氣氤氲,仙花爛熳,芳芬開遍黃庭。

    玉女金童,采将來、煉就紫金。

    運轉三關,驅回四象,沖和一點靈明。

    氣結神凝,聽笙箫、一派樂音。

    夙世前緣,生逢正教,全真妙道幽深。

    行滿功成,跨鸾鶴上太清。

     詠武夷#11     白玉蟾 憶昔秦時,中秋日、武夷九曲。

    煙寂寂、斜陽數尺,寒鴉枯木。

    三十六峰凝曉翠,一溪流水生秋綠。

    正滿林、桂子散天香,飛金粟。

    神仙客,金丹熟。

    玉诏下,雲生足。

    石頭新換骨,尚黏紅肉。

    夜半月華明似晝,玉皇降辇鋪殽餗。

    笑曾孫、回首幔亭前,空松竹。

     詠白蓮 昨夜嫦娥,遊洞府、醉歸天阙。

    緣底事,玉簪堕地,水神不說。

    持向水晶宮裹去,曉來捧出将饒舌。

    被熏風、吹作滿天香,誰分别。

    芳而潤,清且潔。

    白似玉,寒如雪。

    想玉皇後苑,應無此物。

    隻得賦詩空賞歎,教人不敢輕攀折。

    笑李粗、梅瘦不如他,真奇絕。

     萬年春    邱長春 袖,襖秋來,着衣漸覺時相稱。

    霜天淨。

    暢懷遊興#12,不怕西風勁。

    百片千條,上手#13穿聯定。

    寬還緊。

    外疏狂性,内放明珠瑩。

     逍逼樂 天邊月,初似弓。

    庚地又無蹤。

    龍尋虎,虎尋龍。

    兩相逢。

    結一朵、金花弄風。

    天邊月,似偃爐。

    鉛汞鼎中居。

    須憑火,煉流珠。

    一葫蘆。

    三百八十有四铢。

     珍珠簾     白玉蟾 陰陽内感相交結,有鉛汞、分八卦羅列。

    金鼎煉黃芽,正一陽時節。

    子後午前方進火,向玉爐、烹成白雪。

    通徹。

    這玄關深奧,難輕洩。

    因師指訣幽微,把金丹大藥,将來分說。

    捉住虎龍精,自然日月。

    造化天機人怎曉,換俗骨、永無魔折。

    超越。

    望仙都稽 首,朝元金阙。

     醺香 自小孤雲,身外無萦系。

    披一片,搭一片,逍遙快活計。

    破葫瓢、腰間挂,别無行李。

    是人笑我沒操持。

    盡教傍人點指。

    古廟祠堂,且共泥神作戲。

    破砂盆,潑瓦罐,折匙無筋。

    破紙被,糊包定,彎跧打睡。

    隻等待,行滿功成朝玉帝。

    方表男兒有志。

     望蓬萊     邱長春 聽咨告,小事要君知。

    萬事苦求終害己,得便宜處落便宜。

    伶俐不如癡。

    真修煉,心外莫行持。

    隻具眼前為見在,自然煩惱不相随。

    步步入無為。

     四塊玉 光景如梭,勸早早回頭尋活計。

    莫被利役名牽,酒色昏迷。

    是非人我,空惹閑氣。

    鉛枯汞竭,恁藏休悔,謾爾傷悲。

    便做從今,下手理會,甯早莫稽遲。

    呆癡。

    自落便宜。

    縱養家千口成何濟。

    枉使身心勞碌,晝夜無眠,老卻朱顔,教君憔悴。

    何須自苦,怎不回首,自家推算,無常有誰能替。

     嗚鶴餘音卷之一竟 #1按此首據考應為元人白贲所撰散曲。

    原題邱處機,有誤。

     #2此詞又見《磻溪集》。

    以下據之校補。

     #3原本缺題。

    此詞又見《磻溪集》,應為邱處機作。

     #4原缺題。

    詞又見《磻溪集》。

    下首亦見。

     #5真修:《磻溪集》作『珍羞』,亦通。

     #6精液:《磻溪集》作『律液』。

     #7寒空:《磻溪集》作『寒控』。

     #8此詞又見林自然編《長生指要》。

     #9原本缺題,據考此詞應為南宋葛長庚撰。

     #10一師:《磻溪集》作『一詩』。

    下文『何異』,《磁溪集》作『何義』。

     #12此詞牌本名『滿江紅』,下首同此。

    均為白玉蟾撰。

     #14暢懷遊興:原本誤作『暢懷憂』。

    據《磻溪集》改。

     #15上手:《磻溪集》作『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