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傷動氣,血熱汗洩,不避邪氣,使淫氣與衛氣相并,則肌肉不仁,腑熱不利,故色敗皮癢鼻崩壤,或自不仁,極惡之業所緻,久則身白皮脫,如蛇皮之狀,用桑枝灰一鬥,熱湯淋汁洗頭面,次用大豆及毛豆漿添熱水,三日一浴,一日一洗,外用側柏葉蒸,曬幹白膠香等分,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湯下,日進三次,随浴随服。
五草六木湯百九十三歌曰:椿槐桃柳幹茄柯,桑谷天麻酒一鍋,蒼耳金銀藤辣蓼,久年風疠自消磨。
濕風痛風湯百九十四石楠葉馬鞭草辣蓼煎湯浸洗即愈。
三宣湯百九十五麻黃根地骨皮草烏頭(各二兩)加樸硝(二兩)研勻上,每用一兩,水一桶,椒一合,蔥三十根,艾一兩,煎十數沸,加入米醋一碗,去渣,于密室中,先以蛻巾拖搭四肢,候冷,即澡洗之,令汗透,身面如珠就于室中睡一時,汗解方出,五日一浴。
八葉湯百九十六桑葉荷葉地黃葉皂角葉蒼耳葉薄葉菖蒲葉首烏葉各曬幹,燒存性,淋汁揩洗。
倒陽方百九十七又名石蠶散。
凡大風瘡腫,斑黑頓消,必須戒色,方可保命。
用石蠶生研為末,酒下一錢,陽莖即痿軟不舉。
蚺蛇油百九十八用蚺蛇油塗在陽莖上,即痿軟不舉。
敗豬血散百九十九臘月内取殺豬流血盡時滴出者,貯陰自幹為末,以豬腦調為丸梧子大,飛鹽酒下三錢,則一月不舉。
生瓜散二百又名敗花散。
諸果皆先開花而後結實,惟絲瓜則先結實而後開花,若開狂花則連瓜爛去,若好花則花謝瓜長,看其蔓上若有狂花謝下,即采此瓜幹之,名敗花果,以此為末與人服之,則陽事不舉,非惟絲瓜,但是先生本身而後開花之物,服之皆可痿陽。
蒸法二百另一将地上掘一深坑,長六尺,闊三尺,深二尺,以桑柴火或炭火燒通紅,酒糟拌襲糖各五鬥,先于甑内蒸熱,乘熱投于坑内鋪平即用,扁柏葉鋪濃,上以草薦蓋之,再攤一席,令病患卧在席上,以被蓋濃,勿使通風,睡一二時,底下火氣通過糟糠其柏葉,自然出臭汗,遍身通泰,半夜後漸去被,待汗自幹方出,至明日于無風處以草木湯浴洗,去其汗穢。
如病患強壯可服防風通聖散一二碗,或青風藤膏一二錢,方入蒸也,甚妙如虛弱者,不可服藥,隻蒸可也。
熨法二百另二用晚蠶砂和鹽炒熱,布包,但有腫塊處,乘熱熨之,冷即易,以醋拌炒尤妙。
初起者即退。
如無蠶沙,即太湖沙泥或珠子,無名異醋炒熨之亦好。
洗熏法二百另三川椒川烏胡蔥草烏煎濃湯加雄黃、石黃末浸洗攣指一日,用側柏葉、松節、辣蓼燒爛熏半日,将乳香、沒藥、血竭、砂、川烏、草烏、麝香、樟冰、白芨為末,減水調煎一二沸,塗在攣指上,七日不可見湯,其皮自然退下,再熏二三次即愈。
治疠瘡法二百另四洗方威靈仙首烏菖蒲甘草防風荊芥劉寄奴苦參(各一兩三錢)上锉碎入甕,滿水煎濃汁,清晨令病患飲食略飽,将藥湯放缸内,病患坐于缸上,架子安穩,令湯氣熏之,如冷以燒火大磚投下,使熱氣沖上如此三四次,方入湯中洗澡,須在小密室不通風處方好,早晨浴至午間方止,即以擦藥五錢,半于兩手心擦摩,半于兩足心擦摩,以右摩左,以左摩右,手足頻易摩之。
午間浴罷,摩至申酉時,手心足底如火熱,用紙條捆縛兩手足底心緊包,以免散氣。
即吃煎藥一大碗,如此縛定三日,不許解開,亦不吃鹽醬,不可見風,如見風則久不肯變色,亦不肯退斑痕,止吃煎藥一碗,第四日以生雞湯開腥守戒,七日全愈。
擦方二百另五水銀(一錢七分)膽礬明礬(各八分半)和研不見星,用麻油調濃,再久擂之,如泥。
煎方二百另六防風荊芥山栀羌活獨活連翹前胡川芎當歸木瓜花粉黃連風藤白芷皂刺冷飯團(各等分)姜棗水煎服,三服,分三日服之。
雙根沙皮飲二百另七治初疠瘡,又治結毒下疳蛀斡。
荊芥根(二兩)麻黃根(二兩五錢)晚蠶沙(五錢)白藓皮五加皮(各三兩)防風當歸大黃(各一兩)牙皂(九斤)天花粉連翹(各一兩五錢)羌活獨活(各七錢)土茯苓(一斤)上均作五帖,水煎,加酒一半,溫服,先服十帖。
丸方二百另八金銀花荊芥穗防風(各四兩)舊琉璃灰(二兩)共為末,熟地四兩,酒煮搗爛,再加冷飯團十兩,搗成糊方加藥末為丸,桐子大。
以煎藥送下五十丸,其冷飯團取白肉為妙。
煎方二百另九當歸防風風藤生地熟地荊芥木通甘草天麻米仁蜂房(燒黃香)桑寄生赤芍皂刺金銀花白藓皮大劑每帖加冷飯團一兩,水煎,送丸藥下。
如頭面,多加川芎;身上,多加升麻,本;手臂,多加五加皮;腳腿,多加牛膝、木瓜。
七聖散二百十金銀花(四兩)杏仁(十四粒)皂角子(七粒)牙皂(七片)僵蠶(十四條)蟬蛻(二錢)土茯苓(一斤)水四碗煎二碗,作二三次服,輕二帖,重三四帖,愈。
白通湯二百十一白術木通木瓜前胡柴胡羌活獨活花粉金銀花風藤牛膝甘草陳皮角針蒺藜薄荷米仁蒼耳子皂角子(各等分)每帖加土茯苓一兩,姜棗水煎服。
荊神飲二百十二治疠瘡初起。
荊芥穗四兩,水五六碗,煎去三之二,濾清服。
又以一斤煎湯先熏後洗,不過三四次即愈。
無毒不發。
火珠漿二百十三治初生疠瘡。
用蛇卵草取自然汁,沖酒溫服數碗,一連四五次,脫愈。
黃龍髓二百十四治疠瘡初起。
取白頸蚯蚓,于盆内搗爛,加水研淘澄清,取其清水,日服一次,二三日即愈。
杞頭湯二百十五治疠初起,即服敗毒散三四帖。
以枸杞頭二三斤,煎濃湯熏洗二三次,愈。
番白飲二百十六此真方也,并可治黴毒(家嚴注)。
番白草紫花地丁當歸木通皂刺風藤皂角子牛蒡子蛇床子僵蠶(十二個)桑皮米仁每帖加土茯苓四兩,水酒各半,煎服十帖,病愈。
八仙湯二百十七兼治疠瘡結毒。
人參(三分)米仁(二錢)花粉(一錢二分)皂刺(二十一個)蜂房(七孔)浮麥(一握)冷飯團(三兩)琉璃灰(七分半)水煎溫服,七帖病愈。
三川神應湯二百十八川芎牛膝(各五分)川黃連土黃連(各一錢)先以飯團一斤半,将竹刀刮去皮,止用白肉,不用黃色,打碎不見鐵器,用水四大碗,煎至二碗去渣入藥,再煎取一碗,又用雄豬夾肝煎油三匙入内,服三四帖止。
三分散二百十九治疠風初起。
用黃花酒拌,九蒸曬為末。
溫酒送下一二分,酒盡量飲,麻木一晝夜,随服補中湯三帖,第四日照前又服三分,又服補中湯三帖,如此三次,初服發瘡,二服出水盡幹,三服脫光,永不再發。
黃白大丹二百二十治同上。
用槐花半斤,以滾湯泡去鍛石,焙幹為末。
加白礬四兩,酒糊丸桐子大。
每服五六十丸,酒下,日進三服,服盡病痊。
坎離丹二百二十一明雄黃(一兩)明礬(二兩)共為末。
每服五分,熱酒下,如難服,用黃米糊丸,桐子大。
服三七日,全愈永無毒發。
棗靈丹二百二十二敗龜闆灰馬瓢草地骨皮(各一兩)槐實川椒油胡桃(各一兩)如瘡大加桦皮末一兩,上為末,北紅棗丸,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茶下,七日愈。
三母五子丹二百二十三益母草知母貝母槐子蒼耳子蔓荊子皂角子牛蒡子等分為末,每一兩加虎胫骨一錢,存性和白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一二十丸,溫酒下。
定痛飲二百二十四治筋骨疼痛久不愈者。
茜草麻黃烏藥(各一錢)細茶芽(三錢)槐子炒焦川椒(各五錢
五草六木湯百九十三歌曰:椿槐桃柳幹茄柯,桑谷天麻酒一鍋,蒼耳金銀藤辣蓼,久年風疠自消磨。
濕風痛風湯百九十四石楠葉馬鞭草辣蓼煎湯浸洗即愈。
三宣湯百九十五麻黃根地骨皮草烏頭(各二兩)加樸硝(二兩)研勻上,每用一兩,水一桶,椒一合,蔥三十根,艾一兩,煎十數沸,加入米醋一碗,去渣,于密室中,先以蛻巾拖搭四肢,候冷,即澡洗之,令汗透,身面如珠就于室中睡一時,汗解方出,五日一浴。
八葉湯百九十六桑葉荷葉地黃葉皂角葉蒼耳葉薄葉菖蒲葉首烏葉各曬幹,燒存性,淋汁揩洗。
倒陽方百九十七又名石蠶散。
凡大風瘡腫,斑黑頓消,必須戒色,方可保命。
用石蠶生研為末,酒下一錢,陽莖即痿軟不舉。
蚺蛇油百九十八用蚺蛇油塗在陽莖上,即痿軟不舉。
敗豬血散百九十九臘月内取殺豬流血盡時滴出者,貯陰自幹為末,以豬腦調為丸梧子大,飛鹽酒下三錢,則一月不舉。
生瓜散二百又名敗花散。
諸果皆先開花而後結實,惟絲瓜則先結實而後開花,若開狂花則連瓜爛去,若好花則花謝瓜長,看其蔓上若有狂花謝下,即采此瓜幹之,名敗花果,以此為末與人服之,則陽事不舉,非惟絲瓜,但是先生本身而後開花之物,服之皆可痿陽。
蒸法二百另一将地上掘一深坑,長六尺,闊三尺,深二尺,以桑柴火或炭火燒通紅,酒糟拌襲糖各五鬥,先于甑内蒸熱,乘熱投于坑内鋪平即用,扁柏葉鋪濃,上以草薦蓋之,再攤一席,令病患卧在席上,以被蓋濃,勿使通風,睡一二時,底下火氣通過糟糠其柏葉,自然出臭汗,遍身通泰,半夜後漸去被,待汗自幹方出,至明日于無風處以草木湯浴洗,去其汗穢。
如病患強壯可服防風通聖散一二碗,或青風藤膏一二錢,方入蒸也,甚妙如虛弱者,不可服藥,隻蒸可也。
熨法二百另二用晚蠶砂和鹽炒熱,布包,但有腫塊處,乘熱熨之,冷即易,以醋拌炒尤妙。
初起者即退。
如無蠶沙,即太湖沙泥或珠子,無名異醋炒熨之亦好。
洗熏法二百另三川椒川烏胡蔥草烏煎濃湯加雄黃、石黃末浸洗攣指一日,用側柏葉、松節、辣蓼燒爛熏半日,将乳香、沒藥、血竭、砂、川烏、草烏、麝香、樟冰、白芨為末,減水調煎一二沸,塗在攣指上,七日不可見湯,其皮自然退下,再熏二三次即愈。
治疠瘡法二百另四洗方威靈仙首烏菖蒲甘草防風荊芥劉寄奴苦參(各一兩三錢)上锉碎入甕,滿水煎濃汁,清晨令病患飲食略飽,将藥湯放缸内,病患坐于缸上,架子安穩,令湯氣熏之,如冷以燒火大磚投下,使熱氣沖上如此三四次,方入湯中洗澡,須在小密室不通風處方好,早晨浴至午間方止,即以擦藥五錢,半于兩手心擦摩,半于兩足心擦摩,以右摩左,以左摩右,手足頻易摩之。
午間浴罷,摩至申酉時,手心足底如火熱,用紙條捆縛兩手足底心緊包,以免散氣。
即吃煎藥一大碗,如此縛定三日,不許解開,亦不吃鹽醬,不可見風,如見風則久不肯變色,亦不肯退斑痕,止吃煎藥一碗,第四日以生雞湯開腥守戒,七日全愈。
擦方二百另五水銀(一錢七分)膽礬明礬(各八分半)和研不見星,用麻油調濃,再久擂之,如泥。
煎方二百另六防風荊芥山栀羌活獨活連翹前胡川芎當歸木瓜花粉黃連風藤白芷皂刺冷飯團(各等分)姜棗水煎服,三服,分三日服之。
雙根沙皮飲二百另七治初疠瘡,又治結毒下疳蛀斡。
荊芥根(二兩)麻黃根(二兩五錢)晚蠶沙(五錢)白藓皮五加皮(各三兩)防風當歸大黃(各一兩)牙皂(九斤)天花粉連翹(各一兩五錢)羌活獨活(各七錢)土茯苓(一斤)上均作五帖,水煎,加酒一半,溫服,先服十帖。
丸方二百另八金銀花荊芥穗防風(各四兩)舊琉璃灰(二兩)共為末,熟地四兩,酒煮搗爛,再加冷飯團十兩,搗成糊方加藥末為丸,桐子大。
以煎藥送下五十丸,其冷飯團取白肉為妙。
煎方二百另九當歸防風風藤生地熟地荊芥木通甘草天麻米仁蜂房(燒黃香)桑寄生赤芍皂刺金銀花白藓皮大劑每帖加冷飯團一兩,水煎,送丸藥下。
如頭面,多加川芎;身上,多加升麻,本;手臂,多加五加皮;腳腿,多加牛膝、木瓜。
七聖散二百十金銀花(四兩)杏仁(十四粒)皂角子(七粒)牙皂(七片)僵蠶(十四條)蟬蛻(二錢)土茯苓(一斤)水四碗煎二碗,作二三次服,輕二帖,重三四帖,愈。
白通湯二百十一白術木通木瓜前胡柴胡羌活獨活花粉金銀花風藤牛膝甘草陳皮角針蒺藜薄荷米仁蒼耳子皂角子(各等分)每帖加土茯苓一兩,姜棗水煎服。
荊神飲二百十二治疠瘡初起。
荊芥穗四兩,水五六碗,煎去三之二,濾清服。
又以一斤煎湯先熏後洗,不過三四次即愈。
無毒不發。
火珠漿二百十三治初生疠瘡。
用蛇卵草取自然汁,沖酒溫服數碗,一連四五次,脫愈。
黃龍髓二百十四治疠瘡初起。
取白頸蚯蚓,于盆内搗爛,加水研淘澄清,取其清水,日服一次,二三日即愈。
杞頭湯二百十五治疠初起,即服敗毒散三四帖。
以枸杞頭二三斤,煎濃湯熏洗二三次,愈。
番白飲二百十六此真方也,并可治黴毒(家嚴注)。
番白草紫花地丁當歸木通皂刺風藤皂角子牛蒡子蛇床子僵蠶(十二個)桑皮米仁每帖加土茯苓四兩,水酒各半,煎服十帖,病愈。
八仙湯二百十七兼治疠瘡結毒。
人參(三分)米仁(二錢)花粉(一錢二分)皂刺(二十一個)蜂房(七孔)浮麥(一握)冷飯團(三兩)琉璃灰(七分半)水煎溫服,七帖病愈。
三川神應湯二百十八川芎牛膝(各五分)川黃連土黃連(各一錢)先以飯團一斤半,将竹刀刮去皮,止用白肉,不用黃色,打碎不見鐵器,用水四大碗,煎至二碗去渣入藥,再煎取一碗,又用雄豬夾肝煎油三匙入内,服三四帖止。
三分散二百十九治疠風初起。
用黃花酒拌,九蒸曬為末。
溫酒送下一二分,酒盡量飲,麻木一晝夜,随服補中湯三帖,第四日照前又服三分,又服補中湯三帖,如此三次,初服發瘡,二服出水盡幹,三服脫光,永不再發。
黃白大丹二百二十治同上。
用槐花半斤,以滾湯泡去鍛石,焙幹為末。
加白礬四兩,酒糊丸桐子大。
每服五六十丸,酒下,日進三服,服盡病痊。
坎離丹二百二十一明雄黃(一兩)明礬(二兩)共為末。
每服五分,熱酒下,如難服,用黃米糊丸,桐子大。
服三七日,全愈永無毒發。
棗靈丹二百二十二敗龜闆灰馬瓢草地骨皮(各一兩)槐實川椒油胡桃(各一兩)如瘡大加桦皮末一兩,上為末,北紅棗丸,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茶下,七日愈。
三母五子丹二百二十三益母草知母貝母槐子蒼耳子蔓荊子皂角子牛蒡子等分為末,每一兩加虎胫骨一錢,存性和白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一二十丸,溫酒下。
定痛飲二百二十四治筋骨疼痛久不愈者。
茜草麻黃烏藥(各一錢)細茶芽(三錢)槐子炒焦川椒(各五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