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陳皮荊芥半夏黃芩官桂蒼術首烏(各一兩)沉香木香乳香沒藥血竭紅花(各五錢)上均作三帖,用無灰酒一壇入藥,一帖封固。
隔湯煮五七沸,不拘時随量飲。
碧霞漿百三十三羌活獨活白芷川烏細辛菖蒲蒼術風藤苦參當歸防風升麻本蒺藜荊芥木瓜薄荷茄根防己天麻川芎射幹麻黃水萍胡麻葳蕤首烏木香檀香沉香仙靈脾威靈仙蛇床子實金銀花羊踯躅花(各五錢)酒漿一壇入藥五兩,隔湯煮透俟冷。
每飲一杯,避風二時,朝夕飲。
無憂酒百三十四治濕痹諸般腫痛。
防風牛膝羌活鼈甲炙虎骨炙松節蠶沙白術(各二兩)萆當歸(各三兩)秦艽(四兩五錢)蒼耳子枸杞(各四兩)茄根皮(八兩)杜仲(一兩五錢)紅花本香蛇(各一兩)酒漿一壇入藥四兩煮熟随量飲。
甘醴百三十五治麻痹不省人事。
羊踯躅花(一兩)北紅棗(五十枚)風藤(二兩)燒酒(五六碗)共入壇内,糠火煨,飲半小杯,令人昏迷一周時,酒未完而病已脫。
神仙酒百三十六治痛風遍身僵腫及半身不遂并外廣瘡寒濕皆效。
鬧羊花根(三斤)生姜(四兩)紅棗(六兩)醇酒(二十碗)酒漿(十碗)将藥浸入酒内,煨熟去渣,卧時服一小杯。
烏茶酒百三十七治痛風、痹症、疠風、疙瘩、黑腫、癱瘓,等症。
烏茶草即七葉連根草當歸五加皮川芎生地芍藥升麻白芷防風(各二兩)甘草(五錢)元參蒼耳子(各三兩)烏藥羌活獨活前胡秦艽金銀花鬧羊花根(各一兩)千金草〔(即HT草九首頭香糙米菊回回草)二兩〕好酒一壇入藥,隔湯煮透,随量飲,醉醒痛止。
推雲酒百三十八又名馮夷瓊漿,治紫雲、疙瘩、攣困、麻木、剜割不知者。
川烏(三兩泡)苦參羌活防風胡麻甘菊荊芥風藤連翹粉草白芷黃連當歸川芎黃芩芍藥牛膝獨活僵蠶蟬殼生地首烏威靈仙金銀花(各五錢)上均作二帖,用酒漿一壇入藥,一帖密封蒸之。
每日三進,每進一杯,重者四壇全愈。
輕者一料,飲酒時以藥湯頻浴為妙,藥湯方備下。
浴藥方百三十九菊花幹荷葉藿香白芷甘松麻黃沙參各等分為末每水一桶,入藥末三錢,加桃柳枝各一把,煎四五沸,睡時于無風處熱洗久出。
忌豬羊肉、房事、勞役、惟鳗鲡、烏魚白鴨,啖之方效。
治冷痛麻風百四十鬧羊花根(四兩)北紅棗(一斤)燒酒(五斤)上藥酒共入壇封固煮。
一日每飲一小杯,一周時醒頓愈。
苦參膏百四十一治大麻風瘾疹攣瘓等症。
新鮮苦參十斤锉片,老酒一壇浸之。
春五、夏三、秋七、冬九日取出,曬幹為末。
加紫萍五兩,用蒼耳草自然汁十碗煎熟,加白蜜五六斤同煉成膏,入參萍末和勻,瓷瓶收貯,每用一匙以白湯或酒化下。
仙黃花膏百四十二三四月間收羊,踯躅草連根搗取自然汁,煎煉加白蜜成膏,量加麝香、冰片、松香,收貯瓷瓶。
每服一匙,酒下昏沉一二時,醒後自覺爽快。
其風疠、麻痛頓愈。
膏百四十三六七月間收草,水洗淨拭去毛刺,搗取自然汁,文火慢熬,不住手攪之。
勿冷粘底,加白蜜煎煉,熟加當歸蘇木紅花乳香沒藥血竭木香沉香檀香麝香葳蕤各等分為末煉成膏,瓷瓶收貯,每用一匙白湯下一方取蒼耳汁對分煎之亦好。
鉛汞膏百四十四治風癞血、枯手足、僵攣身、内幹憔、骨瘦如柴者。
蘇木十斤研碎,以水三四桶煎試,滴水不散,去渣加紫草二斤。
當歸紅花各一斤锉碎入内,再煉去渣,再加乳香沒藥血竭沉香檀香香蛇人參麝香各等分為末,白蜜二斤同煎煉成膏收貯任服。
百花膏百四十五透骨草忍冬藤蒲公英鶴虱草九龍藤野天麻旱蓮草半枝蓮地楊梅草蒼耳草紫地丁地錦草旱辣藜大小青薄荷葉靈芝草魚腥草見腫消血見愁淡竹葉南天竹枸杞頭橘樹頭枳葉五加葉接骨木石楠頭地蜈蚣蓄草馬齒苋野芥菜蛇床葉長青草慎火草太湖蔥各等分,搗汁煎加蜜,煉成膏。
再加沉香檀香冰片麝香各等分為末,入内收貯瓷瓶,勿洩氣。
每服一匙酒下,日進三次。
倏合時,忌婦女雞犬見。
烏飯膏百四十六治大風攣曲者。
南天竹即(名烏飯時山人呼為一丈虎)春夏收其枝葉秋冬取其根皮水熬成膏服。
太乙神漿百四十七治諸風疠大症。
肥蟹十二隻,雌雄各半,去垢淨剁,爛入瓷瓶,内好嚴漆三十六兩入内,念咒六遍。
以雲鶴馬,包封埋陰地,喜神方向七七日取出,日飲一杯。
咒曰:天靈地靈天地清甯神仙和合萬氣本根祛邪療病永保長生,吾奉太上老君天醫使者敕令。
四聖膏百四十八治手背攣曲不舒,節間疼痛,攤在紙上貼之,漸漸痛止伸直。
姜汁蔥汁(各二碗)線膠(四兩)同煎煉,再入草烏末四兩為膏,如無蔥汁,須加火酒,再入乳沒(各一兩)。
五灰膏百四十九桑柴灰毛竹灰豆箕灰栗柴灰荞麥灰(各五升)淋取濃汁文武火煉俟凝加明堿(一塊)礦灰(一塊)砂白丁香白附子巴豆附子斑毛各等分為末,和勻收貯,如冷麻、大風、腫塊,并手足拘攣者以刀刺破皮膚塗之,爛去惡肉,以除毒根。
黑雲膏百五十大風大疠,紫黑腫塊,瘡癬惡形,塗之旦夕脫光。
當歸川烏川椒飛鹽(各二兩)赤芍白芷羌活木香僵蠶杏仁(各五錢)黑豆(一升半)芝麻(二升)蓖麻子(一百粒)蒼耳子(半升)白附子(一兩五錢)各為末,和勻,以槐花油四兩拌之,入瓷罐内築實。
以青槐枝數條插内通底,生布包瓶口。
将地掘一穴,埋一闊口,矮瓶在内,将藥瓶倒入,瓶内鹽泥封固上面,以棉花核二鬥堆在瓶上,以桑柴二百斤燒半日,去柴留炭,火煨至午間,則油滴在下瓶,内俟冷取出加雄黃乳香沒藥血竭(各五錢)牛黃(一錢)麝香(二錢)共研末加入。
通天膏百五十一凡大風疠瘡癢疼幹爛疥癬塗之立愈。
大風子(四斤)川胡麻蓖麻子土木鼈杏仁山棘(各二兩)芝麻(四合)上搗爛入瓶内築實,以柳枝三四根插着瓶底,掘地潭埋一大罐,外以水灌泥潭将藥瓶合在上口上以炭火打三炷香油下溜。
九子油膏百五十二蛇床子栝蒌子牛蒡子棉花子木鼈子蓖麻子胡麻子大風子蒼耳子各等分上搗和入,瓶内倒轉,炭火油加雄黃、麝香、樟腦末塗癬瘡。
長肉膏百五十三如風瘡爛潭,以濃茶洗淨,将膏塞入,不日長平。
銀朱雲母粉象牙末(各等分)以雞子清調之。
坎離膏百五十四凡大風乖疠,久爛無皮,以甘草湯洗淨,搽之三四日即愈。
血竭(三錢)冰片(一錢)輕粉水銀(各二錢)大風子肉(一兩)白占(五錢)上研至不見星,加熬熟香油,調加麝香(一分)冰片(二分)如治鶴膝風。
再加鬧羊花根二兩、穿山甲末六錢。
三白膏百五十五凡風疠、癬瘡、乖爛,塗二三次即愈。
大風子肉冰片水銀車米和研不見星。
小春膏百五十六凡痛風寒濕大風腫塊貼之如神。
桐油(一斤),煎滾即下黃丹(四兩),随下穿山甲(一兩),又下蜈蚣(十條),漸投白鵝毛(二兩),血餘(五錢),化盡傾水内俟冷收杯内,隔湯化開,入乳香、沒藥、血竭、車米、韶粉(等分,各一兩)。
青白膏百五十七用白松香、青葙子各等分,以蔥頭同打為餅,塞入爛潭,即生好肉長平。
三聖膏百五十八風瘡爛潭深久者,以濃茶同甘草煎洗淨。
用杏仁七十粒,半夏半粒,同搗細塞,俟肉長平,用摻藥收用。
雁來風百五十九黃占穿山甲炙車米大風子肉研細,菜油調塗,日易。
佛手膏百六十治諸風黑紫瘡核并手足腫大,惡瘡脹濕
隔湯煮五七沸,不拘時随量飲。
碧霞漿百三十三羌活獨活白芷川烏細辛菖蒲蒼術風藤苦參當歸防風升麻本蒺藜荊芥木瓜薄荷茄根防己天麻川芎射幹麻黃水萍胡麻葳蕤首烏木香檀香沉香仙靈脾威靈仙蛇床子實金銀花羊踯躅花(各五錢)酒漿一壇入藥五兩,隔湯煮透俟冷。
每飲一杯,避風二時,朝夕飲。
無憂酒百三十四治濕痹諸般腫痛。
防風牛膝羌活鼈甲炙虎骨炙松節蠶沙白術(各二兩)萆當歸(各三兩)秦艽(四兩五錢)蒼耳子枸杞(各四兩)茄根皮(八兩)杜仲(一兩五錢)紅花本香蛇(各一兩)酒漿一壇入藥四兩煮熟随量飲。
甘醴百三十五治麻痹不省人事。
羊踯躅花(一兩)北紅棗(五十枚)風藤(二兩)燒酒(五六碗)共入壇内,糠火煨,飲半小杯,令人昏迷一周時,酒未完而病已脫。
神仙酒百三十六治痛風遍身僵腫及半身不遂并外廣瘡寒濕皆效。
鬧羊花根(三斤)生姜(四兩)紅棗(六兩)醇酒(二十碗)酒漿(十碗)将藥浸入酒内,煨熟去渣,卧時服一小杯。
烏茶酒百三十七治痛風、痹症、疠風、疙瘩、黑腫、癱瘓,等症。
烏茶草即七葉連根草當歸五加皮川芎生地芍藥升麻白芷防風(各二兩)甘草(五錢)元參蒼耳子(各三兩)烏藥羌活獨活前胡秦艽金銀花鬧羊花根(各一兩)千金草〔(即HT草九首頭香糙米菊回回草)二兩〕好酒一壇入藥,隔湯煮透,随量飲,醉醒痛止。
推雲酒百三十八又名馮夷瓊漿,治紫雲、疙瘩、攣困、麻木、剜割不知者。
川烏(三兩泡)苦參羌活防風胡麻甘菊荊芥風藤連翹粉草白芷黃連當歸川芎黃芩芍藥牛膝獨活僵蠶蟬殼生地首烏威靈仙金銀花(各五錢)上均作二帖,用酒漿一壇入藥,一帖密封蒸之。
每日三進,每進一杯,重者四壇全愈。
輕者一料,飲酒時以藥湯頻浴為妙,藥湯方備下。
浴藥方百三十九菊花幹荷葉藿香白芷甘松麻黃沙參各等分為末每水一桶,入藥末三錢,加桃柳枝各一把,煎四五沸,睡時于無風處熱洗久出。
忌豬羊肉、房事、勞役、惟鳗鲡、烏魚白鴨,啖之方效。
治冷痛麻風百四十鬧羊花根(四兩)北紅棗(一斤)燒酒(五斤)上藥酒共入壇封固煮。
一日每飲一小杯,一周時醒頓愈。
苦參膏百四十一治大麻風瘾疹攣瘓等症。
新鮮苦參十斤锉片,老酒一壇浸之。
春五、夏三、秋七、冬九日取出,曬幹為末。
加紫萍五兩,用蒼耳草自然汁十碗煎熟,加白蜜五六斤同煉成膏,入參萍末和勻,瓷瓶收貯,每用一匙以白湯或酒化下。
仙黃花膏百四十二三四月間收羊,踯躅草連根搗取自然汁,煎煉加白蜜成膏,量加麝香、冰片、松香,收貯瓷瓶。
每服一匙,酒下昏沉一二時,醒後自覺爽快。
其風疠、麻痛頓愈。
膏百四十三六七月間收草,水洗淨拭去毛刺,搗取自然汁,文火慢熬,不住手攪之。
勿冷粘底,加白蜜煎煉,熟加當歸蘇木紅花乳香沒藥血竭木香沉香檀香麝香葳蕤各等分為末煉成膏,瓷瓶收貯,每用一匙白湯下一方取蒼耳汁對分煎之亦好。
鉛汞膏百四十四治風癞血、枯手足、僵攣身、内幹憔、骨瘦如柴者。
蘇木十斤研碎,以水三四桶煎試,滴水不散,去渣加紫草二斤。
當歸紅花各一斤锉碎入内,再煉去渣,再加乳香沒藥血竭沉香檀香香蛇人參麝香各等分為末,白蜜二斤同煎煉成膏收貯任服。
百花膏百四十五透骨草忍冬藤蒲公英鶴虱草九龍藤野天麻旱蓮草半枝蓮地楊梅草蒼耳草紫地丁地錦草旱辣藜大小青薄荷葉靈芝草魚腥草見腫消血見愁淡竹葉南天竹枸杞頭橘樹頭枳葉五加葉接骨木石楠頭地蜈蚣蓄草馬齒苋野芥菜蛇床葉長青草慎火草太湖蔥各等分,搗汁煎加蜜,煉成膏。
再加沉香檀香冰片麝香各等分為末,入内收貯瓷瓶,勿洩氣。
每服一匙酒下,日進三次。
倏合時,忌婦女雞犬見。
烏飯膏百四十六治大風攣曲者。
南天竹即(名烏飯時山人呼為一丈虎)春夏收其枝葉秋冬取其根皮水熬成膏服。
太乙神漿百四十七治諸風疠大症。
肥蟹十二隻,雌雄各半,去垢淨剁,爛入瓷瓶,内好嚴漆三十六兩入内,念咒六遍。
以雲鶴馬,包封埋陰地,喜神方向七七日取出,日飲一杯。
咒曰:天靈地靈天地清甯神仙和合萬氣本根祛邪療病永保長生,吾奉太上老君天醫使者敕令。
四聖膏百四十八治手背攣曲不舒,節間疼痛,攤在紙上貼之,漸漸痛止伸直。
姜汁蔥汁(各二碗)線膠(四兩)同煎煉,再入草烏末四兩為膏,如無蔥汁,須加火酒,再入乳沒(各一兩)。
五灰膏百四十九桑柴灰毛竹灰豆箕灰栗柴灰荞麥灰(各五升)淋取濃汁文武火煉俟凝加明堿(一塊)礦灰(一塊)砂白丁香白附子巴豆附子斑毛各等分為末,和勻收貯,如冷麻、大風、腫塊,并手足拘攣者以刀刺破皮膚塗之,爛去惡肉,以除毒根。
黑雲膏百五十大風大疠,紫黑腫塊,瘡癬惡形,塗之旦夕脫光。
當歸川烏川椒飛鹽(各二兩)赤芍白芷羌活木香僵蠶杏仁(各五錢)黑豆(一升半)芝麻(二升)蓖麻子(一百粒)蒼耳子(半升)白附子(一兩五錢)各為末,和勻,以槐花油四兩拌之,入瓷罐内築實。
以青槐枝數條插内通底,生布包瓶口。
将地掘一穴,埋一闊口,矮瓶在内,将藥瓶倒入,瓶内鹽泥封固上面,以棉花核二鬥堆在瓶上,以桑柴二百斤燒半日,去柴留炭,火煨至午間,則油滴在下瓶,内俟冷取出加雄黃乳香沒藥血竭(各五錢)牛黃(一錢)麝香(二錢)共研末加入。
通天膏百五十一凡大風疠瘡癢疼幹爛疥癬塗之立愈。
大風子(四斤)川胡麻蓖麻子土木鼈杏仁山棘(各二兩)芝麻(四合)上搗爛入瓶内築實,以柳枝三四根插着瓶底,掘地潭埋一大罐,外以水灌泥潭将藥瓶合在上口上以炭火打三炷香油下溜。
九子油膏百五十二蛇床子栝蒌子牛蒡子棉花子木鼈子蓖麻子胡麻子大風子蒼耳子各等分上搗和入,瓶内倒轉,炭火油加雄黃、麝香、樟腦末塗癬瘡。
長肉膏百五十三如風瘡爛潭,以濃茶洗淨,将膏塞入,不日長平。
銀朱雲母粉象牙末(各等分)以雞子清調之。
坎離膏百五十四凡大風乖疠,久爛無皮,以甘草湯洗淨,搽之三四日即愈。
血竭(三錢)冰片(一錢)輕粉水銀(各二錢)大風子肉(一兩)白占(五錢)上研至不見星,加熬熟香油,調加麝香(一分)冰片(二分)如治鶴膝風。
再加鬧羊花根二兩、穿山甲末六錢。
三白膏百五十五凡風疠、癬瘡、乖爛,塗二三次即愈。
大風子肉冰片水銀車米和研不見星。
小春膏百五十六凡痛風寒濕大風腫塊貼之如神。
桐油(一斤),煎滾即下黃丹(四兩),随下穿山甲(一兩),又下蜈蚣(十條),漸投白鵝毛(二兩),血餘(五錢),化盡傾水内俟冷收杯内,隔湯化開,入乳香、沒藥、血竭、車米、韶粉(等分,各一兩)。
青白膏百五十七用白松香、青葙子各等分,以蔥頭同打為餅,塞入爛潭,即生好肉長平。
三聖膏百五十八風瘡爛潭深久者,以濃茶同甘草煎洗淨。
用杏仁七十粒,半夏半粒,同搗細塞,俟肉長平,用摻藥收用。
雁來風百五十九黃占穿山甲炙車米大風子肉研細,菜油調塗,日易。
佛手膏百六十治諸風黑紫瘡核并手足腫大,惡瘡脹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