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風癞論 四時酷烈暴悍賊邪風也,為病最甚,殘害最劇,古人稱疠為惡疾之首,患之變敗形質頑固不知所之。

     酷、惡毒也,烈、兇猛也,暴、速也,悍、剛也,皆風之質也。

    春夏多有旋風,秋令多有風,冬有嚴寒,皆煞疠之邪氣也。

    經雲:冬至之日有疾風從東南來者,名曰賊風,最能傷人,犯之不可解,俯仰動作不可得矣。

    按之應手而痛,烙熨則爽,時刻抽掣,擊剝疾火,沖蕩氣血,輕者結為瘰,重者聚為偏枯。

    若遇熱郁抟凝,則變為附骨癰疽。

    如寒濕凝滞深入髒腑,久則積成風疠。

    人皆不知:陰陽和平,寒暑适時,則疾病不作;若天地變駁,風濕舛逆,是為不正之氣,則人感而病焉。

    《說文》雲:蟲入幾中曰風。

    故風動而蟲生,蟲無風而不育。

    諸蟲皆八九日而化,感八風之邪氣而成形也。

    《靈樞》雲:從東南來者曰弱風,其傷人也,内舍于胃,外在肌肉,其氣主體重。

    從正南來者曰大弱風,其傷人也,内舍于心,外在于脈,其氣主熱。

    從正西來者曰剛風,其傷人也,内舍于肺,外在皮毛,其氣主燥。

    從正北來者曰大剛風,其傷人也,内舍于腎,外在骨與肩背之膂筋,其氣主寒。

    從西南來者曰謀風,其傷人也,内舍于脾,外在肢腋,其氣主弱。

    從西北來者曰折風,其傷人也,内舍小腸,外在手太陽之脈,脈絕則溢,脈閉則結而不通若死,其氣主關格痿憊。

    從東北來者曰兇風,其傷人也,内舍于大腸,外在兩脅肋骨下及肢節,其氣主強勁洞洩。

    從正東來者曰嬰兒風,其傷人也,内舍于肝,外在筋紐,其氣主經。

    乃煞疠之邪氣,非時暴悍酷烈之毒;中于人身,即生諸蟲,滋蔓為害。

    自古聖賢避色如避寇仇,避風如避矢石,鮮有大病。

    而人不畏避,妄肆縱欲荒色内虛,惡風乘假而入,故多疾病。

    黃帝雲:八風之毒,百花犯之無色,百谷傷之不實,草木觸之枯瘁,禽獸中之颠。

    水禦之狂越,土蓄之崩裂,人中其邪,則成麻疠。

    蟲生髒腑,啖肌髓,飧血液,形态醜惡,神思昏迷,遍身瘡穢,先儒曰疠,即此候也。

    中古分為風、疠二名,内駐曰風,所感深;外着曰疠,所感淺。

    風甚于疠,而疠輕于風,形氣本源則一類也。

    又曰風入髒腑,久注脈絡,數年之後,發于肌表,由漸而變疠,一傷人即發瘡穢,至見敗形。

    故風疾發遲死速,疠病發速死遲,大害皆然。

    江北燕冀,呼疠為炮瘡,南人拟其名而曰楊梅瘡,又曰廣東瘡。

    蓋閩廣間有室女過疠,即生蛲蟲,發為惡瘡,穢毒極盛,其氣易于傳染殺人,因此滋蔓于世,相感而生。

     充塞脈絡之内,輸散分肉之間,榮衛不利,肌腋,氣聚不通,使血淤不流,筋骨馳縮,膚體腐爛,膿穢淋漓,眉須脫落,手足痿痹,趾指堕折,寒熱麻癢,或如棰楚如掣,掌如攣如縛,如拶如夾,瘸癟腫酸,荼毒疙瘩,百惡對骈,集得之所由,有五充貯而滿也。

    分肉、腠理也,輸、運納也,、結滞也,、脹悶也瘀,凝寒也,弛、渙散也,縮、拘急也,穢、污濁也,淋漓、粘污也,、敗脫也,痿、半邊罷軟不舉也,痹、頑痛也,指、手指也,趾、足指也,麻、不知痛癢也,棰、擊刑也,掣、牽絞也,掌以木為刑床,傑住不容轉動也,攣、筋縮也,縛、繩縛也,拶、刑其手指,夾、刑其足踝,此皆痛而難忍者,言風疠有此異常之惡候也。

    瘸、手指屈倒,不能執物也,癟、肌膚枯槁也,腫高起也,酸、骨節麻痛難動也,疙瘩、顆塊也,此言風疠之情勢也。

    足少陽膽,其榮在須;足少陰腎,其榮在發。

    沖脈、任脈,為生經之海,謂之血海。

    其别絡上唇口,血氣盛則榮于頭面,須華發美。

    若血氣衰則脈絡虛耗,不能榮潤,故須發頹落也。

    風入榮衛,關節壅閉,氣血不舒,皮肉不仁,膚腠浮腫虛脹,自覺如堅濃之狀,痛癢不知,故曰大麻風。

    《病源》曰:風疠之相感,皆由惡風寒濕、房勞嗜欲、醉飽露卧變駁所成,二者病源無異,患害之由五條明列于下。

     一曰風水陰陽所損地脈方向、吉兇之理曰風水,星曆盈虛曰陰陽。

    如修築安葬,豎造開鑿,植伐之類,皆有年命相問,神煞禁忌,犯于幽冥,測然緻病。

    巫人之本命元辰為害,遍身酸痛,走注痿痹。

     金神七煞為害,偏枯,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軟弱痿困。

    白虎為害渾身塊瘰,腫痛臭惡,濃血淋漓。

    天罡大煞為害,蠱脹滿塞,迷悶癱瘓。

    八煞将星為害,奔走狂越,逾垣上屋,嗷号悲笑,無倫暴惡,持刀鬥勇。

    五土猖鬼為害,噤暈昏迷,腹大肢軟,癰疽疫疠。

    太歲月将時日星辰為害,變異不測,無所防禁,俗之風水、陰陽所損,不可醫治,其謬之甚!夫陰陽神煞,不可渎其無而辟慢之,亦不可信其有而谄媚之,皆惑于偏也。

    且妖邪之祟,若觸犯于人,不過一時之間,豈有終身随而為禍之理?亦因人氣血不正,受其邪氣而病生焉。

    若調其氣血,清其思慮,則神正而複元,使邪氣漸消而安矣。

    故雲燮理陰陽以和元氣,大道君子也。

    醫家十三科之内亦有祝由一科以符水咒訣禳辟邪魅妖氛,而歸揖正氣。

    巢元方雲:脈遽遲伏,或如雞喙,或去或來,此邪物也。

    若脈來微弱,綿綿遲伏,不知度數,而顔色不變,此邪病也。

     若脈來乍大乍小,乍短乍長,為禍脈也。

    若脈兩手浮泛細微綿綿不可知者,但陰脈亦細,此為陰跷陽跷之脈也。

    其家會有患風病死者,乃若恍忽亡人為禍也。

    若脈洪大弱者,社祟也。

     若脈來沉沉而澀,或四肢重,土祟也。

    若脈來如飄風,從陰趨陽,風邪也。

    若脈一來調、一來速鬼邪也。

    若脈有表無裡,邪祟為害也。

    以寸為表脈,以關為裡脈,有表無裡者,乃兩頭有而關中無也,曰隔絕不至之脈也。

    若尺脈上半不至關為陰絕,寸脈下半不至關為陽絕。

    故曰陰絕而陽微,死而不治,此名妖怪之脈,乃氣血神思受邪而見于脈也。

    然皆虛妄之談,亦《巢氏病源》并諸典籍考究者,姑書之以補不足之論。

     二曰源流傳染所襲人禀父母精血而成形,受天地造化而為用,故觸天地不和之氣則病焉。

    若父母素患惡疾,必精血有毒,交感于胚胎,傳至于兒女。

    凡風勞病患,皆有惡蟲于髒腑,代相禀受,傳染源流,故曰傳屍須于幼年未曾發病之先,預常服藥,使蛲蟲内死,不得長養,滋蔓延育為害。

    若至長大婚配,耗散精神,虧損氣血,病作而難治矣。

    今人焉肯于未病之先,延醫調治哉!故使病劇無療,臨危措手,咎在微時不治之故。

    若其人未染惡疾之時,所生兒女必無傳疰。

    若既生惡疾之後,所生兒女,定難免之。

    先君谕之曰:吳中有一富翁,患疠病,吾治愈,久生一女,适人不久,其夫染大風,其妻終身無恙,而毒瓦斯遺疰于夫,實大異也。

    又有一人風病而死,其妻無病,再适于人,其後夫即患前夫之疾無異,數年而死。

    其毒不遺于妻,而婦人受毒在髒腑,于交感之中,移疰男子以受害。

    想其毒初在交感淫欲中來,原在交感淫欲中去,可不畏哉!又有一人風疠而死,生三子一女,皆患風而死,又有一風病患之女無恙,适于人生一子,幼即患風者。

    不傳于女,而傳于甥也。

    古雲:世有惡疾不娶,信可警哉!又有一徽商,三代痨病而死,第四代之子于髫龀時,即随母舅往兩廣為商,并不回家,其父在家勞瘵,既死之後半月,其勞蟲飛至廣内,到其子店中,其子偶出赴席其蟲迳入房門上鎖内,有一老仆竊見此蟲,即以物塞其鎖門,急報主人忙将濕泥濃固鎖上,連門撬下,烈火焚之,木皆成灰,鎖已迸開,其蟲猶活,取出搗爛之,後方免禍。

    其傳屍之惡如此,宜預防之。

    姑錄以告将來君子。

     三曰氣穢蠱疰所犯他人之毒,傳之此人曰疰,因其穢惡之氣觸感而成也。

    若人血氣虛,脾胃弱,偶遇惡疾之人,聞其污氣,或對語言,而病患口内之毒瓦斯,沖于無病患之口鼻,直入五内,則發為病。

    又如惡疾人登廁之後,而虛弱人或空腹人随相繼而圊,則病患洩下穢毒之氣未散沖上,從無病人口鼻,直入于髒腑。

    其如清晨未飲食之時,犯之禍不旋踵,百難逃一。

    如汗氣相傳、痢疫相染者,亦一類也。

    閩廣之間,造成蛇蠱、符水、魇癰之毒,最能害人。

    有患惡疾之人乍死,毒蟲皆從七孔中出,一遇生人,則飛蠹潛伏為害。

    昔人從古墓經行,内葬惡疾之人,已久死骸腐化,其蟲疰人,發為大疠而死。

    故有九疰之說,皆由體虛而受飛蠹傳屍之毒,或風寒暑濕之邪客于榮衛,注于經絡,陰陽失守,随氣遊行,而成大害:一曰風疰,乃人死三年之外,神魂化作飛塵,着人成病,皮肉掣振,遊變不定,一年之後,毛發落,頸項痛,骨立肉解,目痛鼻酸,齒蝕,發為蚝風則頑痹,或如蚝螫,或癢或痛。

    二曰寒疰,心腹滿悶,懊痛嘔沫,三年之後,大便出血,青白色,腰脊強,發為絕風,則不覺絕倒。

    三曰氣疰,如失神機,妄言谵語,百日之後,體重乍來乍去,一年之後,體滿,失顔色,二年之後,變吐作蟲難治,發為颠風則披發狂走,打破器物,或發狂風則嗷幹語哭。

    四曰生疰,心脅轉痛無常,三日後,體痛移易,牽掣沖絞心脅,一年顔赤目紅,二年吐逆不利,變蟲難治,發為列風則身生瘡,眉毛脫落。

    若發罩風則舉身戰動,或口鼻斜。

    五曰涼疰,心下乍熱乍寒,一年四肢重,喜卧,噫酸,體浮腫,皮肉黑瘦,生目黃,爪甲唇青,發為害風則口噤面,肢軟。

    六曰酒疰,體氣重,熱氣從胸脅上下,無處不痛,一年四肢重,喜卧,善哕噫,體酸面浮腫,往來不時,發變大風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