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關燈
貝母為使,喜甘草、牛膝、遠志、蛇床、惡麻黃、吳茱萸、辛夷,火微紅,杵絕細用。

     按:牡蛎本是鹹水結成,故專歸腎部,軟堅收斂之劑也。

     雷公雲:有石牡蛎,頭邊皆大小甲沙石真似牡蛎,隻是圓如龜殼。

    海牡蛎可用,隻是丈夫服之,令人無髭。

    真牡蛎火過,用試之,随手走起者是也,是萬年琥珀。

    凡修事先用二十個,以東流水入鹽一兩,煮一伏時,後入火中燒退赤,入缽中研如粉用。

     卷六 蟲魚部 珍珠 味無考,性寒無毒,入心經。

    主手足皮膚逆胪,鎮心潤顔,止渴墜痰,點目去膜,塞耳除聾,催生下死胎,又主小兒驚熱風癫。

    須未經鑽眼者,研細篩過,再研二萬下方用。

     按:珍珠為水精所孕,專能制火,且其性鎮重,心經之所由入也。

    研之不細,傷人髒腑,功未獲奏,害已随之。

     雷公雲:須取淨新者,以絹袋盛之。

    然後用地榆、五加皮、五方草三味各四兩,細锉了。

     又三件藥籠之,以漿水煮三日夜,勿令火歇,日滿出之,用甘草湯洗之,令淨,後于臼中搗令細,以絹羅重重篩過,卻更研二萬下用,凡使要不傷破鑽透者,方可用。

     卷六 蟲魚部 石決明 味鹹,性平無毒,入肝經。

    主風熱青盲内障,骨蒸勞熱,久服益精,九孔七孔者良。

    以面裹煨,磨去其外黑處并粗皮,搗細,于乳缽中再研細極,永忌山桃。

     按:石決明本水族也,宜足以生木而制陽光,故獨入肝家,為眼科要藥。

    命曰決明者,丹溪所謂以能而名也。

     雷公雲:凡使先去上粗皮,用鹽并東流水于大磁中,煮一伏時,漉出拭幹,搗為末,研如粉,卻入鍋中,以東流水淘三度,日幹,再研一萬匝,入藥服至十兩,永不得食山桃,令人喪目。

    凡修事五兩,以鹽半分取,則第二度淘用地榆五加皮阿膠各十兩。

     卷六 蟲魚部 龜甲 味鹹甘,性平無毒,入心脾肝三經。

    主陰虛不足,骨蒸勞熱,症瘕瘧,五痔陰蝕,四肢重弱,血麻痹風疾,産前後痢疾,驚恚氣心腹痛,傷寒勞複,肌體寒熱欲死,小兒囟門不合,及頭瘡,女子赤白漏下,及陰癢。

    逐瘀血,續筋骨,催生益智。

    自敗者更佳,酥炙用。

    龜尿、主耳聾久嗽、斷瘧。

    俱畏狗膽。

    惡沙參蜚蠊。

     按:龜甲禀壬癸之氣而生,其補陰也甚捷,心主血,肝藏血,脾裹血,故并入之。

    骨蒸雲雲等症,靡非陰虛所緻,用此主之,不亦宜哉?欲取其尿者,取龜置磁器中,以鏡照之,既見鏡中影,則淫發而失尿。

    另有一種夾蛇龜中心折者,不堪服食。

    生搗其肉,敷蛇毒最良,敗龜版及自死之龜,形肉滲爛,甲内性氣俱全,故其功力較倍,今《本經》以蔔師鑽灼者為是,恐非,灼者不過燒炙焦黑而已,與生者何異?又何取久,特加敗字,諄諄以示人耶。

     卷六 蟲魚部 鼈甲 味鹹,性平無毒,入肺脾二經。

    主骨蒸勞嗽,積聚症瘕,息肉陰蝕痔疽,瘡腫瘀血,催生堕胎,婦人五色漏下,九肋者佳。

    童便浸一宿,濾起酥炙用,其肉益肺補金,大涼血熱。

    奇形異狀者有大毒,誤食者,以黃吳藍煎湯解之,俱惡理石礬。

     按:丹溪雲:鼈甲屬金與土,肺脾之所以入也,須生取之,煮脫者不堪用。

    肉性大冷,過食傷脾,症瘕勿食,恐益其疾。

    孕婦勿食,恐短子項。

    同雞食成瘕,同雞子食能殺人同,同苋菜食生血鼈,同芥子食發惡疾,不可不慎。

     雷公雲:凡使用要綠色九肋多裙,重七兩者為佳,治痞破塊消症定心藥中用之。

    每個鼈甲。

    以六一泥固瓶子底待幹,安甲于中,以物起,用頭醋下火煎之,盡三升醋為度,乃去裙并肋骨,方炙幹,後入藥中用。

    又治勞去熱藥中用,法似前,不用醋,須用童子小便,煮晝夜,小便一鬥二升為度。

    後去裙留骨,于石臼中搗成粉子,以雞皮裹之,取東流水三兩,鬥 卷六 蟲魚部 蕲州烏蛇 味甘性平,有小毒,入脾肺二經。

    主諸風皮膚不仁,散瘾疹身體瘙癢,熱毒風淫眉髭脫落,塞耳治聾,須辨真者佳。

    去頭及皮鱗,帶子锉碎,酒浸一宿,酥炙埋地一宿炙幹用。

     按:烏蛇之用,專主去風以理皮肉之症,肺主皮毛,脾主肌肉,故兩入之。

    色黑如漆,背有三棱,渾如劍脊,尾細尖長,性善不傷生命,都在蘆叢中嗅其花氣,亦乘南風而吸,雖至枯死,兩目不陷,俨如生者,頭有逆毛二寸一路,可長半分以來。

    頭尾相對,稱之重七錢至一兩者為上,粗大者轉重,力彌減也。

     雷公雲:凡一切蛇,須認取雌雄及州土,蕲州烏蛇頭上有逆毛二寸一路,可長半分以來,頭尾相對,使之入藥如神,隻重一兩以下,彼處得此多留進供。

    蛇腹下有白腸帶子一條,可長一寸以來,即是雄也。

    采得去其頭兼皮鱗帶子,锉之,以苦酒浸之一宿,至明漉出,向柳木灰中焙之令幹了,卻以酥炙之,酥盡為度,炙幹後于地上掘一坑,可深一尺以來,安蛇于中,一宿至明,再炙令幹,任用,凡修事一切蛇,并去膽并上皮了,幹濕須酒煮之,用之良。

     卷六 蟲魚部 白花蛇 味甘鹹,性溫有大毒,入肺肝二經。

    主肺風鼻塞,去瘾疹浮風,四肢不仁,骨節疼痛,口眼斜,半身不遂,癞麻風,白癜風,髭眉脫落,鼻柱塌壞,鶴膝風筋骨拘攣。

    凡使須火燒一尺磚令通紅,醋沃之使熱氣熏蒸,将蛇頭尾各一尺,去淨置磚上,以盆覆一宿,如此三過,去骨取肉用,亦以眼不陷者為真。

     按:白花蛇專主皮膚之風,肺主皮毛,肝為風水,故都入之。

    然服之者,瞑睡一晝夜方醒,善螫人,中足者,辄自斷之,補養已痊。

    木接代步,不然令人死,其毒可知!然諸藥不效者,獨能引達成功,以其性竄,直領藥力至于風處,所謂大毒之病,必用大毒之藥以攻之是也。

    諸蛇鼻向下,惟此蛇鼻向上,背有方勝花紋,以此得名。

    愚謂凡用之,更須日日換酒,浸雷公雲:凡使用治風速于諸蛇,緣蛇性竄,即令引藥至于有風疾處,故能治風。

     卷六 蟲魚部 蝦蟆 味甘,性寒無毒,入脾經。

    主除邪氣,破堅血,解結熱,療兒疳,貼癰腫,療大傷。

     凡使去皮及腸并爪,陰幹,塗牛酥炙用。

    眉酥,主蛀牙惡瘡疔腫,瘰痔漏,助陽,其肋塗按:蝦蟆歸脾,甘之故也,形狀與蟾蜍相似,《本經》未嘗分析。

    自陳藏器極口分殊。

     以為蝦蟆背有黑點,身小能跳接百蟲,在陂澤間,舉動極急。

    蟾蜍身大嘴黑,點多痱磊,不能跳,不解作聲,行動遲緩,腹下有丹書八字者。

    然意其功用,無甚差别,想有牝牡之分,而種類之異也。

     雷公雲:有多般勿誤用,有黑虎,有黃,有黃蛤,有蝼蝈,有蟾,其形各别。

    其蝦蟆皮上腹下有斑點,腳短不鳴叫者是也。

    黑虎身小黑嘴,腳小,斑黃斑色,前腳大,後腿有小尾子一條。

    黃蛤遍身黃色,腹下有臍帶長五七分以來,所住處帶下有自然汁出。

    蝼蝈即夜鳴,腰細口大,皮蒼黑色。

    蟾即黃斑,頭有肉角。

    凡使蝦蟆先去皮并腸及爪子,陰幹,然後塗酥炙,令幹。

    每修事一個,用牛酥一分,炙盡為度。

    若使黑虎即和頭尾皮,并陰幹,酒浸三日,漉出焙幹用之。

     卷六 蟲魚部 蠍 味甘辛,性平有毒,入肝經。

    主小兒風痫,手足抽掣,大人中風,口眼斜,風痰耳聾,風毒瘾疹,出青州緊小者良。

    去鹽土炙黃用。

     按:蠍之主療,莫非風症,肝為巽風,宜獨入之。

    喜螫人,甚者令人死,雄者螫人,痛在一處,取井泥敷之,稍溫則易。

    雌者螫人,痛牽諸處。

    用瓦屋溝下流敷之,或不值天雨,可汲新水調用,如螫手足,竟以冷水浸之微暖即易。

    若餘處不可用水浸者,則以冷水浸布貼之,小暖則易,觀其喜寒若此則為大熱之劑無疑。

    今諸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