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九

關燈
一撮。

    煎至一盞。

    去滓服盡。

    更作瘥止。

     (塗臍法)治妊娠遭時疾令子不落。

    取竈中黃土水和塗。

    幹複塗之。

    一方酒和塗方五寸。

    又泔清和塗之并佳。

     (蔥白豉湯)治妊娠熱病。

    蔥白(二兩半)豉(半升)上以水三升。

    煎取一升。

    分二服取汗。

     (蔥白一物湯)治妊娠熱病主安胎若胎已死者服之。

    須臾胎出。

    蔥白一把。

    水一升。

    煮令熟服之取汗。

    食令盡。

     (伏龍肝散)用伏龍肝雞子許水調服之。

    (伏龍肝即竈下黃土是也) (葛根一物飲)治熱煩悶。

    葛根汁。

    每服一小盞。

    如人行五裡進一服。

    無生葛。

    用幹葛咀煎濃汁服。

     (栀子五物湯)廣濟療妊娠傷寒。

    頭痛壯熱。

    栀子前胡知母(各二兩)黃芩(一兩)白石膏(四兩)上锉如麻豆大。

    每服抄五錢匕。

    用水一小盞半。

    煎至一盞。

    去滓服。

     (前胡七物湯)治妊娠傷寒頭痛。

    支節痛壯熱。

    前胡知母栀子仁(各二兩)石膏(四兩)大青黃芩(各一兩半)上锉如麻豆大。

    每服五錢匕。

    水一盞半。

    入蔥白三莖。

    煎至一盞。

    去滓溫服。

     (升麻六物湯)急救療妊娠七月傷寒。

    壯熱赤斑變黑。

    溺血。

    升麻栀子仁(各二兩)大青杏仁(去皮尖)黃芩(各一兩半)上锉如麻豆大。

    每服五錢。

    水一盞半。

    入蔥白三莖。

    煎至一盞。

    去滓溫服。

     〔産後藥方〕 (陽旦湯)治婦人産後傷風。

    十數日不解。

    頭微痛。

    惡寒。

    時時有熱。

    心下堅。

    幹嘔汗出。

    宜用陽旦湯。

    (方見第十卷中) (治痙法)療婦人産後血虛多汗。

    喜中風。

    身體強直。

    口噤背反強。

    作痙治之。

    (法見第六卷第五十問中) (又方)用荊芥末三錢。

    溫酒調下。

    不瘥再服。

    (神功丸)治婦人産後亡津液。

    大便多秘。

    或谵言煩躁。

    不可用湯液。

    宜神功丸用青木湯吞下。

     (桂心牡蛎湯)婦人産後頭疼。

    身體發熱。

    兼治腹内拘急疼痛。

    桂心(三兩)牡蛎()白芍藥幹地黃(各五兩)黃芩(二兩)上锉如麻豆大。

    每服抄五錢匕。

    以水一盞半。

    煎至一盞。

    去滓溫服。

     (蜀漆湯)治婦人産後。

    寒熱往來。

    心胸煩滿。

    骨節疼痛。

    及頭疼壯熱。

    日晡加甚。

    又如瘧狀。

    蜀漆葉(一兩)黃(五兩)桂心甘草(炙)黃芩(各一兩)知母芍藥(各二兩)生地黃(一斤)上锉如麻豆大。

    每服抄五錢匕。

    用水一盞半。

    煎至一盞。

    去滓溫服。

     (增損柴胡湯)婦人産後虛羸。

    發寒熱。

    飲食少。

    腹脹等疾。

    柴胡(三錢)人參甘草(炙)半夏(湯泡)白芍藥陳橘皮川芎(各三分)上锉如麻豆大。

    每服抄五錢匕。

    以水一大盞。

    生姜三片。

    棗子一枚。

    煎至七分。

    去滓食後溫服。

    日三服。

     (竹葉防風湯)婦人産後。

    傷風發熱。

    面赤喘而頭疼者。

    竹葉(半把)葛根(一兩半)防風桔梗桂枝(去皮)人參甘草(炙。

    各半兩)上為粗末。

    每服四錢。

    水一盞半。

    生姜三片。

    棗子一枚。

    煎至八分。

    去滓溫服。

    使汗出。

    頸項強。

    用附子炮去皮臍。

    锉如豆大。

    抄一大錢同煎。

    嘔。

    加半夏一錢。

     (三物黃芩湯)治婦人草蓐中傷風。

    四肢苦煩熱頭疼。

    與小柴胡湯。

    頭不疼但煩。

    宜用此服之。

    黃芩(半兩)苦參(一兩)幹地黃(二兩)上锉如麻豆大。

    每服四錢。

    水一盞半。

    煎八分服之。

    治婦人産後亡血汗多。

    故令郁冒。

    其脈微弱。

    不能食。

    大便反堅。

    但頭汗出。

    所以然者。

    血虛而厥。

    厥而必冒。

    冒家欲解。

    必大汗出。

    以血虛下厥。

    孤陽上出。

    故但頭汗出。

    所以産婦喜汗出者亡陰。

    血虛陽氣獨盛。

    故當汗出。

    陰陽乃複。

    所以便敗者。

    嘔不能食也。

    宜小柴胡湯主之。

     (幹姜柴胡湯)治婦人傷寒。

    經脈方來初斷。

    寒熱如瘧。

    狂言見鬼者。

    柴胡(四兩去蘆)栝蒌根(二兩)桂枝(一兩半)牡蛎(一兩熬)幹姜(一兩炮)甘草(炙一兩)上锉如麻豆大。

    每服五錢。

    水一盞半。

    煎至七分。

    去滓溫服。

    初服微煩。

    再服汗出而愈。

     (海蛤散)治婦人傷寒血結胸膈。

    揉而痛不可撫近。

    (婦人血結胸。

    法當刺期門。

    仲景無藥方治法。

    此方疑非仲景。

    然其言頗有理。

    姑存焉)海蛤滑石甘草(各一兩炙)芒硝(半兩)上搗羅為散。

    每服二錢。

    雞子清調下。

    小腸通利。

    則胸膈血散。

    膻中血聚。

    則小腸壅。

    小腸既壅。

    膻中血不流行。

    宜此方。

    小便利。

    血數行。

    宜桂枝紅花湯發其汗則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