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關燈
小
中
大
傷寒諸家方論不一。獨伊芳尹仲景之書。猶六經也。其餘諸子百家。時有一得。要之不可為法。又況邪說妄意。世業名家。規利雖濃。因果曆然。特以伊芳尹湯液。仲景經絡。常人難曉。士大夫又以藝成而下。恥而不讀。往往倉卒之際。束手待盡。卒歸之于命而已。世人知讀此書者亦鮮。縱欲讀之。又不曉其義。況又有好用涼藥者。如附子硫黃。則笑而不喜用。雖隆冬使人飲冷、服三黃丸之類。有好用熱藥者。如大黃、芒硝。則畏而不敢使。雖盛暑勸人炙、服金液丹之類。非不知罪福。偏見曲說。所趣者然也。陽根于陰。陰本于陽。無陰則陽無以生。無陽則陰無以化。是故春時氣溫。當将理以涼。夏月盛熱。當食以寒。君子扶陰氣以養陽之時也。世人以為陰氣在内。反抑以熱藥。而成瘧痢、脫血者多矣。秋時氣涼。當将息以溫。冬時嚴寒。當食以熱。君子扶陽氣以養陰之時也。世人以陽氣在内。乃抑以涼藥。而成吐痢、腹痛者多矣。伐本逆根。豈知天地之剛柔。陰陽之逆順。求其不夭橫也難矣。偶有病家。曾留意方書。稍别陰陽。知其熱證。則召某人。以某人善醫陽病。知其冷證。則召某人。以某人善醫陰病。往往随手全活。若病家素不曉者。道聽泛請。委而聽之。近世士人。如高若讷、林億、孫奇、龐安常。皆于此。未必章句之徒不诮且駭也。仆因閑居。作為此書。雖未能盡窺伊芳尹之萬一。庶使天下之大。人無夭伐。老不哭幼。士大夫易曉而喜讀。漸浸積習。人人尊生。豈曰小補之哉。仲尼曰。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學人不以為鄙。然後知餘用意在此而不在彼。
大觀元年正月日。前進士朱肱序。
仆乙未秋。以罪去國。明年。就領宮祠以歸。過方城。見同年範内翰雲活人書詳矣。比百問十倍。然證與方分為數卷。倉卒難檢耳。及至濉陽。又見王先生活人書。京師、京都、湖南、福建、兩浙、凡五處印行。惜其不曾校勘。錯誤頗多。遂取繕本重為參詳。改一百餘處。命工于杭州太隐坊镂闆。作中字印行。庶幾緩急易以檢閱。然方術之士。能以此本遊諸聚落。悉為改證。使人讀誦。廣說流布。不為俗醫妄投藥耳。其為功德。獲福無量。
政和八年季夏朔。
朝奉郎提點洞霄宮朱肱重校證。
大觀元年正月日。前進士朱肱序。
仆乙未秋。以罪去國。明年。就領宮祠以歸。過方城。見同年範内翰雲活人書詳矣。比百問十倍。然證與方分為數卷。倉卒難檢耳。及至濉陽。又見王先生活人書。京師、京都、湖南、福建、兩浙、凡五處印行。惜其不曾校勘。錯誤頗多。遂取繕本重為參詳。改一百餘處。命工于杭州太隐坊镂闆。作中字印行。庶幾緩急易以檢閱。然方術之士。能以此本遊諸聚落。悉為改證。使人讀誦。廣說流布。不為俗醫妄投藥耳。其為功德。獲福無量。
政和八年季夏朔。
朝奉郎提點洞霄宮朱肱重校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