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
關燈
小
中
大
代赭石(燒醋淬,研)當歸(去蘆,微炒)朱砂(研飛)枳殼(去瓤,麸炒微黃)木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藥勻,面糊為丸,如麻子大。
每一歲兒服一丸,溫米飲下,更量虛實加減服之,食後服。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金箔鎮心丸 治小兒風壅痰熱,心神不甯,驚悸煩渴,唇焦頰赤,夜卧不安,谵語狂妄。
紫河車(用黑豆煮軟,切作片,焙幹,二十五兩)山藥(一百五十兩)牙硝(枯,十五腦(研,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一兩半作五十丸,以金箔為衣。
每服一丸,薄荷湯化下,含化亦得,食後,臨卧。
常服安鎮心神,散敗邪熱,涼咽膈,止驚啼。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比金丸 治小兒驚風體熱,喘粗涎嗽,心忪頰赤,大小便不利,夜卧不穩。
滑石膩粉(研,各十五兩)青黛(研,二兩半)天南星(炮,一十二兩半)巴豆(七上為細末,以面糊為丸,如麻子大。
每服一歲一丸,薄荷溫水下。
如急驚風,頭熱足冷,口噤面青,筋脈抽掣,上膈頑涎,疾狀甚者,加一、二丸,煎桃符湯下,疏利下蘊毒熱涎,立便安愈。
小兒瘡疹後餘毒不解,宜與服,食後。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香連丸 治小兒冷熱不調,洩瀉煩渴,米谷不化,腹痛腸鳴;或下痢膿血,裡急後重,不思乳食,肌肉消瘦,漸變成疳。
白石脂龍骨幹姜(炮)黃連(去須,微炒)白礬(,各半兩)上件藥搗,羅為末,醋煮面糊和丸,如麻子大。
每一歲兒服十丸,米飲下,乳食前服。
如煩渴,煎人參湯下,更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日三、四服。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紫霜丸 治乳哺失節,宿滞不化,胸腹痞滿,嘔吐惡心,便利不調,乳食減少。
又治傷内挾冷實,大便酸臭,乳食不消,或已得汗,身熱不除,及變蒸發熱,多日不解,先寒後熱。
代赭石(醋淬,細研,一兩)赤石脂(為末,一兩)杏仁(去皮、尖,麸炒,别研,五上合研勻,湯浸餅,丸如黃米大。
兒生三十日外,可服一丸,一歲至三歲并服二丸至三丸,乳汁送下,米飲亦得,微利為度,亦不虛人,未利再服,更量虛實加減,乳食後服。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開胃丸 治小兒髒腑怯弱,内受風冷,腹痛脹滿,腸鳴洩利,或青或白,乳食不化,又啼,胎寒腹痛。
白芍藥麝香(細研,各一分)人參木香蓬莪術(煨)白術當歸〔去苗,微炒,上件搗,羅為末,都研令勻,湯浸炊餅和丸,如黍米大。
每服十五丸,溫米飲下,新生兒腹痛夜啼,可服五丸,并乳食前服。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沒食子丸 治小兒腸虛受熱,下痢鮮血,或便赤汁,腹痛後重,晝夜不止,遍數頻多。
沒食子地榆(各半兩)黃柏(锉,蜜炒,二兩)黃連(锉,炒,一兩半)酸石榴皮(上件搗,羅為細末,以醋煮面糊為丸,如麻子大。
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溫米飲下。
食前服。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水銀扁丸子 治小兒驚風壯熱,涎盛喘粗,或發搐搦,目睛上視,及因乳哺不節,胸滿悶,發痫螈,并宜服之。
黃明膠(炒令黃燥,一錢三字)膩粉幹蠍(全者)百草霜(研)牛黃(研)鉛霜(研)銀(各一兩)上為細末,入研藥勻,以陳粟米飯為丸,如綠豆大,捏扁。
每一歲兒服一丸,二歲服二丸,三歲服三丸,四歲以上服四丸,用幹柿湯下,薄荷湯亦得,更量虛實加減服,利下青粘滑涎為度,乳食後服。
此藥不得化破。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牛黃膏 治驚化涎,涼膈鎮心,祛邪熱,止痰嗽。
蛤粉(研飛,二百兩)牙硝(枯研)朱砂(研飛,各十兩)人參(二十五兩)雄黃(研飛,七十五兩)龍腦(研,四兩)甘草(,五十兩)金箔、銀箔(各二百片,為衣)牛黃(二兩上為細末,煉蜜搜和,每一兩八錢作二十丸,以金箔、銀箔為衣。
一歲兒每服如綠豆大,薄荷溫水化下,量歲數臨時加減服之,食後。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金屑辰砂膏 治小兒經邪熱,頰赤多渴,睡卧不甯,谵語狂妄,痰涎不利,精神恍惚,積,心膈煩躁,咽喉腫痛,口舌生瘡。
牙硝(枯研)鐵粉(研,各半兩)甘草(炙,二兩)龍腦(研,二錢)辰砂(研飛,三上為細末,煉蜜搜和,每一兩半作二十丸,捏扁,用金箔為衣。
每服半皂子大,大人一丸分作兩服,并用薄荷湯化下。
食後,臨卧服。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潤肺散 治小兒寒壅相交,肺氣不利,咳嗽喘急,語聲不出,痰涎壅塞,胸膈煩滿,鼻咽喉幹痛。
貝母(去心,麸炒黃)杏仁(湯去皮、尖及雙仁者,焙幹,面炒,各二兩半)麻黃(去甘草(炙,上同杵,羅為粗末。
每服一錢,水八分,煎六分,去滓,溫服,食後。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惺惺散 治小兒風熱瘡疹,傷寒時氣,頭痛壯熱,目澀多睡,咳嗽喘粗,鼻塞清涕。
瓜栝根人參細辛(去葉)茯苓(去皮)白術甘草(炙)桔梗(各一兩半)上件同杵,羅為末。
每服一錢,水一小盞,入薄荷三葉,同煎至四分,溫服。
如要和氣即入生姜煎服,不計時候。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人參羌活散 治小兒寒邪溫病,時疫瘡疹,頭痛體疼,壯熱多睡,及治潮熱煩渴,痰實柴胡(去苗)獨活(去蘆)羌活(去苗,各二兩)人參(去蘆)芎枳殼(去瓤,麸皮(去土,各半上為散。
每服一錢,水七分盞,入薄荷少許,煎至五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辰砂金箔散 治小兒心膈邪熱,神志不甯,驚惕煩渴,恍惚忪悸,夜卧不安,谵語狂妄,齒龈生瘡,及痰實咳嗽,咽膈不利。
辰砂(研飛,七十兩)人參(去蘆)茯苓(去皮)牙硝(枯,各三十兩)桔梗(五十兩)腦子(研,二兩)大人、小兒咽喉腫痛,口舌生瘡,每用少許,摻在患處,咽津,立效。
大人膈熱,每服一錢,新水調下,食後,臨卧服。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消毒散 治小兒瘡疹已出,未能勻透,及毒瓦斯壅遏,雖出不快,壯熱狂躁,咽膈壅塞,睡卧不安,大便秘澀,及治大人、小兒上膈壅熱,咽喉腫痛,胸膈不利。
牛蒡子(,六兩)荊芥穗(一兩)甘草(炙,二兩)上為粗末。
每服一盞,用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食後,小兒量力,少少與之。
如治瘡疹,若大便利者,不宜服之。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人參散 治中和氣,止嘔逆,除煩渴。
治昏困多睡,乳食減少,及傷寒時氣,胃氣不順後,躁渴不解。
幹葛(二兩)人參白茯苓(去皮,各一兩)木香甘草(炙)藿香葉(各一分)上件為末。
每服一錢,水一中盞,煎七分,去滓,放溫服,不計時。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生犀散 治小兒骨蒸肌瘦,頰赤口幹,日晚潮熱,夜有盜汗,五心煩躁,四肢困倦,不生肌肉,及大病瘥後,餘毒不解,或傷寒病後,因食羊肉,體熱不除,并宜服大黃(蒸,切,焙)鼈甲(湯煮,去裙,醋塗,炙黃)麥門冬(去心)黃秦艽(芍藥柴胡(上各等分,搗為粗末。
每服二錢,水一盞,入青蒿少許,煎至六分,去滓,溫服,食後兒小即分為二服。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清涼飲子 治小兒血脈壅實,腑髒生熱,頰赤多渴,五心煩躁,睡卧不甯,四肢驚掣,時,寒溫失度,令兒血氣不理,腸胃不調,或溫壯連滞,欲成伏熱,或壯熱不歇又治風熱結核,頭面瘡疖,目赤咽痛,瘡疹餘毒,一切壅滞,并宜服之。
當歸(去蘆,酒浸)甘草(炙)大黃(蒸,焙)赤芍藥上等分為粗末。
每服一錢,水一中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量兒大小,虛實加減,微溏利為度,食後,臨卧服。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天竺飲子 治大人、小兒腑髒積熱,煩躁多渴,舌頰生瘡,咽喉腫痛,面熱口幹,目赤結核,癰瘡腫痛。
又治伏暑燥熱,瘡疹餘毒,及大便下血,小便赤澀。
川郁金(用皂角水煮,切作片,焙幹)甘草(炙,各二十兩)大栀子仁(微炒)連翹(上為細末。
每服一大錢,食後,臨卧,用新水調服,小兒半錢,臨時更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朱砂丸 鎮心神,化痰涎,利咽膈,止煩渴。
硼砂(研,一分)朱砂(研飛,五十兩)麝香(研)梅花腦(研,各半兩)腦子(研)上研勻,用甘草膏和,每兩作一百丸。
每服一丸,含化。
小兒夜多驚啼,薄荷水化下。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蘆荟丸 治疳氣羸瘦,面色萎黃,腹脅脹滿,頭發作穗,揉鼻咬甲,好吃泥土,利色無往來,目澀口臭,齒龈爛黑。
常服長肌退黃,殺疳蟲,進乳食。
大皂角幹蝦蟆(用各等分,同燒存性,為末,一兩,入下項藥)青黛(研,一分)蘆荟(研)朱砂(研飛)麝香(研,各一錢)上合研勻,用湯浸蒸餅和為丸,如麻子大。
每三歲兒,服二十丸,不計時候,溫米飲下,更量大小加減。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和中散 治小兒脾胃不和,嘔逆惡心,冷熱不調,減食洩瀉,腹痛腸鳴,少力嗜卧。
濃樸(去皮,姜炙,六兩)白術(三兩)幹姜(炮)甘草(炙,各二兩)上為末。
每服一錢,水八分盞,生姜二片,煎六分,去滓,稍熱服,乳食前服。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人參半夏丸 治肺胃受冷,咳嗽氣急,胸膈痞滿,喉中呀呷,嘔吐涎沫,乳食不下。
半夏(湯洗七次,切,焙)濃樸(去粗皮,姜汁炙)丁香(各四兩)陳皮(去瓤)人參上為細末,用生姜汁打面糊為丸,如麻子大。
三歲兒每服二十丸,生姜湯下,食後服,量兒大小加減。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辰砂半夏丸 治小兒肺壅痰實,咳嗽喘急,胸膈痞滿,心忪煩悶,痰涎不利,呀呷有聲五靈脂(微炒,用酒研飛,去砂土)朱砂(研飛,各一兩)葶苈(水淘淨,日幹,别杵焙幹,各上為末,入研藥勻,以生姜汁煮面糊和丸,如小麻子大。
每服五丸至七丸,淡生姜湯下,食後。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丁香散 治胃虛氣逆,嘔吐不定,精神羸困,霍亂不安。
每一歲兒服一丸,溫米飲下,更量虛實加減服之,食後服。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金箔鎮心丸 治小兒風壅痰熱,心神不甯,驚悸煩渴,唇焦頰赤,夜卧不安,谵語狂妄。
紫河車(用黑豆煮軟,切作片,焙幹,二十五兩)山藥(一百五十兩)牙硝(枯,十五腦(研,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一兩半作五十丸,以金箔為衣。
每服一丸,薄荷湯化下,含化亦得,食後,臨卧。
常服安鎮心神,散敗邪熱,涼咽膈,止驚啼。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比金丸 治小兒驚風體熱,喘粗涎嗽,心忪頰赤,大小便不利,夜卧不穩。
滑石膩粉(研,各十五兩)青黛(研,二兩半)天南星(炮,一十二兩半)巴豆(七上為細末,以面糊為丸,如麻子大。
每服一歲一丸,薄荷溫水下。
如急驚風,頭熱足冷,口噤面青,筋脈抽掣,上膈頑涎,疾狀甚者,加一、二丸,煎桃符湯下,疏利下蘊毒熱涎,立便安愈。
小兒瘡疹後餘毒不解,宜與服,食後。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香連丸 治小兒冷熱不調,洩瀉煩渴,米谷不化,腹痛腸鳴;或下痢膿血,裡急後重,不思乳食,肌肉消瘦,漸變成疳。
白石脂龍骨幹姜(炮)黃連(去須,微炒)白礬(,各半兩)上件藥搗,羅為末,醋煮面糊和丸,如麻子大。
每一歲兒服十丸,米飲下,乳食前服。
如煩渴,煎人參湯下,更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日三、四服。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紫霜丸 治乳哺失節,宿滞不化,胸腹痞滿,嘔吐惡心,便利不調,乳食減少。
又治傷内挾冷實,大便酸臭,乳食不消,或已得汗,身熱不除,及變蒸發熱,多日不解,先寒後熱。
代赭石(醋淬,細研,一兩)赤石脂(為末,一兩)杏仁(去皮、尖,麸炒,别研,五上合研勻,湯浸餅,丸如黃米大。
兒生三十日外,可服一丸,一歲至三歲并服二丸至三丸,乳汁送下,米飲亦得,微利為度,亦不虛人,未利再服,更量虛實加減,乳食後服。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開胃丸 治小兒髒腑怯弱,内受風冷,腹痛脹滿,腸鳴洩利,或青或白,乳食不化,又啼,胎寒腹痛。
白芍藥麝香(細研,各一分)人參木香蓬莪術(煨)白術當歸〔去苗,微炒,上件搗,羅為末,都研令勻,湯浸炊餅和丸,如黍米大。
每服十五丸,溫米飲下,新生兒腹痛夜啼,可服五丸,并乳食前服。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沒食子丸 治小兒腸虛受熱,下痢鮮血,或便赤汁,腹痛後重,晝夜不止,遍數頻多。
沒食子地榆(各半兩)黃柏(锉,蜜炒,二兩)黃連(锉,炒,一兩半)酸石榴皮(上件搗,羅為細末,以醋煮面糊為丸,如麻子大。
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溫米飲下。
食前服。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水銀扁丸子 治小兒驚風壯熱,涎盛喘粗,或發搐搦,目睛上視,及因乳哺不節,胸滿悶,發痫螈,并宜服之。
黃明膠(炒令黃燥,一錢三字)膩粉幹蠍(全者)百草霜(研)牛黃(研)鉛霜(研)銀(各一兩)上為細末,入研藥勻,以陳粟米飯為丸,如綠豆大,捏扁。
每一歲兒服一丸,二歲服二丸,三歲服三丸,四歲以上服四丸,用幹柿湯下,薄荷湯亦得,更量虛實加減服,利下青粘滑涎為度,乳食後服。
此藥不得化破。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牛黃膏 治驚化涎,涼膈鎮心,祛邪熱,止痰嗽。
蛤粉(研飛,二百兩)牙硝(枯研)朱砂(研飛,各十兩)人參(二十五兩)雄黃(研飛,七十五兩)龍腦(研,四兩)甘草(,五十兩)金箔、銀箔(各二百片,為衣)牛黃(二兩上為細末,煉蜜搜和,每一兩八錢作二十丸,以金箔、銀箔為衣。
一歲兒每服如綠豆大,薄荷溫水化下,量歲數臨時加減服之,食後。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金屑辰砂膏 治小兒經邪熱,頰赤多渴,睡卧不甯,谵語狂妄,痰涎不利,精神恍惚,積,心膈煩躁,咽喉腫痛,口舌生瘡。
牙硝(枯研)鐵粉(研,各半兩)甘草(炙,二兩)龍腦(研,二錢)辰砂(研飛,三上為細末,煉蜜搜和,每一兩半作二十丸,捏扁,用金箔為衣。
每服半皂子大,大人一丸分作兩服,并用薄荷湯化下。
食後,臨卧服。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潤肺散 治小兒寒壅相交,肺氣不利,咳嗽喘急,語聲不出,痰涎壅塞,胸膈煩滿,鼻咽喉幹痛。
貝母(去心,麸炒黃)杏仁(湯去皮、尖及雙仁者,焙幹,面炒,各二兩半)麻黃(去甘草(炙,上同杵,羅為粗末。
每服一錢,水八分,煎六分,去滓,溫服,食後。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惺惺散 治小兒風熱瘡疹,傷寒時氣,頭痛壯熱,目澀多睡,咳嗽喘粗,鼻塞清涕。
瓜栝根人參細辛(去葉)茯苓(去皮)白術甘草(炙)桔梗(各一兩半)上件同杵,羅為末。
每服一錢,水一小盞,入薄荷三葉,同煎至四分,溫服。
如要和氣即入生姜煎服,不計時候。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人參羌活散 治小兒寒邪溫病,時疫瘡疹,頭痛體疼,壯熱多睡,及治潮熱煩渴,痰實柴胡(去苗)獨活(去蘆)羌活(去苗,各二兩)人參(去蘆)芎枳殼(去瓤,麸皮(去土,各半上為散。
每服一錢,水七分盞,入薄荷少許,煎至五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辰砂金箔散 治小兒心膈邪熱,神志不甯,驚惕煩渴,恍惚忪悸,夜卧不安,谵語狂妄,齒龈生瘡,及痰實咳嗽,咽膈不利。
辰砂(研飛,七十兩)人參(去蘆)茯苓(去皮)牙硝(枯,各三十兩)桔梗(五十兩)腦子(研,二兩)大人、小兒咽喉腫痛,口舌生瘡,每用少許,摻在患處,咽津,立效。
大人膈熱,每服一錢,新水調下,食後,臨卧服。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消毒散 治小兒瘡疹已出,未能勻透,及毒瓦斯壅遏,雖出不快,壯熱狂躁,咽膈壅塞,睡卧不安,大便秘澀,及治大人、小兒上膈壅熱,咽喉腫痛,胸膈不利。
牛蒡子(,六兩)荊芥穗(一兩)甘草(炙,二兩)上為粗末。
每服一盞,用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食後,小兒量力,少少與之。
如治瘡疹,若大便利者,不宜服之。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人參散 治中和氣,止嘔逆,除煩渴。
治昏困多睡,乳食減少,及傷寒時氣,胃氣不順後,躁渴不解。
幹葛(二兩)人參白茯苓(去皮,各一兩)木香甘草(炙)藿香葉(各一分)上件為末。
每服一錢,水一中盞,煎七分,去滓,放溫服,不計時。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生犀散 治小兒骨蒸肌瘦,頰赤口幹,日晚潮熱,夜有盜汗,五心煩躁,四肢困倦,不生肌肉,及大病瘥後,餘毒不解,或傷寒病後,因食羊肉,體熱不除,并宜服大黃(蒸,切,焙)鼈甲(湯煮,去裙,醋塗,炙黃)麥門冬(去心)黃秦艽(芍藥柴胡(上各等分,搗為粗末。
每服二錢,水一盞,入青蒿少許,煎至六分,去滓,溫服,食後兒小即分為二服。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清涼飲子 治小兒血脈壅實,腑髒生熱,頰赤多渴,五心煩躁,睡卧不甯,四肢驚掣,時,寒溫失度,令兒血氣不理,腸胃不調,或溫壯連滞,欲成伏熱,或壯熱不歇又治風熱結核,頭面瘡疖,目赤咽痛,瘡疹餘毒,一切壅滞,并宜服之。
當歸(去蘆,酒浸)甘草(炙)大黃(蒸,焙)赤芍藥上等分為粗末。
每服一錢,水一中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量兒大小,虛實加減,微溏利為度,食後,臨卧服。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天竺飲子 治大人、小兒腑髒積熱,煩躁多渴,舌頰生瘡,咽喉腫痛,面熱口幹,目赤結核,癰瘡腫痛。
又治伏暑燥熱,瘡疹餘毒,及大便下血,小便赤澀。
川郁金(用皂角水煮,切作片,焙幹)甘草(炙,各二十兩)大栀子仁(微炒)連翹(上為細末。
每服一大錢,食後,臨卧,用新水調服,小兒半錢,臨時更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朱砂丸 鎮心神,化痰涎,利咽膈,止煩渴。
硼砂(研,一分)朱砂(研飛,五十兩)麝香(研)梅花腦(研,各半兩)腦子(研)上研勻,用甘草膏和,每兩作一百丸。
每服一丸,含化。
小兒夜多驚啼,薄荷水化下。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蘆荟丸 治疳氣羸瘦,面色萎黃,腹脅脹滿,頭發作穗,揉鼻咬甲,好吃泥土,利色無往來,目澀口臭,齒龈爛黑。
常服長肌退黃,殺疳蟲,進乳食。
大皂角幹蝦蟆(用各等分,同燒存性,為末,一兩,入下項藥)青黛(研,一分)蘆荟(研)朱砂(研飛)麝香(研,各一錢)上合研勻,用湯浸蒸餅和為丸,如麻子大。
每三歲兒,服二十丸,不計時候,溫米飲下,更量大小加減。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和中散 治小兒脾胃不和,嘔逆惡心,冷熱不調,減食洩瀉,腹痛腸鳴,少力嗜卧。
濃樸(去皮,姜炙,六兩)白術(三兩)幹姜(炮)甘草(炙,各二兩)上為末。
每服一錢,水八分盞,生姜二片,煎六分,去滓,稍熱服,乳食前服。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人參半夏丸 治肺胃受冷,咳嗽氣急,胸膈痞滿,喉中呀呷,嘔吐涎沫,乳食不下。
半夏(湯洗七次,切,焙)濃樸(去粗皮,姜汁炙)丁香(各四兩)陳皮(去瓤)人參上為細末,用生姜汁打面糊為丸,如麻子大。
三歲兒每服二十丸,生姜湯下,食後服,量兒大小加減。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辰砂半夏丸 治小兒肺壅痰實,咳嗽喘急,胸膈痞滿,心忪煩悶,痰涎不利,呀呷有聲五靈脂(微炒,用酒研飛,去砂土)朱砂(研飛,各一兩)葶苈(水淘淨,日幹,别杵焙幹,各上為末,入研藥勻,以生姜汁煮面糊和丸,如小麻子大。
每服五丸至七丸,淡生姜湯下,食後。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 丁香散 治胃虛氣逆,嘔吐不定,精神羸困,霍亂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