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中
關燈
小
中
大
又名奪命丹。
)凡孕婦下血不止,或小産下血,及子死腹中。
其人憎寒,手指甲黑,唇青,面色黃黑,胎上攻心,冷汗自出,悶絕欲死。
或食惡物毒藥,傷動胎氣,下血不止,胎尚未死,服之可安。
胎若已死,服之自下。
此方得之仙傳,與黑龍丹媲美,皆産科之聖藥也。
丹皮赤芍桂心桃仁白茯苓(各等分)上為細末,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
細嚼,淡醋湯下,連進三丸神效。
官桂散 治産婦面赤舌青,子死母活者。
或面青舌赤沫出,母死子活者。
或唇舌俱青黑沫出,子母俱死者。
此方下死胎如神。
官桂(五錢,去皮)丹皮川芎葵子(各一錢五分)為末,蔥白煎湯調下三錢。
黑神散 凡臨産血多,胎為血裹,以緻難産,宜棄子救母。
橫生逆産,子死腹中,以及胎衣不下,血迷心竅,頭暈眼花,敗血乘虛流散,四肢浮腫,口渴舌燥,乍寒乍熱,煩躁發狂,言語錯亂,其狀如癫。
或月内飲冷,敗血凝聚,大便艱難,小便閉澀。
或血流小腸,小便出血。
或惡露未盡,誤食酸物收斂,因而崩漏。
或肺敗鼻中氣黑,或敗血沖心,喉口氣急。
或血滞脾胃,心腹脹滿嘔吐,亦似翻胃,服之神效。
當歸熟地白芍(炒)肉桂炙草(各一兩)棕灰蒲黃沒藥血竭(各五分)乳香(三錢)赤芍(八錢)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
雞熨下死胎法 烏雞(一隻)去毛,細切,水煎二三升。
候湯通手,用衣帛蘸摩腹中,胎自出。
下胎單方 牛糞(不拘多少)上牛糞炒極熱,入醋半盞,以青布包裹,于母臍上下熨之,立下。
千金榆皮湯 治胎死腹中,或母有疾,欲下胎。
榆白皮(一握)上白皮煮汁服之,自下。
返魂丹 治生産諸證,并死胎惡血,胎衣不下,橫生逆産。
産前清熱養血,産後推陳緻新。
野天麻(一名益母草,四五月采花葉子,陰幹,半斤)赤芍(六錢)當歸(七錢)木香(五錢)為末,蜜丸彈子大,或童便、酒,或薄荷湯,或米飲,或桂枝湯,或棗湯,或秦艽湯,随證酌湯,化下一丸。
胎産金丹滑胎煎 (俱見本卷保産門易産方。
) 神柞飲 (見本卷催生門。
) 佛手散 (見上卷諸痛門。
) [卷之中]胞衣不下論 婦人一生莫重于生産,臨産莫急于催生,既産莫甚于胞衣不下。
所以不下者,有因血少幹澀,或子宮空虛吸貼而不下。
有因氣血虛弱,産母力乏,氣不轉運,不能傳送而停閣不下。
其證但見無力,腹中不痛脹,治當補氣助血,速煎生化湯大劑,速進二三鐘,或兼進益母丸,使血旺氣和而衣自下。
或用保生無憂散以固元氣。
至于萬密齋用五苓散,予恐無助血之能,不敢遵而用之。
不若《景嶽全書》決津煎,或滑胎煎、無憂散、《局方》黑神散之類。
又有因惡露流入胞中,脹而不能出。
蓋兒既生,胞帶必下墜,故胞在腹中,形如荷葉之仰,仰則盛聚血水,而脹礙難下。
将兒抱定,不可斷臍帶,惟老成有識見隐婆,以右手二指緊跟臍帶而上,帶盡處,将指向上半寸餘,摸之覺有血便是胎衣,向下一捺,其血覆,其衣自下。
或以手指頂其胎底,使其血散。
或以指摸上口,攀開一角,使惡露傾瀉,則腹空自下矣。
法甚簡明,當為下胞衣第一妙法。
亦有人因衣遲不下,恐天寒不便于子,急斷臍洗兒,用帛系墜臍帶。
其系法已見前候胞衣生下須知論中矣。
但血滲胞中不下,又不能用手法下之,停蓄既久,漸充心胸,為脹痛或喘急,非逐血破血不可。
古人用良方奪命丹,或用失笑散,以熱酒調服,使血散脹消衣下,緩則不救。
又有下胎衣單方,擇錄以備鄉村無藥處急迫之用。
世俗有以本婦頭發,令攪入喉中,使之作嘔,則氣升血散,胞軟亦自下矣。
亦有用産婦鞋底炙熱,熨小腹上下即出。
又有血極膏、三奈方、花蕊石散、良方牛膝散、神應丹、灸足小趾法、牛膝湯、蛇蛻烏金丸、半夏散,皆治胎衣不下之方。
予謂既有手法下衣簡便,又不傷人,當以用手法為最。
至于吐法雖效,如不出,反逆上者必死。
至下胎衣諸方中,用硝、膝、花蕊石、硫黃等藥,非惟不效,即使得下,胃氣大傷,況金石峻厲之品,恐非腸胃大虛者所宜。
後方錄之以備參考耳。
用者慎之,況藥力未必如手法之速效,而無損于人也。
如不能手法,必欲用藥,總不若以失笑散,或萬全湯去人參,并可取效為至當。
其次亦惟決津煎為善。
益母丸 (一名返魂丹。
附益母膏。
)治婦人赤白帶,惡露時下不止,及治胎前、産後、經中諸般奇痛,無所不療。
本草雲:此草胎前無滞,産後無虛,故名益母。
益母草(一味。
一名茺蔚子,一名野天麻。
方梗,對節生葉,葉類火麻,四五月開紫花是,白花者非)上于五月采取,曬幹連根莖葉,勿犯鐵器,磨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
每服一丸,用熱酒和童便化下。
或随證用湯引送下。
一方,以此為末,每服二錢,或酒或童便,或随證用引服之。
一方,凡産時倉卒未合,隻用生益母草搗汁,入蜜少許服之,其效甚大。
一益母膏方,根據前采取搗爛,以布濾取濃汁,用砂鍋文武火熬成膏,如黑砂糖色為度,入瓷罐收貯。
每服二三匙,酒便調下。
或于治血湯藥中,加一匙服之猶妙。
良方奪命丹 治瘀血入胞,脹滿難下,急服此藥,血即消,衣自下。
予謂此方藥峻,不可輕用。
附子(炮,五錢)幹漆(碎,炒煙盡)牡丹皮當歸(各一兩)上為末,另用大黃末一兩,以好醋一升,同熬成膏,和前藥丸桐子大,溫酒吞五七丸。
失笑散 治婦人心痛氣刺不可忍,及産後兒枕蓄血,惡血上攻疼痛。
并治小腸氣痛,更治胞衣由瘀血脹滿不能出者。
五靈脂(生,酒研,澄去沙)蒲黃(生,篩淨)為末,每服二三錢,蔥湯調末服之。
一方,用酒煎熱服。
一方,用好醋一杓,熬成膏,再入水一鐘,煎至七分,熱服。
一方,用醋糊和丸,龍眼大,每服一丸,以童便和水各半鐘,煎七分,溫服。
按此方,如行血,各等分,俱生用。
如止血,俱炒用,或五靈脂減半用。
若用以止痛,蒲黃宜減半。
又一方,蒲黃一半生,一半炒用。
下胎衣單方 治胞衣不下。
(此方與前下死胎相同,但治法各别,故重錄之。
)黑牛糞(不拘多少)上略焙,帶潤,以布裹之,束于腹上,即下。
又方 治胞衣不下。
芒硝(三錢)牛膝當歸(各五錢)黃酒煎服即下。
非壯實婦人,此方不可輕投。
血極膏 (又名醋大黃丸)治胞衣不下,惡血沖心,并腹中血塊沖逆作痛。
錦紋大黃(一兩)上為末,以好醋半升,熬成膏,丸桐子大。
以酒化五丸服之,須臾即下。
又治女人幹血有熱,脈弦數者,臨卧溫酒化服,大便利一二行,經脈自通。
亦治經閉,通用。
三柰下胞方 三柰(一二斤)含口内,有水咽下,其胞自落。
花蕊石散 治胎衣不下,胎死腹中。
并治産後敗血不盡,惡血奔心,血暈等症。
或至死而心頭尚熱,急以童便調服一二錢,取下惡物如雞肝片,終身不患血虛血暈。
若膈上有血,化為黃水,實時吐出,或從小便而下。
并治諸血凝滞,氣絕欲死。
凡血證人弱,不能攻者,服之凝血皆化為水。
花蕊石(一兩)硫黃(四錢)為粗末,入瓦瓶内,鹽泥固濟,曬幹。
以炭火叢堆煉一日,候冷取出,再研細。
用一錢,童便調服。
此石藥也,不可輕用。
姑錄之,以備參考耳。
因産後腸胃之虛,何堪當此也。
良方牛膝散 治胞衣不下,腹中脹痛,急服此藥腐化而下。
牛膝川芎樸硝蒲黃(各三兩)當歸(一兩五錢)桂心(五錢)每服五錢,姜三片,加生地黃一錢,水煎服。
灸足小趾法 治産難及胞衣不下。
将産母右足小趾尖上,灸三炷,炷如小麥粒大,即易産也。
此法或可治村農不裹足婦人。
若纏足者,則不便行之矣。
千金牛膝湯 治兒産胞衣不下。
牛膝瞿麥(各一兩)當歸通草(各一兩五錢)滑石(二兩)葵子(半升)上六味,水煎,分三服。
一方,無滑石,有桂心一兩。
蛇蛻烏金丸 胞衣不下,古法用蛇蛻一條,香油燈上燒研,入麝香為末,童便調服。
或加蕲艾、阿膠、蘇木各一錢,麥芽末打糊為丸,名為烏金丸。
遇有難産及死胎不出,俱童便服之。
亦有單用蛇蛻,酥炙為末,童便調下一錢匙者。
半夏散 治産婦肥盛多痰,阻逆氣道而至産難,及子死胎幹,或子下而胞衣不出。
半夏(制,不拘多少)上為散,童便服方寸匙,連進三服。
并用吹鼻取嚏,以激動關竅大妙。
生化湯 (見下卷生化湯論後。
) 保生無憂散 (見本卷保産門易産方。
) 決津煎 (見上卷鬼胎門。
) 滑胎煎 (見本卷保産門易産方。
) 局方黑神散 (見本卷子死腹中門,烏金散即此方也。
治胎衣不下,用童便、酒各半調服。
) 神應丹。
保産萬全湯 (俱見本卷催生門。
) [卷之中]交骨不開論 交骨不開者,陰血虛也。
或年幼受胎,陰氣不足,陰不足則氣不達,所以不開。
或年大方嫁,脈絡長成,或元氣虛弱,胎前失調,皆有此證。
用參便佛手散,補而開之。
或十全大補湯亦可,古法用加味芎歸湯。
每見服此藥者,惡血凝滞,反成不救。
惟大劑人參童便,入于芎歸劑中,助其氣血開阖之功,立效也。
證見切牙昏暈,急以熱小便灌之,稍遲則無濟矣。
若元氣不虛者,隻用佛手散入小便服之,人參不必用也。
又有用開骨膏,以參便佛手散煎湯送下。
予謂又不如用加味神柞飲,開交骨如神也。
予曾治彭姓女,初次生産,經日不下,交骨不開,神柞飲并諸催生藥,服之無效,用人參三錢,煎服立下。
參便佛手散 治臨産交骨不開,其驗如神。
當歸(三錢)川芎(一錢)人參(三五錢,去血過多,加至一兩)水煎,臨服入童便半盞,續續進之。
質壯氣實者,但加童便,其參不用可也。
加味芎歸湯 治交骨不開,并死胎不下。
川芎當歸(各一兩)龜版(一個,自死者,酥炙)婦人發(五錢,曾生子者,燒存性)上共為末,每服一兩,水煎服。
開骨膏 治交骨不開。
(即催生方乳朱丹,彼兼治難産,此獨開交骨。
)明乳香(一兩)五月五日研細,豬血為丸如雞頭大,朱砂為衣。
涼酒化服一丸。
十全大補湯 (見上卷胎不長養門。
) 佛手散 (見上卷諸痛門。
) 加味神柞飲 (見本卷子死腹中門。
) 獨參湯催生 (見本卷催生門。
)
)凡孕婦下血不止,或小産下血,及子死腹中。
其人憎寒,手指甲黑,唇青,面色黃黑,胎上攻心,冷汗自出,悶絕欲死。
或食惡物毒藥,傷動胎氣,下血不止,胎尚未死,服之可安。
胎若已死,服之自下。
此方得之仙傳,與黑龍丹媲美,皆産科之聖藥也。
丹皮赤芍桂心桃仁白茯苓(各等分)上為細末,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
細嚼,淡醋湯下,連進三丸神效。
官桂散 治産婦面赤舌青,子死母活者。
或面青舌赤沫出,母死子活者。
或唇舌俱青黑沫出,子母俱死者。
此方下死胎如神。
官桂(五錢,去皮)丹皮川芎葵子(各一錢五分)為末,蔥白煎湯調下三錢。
黑神散 凡臨産血多,胎為血裹,以緻難産,宜棄子救母。
橫生逆産,子死腹中,以及胎衣不下,血迷心竅,頭暈眼花,敗血乘虛流散,四肢浮腫,口渴舌燥,乍寒乍熱,煩躁發狂,言語錯亂,其狀如癫。
或月内飲冷,敗血凝聚,大便艱難,小便閉澀。
或血流小腸,小便出血。
或惡露未盡,誤食酸物收斂,因而崩漏。
或肺敗鼻中氣黑,或敗血沖心,喉口氣急。
或血滞脾胃,心腹脹滿嘔吐,亦似翻胃,服之神效。
當歸熟地白芍(炒)肉桂炙草(各一兩)棕灰蒲黃沒藥血竭(各五分)乳香(三錢)赤芍(八錢)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
雞熨下死胎法 烏雞(一隻)去毛,細切,水煎二三升。
候湯通手,用衣帛蘸摩腹中,胎自出。
下胎單方 牛糞(不拘多少)上牛糞炒極熱,入醋半盞,以青布包裹,于母臍上下熨之,立下。
千金榆皮湯 治胎死腹中,或母有疾,欲下胎。
榆白皮(一握)上白皮煮汁服之,自下。
返魂丹 治生産諸證,并死胎惡血,胎衣不下,橫生逆産。
産前清熱養血,産後推陳緻新。
野天麻(一名益母草,四五月采花葉子,陰幹,半斤)赤芍(六錢)當歸(七錢)木香(五錢)為末,蜜丸彈子大,或童便、酒,或薄荷湯,或米飲,或桂枝湯,或棗湯,或秦艽湯,随證酌湯,化下一丸。
胎産金丹滑胎煎 (俱見本卷保産門易産方。
) 神柞飲 (見本卷催生門。
) 佛手散 (見上卷諸痛門。
) [卷之中]胞衣不下論 婦人一生莫重于生産,臨産莫急于催生,既産莫甚于胞衣不下。
所以不下者,有因血少幹澀,或子宮空虛吸貼而不下。
有因氣血虛弱,産母力乏,氣不轉運,不能傳送而停閣不下。
其證但見無力,腹中不痛脹,治當補氣助血,速煎生化湯大劑,速進二三鐘,或兼進益母丸,使血旺氣和而衣自下。
或用保生無憂散以固元氣。
至于萬密齋用五苓散,予恐無助血之能,不敢遵而用之。
不若《景嶽全書》決津煎,或滑胎煎、無憂散、《局方》黑神散之類。
又有因惡露流入胞中,脹而不能出。
蓋兒既生,胞帶必下墜,故胞在腹中,形如荷葉之仰,仰則盛聚血水,而脹礙難下。
将兒抱定,不可斷臍帶,惟老成有識見隐婆,以右手二指緊跟臍帶而上,帶盡處,将指向上半寸餘,摸之覺有血便是胎衣,向下一捺,其血覆,其衣自下。
或以手指頂其胎底,使其血散。
或以指摸上口,攀開一角,使惡露傾瀉,則腹空自下矣。
法甚簡明,當為下胞衣第一妙法。
亦有人因衣遲不下,恐天寒不便于子,急斷臍洗兒,用帛系墜臍帶。
其系法已見前候胞衣生下須知論中矣。
但血滲胞中不下,又不能用手法下之,停蓄既久,漸充心胸,為脹痛或喘急,非逐血破血不可。
古人用良方奪命丹,或用失笑散,以熱酒調服,使血散脹消衣下,緩則不救。
又有下胎衣單方,擇錄以備鄉村無藥處急迫之用。
世俗有以本婦頭發,令攪入喉中,使之作嘔,則氣升血散,胞軟亦自下矣。
亦有用産婦鞋底炙熱,熨小腹上下即出。
又有血極膏、三奈方、花蕊石散、良方牛膝散、神應丹、灸足小趾法、牛膝湯、蛇蛻烏金丸、半夏散,皆治胎衣不下之方。
予謂既有手法下衣簡便,又不傷人,當以用手法為最。
至于吐法雖效,如不出,反逆上者必死。
至下胎衣諸方中,用硝、膝、花蕊石、硫黃等藥,非惟不效,即使得下,胃氣大傷,況金石峻厲之品,恐非腸胃大虛者所宜。
後方錄之以備參考耳。
用者慎之,況藥力未必如手法之速效,而無損于人也。
如不能手法,必欲用藥,總不若以失笑散,或萬全湯去人參,并可取效為至當。
其次亦惟決津煎為善。
益母丸 (一名返魂丹。
附益母膏。
)治婦人赤白帶,惡露時下不止,及治胎前、産後、經中諸般奇痛,無所不療。
本草雲:此草胎前無滞,産後無虛,故名益母。
益母草(一味。
一名茺蔚子,一名野天麻。
方梗,對節生葉,葉類火麻,四五月開紫花是,白花者非)上于五月采取,曬幹連根莖葉,勿犯鐵器,磨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
每服一丸,用熱酒和童便化下。
或随證用湯引送下。
一方,以此為末,每服二錢,或酒或童便,或随證用引服之。
一方,凡産時倉卒未合,隻用生益母草搗汁,入蜜少許服之,其效甚大。
一益母膏方,根據前采取搗爛,以布濾取濃汁,用砂鍋文武火熬成膏,如黑砂糖色為度,入瓷罐收貯。
每服二三匙,酒便調下。
或于治血湯藥中,加一匙服之猶妙。
良方奪命丹 治瘀血入胞,脹滿難下,急服此藥,血即消,衣自下。
予謂此方藥峻,不可輕用。
附子(炮,五錢)幹漆(碎,炒煙盡)牡丹皮當歸(各一兩)上為末,另用大黃末一兩,以好醋一升,同熬成膏,和前藥丸桐子大,溫酒吞五七丸。
失笑散 治婦人心痛氣刺不可忍,及産後兒枕蓄血,惡血上攻疼痛。
并治小腸氣痛,更治胞衣由瘀血脹滿不能出者。
五靈脂(生,酒研,澄去沙)蒲黃(生,篩淨)為末,每服二三錢,蔥湯調末服之。
一方,用酒煎熱服。
一方,用好醋一杓,熬成膏,再入水一鐘,煎至七分,熱服。
一方,用醋糊和丸,龍眼大,每服一丸,以童便和水各半鐘,煎七分,溫服。
按此方,如行血,各等分,俱生用。
如止血,俱炒用,或五靈脂減半用。
若用以止痛,蒲黃宜減半。
又一方,蒲黃一半生,一半炒用。
下胎衣單方 治胞衣不下。
(此方與前下死胎相同,但治法各别,故重錄之。
)黑牛糞(不拘多少)上略焙,帶潤,以布裹之,束于腹上,即下。
又方 治胞衣不下。
芒硝(三錢)牛膝當歸(各五錢)黃酒煎服即下。
非壯實婦人,此方不可輕投。
血極膏 (又名醋大黃丸)治胞衣不下,惡血沖心,并腹中血塊沖逆作痛。
錦紋大黃(一兩)上為末,以好醋半升,熬成膏,丸桐子大。
以酒化五丸服之,須臾即下。
又治女人幹血有熱,脈弦數者,臨卧溫酒化服,大便利一二行,經脈自通。
亦治經閉,通用。
三柰下胞方 三柰(一二斤)含口内,有水咽下,其胞自落。
花蕊石散 治胎衣不下,胎死腹中。
并治産後敗血不盡,惡血奔心,血暈等症。
或至死而心頭尚熱,急以童便調服一二錢,取下惡物如雞肝片,終身不患血虛血暈。
若膈上有血,化為黃水,實時吐出,或從小便而下。
并治諸血凝滞,氣絕欲死。
凡血證人弱,不能攻者,服之凝血皆化為水。
花蕊石(一兩)硫黃(四錢)為粗末,入瓦瓶内,鹽泥固濟,曬幹。
以炭火叢堆煉一日,候冷取出,再研細。
用一錢,童便調服。
此石藥也,不可輕用。
姑錄之,以備參考耳。
因産後腸胃之虛,何堪當此也。
良方牛膝散 治胞衣不下,腹中脹痛,急服此藥腐化而下。
牛膝川芎樸硝蒲黃(各三兩)當歸(一兩五錢)桂心(五錢)每服五錢,姜三片,加生地黃一錢,水煎服。
灸足小趾法 治産難及胞衣不下。
将産母右足小趾尖上,灸三炷,炷如小麥粒大,即易産也。
此法或可治村農不裹足婦人。
若纏足者,則不便行之矣。
千金牛膝湯 治兒産胞衣不下。
牛膝瞿麥(各一兩)當歸通草(各一兩五錢)滑石(二兩)葵子(半升)上六味,水煎,分三服。
一方,無滑石,有桂心一兩。
蛇蛻烏金丸 胞衣不下,古法用蛇蛻一條,香油燈上燒研,入麝香為末,童便調服。
或加蕲艾、阿膠、蘇木各一錢,麥芽末打糊為丸,名為烏金丸。
遇有難産及死胎不出,俱童便服之。
亦有單用蛇蛻,酥炙為末,童便調下一錢匙者。
半夏散 治産婦肥盛多痰,阻逆氣道而至産難,及子死胎幹,或子下而胞衣不出。
半夏(制,不拘多少)上為散,童便服方寸匙,連進三服。
并用吹鼻取嚏,以激動關竅大妙。
生化湯 (見下卷生化湯論後。
) 保生無憂散 (見本卷保産門易産方。
) 決津煎 (見上卷鬼胎門。
) 滑胎煎 (見本卷保産門易産方。
) 局方黑神散 (見本卷子死腹中門,烏金散即此方也。
治胎衣不下,用童便、酒各半調服。
) 神應丹。
保産萬全湯 (俱見本卷催生門。
) [卷之中]交骨不開論 交骨不開者,陰血虛也。
或年幼受胎,陰氣不足,陰不足則氣不達,所以不開。
或年大方嫁,脈絡長成,或元氣虛弱,胎前失調,皆有此證。
用參便佛手散,補而開之。
或十全大補湯亦可,古法用加味芎歸湯。
每見服此藥者,惡血凝滞,反成不救。
惟大劑人參童便,入于芎歸劑中,助其氣血開阖之功,立效也。
證見切牙昏暈,急以熱小便灌之,稍遲則無濟矣。
若元氣不虛者,隻用佛手散入小便服之,人參不必用也。
又有用開骨膏,以參便佛手散煎湯送下。
予謂又不如用加味神柞飲,開交骨如神也。
予曾治彭姓女,初次生産,經日不下,交骨不開,神柞飲并諸催生藥,服之無效,用人參三錢,煎服立下。
參便佛手散 治臨産交骨不開,其驗如神。
當歸(三錢)川芎(一錢)人參(三五錢,去血過多,加至一兩)水煎,臨服入童便半盞,續續進之。
質壯氣實者,但加童便,其參不用可也。
加味芎歸湯 治交骨不開,并死胎不下。
川芎當歸(各一兩)龜版(一個,自死者,酥炙)婦人發(五錢,曾生子者,燒存性)上共為末,每服一兩,水煎服。
開骨膏 治交骨不開。
(即催生方乳朱丹,彼兼治難産,此獨開交骨。
)明乳香(一兩)五月五日研細,豬血為丸如雞頭大,朱砂為衣。
涼酒化服一丸。
十全大補湯 (見上卷胎不長養門。
) 佛手散 (見上卷諸痛門。
) 加味神柞飲 (見本卷子死腹中門。
) 獨參湯催生 (見本卷催生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