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回 勝子川二下南七省 趙昆福逃亡雙龍山(三)
關燈
小
中
大
圓的一番好意。
石老英雄因何與林士佩送妹妹呢?皆因前三年三月間,林士佩逃到蓮花湖,将妹妹寄在彼處,六月間,蕭金台下帖聘請群雄,林士佩韓秀共赴英雄會,七月初二散了會,林士佩無臉面回歸蓮花湖,與老道七星真人同赴碧霞山。
勝三爺追五股差事至碧霞山,鷹愁澗幾乎喪命,蔣五爺在碧霞山二打林士佩,劉士英與勝爺言歸于好,棄山回歸故裡。
林素梅在蓮花湖不見哥哥到來,思兄甚切,命後寨的老喽卒給韓秀傳信。
韓秀打開字柬一看,内寫:“字奉總轄寨主兄長台覽:難女林素梅百拜,請問仁兄,吾兄長六月赴會,今已八月節後,何以不見回歸?但不知吾兄現在何處?”韓秀看完字柬,寫了回書。
姑娘拆開一看,内雲:“字奉林姑娘妝次:韓秀頓首百拜,七月初二散會後,群衆各奔前途,令兄士佩未獲晤面。
曾派精明喽卒前往四外打探令兄消息,尚無回報。
”雲雲。
林姑娘将來信看畢,不由的長籲短歎,仍求韓秀打探自己哥哥下落。
二年有餘,韓秀他才知道林士佩避難雙龍山,韓秀修書告知素梅姑娘,姑娘這才放心。
然而思兄之心,不能一日忘懷,要求韓秀派人喚回兄長。
韓秀應着,派人到建甯府去請林士佩回蓮花湖。
韓秀真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遂派二寨主神抓将張林前往。
張林奉命起程,一路之上曉行夜宿,夠奔建甯府雙龍山,見了林土佩一提此事,林士佩說道:“張寨主你急速回去,對韓寨主說知,我不報勝英厚我之仇,決不回去。
我或将勝英置之死地,或叫勝英栽了筋鬥,我那時才回蓮花湖。
”張林回歸蓮花湖,照着林士佩的話報告韓秀,韓秀修書告知姑娘,姑娘一想,飄流在外,何時是了?遂寫信與韓秀,說明自己欲回揚州故裡。
韓秀言說:“姑娘要是一走,将來令兄回來時,我未免有負令兄之托。
待我再派妥實人去請令兄,再定行止。
”當下韓秀與老寨主韓殿魁商議:“請老寨主權往雙龍山走一遭,無論如何将林寨主請回來,兄妹相見。
”寶刀将韓殿魁也深以為然,遂起身夠奔建甯雙龍山。
比及老寨主到了雙龍山,被程寨主款留,未能回來,韓殿魁要求程士俊與韓秀修一封書信,程士俊遂與韓秀修書,略雲:“總轄寨主韓仁兄賜覽:吾師兄林士佩骨肉情疏,抛妹于貴山三載之久,不達一面,至勞朋友挂懷,胞妹思兄,罪何可逭?望仁兄念其現在難中,不責既往,是為萬幸。
”韓秀看畢,太息不盡,将林士佩近狀轉告姑娘。
姑娘又修書緻韓秀,言:“兄長不念骨肉之情、朋友之義,難女現在揚州尚有叔父、嬸母可投,今者一心欲回故裡,侍奉叔父嬸母。
三載寄養之恩,容俟候報之異日。
如總轄寨主不允難女所請,難女惟有一死而已。
”韓秀看罷,知不可留,韓秀遂告訴老喽卒,明天晌午請姑娘在寨中相見。
老喽卒将話告知内寨婆子,轉禀姑娘。
次日韓秀挑選八位老寨主,幾名老喽卒,偕同韓秀進内寨去見姑娘。
來到内寨,韓秀叫丫環将姑娘屋中的竹簾放下,韓秀在外間屋坐定,老喽卒兩旁站立,韓秀隔着竹簾與姑娘接談,說道:“小姐若回原籍,令兄回來,叫我兄弟怎樣交代?”姑娘叫丫環由屋中傳出一封信來,說道:“幾時我那骨肉無情的兄長回來,你就将此信交與我兄,這是我一心回歸故裡,韓寨主你決無辜負我兄妹之處。
”總轄寨主問道:“小姐意欲怎樣走法?還是坐船,還是坐車呢?”姑娘說道:“恩兄,明天難女起身,隻要兩套轎車一輛,一個老喽卒趕車,明天早飯後,難女起身拜辭。
”韓秀說道:“小姐,明天愚兄帶隊與小姐餞行。
”韓秀與姑娘說至此處,韓秀遂告辭回前寨而去。
到了第二日,韓秀果然預備二套轎車一輛,挑選一名老喽卒,姓馮名叫馮四,此人忠厚誠實,對于南七省道路很熟。
韓秀囑咐馮四:“在道上多要小心,送妨娘到揚州原籍,千萬與我帶回姑娘的親筆書信來。
平安無事回來,我必有重賞;倘有差錯,我必然重責。
”馮四唯唯而退。
第二日馮四套好了車,韓秀帶領五十名喽卒在山口恭候,工夫不見甚大,就見林姑娘的車已到。
韓秀眼珠一轉,不由的一愣,見車後有一壯士二十來歲,粉蓮色六楞抽口壯帽,粉蓮色大氅,銀灰短靠,十字絆腰系英雄帶,足登燕雲快靴。
原來是姑娘改扮行妝,耳朵眼用白蠟堵上。
韓秀仔細一看,才認出是姑娘,心中暗道:“這位姑娘真似奇男子。
”身後跟随一個小書童,年紀十五六歲,頭戴青布随風倒,青布大氅,青布的靴子,這原是姑娘的丫環春齡改扮的,有其主必有其仆。
說書唱戲往往有女扮男妝,姑娘今日如此打扮,他為的是走路上方便。
這一位假壯士來到韓秀切近,又是作揖又是萬福,臉兒一紅,說道:“總轄寨主,叫你見笑。
女子走遠路,千人瞧,萬人看,這樣打扮省卻許多是非。
”韓秀控背躬身說道:“姑娘請上車吧。
”姑娘來到蓮花湖的時候,帶着二十來隻箱子,俱都存在後寨,姑娘親筆書寫封條封好,并未帶走。
姑娘上了車,丫環跨外轅,韓秀送到外橋口。
姑娘奔正南,遇見水路将車卸了,載在船上,渡到旱地,再套車而行。
路上非止一日,到了揚州林家村。
進西村口,姑娘一掀車簾,叫道:“車夫!你問問林二爺林慶在哪個門住?”車夫馮四答應了一聲,見有一個鄉下老者背着糞筐而來。
馮四将車站住,遂向前問道:“老先生,這是林家村嗎?”拾糞老頭答道:“正是林家村。
”馮四又問道:“有一位林二爺林慶在哪門居住,你知道嗎?”老者放下糞筐說道:“你要問年輕的,還是不知道。
我們這村中首戶财主,大爺林春,是武秀才出身,二爺林慶。
因為有鄉親争執地畝,大爺林春出去調停,了事沒了好,打起了架來,大爺動手傷了一條人命,打傷了三四個,大爺回到家中,攜妻帶子,懷抱一位小姑娘,逃亡在外。
第二日,八班捕頭前來辦案,大爺已經遠走高飛,将二爺林慶拿到當官。
被打死的這人,半夜又緩醒過來啦,各村的舉監生員出來調停,傷也好啦,二爺花了幾百兩銀子,官司了結。
大爺在外也不知道這些事情,始終未歸。
後來二爺派人尋找,傳言大爺當了山大王啦。
光陰似箭,後來又聽說大爺已經去世,少爺林士佩襲了父職。
二爺累次捎書寄信,并不見回音。
如今已有十七八年了。
二爺身下并無兒男,遂過繼了一個兒子,此子無所不為,不到二年,老夫妻雙雙棄世,過繼之子,先賣房子後賣地,将房産事業俱都賣盡,現在這老哥倆身後算是沒了人啦。
”姑娘在車裡聽的真而且真,不亞如一盆冷水澆頭!姑娘遂叫車夫仍将車趕回揚州。
到了揚州,找了一座招商客店,姑娘叫車夫問問店主人,就說我們少爺愛清靜,問有跨院沒有,店主人說道:“有一個跨院,三間上房,兩間廂房。
”車夫将車趕入,車夫住在東房,姑娘與丫環住了上房,叫店主人預備了紙筆墨硯,姑娘在燈下眼淚汪汪寫了一封書信,叫丫環将馮四叫到上房。
馮四道:“姑娘喚老奴有何吩咐?”姑娘說道:“明天你趕車回蓮花湖。
”馮四問道:“姑娘您呢?”姑娘道:“我要千裡尋兄。
”馮四說道:“小人回去這樣說,總轄寨主若是不依小人呢?”姑娘說道:“我這裡有親筆書信一封,你回去将書信呈與寨主,決無你的過錯。
這兒有一個小包袱是我給你的,此物足夠你後半世之用。
”馮四給姑娘磕了一個頭,收下小包袱。
姑娘又告訴馮四,到櫃房叫店主人給雇一輛小車,就說少爺要到建甯遊山逛景。
雇好了車,第二天馮四起身後,姑娘對丫環說道:“你已十六七歲,年紀也不小啦,這兒有一個包袱,你拿去回歸故裡,叫你爹娘給你找夫嫁主。
這個包袱足值兩三千銀子,你的前途自己多要保重。
”丫環道:“您奔何處呢?”姑娘道:“我夠奔建甯尋兄,叫我兄長回家承乏宗祧。
如不回家,我在我兄長面前一死,此生此世就算了結。
”丫環聞聽說道:“如果您要這麼将我舍了,我願先死在您的面前。
我自八歲您将我收在身旁,沒拿當奴婢看待,如同親骨肉一般,如今你要舍我一走,那是萬萬不能的,生死咱主仆皆在一處。
”姑娘見丫環意懇情深,遂應允同赴建甯。
主仆二人第二日起身,曉行夜宿,這一日來到建甯地界。
沒雇着車,主仆二人背着小包袱步行,走到掌燈後,一打聽離雙龍山還有二十裡,天光已經掌燈啦,主仆也走乏啦,姑娘低頭叫道:“春齡,咱們住店吧,明天再夠奔雙龍山。
”主仆二人住了店,皆因在路上風霜之苦受了不知多少,将女子的氣色一點兒也沒有啦。
此店名叫雙合店,乃是親弟兄二人所開,一名蘇士龍,一名蘇士虎,開的本是黑店,路劫行旅客人。
這兩個賊又好采花,櫃上的夥友也都是黑賊,姑娘與丫環背着小包袱并不甚大,又沒看出來是女子模樣,丫環背着包袱,累了一身汗,進店脫去青布大氅,在房檐下一涼爽,金風透體,到了第二日早晨,丫環就病啦。
他這個店非得看出客人有錢來他才動手呢。
丫環這一病在店内,姑娘叫店小二給請先生看病,由包袱之中取錢,露出一個包兒,原來是一包金條,被小賊看見,當夜晚主仆二人就要大難臨身。
且說店小二請了一個先生,這位先生連脈都不會診,問了問病原,說道:“這是風寒。
”開了一個藥方子,幾味藥都不是要緊的草藥,吃下去好不好就在乎病人的命啦。
當夜晚小夥計與掌櫃的說道:“咱們輸了眼啦,昨天來的那兩個客人很有錢,晚晌他們解包袱拿錢,露了白啦,金條細軟不在少數。
”掌櫃的說道:“這水買賣怎麼作呢?”夥計說:“好作。
今天我一會兒給他那個書童抓藥去,在藥中暗下毒物,他吃下去就算完事,然後那個武生公子,還不好辦嗎?”那夥計将藥抓來,交給素梅,素梅親自煎藥,當夜晚丫環吃下藥去,滿床翻滾,工夫不大,七竅流血,氣絕身亡,臉面都是青的。
素梅不敢放聲痛哭,恐怕露出女子聲音來,叫夥計将店中掌櫃的請過來,對掌櫃的說道:“這是我的伴童,由七八歲上就在書房伴我讀書。
你這蘇家堡附近有金店沒有?你給我換點金子,買壽衣、壽木,再買一塊地作為墳地,将來我們還起靈呢。
”掌櫃的滿口應承,叫夥計備上一匹馬,到建甯城内,将金子兌換,買了壽衣、壽木,又買一塊墳地,本地人要花三十兩銀子一畝,住店的生人就得花四十兩銀子。
閑話休提,且說姑娘親自給丫環成殓,當天雇人擡出去。
埋完之後,姑娘回在店中眼淚汪汪,到晚晌不吃不喝,掌櫃的與夥友都過來解勸,林素梅喝了幾杯悶心酒,忽忽悠悠,自言自語地說:“我連一個丫環的命都沒有。
”披着大氅和衣而卧,昏昏沉沉,被金風一吹,将姑娘吹醒,睜眼一看,門窗大開,兩個包袱蹤影皆無。
姑娘遂叫:“掌櫃的!”夥計過來說道:“我們掌櫃的與夥計打吵子呢,櫃房裡夥計的東西丢啦,夥計叫掌櫃的賠,掌櫃的不賠,掌櫃的說你的書童死啦,又買莊田又買地,衣衾棺柩太闊綽啦,你将賊招進來的。
”姑娘一聽,說道:“我的東西已經丢啦,也不用說啦,現時我隻有渾身衣服,連路費也沒有啦,你們買壽木剩下的那幾兩銀子,就算店飯賬吧。
”夥計說道:“我們給你跑了一天一夜,我們辛苦錢,你一個也不給嗎?”素梅說道:“我若有錢,焉能不給你們呢?”夥計說道:“這也沒有法子,你往後再從此路過,再找補吧。
”姑娘說道:“好好好。
”夥計退出,姑娘又和衣而卧,躺了會子,天已大亮,叫夥計給打了一盆洗臉水,姑娘梳洗已畢,出店夠奔雙龍山。
心中悲切,走到一片大樹林子,姑娘席地而坐,思想自己天倫占山為王,哥哥又占山為王,失了山寨,不思回家承乏宗祧。
”不知哪世無德,我林素梅隻落得如此飄零。
倘若到了雙龍山,見着我那無情的哥哥,必不能聽妹妹良言回家,我當他面前一死,倒傷了兄妹的和氣。
”姑娘思索至此,将心一橫,自言自語地說道:“人生一世,有如朝露,我今年二十歲了,就度了這些苦辣光陰,長此以往,更不知遭什麼樣的磨難呢。
丫環死得可疑,我是女扮男裝,連哭一聲都不敢哭。
人逢絕地,不死何待?”思索至此,遂将腰中英雄帶解下,尋了一棵小樹,便将帶子搭在樹枝之上,坐在樹下,自己哭了會子,站起身軀,銀牙一咬,伸首上吊,手足亂蹬。
看看性命不保,忽覺有人撫摸胸膛,一口氣緩過來,“嗳呀”一聲,哭了出來。
慢慢睜眼一看,就見一位老者與自己盤腿彎胳膊。
素梅說道:“老人家請莫動,我乃是一個女子。
”老頭說道:“你明明是一壯士,何言女子?”姑娘有心用手推開老者,因方才蘇醒過來,又無力氣,那老者與姑娘捶胸砸背了。
姑娘無法,将腿一攀,用手将靴子脫下,露出三寸金蓮。
老者吓的倒退幾步,說道:“你為何女扮男裝?”姑娘說道:“我父早已棄世,我哥哥是山大王,子襲父業,姓林名士佩,人稱鎮八方。
”老英雄“啊”了一聲,心中說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他又是一個女子,我不管他哥哥是誰,我也救他。
”此老者正是東路镖頭石俊山。
老英雄問道:“你兄長乃是南七省出乎其類拔乎其萃的人物,你為何在此上吊呢?”姑娘說道:“老人家有所不知,我哥哥骨肉無情,自将我寄在蓮花湖之後,三載未通音信。
難女原籍揚州林家村,尚有叔父嬸娘。
由蓮花湖回歸故裡,不想二老人早已故去,我叔父過繼一子,此子吃喝嫖賭,無所不為,将房地産業,賣的片瓦無存。
難女無處存身,又帶領丫環千裡尋兄。
夜宿蘇家堡雙合店,丫環染病,求店主人請先生開方,丫環吃下藥去七竅流血而亡。
難女将丫環葬埋之後,夜間不知何故,昏迷不醒,天光将亮時,睜目一看,窗門大開,所有金銀衣物一概失去。
要打算獨自一人到雙龍山見兄長一面,不料行至此處,四肢無力,兩腿難行,故此要行拙志。
”老英雄說道:“你要見了你兄長之面,你打算怎樣呢?”姑娘說道:“我要見了我的兄長,我勸他改邪歸正,回家承乏宗祧。
他要不聽我言,我便死在他的面前。
”老英雄問道:“這些話你早先與你兄長提過沒有?”姑娘說道:“勸其無數良言,總是忠言逆耳。
”老英雄問道:“姑娘前三年打蓮花峪之時,姑娘你在山上沒有?”姑娘說道:“那時難女正在蓮花峪。
”老英雄問道:“那位姓勝的待你等如何?”姑娘說道:“他老人家心慈面軟,大量海涵,我兄長嫉妒之人,與勝老者豈能同日而語。
”老英雄留神一看姑娘,一臉正氣,是一個真正的好姑娘。
又聽姑娘說道:“南北英雄會,我哥哥要放地雷,事先我跪倒在地,勸我哥哥不要行那樣毒計,他仍然不聽,豈知地雷早被他人破了,衆人大怒,追趕我哥哥。
勝三爺追在蓮花湖交界,上了我兄妹之船,勝老者因念我哭的可憐,遂放了我兄妹。
難女在蓮花湖又累次勸我哥哥,勿與勝三爺為仇,誰知我那兄長,良言難勸。
”老英雄聽姑娘說話合情理,遂說道:“真乃一母所生,有賢有愚。
姑娘,老夫實不相瞞,我乃是東路镖頭石俊山,勝英是我盟兄。
我同你到雙龍山找你哥哥去,他要聽你良言相勸更好,他要不聽你良言相助,你也不必死,我必安置你一個栖身之處。
”姑娘說道:“多承老人家盛情,但是我是二十歲的女子,我與你非親非故,怎能同行?”老英雄一想,也在情理之内,遂說道:“我今年七十歲啦,我情願收你為義女,你意如可?”姑娘點頭應允,就見老英雄将樹林中土堆了三堆,插草為香,問道:“姑娘,你叫什麼名字?”姑娘說道:“難女名叫林素梅。
”老英雄面北而跪,說道:“黃天後土,過往神靈鑒:草野之人石俊山,今收林素梅為義女,如若不當親女看待,必遭惡報。
”林素梅趕緊跪在老頭身後道:“難女素梅拜石老英雄為義父,如不當親生父母看待,叫難女死無葬身之地。
”語畢,又叫道:“義父請上,受孩兒一拜。
”石爺說道:“兒呀,有人之時,你就叫我為義父,我呼你少爺;背地裡你呼我為父,我叫你姑娘。
”說着話,由樹上将腰帶摘下來,說道:“姑娘不要傷心。
” 老英雄用毒龍杖挑着小包袱在前,姑娘在後跟随,走到小鎮店中,爺兒倆吃了點東西,一打聽奔桃柳營去,離雙龍山七八裡地,爺兒倆吃完東西,奔了桃柳營住了店。
石爺說道:“我們少爺愛清靜,有跨院沒有?”夥計說道:“有一個南跨院,你住嗎?”石爺說道:“清靜便好。
”爺兒倆進了店,姑娘坐在床上,眼淚不幹,思想一雙父母,叔叔嬸娘,骨肉無情的哥哥。
從此住在店中,可就有了病了。
石爺比親姑娘還疼愛,親身服侍病症,過幾天病體痊愈。
這日晚間,老英雄說道:“姑娘你的病也好啦,今晚我探雙龍山,看看你哥哥去。
”姑娘說道:“義父多要留神。
”老英雄說道:“曉得。
”遂收拾利便,帶好兵刃暗器,越過店牆夠奔雙龍山而來。
順河沿向東,一看雙龍山,真不愧雙龍之名,曲曲彎彎,真似兩條龍一般。
老頭由山下而上,一飄銀髯,日行千裡。
有一個喽卒看見一道白線,喊道:“你們看見沒有?一道白線。
”那個喽卒說道:“别說别說,怕是仙家吧。
”老英雄來到聚義廳一看,金漆八仙桌,三
石老英雄因何與林士佩送妹妹呢?皆因前三年三月間,林士佩逃到蓮花湖,将妹妹寄在彼處,六月間,蕭金台下帖聘請群雄,林士佩韓秀共赴英雄會,七月初二散了會,林士佩無臉面回歸蓮花湖,與老道七星真人同赴碧霞山。
勝三爺追五股差事至碧霞山,鷹愁澗幾乎喪命,蔣五爺在碧霞山二打林士佩,劉士英與勝爺言歸于好,棄山回歸故裡。
林素梅在蓮花湖不見哥哥到來,思兄甚切,命後寨的老喽卒給韓秀傳信。
韓秀打開字柬一看,内寫:“字奉總轄寨主兄長台覽:難女林素梅百拜,請問仁兄,吾兄長六月赴會,今已八月節後,何以不見回歸?但不知吾兄現在何處?”韓秀看完字柬,寫了回書。
姑娘拆開一看,内雲:“字奉林姑娘妝次:韓秀頓首百拜,七月初二散會後,群衆各奔前途,令兄士佩未獲晤面。
曾派精明喽卒前往四外打探令兄消息,尚無回報。
”雲雲。
林姑娘将來信看畢,不由的長籲短歎,仍求韓秀打探自己哥哥下落。
二年有餘,韓秀他才知道林士佩避難雙龍山,韓秀修書告知素梅姑娘,姑娘這才放心。
然而思兄之心,不能一日忘懷,要求韓秀派人喚回兄長。
韓秀應着,派人到建甯府去請林士佩回蓮花湖。
韓秀真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遂派二寨主神抓将張林前往。
張林奉命起程,一路之上曉行夜宿,夠奔建甯府雙龍山,見了林土佩一提此事,林士佩說道:“張寨主你急速回去,對韓寨主說知,我不報勝英厚我之仇,決不回去。
我或将勝英置之死地,或叫勝英栽了筋鬥,我那時才回蓮花湖。
”張林回歸蓮花湖,照着林士佩的話報告韓秀,韓秀修書告知姑娘,姑娘一想,飄流在外,何時是了?遂寫信與韓秀,說明自己欲回揚州故裡。
韓秀言說:“姑娘要是一走,将來令兄回來時,我未免有負令兄之托。
待我再派妥實人去請令兄,再定行止。
”當下韓秀與老寨主韓殿魁商議:“請老寨主權往雙龍山走一遭,無論如何将林寨主請回來,兄妹相見。
”寶刀将韓殿魁也深以為然,遂起身夠奔建甯雙龍山。
比及老寨主到了雙龍山,被程寨主款留,未能回來,韓殿魁要求程士俊與韓秀修一封書信,程士俊遂與韓秀修書,略雲:“總轄寨主韓仁兄賜覽:吾師兄林士佩骨肉情疏,抛妹于貴山三載之久,不達一面,至勞朋友挂懷,胞妹思兄,罪何可逭?望仁兄念其現在難中,不責既往,是為萬幸。
”韓秀看畢,太息不盡,将林士佩近狀轉告姑娘。
姑娘又修書緻韓秀,言:“兄長不念骨肉之情、朋友之義,難女現在揚州尚有叔父、嬸母可投,今者一心欲回故裡,侍奉叔父嬸母。
三載寄養之恩,容俟候報之異日。
如總轄寨主不允難女所請,難女惟有一死而已。
”韓秀看罷,知不可留,韓秀遂告訴老喽卒,明天晌午請姑娘在寨中相見。
老喽卒将話告知内寨婆子,轉禀姑娘。
次日韓秀挑選八位老寨主,幾名老喽卒,偕同韓秀進内寨去見姑娘。
來到内寨,韓秀叫丫環将姑娘屋中的竹簾放下,韓秀在外間屋坐定,老喽卒兩旁站立,韓秀隔着竹簾與姑娘接談,說道:“小姐若回原籍,令兄回來,叫我兄弟怎樣交代?”姑娘叫丫環由屋中傳出一封信來,說道:“幾時我那骨肉無情的兄長回來,你就将此信交與我兄,這是我一心回歸故裡,韓寨主你決無辜負我兄妹之處。
”總轄寨主問道:“小姐意欲怎樣走法?還是坐船,還是坐車呢?”姑娘說道:“恩兄,明天難女起身,隻要兩套轎車一輛,一個老喽卒趕車,明天早飯後,難女起身拜辭。
”韓秀說道:“小姐,明天愚兄帶隊與小姐餞行。
”韓秀與姑娘說至此處,韓秀遂告辭回前寨而去。
到了第二日,韓秀果然預備二套轎車一輛,挑選一名老喽卒,姓馮名叫馮四,此人忠厚誠實,對于南七省道路很熟。
韓秀囑咐馮四:“在道上多要小心,送妨娘到揚州原籍,千萬與我帶回姑娘的親筆書信來。
平安無事回來,我必有重賞;倘有差錯,我必然重責。
”馮四唯唯而退。
第二日馮四套好了車,韓秀帶領五十名喽卒在山口恭候,工夫不見甚大,就見林姑娘的車已到。
韓秀眼珠一轉,不由的一愣,見車後有一壯士二十來歲,粉蓮色六楞抽口壯帽,粉蓮色大氅,銀灰短靠,十字絆腰系英雄帶,足登燕雲快靴。
原來是姑娘改扮行妝,耳朵眼用白蠟堵上。
韓秀仔細一看,才認出是姑娘,心中暗道:“這位姑娘真似奇男子。
”身後跟随一個小書童,年紀十五六歲,頭戴青布随風倒,青布大氅,青布的靴子,這原是姑娘的丫環春齡改扮的,有其主必有其仆。
說書唱戲往往有女扮男妝,姑娘今日如此打扮,他為的是走路上方便。
這一位假壯士來到韓秀切近,又是作揖又是萬福,臉兒一紅,說道:“總轄寨主,叫你見笑。
女子走遠路,千人瞧,萬人看,這樣打扮省卻許多是非。
”韓秀控背躬身說道:“姑娘請上車吧。
”姑娘來到蓮花湖的時候,帶着二十來隻箱子,俱都存在後寨,姑娘親筆書寫封條封好,并未帶走。
姑娘上了車,丫環跨外轅,韓秀送到外橋口。
姑娘奔正南,遇見水路将車卸了,載在船上,渡到旱地,再套車而行。
路上非止一日,到了揚州林家村。
進西村口,姑娘一掀車簾,叫道:“車夫!你問問林二爺林慶在哪個門住?”車夫馮四答應了一聲,見有一個鄉下老者背着糞筐而來。
馮四将車站住,遂向前問道:“老先生,這是林家村嗎?”拾糞老頭答道:“正是林家村。
”馮四又問道:“有一位林二爺林慶在哪門居住,你知道嗎?”老者放下糞筐說道:“你要問年輕的,還是不知道。
我們這村中首戶财主,大爺林春,是武秀才出身,二爺林慶。
因為有鄉親争執地畝,大爺林春出去調停,了事沒了好,打起了架來,大爺動手傷了一條人命,打傷了三四個,大爺回到家中,攜妻帶子,懷抱一位小姑娘,逃亡在外。
第二日,八班捕頭前來辦案,大爺已經遠走高飛,将二爺林慶拿到當官。
被打死的這人,半夜又緩醒過來啦,各村的舉監生員出來調停,傷也好啦,二爺花了幾百兩銀子,官司了結。
大爺在外也不知道這些事情,始終未歸。
後來二爺派人尋找,傳言大爺當了山大王啦。
光陰似箭,後來又聽說大爺已經去世,少爺林士佩襲了父職。
二爺累次捎書寄信,并不見回音。
如今已有十七八年了。
二爺身下并無兒男,遂過繼了一個兒子,此子無所不為,不到二年,老夫妻雙雙棄世,過繼之子,先賣房子後賣地,将房産事業俱都賣盡,現在這老哥倆身後算是沒了人啦。
”姑娘在車裡聽的真而且真,不亞如一盆冷水澆頭!姑娘遂叫車夫仍将車趕回揚州。
到了揚州,找了一座招商客店,姑娘叫車夫問問店主人,就說我們少爺愛清靜,問有跨院沒有,店主人說道:“有一個跨院,三間上房,兩間廂房。
”車夫将車趕入,車夫住在東房,姑娘與丫環住了上房,叫店主人預備了紙筆墨硯,姑娘在燈下眼淚汪汪寫了一封書信,叫丫環将馮四叫到上房。
馮四道:“姑娘喚老奴有何吩咐?”姑娘說道:“明天你趕車回蓮花湖。
”馮四問道:“姑娘您呢?”姑娘道:“我要千裡尋兄。
”馮四說道:“小人回去這樣說,總轄寨主若是不依小人呢?”姑娘說道:“我這裡有親筆書信一封,你回去将書信呈與寨主,決無你的過錯。
這兒有一個小包袱是我給你的,此物足夠你後半世之用。
”馮四給姑娘磕了一個頭,收下小包袱。
姑娘又告訴馮四,到櫃房叫店主人給雇一輛小車,就說少爺要到建甯遊山逛景。
雇好了車,第二天馮四起身後,姑娘對丫環說道:“你已十六七歲,年紀也不小啦,這兒有一個包袱,你拿去回歸故裡,叫你爹娘給你找夫嫁主。
這個包袱足值兩三千銀子,你的前途自己多要保重。
”丫環道:“您奔何處呢?”姑娘道:“我夠奔建甯尋兄,叫我兄長回家承乏宗祧。
如不回家,我在我兄長面前一死,此生此世就算了結。
”丫環聞聽說道:“如果您要這麼将我舍了,我願先死在您的面前。
我自八歲您将我收在身旁,沒拿當奴婢看待,如同親骨肉一般,如今你要舍我一走,那是萬萬不能的,生死咱主仆皆在一處。
”姑娘見丫環意懇情深,遂應允同赴建甯。
主仆二人第二日起身,曉行夜宿,這一日來到建甯地界。
沒雇着車,主仆二人背着小包袱步行,走到掌燈後,一打聽離雙龍山還有二十裡,天光已經掌燈啦,主仆也走乏啦,姑娘低頭叫道:“春齡,咱們住店吧,明天再夠奔雙龍山。
”主仆二人住了店,皆因在路上風霜之苦受了不知多少,将女子的氣色一點兒也沒有啦。
此店名叫雙合店,乃是親弟兄二人所開,一名蘇士龍,一名蘇士虎,開的本是黑店,路劫行旅客人。
這兩個賊又好采花,櫃上的夥友也都是黑賊,姑娘與丫環背着小包袱并不甚大,又沒看出來是女子模樣,丫環背着包袱,累了一身汗,進店脫去青布大氅,在房檐下一涼爽,金風透體,到了第二日早晨,丫環就病啦。
他這個店非得看出客人有錢來他才動手呢。
丫環這一病在店内,姑娘叫店小二給請先生看病,由包袱之中取錢,露出一個包兒,原來是一包金條,被小賊看見,當夜晚主仆二人就要大難臨身。
且說店小二請了一個先生,這位先生連脈都不會診,問了問病原,說道:“這是風寒。
”開了一個藥方子,幾味藥都不是要緊的草藥,吃下去好不好就在乎病人的命啦。
當夜晚小夥計與掌櫃的說道:“咱們輸了眼啦,昨天來的那兩個客人很有錢,晚晌他們解包袱拿錢,露了白啦,金條細軟不在少數。
”掌櫃的說道:“這水買賣怎麼作呢?”夥計說:“好作。
今天我一會兒給他那個書童抓藥去,在藥中暗下毒物,他吃下去就算完事,然後那個武生公子,還不好辦嗎?”那夥計将藥抓來,交給素梅,素梅親自煎藥,當夜晚丫環吃下藥去,滿床翻滾,工夫不大,七竅流血,氣絕身亡,臉面都是青的。
素梅不敢放聲痛哭,恐怕露出女子聲音來,叫夥計将店中掌櫃的請過來,對掌櫃的說道:“這是我的伴童,由七八歲上就在書房伴我讀書。
你這蘇家堡附近有金店沒有?你給我換點金子,買壽衣、壽木,再買一塊地作為墳地,将來我們還起靈呢。
”掌櫃的滿口應承,叫夥計備上一匹馬,到建甯城内,将金子兌換,買了壽衣、壽木,又買一塊墳地,本地人要花三十兩銀子一畝,住店的生人就得花四十兩銀子。
閑話休提,且說姑娘親自給丫環成殓,當天雇人擡出去。
埋完之後,姑娘回在店中眼淚汪汪,到晚晌不吃不喝,掌櫃的與夥友都過來解勸,林素梅喝了幾杯悶心酒,忽忽悠悠,自言自語地說:“我連一個丫環的命都沒有。
”披着大氅和衣而卧,昏昏沉沉,被金風一吹,将姑娘吹醒,睜眼一看,門窗大開,兩個包袱蹤影皆無。
姑娘遂叫:“掌櫃的!”夥計過來說道:“我們掌櫃的與夥計打吵子呢,櫃房裡夥計的東西丢啦,夥計叫掌櫃的賠,掌櫃的不賠,掌櫃的說你的書童死啦,又買莊田又買地,衣衾棺柩太闊綽啦,你将賊招進來的。
”姑娘一聽,說道:“我的東西已經丢啦,也不用說啦,現時我隻有渾身衣服,連路費也沒有啦,你們買壽木剩下的那幾兩銀子,就算店飯賬吧。
”夥計說道:“我們給你跑了一天一夜,我們辛苦錢,你一個也不給嗎?”素梅說道:“我若有錢,焉能不給你們呢?”夥計說道:“這也沒有法子,你往後再從此路過,再找補吧。
”姑娘說道:“好好好。
”夥計退出,姑娘又和衣而卧,躺了會子,天已大亮,叫夥計給打了一盆洗臉水,姑娘梳洗已畢,出店夠奔雙龍山。
心中悲切,走到一片大樹林子,姑娘席地而坐,思想自己天倫占山為王,哥哥又占山為王,失了山寨,不思回家承乏宗祧。
”不知哪世無德,我林素梅隻落得如此飄零。
倘若到了雙龍山,見着我那無情的哥哥,必不能聽妹妹良言回家,我當他面前一死,倒傷了兄妹的和氣。
”姑娘思索至此,将心一橫,自言自語地說道:“人生一世,有如朝露,我今年二十歲了,就度了這些苦辣光陰,長此以往,更不知遭什麼樣的磨難呢。
丫環死得可疑,我是女扮男裝,連哭一聲都不敢哭。
人逢絕地,不死何待?”思索至此,遂将腰中英雄帶解下,尋了一棵小樹,便将帶子搭在樹枝之上,坐在樹下,自己哭了會子,站起身軀,銀牙一咬,伸首上吊,手足亂蹬。
看看性命不保,忽覺有人撫摸胸膛,一口氣緩過來,“嗳呀”一聲,哭了出來。
慢慢睜眼一看,就見一位老者與自己盤腿彎胳膊。
素梅說道:“老人家請莫動,我乃是一個女子。
”老頭說道:“你明明是一壯士,何言女子?”姑娘有心用手推開老者,因方才蘇醒過來,又無力氣,那老者與姑娘捶胸砸背了。
姑娘無法,将腿一攀,用手将靴子脫下,露出三寸金蓮。
老者吓的倒退幾步,說道:“你為何女扮男裝?”姑娘說道:“我父早已棄世,我哥哥是山大王,子襲父業,姓林名士佩,人稱鎮八方。
”老英雄“啊”了一聲,心中說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他又是一個女子,我不管他哥哥是誰,我也救他。
”此老者正是東路镖頭石俊山。
老英雄問道:“你兄長乃是南七省出乎其類拔乎其萃的人物,你為何在此上吊呢?”姑娘說道:“老人家有所不知,我哥哥骨肉無情,自将我寄在蓮花湖之後,三載未通音信。
難女原籍揚州林家村,尚有叔父嬸娘。
由蓮花湖回歸故裡,不想二老人早已故去,我叔父過繼一子,此子吃喝嫖賭,無所不為,将房地産業,賣的片瓦無存。
難女無處存身,又帶領丫環千裡尋兄。
夜宿蘇家堡雙合店,丫環染病,求店主人請先生開方,丫環吃下藥去七竅流血而亡。
難女将丫環葬埋之後,夜間不知何故,昏迷不醒,天光将亮時,睜目一看,窗門大開,所有金銀衣物一概失去。
要打算獨自一人到雙龍山見兄長一面,不料行至此處,四肢無力,兩腿難行,故此要行拙志。
”老英雄說道:“你要見了你兄長之面,你打算怎樣呢?”姑娘說道:“我要見了我的兄長,我勸他改邪歸正,回家承乏宗祧。
他要不聽我言,我便死在他的面前。
”老英雄問道:“這些話你早先與你兄長提過沒有?”姑娘說道:“勸其無數良言,總是忠言逆耳。
”老英雄問道:“姑娘前三年打蓮花峪之時,姑娘你在山上沒有?”姑娘說道:“那時難女正在蓮花峪。
”老英雄問道:“那位姓勝的待你等如何?”姑娘說道:“他老人家心慈面軟,大量海涵,我兄長嫉妒之人,與勝老者豈能同日而語。
”老英雄留神一看姑娘,一臉正氣,是一個真正的好姑娘。
又聽姑娘說道:“南北英雄會,我哥哥要放地雷,事先我跪倒在地,勸我哥哥不要行那樣毒計,他仍然不聽,豈知地雷早被他人破了,衆人大怒,追趕我哥哥。
勝三爺追在蓮花湖交界,上了我兄妹之船,勝老者因念我哭的可憐,遂放了我兄妹。
難女在蓮花湖又累次勸我哥哥,勿與勝三爺為仇,誰知我那兄長,良言難勸。
”老英雄聽姑娘說話合情理,遂說道:“真乃一母所生,有賢有愚。
姑娘,老夫實不相瞞,我乃是東路镖頭石俊山,勝英是我盟兄。
我同你到雙龍山找你哥哥去,他要聽你良言相勸更好,他要不聽你良言相助,你也不必死,我必安置你一個栖身之處。
”姑娘說道:“多承老人家盛情,但是我是二十歲的女子,我與你非親非故,怎能同行?”老英雄一想,也在情理之内,遂說道:“我今年七十歲啦,我情願收你為義女,你意如可?”姑娘點頭應允,就見老英雄将樹林中土堆了三堆,插草為香,問道:“姑娘,你叫什麼名字?”姑娘說道:“難女名叫林素梅。
”老英雄面北而跪,說道:“黃天後土,過往神靈鑒:草野之人石俊山,今收林素梅為義女,如若不當親女看待,必遭惡報。
”林素梅趕緊跪在老頭身後道:“難女素梅拜石老英雄為義父,如不當親生父母看待,叫難女死無葬身之地。
”語畢,又叫道:“義父請上,受孩兒一拜。
”石爺說道:“兒呀,有人之時,你就叫我為義父,我呼你少爺;背地裡你呼我為父,我叫你姑娘。
”說着話,由樹上将腰帶摘下來,說道:“姑娘不要傷心。
” 老英雄用毒龍杖挑着小包袱在前,姑娘在後跟随,走到小鎮店中,爺兒倆吃了點東西,一打聽奔桃柳營去,離雙龍山七八裡地,爺兒倆吃完東西,奔了桃柳營住了店。
石爺說道:“我們少爺愛清靜,有跨院沒有?”夥計說道:“有一個南跨院,你住嗎?”石爺說道:“清靜便好。
”爺兒倆進了店,姑娘坐在床上,眼淚不幹,思想一雙父母,叔叔嬸娘,骨肉無情的哥哥。
從此住在店中,可就有了病了。
石爺比親姑娘還疼愛,親身服侍病症,過幾天病體痊愈。
這日晚間,老英雄說道:“姑娘你的病也好啦,今晚我探雙龍山,看看你哥哥去。
”姑娘說道:“義父多要留神。
”老英雄說道:“曉得。
”遂收拾利便,帶好兵刃暗器,越過店牆夠奔雙龍山而來。
順河沿向東,一看雙龍山,真不愧雙龍之名,曲曲彎彎,真似兩條龍一般。
老頭由山下而上,一飄銀髯,日行千裡。
有一個喽卒看見一道白線,喊道:“你們看見沒有?一道白線。
”那個喽卒說道:“别說别說,怕是仙家吧。
”老英雄來到聚義廳一看,金漆八仙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