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回 英雄店劉士英行竊 碧霞山勝三爺遭殃(一)

關燈
照辦。

    派喽卒買了一身破衣服,一條明杖。

    當日出來到杭州,第二日就聽有人傳說,保镖的跟英雄店打起來啦,非出人命不可。

    又聽有人說道:“有勝三爺給了解此事,已經完啦。

    ”劉士英記在心中,遂奔英雄店,故意與夥計打架。

    勝爺将他讓到屋時,劉士英就要刺殺勝爺。

    他一看勝爺這樣謙恭,不忍動手,并且勝爺又管他飯,給他銀子,所以夜間劉士英用竹子枕頭,将勝爺小包袱替下來。

    列位,勝爺怎麼睡得這樣死呢?皆因為好幾天沒有睡覺啦,勞乏已極。

    又覺着住盟弟之店還有什麼事呢?這就是劉士英盜勝爺東西一段倒插筆,書表前文。

     且說二英雄方要動手,七星真人低言叫道:“劉老寨主,你老人家這一給他刀,就壞了事啦,他人老刀不老。

    依貧道之見,你老人家将他引到鷹愁澗,跟他單打獨鬥。

    老勝英能折不彎,你老人家跟他比賽什麼,他也不能含糊。

    你老人家跟他水戰,将他引在水裡,不費吹灰之力,要他一死。

    ”劉士英聞聽七星真人之言,點頭稱善,遂對勝爺又說道:“群毆我們人多,您隻一個人,那如何行呢?我這旁有道澗,我與老達官水戰,如若帶一名喽卒,那就算我輸啦。

    ”勝爺一看,劉士英已換好水靠,勝爺心中暗道:“劉士英将我水衣盜去,我若跟他要水靠,他絕不能給我。

    ”老英雄思索至此,長歎一聲。

    此時劉士英已出了寨子,劉士英在前,勝爺在後,二人直奔山坡西方而去。

    走至二裡之遙,工夫不大,來到澗旁,縱身下水,勝爺金蟬脫殼,也人了水中。

    勝爺見劉士英水沒過膝,二英一前一後,乘風踏浪,向西南遊去。

    又有二裡之遙,再往南去,水面有一座橫山,四面八方都是水。

    南北長有一裡之遙。

    來到北山根,由北山根往西去,到了西北角,又往南去,劉士英繞到山凹裡,探出半節身軀點首叫道:“勝老達官,此處水深,你我二人就在這兒水戰。

    ”勝爺此時在東南角,劉士英在東北角,順着山根過去的,東北角上是一個山凹,他一點首叫勝爺,勝爺遂奔東北而來。

    劉士英在山凹裡早有預備,水底下早下了七八百斤重的大鐵錨,劉士英抓住鐵錨,一個猛子紮在水中。

    勝爺不知道,直奔東北角而來,不見劉士英,勝爺心中也以為他紮猛子啦,勝爺遂向水深處遊去。

    方到水深處,就覺着水流力大,從來沒遇過這樣水流,被波浪一打,勝爺不能抵抗,被浪将勝爺打人鷹愁澗,勝爺暗道:“不好! ”此時已經将勝爺打在極深之處。

    勝爺向山坡遊回二尺遠,又被波浪打回去一丈多遠,如此者四次,勝爺力盡,被水流沖到了灘口。

    勝爺身下覺着水底有物,踩着很軟,就覺小腹上有一條冰涼的鐵鎖鍊擋住,勝爺撒手插刀,雙手緊緊抓住攔江鎖鍊,死也不放。

    此時勝三爺長歎一口氣道:“勝英,勝英,你就這樣的下場?想我勝英自幼讀書,孝順父母,并沒有做過傷天害理之事。

    ”勝爺又想起老師艾道爺,叫道:“恩師呀,弟子身逢絕地,再不能與師傅見面了!可惜我剪惡安良,替天行道。

    ”又想起镖行之人,自言自語說道:“從今後,再不能患難相共了。

    ”勝爺正在萬緒萦懷之際,擡頭往山上觀看,就見這座山足有三十餘丈高,半空中有一泉眼,猶如碾盤大小,黑水往外冒。

    又見泉上有一塊匾,石頭刻的,上寫:“鷹愁澗。

    ”勝爺看罷,心中說道:“我名勝英,去到鷹愁澗,絕不能再有生望了。

    ”此時勝爺兩手扶住攔江鎖,怎奈水流太猛,竟将勝爺打了一個筋鬥,由攔江鎖上過去了。

    劉土英探頭一看,說道:“勝英老命休矣。

    可惜這樣的好人,臨死落一個屍骨無存。

    ”在勝爺沒被波浪打過去的時候,劉士英納悶:“勝英怎麼這大的水性呢?十丈八丈的大船,不能存留一會。

    ”劉士英正在納悶的時候,見勝爺一翻身,紮入水底。

     劉士英又由原路而歸,轉到西山角,由西山根向北,到西北角,破風踏浪,往東北而去。

    正踩水往前去,東北角上來了一隻船,船上有四個人站立,還有四個水手,直奔劉士英而來。

    相距不遠,劉士英一看,正是四位少寨主。

    劉士英直奔船頭,剛一扶船頭,大少寨主、二少寨主向船上一拉,将劉士英拉到船上。

    四位少爺齊聲問道:“天倫與勝英比武如何?”劉士英說道:“并未比武,道爺劃策,是叫我将勝英引到鷹愁澗。

    ”大少寨主問道:“引到急流之處沒有?”劉士英說道:“老勝英水性真高,在灘口那兒還紮掙了半天,才沖人大流而去。

    ”大少寨主打了一個唉聲說道:“可惜,可惜,老勝英一生一世替天行道,落個臨死屍骨無存。

    ”說着話将船攏了岸。

    劉士英對衆人說道:“眼見勝英打人萬丈深處,屍骨無存。

    ”林士佩仰面大笑道:“勝英,勝英,你也有今日之下場! ”七星真人念了一聲無量佛:“拔了我肉中之刺,目中之釘,從今後我高枕無憂矣。

    ”太倉三鼠全都大笑,闵家父子喜笑顔開。

    列位,這就叫好人死了,小人随了願啦。

    老道又道:“我要借花獻佛。

    您的酒菜,我們給您滿酒。

    ”當時大廳前擺下酒席,大衆開懷暢飲,劉士英、闵士瓊、林士佩等,尤其歡樂。

    劉士英此時向東面桌上一看,有四位悶悶不樂,若有所思,劉士英一看,不是外人,正是四位少寨主。

    劉士英道:“你弟兄為何愁眉不展呢?一家有事父子商量,國中有事君臣商量,有什麼心事可對我說來。

    ”當時大少爺說道:“君有過臣當谏,父有過子亦不可不言。

    天倫平日很羨慕勝英,此時害他屍骨無存。

    現在當着姑父,我說出來可别怪我,姑父不該叫二表弟去北京盜獄,都是姑父之過,若不将秦尤救出來,何至有二人皇宮内院盜燈之事呢?父親救我姑父表兄,理所當然,又誤救了三鼠。

    勝老者追到這裡,父親将他較量輸了,比什麼都強,何至于将勝老者置于死地呢?再說人家勝老達官舍命交友,是一個仁人君子。

    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此事若走漏了風聲,要被勝老者镖行中劍俠客等知道消息,他們必然來報仇。

    咱們這小小的碧霞山,乃是莊家山,喽卒寨主不過五百名。

    我姑父的蕭金台,比咱們山寨大有二十倍,聘請十四省英雄,尚且瓦解冰消,何況咱這一個小小碧霞山?”劉士英聞聽大少寨主這一席話,不由得一愣,自己說道:“我未加思索,無故害他一死。

    你有這話何不早說呢?”大少爺道:“我弟兄在前,父親在後,大家秘密商議,孩兒如何知曉呢?”七星真人趙昆福站起身來道:“老寨主,無妨無妨。

    您打店中引出勝英來,店裡有人知道嗎?”劉士英道:“店中并無一人知道。

    ”老道又道:“店主人與夥計都不知是您将勝英引出來的,在勝英那方面,是神不知鬼不覺,他們也找不到碧霞山這裡。

    ”劉士英聽罷七星真人之言,遂鳴鑼聚衆,對七星真人趙昆福道:“我傳話喽卒,誰要聲張将勝英引在鷹愁澗之事,必要以山令實行。

    ”老道點頭稱善。

    劉士英這一集衆鳴鑼不大要緊,倒惹出禍來啦。

    工夫不大,合山之人俱到,劉士英對大夥說道:“今日集齊,不為别事,隻因我在杭州假裝無目先生,夜間我将勝英衣服刀镖、暗器零碎等物,俱都盜來。

    老勝英追到咱們山内,我與勝英徉言比武,将他引到鷹愁澗萬丈深淵,百年屍骨不見。

    大衆對于此事,必要嚴守秘密,自今日起三道山口加班,不可疏忽。

    ”劉士英又叫過一名木匠,說道:“你趕快造六十個腰牌,無論何人出入,必須以腰牌為證。

    ” 此時有碧霞山的一名喽卒頭目,姓王名興德,全山喽卒都歸他轄管,已經年到六十。

    年輕的時候,他在蓬虎山給明清八義充當喽卒,人是非常的可靠,但是就有一樣,每日必醉幾次。

    他在蓬虎山也是一個頭目。

    一日王興德吃酒帶醉,他在山口外巡山,忽然間見前面來了一個孤行人,扛着一個大褥套,看那樣子褥套很沉重,王興德酒後無德,他可就急忙走上前去,大聲喊道:“行路客官到此留下買路的金銀,饒爾不死。

    ”說着話亮出刀來,那行路之人隻得放下褥套就跑。

    列位,王興德心中明白蓬虎山的山令。

    他遂打發喽卒,扛起褥套,由後寨門走到了自己屋中,将褥套向鋪闆上一放,用手一摸,裡面有銀子,非常的歡喜,買酒買菜。

    這日正是秦八爺查山,見有少年在樹林中要上吊,秦八爺趕奔近前,将繩解下來,問道:“你因何在此上吊?”那少年答道:“我打此山路過,這山中出來一個人,将我行李劫去,我也回不了家啦。

    ”秦八爺聞聽大怒,遂将少年叫至山口外,令喽卒看守。

    此時有喽卒們暗中告訴這位少年道:“你就是苦苦哀求秦八爺,就能給你找得回來。

    這位少年果然對秦八爺苦苦哀求。

    秦八爺本想将他放在山口外,到寨中問問誰劫少年的行李啦。

    有就更好,若是沒有,不過給上他三十兩二十兩的。

    哪知道他這一央求,秦八爺動了恻隐之心,說道:“你跟着我進山吧,你隻要認識那人,我便将你東西要回來。

    ”少年聞聽,爬在地下就磕了一個頭,說着話一同秦爺進了山寨。

    秦八爺邀出七位盟兄議事,大爺屠粲、二爺火德真君孔華陽、三爺神镖将勝英、四爺神刀将李剛、五爺華謙字子阮、六爺登山豹子楊義臣、七爺賈斌久鑽雲太保,弟兄八位,歸了座位。

    秦八爺說道:“蓬虎山山口外,現在劫人家褥套,旗子上還寫的是替天行道,不如改為強搶強奪。

    ”大爺說道:“劫褥套的這人怎樣長像,你可知曉?”那被劫的少年說道:“此人黃白臉面,長腿,酒味撲鼻。

    ”秦八爺與屠大爺俱都心中明白。

    秦八爺說道:“派四個有力量的喽卒,拿着繩子,我去捆他去。

    ”屠大爺說道:“很好很好。

    ”秦八爺與喽卒來到王興德的屋中,王興德又正喝酒呢,一見秦八爺來了,他站起身形說道:“八爺您喝杯。

    ”秦八爺說道:“我不喝。

    我問你,闆床上的褥套是誰的?”王興德聞聽此言,也答不上話來。

    秦八爺忙叫四名喽卒,将王興德的二臂捆上,又叫喽卒将褥套扛起,直奔聚義廳而來。

    工夫不大,來到了聚義廳内,秦八爺道:“三哥最心慈面善,忠實道德,将此褥套交與勝三哥打開觀看。

    ”勝爺遂問道:“這少年貴姓啊?”那被劫之人答道:“我姓李,我會廚子手藝。

    ”勝爺說道:“你的行李中都是什麼?你要實說,說對了,東西仍歸你。

    ”李廚子道:“我褥套中有藍布衣料,有一雙新鞋,有散碎銀兩,整銀子一百五十兩。

    ”勝爺在聚義廳查看,被劫之人所報的物件,一點也不差,整數的銀子尚且原封未動。

    勝爺道:“将李廚師的行李東西交還,叫他再從新點看,查看缺東西不缺。

    ”少年點查一遍,一物不缺,給大家磕了一個頭,打發喽卒送出蓬虎山,歡喜而去。

    秦八爺說道:“将王興德推到後山,人頭獻上來。

    ”勝爺道:“王興德喝多啦,亂了性啦,從此我給他戒酒。

    ”秦八爺豈敢違背勝爺?遂将王興德釋放,王興德從此戒酒。

    列位,王興德戒了沒有半個月,故态複作。

    這日在山口外又來了一個大敞車,上坐着一個年少的婦人,王興德趕奔近前,亮出刀來,喝走把式,對婦人說道:“我并不害你,你要願意活着,跟我到後山,做一個壓寨的夫人,你看如何?”婦人聞聽,可就哭起來了。

    此時正趕上秦八爺查山,又被秦八爺看見,如此數次,都是勝爺将他放了的。

    最後他又做出不法之事,秦八爺非殺他不可,并且說道:“誰要給他求情,我将蓬虎山一把火燒了! ”勝爺一看,秦八爺正在勝怒之下,也不好意思求情。

    勝爺将秦八爺用酒灌醉,勝爺親自到了後山,将看着王興德的喽卒俱都支出去,勝爺親自給王興德解開綁繩,叫道:“王興德,你趕緊逃命吧!一會兒秦八爺醒了酒,你就走不了啦。

    ”勝爺又給了幾十兩銀子。

    他從蓬虎山出來,在外面遊手好閑,不到半月之久,将錢花盡,遂投奔了碧霞山,充當喽卒總頭目。

     劉士英這一告訴大家不許聲張,衆喽卒之中驚動了王興德,當時幾乎昏倒于地。

    散隊之後,來到自己屋中哭哭啼啼,心中暗想:“勝老恩公待我三次活命之恩,我年輕好杯中物,累次惹下殺身之禍,蒙勝老明公三次活命之恩。

    今日勝老明公死在鷹愁澗萬丈深淵,我若不與老恩公報仇雪恨,何以為人?”思索至此,徒步出來,夠奔山口,來到山口,把門的喽卒問道:“王頭幹什麼去? ”王興德道: “因老寨主有機密大事,派我星夜前去辦事。

    ”喽卒說道:“你有腰牌嗎?”王興德答道:“來得慌忙,忘了領牌啦。

    ”喽卒說道:“沒有腰牌過不去,連老寨主沒有腰牌也不許過去。

    ”這個喽卒方才說出不叫王興德出山,旁邊那一名喽卒過去就給這個喽卒一個嘴巴子道:“你剛來三天半,就忘了挨餓啦?若不是咱頭給你補名字,你早就要了飯啦。

    ”這個喽卒說道:“叫頭兒出去就完啦,何必打俺嘴巴子呢?頭目你過去吧。

    ”二道山口,也是如此,來到三道山口外,一望無邊,俱是松柏樹,老頭子十幾年不出山,驟然間出山,連東南西北都辨不過方向,在樹林内繞了半宵,也沒繞出碧霞山去。

    老頭子心中暗想:“我若是夜間出不去碧霞山,等至轉天清晨點名時,頭一名就是我,一點我沒在,必然派人追我,我現在身體也不健壯啦,絕跑不出去。

    再說老寨主要問我,我以何言對答?就是老寨主念我在此山中十餘載辛勞,還可以饒恕于我,惟獨小兒林士佩與太倉三鼠、闵家父子決不饒我,我必難逃性命哪。

    ”思索至此,頓足說道:“我何必惜此殘年?今年我已經活六十有餘啦,我還能活六十多歲嗎?威鎮南七北六十三省的勝三爺,都死在鷹愁澗。

    知恩不報非君子,若非勝老恩公,我早死了,實在出不去碧霞山,我便一死以酬勝三爺三次救命之恩。

    ”又繞了有一個時辰,仍然不能出山,遂由腰間解帶子,找了一個歪脖樹,将套拴好,挂在樹枝之上,口中說道:“勝老恩公,且慢走一步,魂如有靈,将我王興德帶着一走,我在陰曹地府,伺候老恩公幾年,也報答報答你老人家三次救命之恩。

    ”語畢,爬在地下磕了三個頭:“勝老恩公,你生而有靈,死而有神,一世聰明睿智,必能有顯應也。

    ”說着話眼流痛淚,伸手摸繩就要上吊,哪知道摸了半天,也沒有摸着繩子。

    王興德說道:“真是有鬼,還沒有上吊呢就來啦。

    這是攪我來啦,我不上吊啦,生有處,死有地,我一頭撞死樹上,鬧鬼你也拔不起樹來。

    ”向後倒退了有一丈多遠,忠心耿耿的王興德,用衣襟将頭一蒙,奔樹上撞去,就碰着毛毛哄哄,軟如棉花一般,就聽有人說道:“嗳呀,王八羔子,你将我撞醒啦!我好容易睡着,你給我一羊頭,這是為何?并且你背地裡咒罵勝三爺,是何緣故?”王興德說道:“你是人還是鬼呢?”“呸!臭豆腐王八羔子!我為什麼是鬼呢?你睜開眼看看。

    ”王興德說道:“您為什麼深更半夜在樹林之内?我上吊與你什麼相幹?你将我帶子給弄下來幹什麼?”歐陽大義士說道:“唔呀,我搭救了你,難道說還救出不是來了?臭豆腐,真不說理。

    你倒是為什麼要行短見?你要告訴我,我能替你出氣。

    你在背地裡叨念勝三爺,所為何事?你要說實話,咱們萬事皆休;你要有半句虛言,我就打你這個忘八羔子! ”王興德說道:“我跟你老人家說實話也行,請問你老人家貴姓高名?來此何幹?你老人家也得告訴我實話。

    你老人家要是不說實話,你就是将我打死,我也不能告訴你老人家真情實話。

    ”歐陽大義士說道:“我姓歐陽,我叫歐陽天佐,外号人稱賊魔。

    你方才咒罵的那個勝英,他乃是我的勝三哥。

    你說勝老恩公慢慢走,等你一步,所為何事?”王興德聞聽,說道:“啊,原來是大義士!小老兒上了幾歲年紀,眼目昏花,耳音有點不中用了。

    小老兒姓王名興德,少年時曾在蓬虎山充當喽卒頭目,伺候明清八義。

    皆因為我年輕之時,好貪杯中之物,酒後無德,累次犯山規,秦八爺要将我斬首,多蒙勝老恩公暗地裡周濟盤費,将我放走,我遂投在這碧霞山又充當喽卒。

    我立改前非,終身戒酒,做事小心殷勤。

    此山的寨主姓劉名叫士英,外号人稱閉眼神佛,他見我做事老成,叫我充當喽卒總頭目。

    這座山本是莊家山,并不搶奪,我帶領喽卒耕田種地,老寨主很器重我,我在此山已有二十多年。

    昨日劉士英鳴鑼聚衆,将大家招集在一處,傳山令,原來是蕭金台被勝爺掃平,擒住盜燈的賊人及闵家父子,放在空屋之内,五股差事被劉寨主所救,逃到我們這座碧霞山。

    勝三爺追賊,住在杭州錢塘關外英雄店,劉士英假扮無目先生,夜間将勝三爺刀镖甩頭衣物俱都盜到手中,臨出店時将勝爺故意驚醒,勝老恩公在後面追下來了,劉士英将勝爺引到碧霞山。

    先說擺陣,叫勝三爺破陣,将喽卒齊集,并不擺陣。

    又要與勝三爺比武,勝三爺赤手空拳,他将兵刃架子搬出來,叫勝三爺自己挑擇家夥,勝三爺挑出一把大樸刀。

    劉士英方要與勝爺交手,老道七星真人攔阻,暗暗告訴劉士英,勝爺武藝超群,人老刀不老,這一給他家夥,豈不是自找虧吃?劉士英聞聽老道之言,自知失計,遂問計于老道,老道劃策,此山北面一道山澗,名叫鷹愁澗,萬丈不見底,老道令劉士英将勝三爺引到鷹愁澗,要害勝爺屍骨無存,給綠林道除去大害。

    ”王興德語至此,嗚咽涕泣,遂說道:“可惜我那仁慈祥善的恩公,誤墜奸計,他老人家身歸幽冥去了。

    ”歐陽大義士問道:“此話當真?”王興德答道:“并無半句虛言。

    ”歐陽大義士說道:“你為何行拙志呢?”王興德說道:“小老兒欲出山給镖行送信,與我恩公報仇雪恨。

    皆因為小老兒心緒錯亂,不辨路徑,出不去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