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回 五龍二俠二打蓮花湖 老劍客出首力解重圍(六)
關燈
小
中
大
:“衆位快跑!恐怕還有毒計。
”道爺說道:“已經破啦,您看地雷在那裡放着呢。
”劍客聞聽,直奔佛龛前面而去,一看這個地雷,好似兩口小鐵鍋陰陽合着,令人看着真是不寒而栗! 老劍客看罷,對闵士瓊唾了一口道:“老猴崽子,你好狠的心腸啊!東廊下現有你的兒子并三鼠,你都毫不顧惜,這個地雷若是一響,镖行八十餘位一網打盡,連老朽也逃不了,你們作賊的真是黑心!”老劍客愈說愈有氣,聾啞仙師察言觀色,見事不妙,叫道:“勝施主!你看大師兄面帶煞氣,必要闵士瓊老猴崽子的命。
你趕緊上前去勸,闵士瓊是窩主正犯,與其這時要他的命,何如與他打官司好呢?”勝爺唯唯,直奔劍客身旁而來。
此時就見劍客向闵士瓊身前邁大步,要用鷹爪力,一把将闵士瓊抓死。
劍客方一下腰,勝三爺一伸手将劍客拉住,叫道:“大師兄!暫息雷霆之怒,小弟有一言,他是正犯窩主,咱将他交到官面,自有他的罪名。
不知大師兄你老人家以為如何?”和尚老道齊聲叫道:“大師兄,不可!他是要犯,交勝施主辦理好。
”勝爺說道:“賈明何在?”金頭虎說道:“來啦。
”勝爺說道:“你将他也放在東廊下吧。
”賈明伸手将老闵提起,也放在三鼠一塊,金頭虎說道:“跟你兒子挨着,父子情長。
”此時聚義廳上,除去五個要犯,俱都是镖行之人。
金頭虎财迷,遂叫道:“楊香五!咱倆發點财吧,到後寨收拾收拾去。
這座蕭金台這樣的闊,後寨必然有的是金銀,咱們飽載而歸,你願意不願意?”楊香五說道:“我早就這個心思,等他們後寨的賊都走淨了。
你别大聲小叫,要被恩師聽見,不但發不了财,準得挨處分。
”二人待了許久的工夫,賈明對楊香五一擠母狗眼,沖天杵晃了兩晃,邁步往外就走,楊香五後跟着也走下去啦。
他們二人這一走,就有人出來的啦,張茂龍、紅旗李煜跟着也往外走,一時間站起來有三四十個年輕的,都向外跑。
勝爺一看大夥向外一走,心中可就明白啦,勝爺問道:“你們大夥這是幹什麼去?賈明回來!”賈明方走出西角門,被勝爺一招呼,賈明對楊香五說道:“幹啦,三大爺看出來啦,要問咱倆幹什麼去,你低低的聲音跟三大爺說,就說出恭去,看李煜他們小子說什麼?”勝爺一問賈明,傻小子說道:“三大爺,我是出恭去。
你問他們吧。
”勝爺說道:“人家人犯王法,物件可不犯法,你們誰也不許動人家一草一木,你們誰要動蕭金台的東西,盜燈的官司誰跟着打。
”賈明說道:“我要解手去,他們都跟着我,您問他們都幹什麼去吧。
”勝爺知道金頭虎賈明滿嘴不說實話,勝爺也不答理他,衆人也都回來啦,勝爺就不追問了。
勝爺又叫道:“三太,你将地雷的箱子蓋好了,仍将佛龛搭回原處。
”三太與香五、茂龍、李煜等,即将佛龛搭過來,放在原處。
勝爺又說道:“此時也隻是五更天,哪一位将珍珠燈挂在燃燈古佛龛之上?”此時,劍客捉回闵士瓊,道爺早打發人将歐陽義士請回來了。
歐陽大義士聞聽勝爺之言,遂答道:“我願辦理。
”大義士遂順着佛龛的柱子先爬上去,在佛龛橫梁上拴好了繩子,然後将萬壽燈用繩子拴好,走到上面,将萬壽燈挂在佛龛之上,大衆觀看,霞光瑞彩,炫人二目。
正在此時,忽聽山口外人聲鼎沸,聽着好似有幾千人馬的聲音。
道爺說道:“大概是群賊去而複返,要前來搶差犯,咱們趕緊先将五個犯人藏在一邊。
”勝三爺點頭稱善。
大衆一看,東廊北面有一間屋子,窗戶在東敞廳後檐牆上,勝爺說道:“就将五個盜犯放在那間屋中,衆位以為如何?”道爺說道:“很好很好,快快辦理。
”孟金龍、李永泰二人,每人提起兩個賊人,金頭虎賈明扛着一個,來到屋門口,一推門,并未關閉,屋中放着許多零碎東西,将屋中的東西搬運到外面,五個賊人俱都放在屋中,口中塞着東西,孟金龍、李永泰二人把守門口。
金頭虎說道:“你們倆人千萬小心,如要丢了差事,官司可你們打。
”孟金龍說道:“小小子,你放心吧,誰要到我跟前,來,我就給他一杵。
”大義士将燈取下來,看守萬壽燈的是聾垭仙師、弼昆長老、歐陽氏弟兄,他們四個人,負看燈之責,蕭、孟二俠和賈七爺、屠大爺、勝三爺等準備厮殺,無論出多少條人命,不許自亂。
正在打算抵敵之策,外面李四爺笑嘻嘻的進了聚義廳。
勝爺問道:“四弟打探得山口外,可是群寇複回嗎?”李四爺答道:“山口外乃是官兵來到,在頭道山口二道山口中間,與八大名山之賊走了一個碰頭,您快看熱鬧去吧。
”聾啞仙師說道:“李施主說話太不知深淺,還有工夫看熱鬧?雙方若是交上手,亂殺亂剁,得多少條人命啊?勝三爺,此事非你不可,你趕緊到二道山口去給了解此事,可别鬧擴大了。
官兵與群寇若是打仗,咱們就不能看着,必得幫着官家打仗,那麼一來,镖局子可就關了門啦,這一幹小弟兄們都是學而未成,武技十分勉強,必有性命之憂。
你到前面先穩住了群寇,别叫他們妄動,然後見帶兵的官長,要是熟人那就更好啦,若不是熟人,還得多費唇舌。
三弟你唇齒也能行,不用貧道多囑。
”勝爺諾諾連聲,帶領着一幹小弟兄們,出離了聚義廳,趕過前寨,勝爺來到二道山口外,站在高阜處,舉目觀看。
此時業已天光大亮,就見一道山口外,旌旆滿目,号帶飄揚,弓上弦,刀出鞘,衆官軍一個個俱準備着厮殺的樣兒。
官軍的人數千餘名,再看二道山口内,八大名山的群賊,俱都在山口内紮住隊伍,雖然不撞山口,也是與官軍兩方對峙的意思,官軍若是再向前進,可就得動手。
官軍也不向裡開啦,群賊也不向外撞,衆賊談笑自若,可并不把官軍放在心上,八大名山的寨主喽卒合計在一處,約有三四千名,要是打仗,官軍絕不能取勝,别說還有那些喽卒,就是蓮花湖的四猛八大錘要是撞山口,官兵就攔擋不住。
曹榮那條皂蓋槍,更不用說啦,十個守備、千總一齊上,也不是對手。
那麼為何群賊就不向山外撞呢?皆因為蓮花湖的韓秀在前面阻攔着,是邪不侵正,韓秀是文武全才,雖然占山為王,他胸中有大清的律例,知道要是傷了官軍,事情就鬧大啦。
且說勝爺觀看明白,原來帶兵的二位武官與勝爺彼此都見過面,這二位帶兵官,一位是院衙差官王福盛,一位守備李廷仁。
勝爺對群寇說道:“衆位賓朋稍安勿躁,在下勝英懇求官兵,給衆朋讓出一條道路。
”勝爺在高阜處看時,群賊中有那膽小的喽卒早就看見勝爺啦,同聲哀求道:“勝老達官爺快救命吧,官兵把山圍啦。
”所以勝爺先安慰喽卒,然後下了山坡,衆小弟兄在後跟随,勝爺緊行幾步,直奔王千總、李守備而來。
走到馬前,勝爺先給二位差官請安道辛苦。
二位差官一看,原來是勝三爺,急忙将兵刃挂在得勝鈎上,甩镫離鞍下了座骥,齊聲說道:“原來是勝老達官,不敢不敢。
”勝爺遂問道:“官家怎曉得镖行之人現在蕭金台?”李守備說道:“我們并不知道老達官蕭金台赴會,皆因為老達官由镖局子起身之後,第二日镖行就打發人給院衙門送信去啦,言說老達官二十八日赴蕭金台之會,尋找珍珠燈,來了一日一夜啦,并無有一人回镖局子。
卑職不敢隐瞞,遂将此事回禀了欽差大人,欽差大人念老達官為國家效勞,赴湯投火,無所顧及,很贊成老達官的忠誠,恐怕老達官在蕭金台有了危險。
但是各衙門的兵額不多,頭一天镖行去人送信,欽差不便下谕招集軍隊,各衙門湊集了兩天,人齊馬不齊,這才湊了千餘名兵士聽用。
第二日镖行又去人送信,言說仍然無有消息,欽差大人遂遣卑職與王大人,帶隊前來協助勝老達官。
勝明公附耳過來,現在城守營與各衙門集合在一處,率領八九百名兵卒,前來接應老達官來啦。
”勝爺施禮說道:“我有幾位朋友,舍死忘生,協力相助,拿住盜燈的正兇幫兇,珍珠燈盜回。
并不是我勝英一人之力,求二位大老爺網開一面,放他們一條生路,二位大老爺一輩居官,輩輩居官,恩威并行,叫他們有自新之路。
”李守備道:“他們聚衆成群,不法已極,我們奉堂谕,要各個拿獲,以正典刑。
看在勝老達官之面……。
”語至此,叫官兵退出一條道路,說道:“再要不法,必要嚴拿懲辦!”語畢,官兵閃開一條道路,八大名山之人,猶如風卷殘雲一般,逃出頭道山口。
勝爺控背躬身叫道:“二位大老爺,您派幾名官人,請到裡面将拿住的正犯提出來。
”守備、千總挑選了三十名健壯兵卒,夠奔蕭金台聚義廳,進二道山口,又到第三道栅欄門,進了聚義廳。
二位差官舉目觀看,燃燈古佛前面挂着萬壽燈,守備、千總向珍珠燈行了大禮,馬步隊将座位搬來,二位差官坐在東西,當中正位讓勝爺落座。
勝爺說道:“小民不敢。
”勝爺又說道:“您派兵封山内看看有牲口,套幾輛大車,将犯人拉走。
”兵士到西跨院一看,馬棚裡俱是瘦弱之馬,套了三輛敞車,夠奔聚義廳回禀,套好車輛,将珍珠燈取下,裝在龍盒之中。
勝爺說道:“将五個犯人提出來吧。
”金頭虎賣乖喊道:“我提差事。
”金龍在門口橫着搠,見二位差官到來,說道:“誰要前進,我将他砸死!”賈明說道:“這是差官老爺前來提差,你裝什麼精明?”金龍說道:“沒有我的事啦,我要走啦。
”黃三太在先,進了屋中,黃三太一進門,就聽“唉呀”一聲,嗓音都轉啦,随後勝爺、蔣五爺、老道等也進了屋中,一看五個犯人蹤迹不見。
勝三爺渾身立抖,叫道:“賈七爺!你看犯人打哪裡走的?”賈七爺摘了一個燈籠一照,見牆犄角有假磚蓋着地道口,賈七爺掀假磚一看,倒下階腳石十三層,五個差事由地道逃走。
道爺說道:“勝施主不要着急,五個差事逃的工夫不大,賈七爺與蔣五爺下地道追趕,他們跑不了多遠。
就是跑了也好拿,官面拿賊,海捕公文,并不認識賊人,還能拿着呢;這幾個賊人,咱們镖行都認識。
”說着話,蔣五爺、賈七爺二人下了地道,追趕賊人。
工夫不大,蔣五爺、賈七爺回來說道:“追出有五七裡遠,外面有一座敞廳,出了敞廳,奔東去,有一山澗,搭的跳闆是活的,賊人過了山澗,撤去跳闆,大概已經遠遁了。
”聾啞仙師說道:“先将珍珠燈交給二位大老爺帶回院衙,咱們安慰安慰忠良爺的心。
咱們大家分途追賊,不難将賊拿住。
”勝爺叫道:“道兄、李四弟,你們二位辛苦一趟,将燈送到院衙。
”聾啞仙師說道:“他二人不敢見官。
”勝爺說道:“有二位大老爺,什麼都能辦,不用我們的人見官。
”王千總、李守備無可奈何,押着珍珠燈夠奔院衙,聾啞仙師、李剛押着車,勝爺說道:“二位大老爺,見了忠良大人,替小民懇求,就說小民勝英追趕賊人去了。
若拿不着賊人,交不了差事,小民勝英誓不回去見忠良。
”官人走後,勝爺對大衆說道:“你們衆位赴群英會來的,都不是外人,沒有别的,請你們大家成全到底,幫我勝英捉拿賊人,若拿不着賊人,勝英今生今世不回镖局子。
”大家齊聲答道:“願與老達官同甘共苦,誓死不二。
”勝爺對大衆控背躬身說道:“好好好,就此分手吧。
”大衆遂三三五五,七個八個一夥,分途捉拿漏網之賊,夏侯商元與勝爺是獨行追趕。
勝爺出了蕭金台,無精打采,走到一座樹林中,休息了一會,打了一個盹。
正在朦胧之際,聽樹林北面有人互語,就聽說道:“頭,您回家呀,還是别投門路呢?”那人答道:“别叫頭啦,咱們不幹這個啦。
勝爺真是大仁大義,除去五個要犯之外,俱都不追。
”又聽這個說道:“您還不知道呢,五個要犯都潛逃啦。
”那人說道:“豈有此理?镖行八十餘位,豈能跑了差事?”這個說道:“教大少寨主娘舅給救走的。
”那人驚訝問道:“是杭州的寨主嗎?”這人答道:“不錯不錯。
人家這個山寨不搶不奪,水旱田種地。
那位寨主每年到蕭金台一次,可不知在杭州何處?就聽說是杭州,要知道地方,咱們就可投奔。
”勝爺聽得明白,站起身軀,夠奔聲音而來,來到這幾個人跟前,勝爺控背躬身說道:“方才你們說的話,我都聽見啦,你們可知道此山在杭州何處嗎?”衆人答道:“我們實在不知道,您沒聽我們方才說嗎?就聽說是在杭州地界,實在不知他那山的名字及什麼所在。
勝老達官,你老人家以德待人,我們要是知道實确,決不能不告訴你老人家。
”勝爺又問道:“他那内弟本人,你們衆位可曾見過?怎樣的長相?衆位知道嗎?”衆人齊說道:“聽說每年到蕭金台看一回姐姐,蕭金台内寨的人都見過,我們前寨的人沒有見過。
你老人家要到杭州打聽去,大概容易。
”勝爺一聽這幾個人俱都不知,也不便再向下問,勝爺遂又對這幾個人說道:“衆位都是二十多歲的人,正在年力富強的時候,從此改邪歸正,回歸故裡,骨肉團聚,家庭幸福甚多,萬不可再入歧途,遺父母以盼子之憂。
當山大王的從古來到如今,哪有得其善終的?愚下勝英言直性憨,諸位幸納餘言,萬不可為非作歹。
我這裡尚有幾十兩散碎銀子,奉送大家做為回家之路費。
些須小意思,衆位幸勿見卻。
他年相見,後會有期。
”說罷此話,由兜囊中掏出銀子。
衆人齊聲說道:“勝老達官之言,我等必當遵命,這是教我等成為好人。
盤費一層,我們大家俱都富餘,請老達官不必費心了。
”勝爺一看,衆人說話很摯誠,勝爺也不客氣,仍然将銀子收起,遂與衆人抱拳而别,夠奔杭州大路而來。
勝三爺曉行夜宿,沿路之上,每逢津關渡口,必要仔細訪察,俱都無有闵家父子及太倉三鼠的蹤迹。
七月初十左右來到了杭州錢塘門,勝爺心中打算:先找一個店住下,休息休息,然後再打探賊人的下落。
一邊走着,一邊思索,擡頭一看,正是一座老店,有心進去住,天氣尚早,遂又夠奔西湖而來。
過了斷橋亭,勝三爺無心觀看西湖的景緻,仍回錢塘門住店,在路上一陣困倦,四肢無力,眼前一片樹林,清風習習,倒覺怡情悅目,勝爺心中打算歇會兒再走,遂走進了樹林,坐在小包裹之上。
老英雄真困乏急啦,方才坐下即昏昏睡去。
正在睡夢之間,耳旁忽聽得有馬踏銮鈴響的聲音,傾耳細聽,聲音愈近。
勝爺遂向外觀看,見一匹白龍駒其快如飛而來,馬上端坐一位少年,頭上戴馬連坡草帽,身穿粉蓮色大氅,足下燕雲快靴,扣住亮銀镫,腰系英雄帶,面如白玉,五官像貌不俗,精神凜凜,氣宇軒昂,馬鞍鞒得勝鈎上挂着一把殼式的鋼刀,正在其行如飛之時,忽然将馬繃住,隻見這少年在馬上忽然雙眉緊皺,自己與自己生氣的樣子。
勝爺觀看此人,有不可一世之概,勝三爺心中暗道:“走好好的道,這是跟誰呢?怎麼自己和自己過不去呢?”勝爺正在心中納悶,工夫不見甚大,就聽後面有小串鈴的聲音,來在切近,原是驢馱十餘個,馱着白碴箱子,後邊有一輛大車,車上坐着乃是客人,勝爺心中這才明白,此少年原來是一位保镖的達官,可車上沒插着镖旗子。
勝爺心中暗說:“這本是黑镖,不用說是綠林道看見不叫走,就是洗手的綠林,多年不做買賣的,若是看見也不能放他走呀。
”不表勝爺心中納悶,單說趟子手走到少年的跟前,叫道:“王師傅,你怎麼自己跟自己賭氣呢?每次到錢塘門外都不喊镖,就平安過去,這一回也不用喊镖,你不必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就聽那少年答道:“為什麼不喊镖呢?到錢塘門外,你隻管喊镖,有什麼事都有我姓王的呢,沒有你的事,我為什麼拿着官鹽當私鹽賣呢?”勝爺在樹林中看那少年的神氣,似乎對于錢塘門這個地方有什麼過節似的,就見那小孩說完話,告訴趟子手一句:“我前邊等候你去。
”說罷此話,揚鞭打馬而去。
勝爺心中暗道:“反正我也是往錢塘關去,我為何不在後頭跟随着他?到底看看究竟如何。
要是跟着他的馬我也跟得上,早到了也是沒用,我就在車後頭跟着。
”勝爺思索至此,遂站起身形,提起小包裹,讓後頭的車過去,勝爺走出了樹林子,跟着遛達下來啦。
走了工夫不大,來到了錢塘門外,勝爺遠遠的就望見那個小孩在那裡将馬繃住,趕到驢馱子到了小孩馬前,就聽小孩嗔道:“你們怎麼還不喊镖呢?”就聽那趟子手道:“得啦,王師傅,咱們的镖,一年不知道打這兒過多少次,無論何時也沒有喊過镖,這回你要一喊镖,恐怕倒惹出許多麻煩啦。
你何必跟自己過不去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馬上的少年說:“你隻管喊镖,不用絮叨。
我今天是非喊不可,出多大的事,姓王的也不能含糊,不用你小心謹慎。
”趟子手無法,隻得喊镖,喊出一聽,原來是南路的镖。
此時太陽已落,正是住店的時候,喊完了镖也沒有什麼問題,趕着驢馱子向前走。
進了錢塘門,勝爺一看大小商店林立,招商客店栉比皆是,但是這夥镖趕着馱子向前走,那些個招商店并沒有一家招呼住店的。
勝爺心中暗想:“怎麼招商店不留旅客呢?買賣以和氣生财,店小二在門口站着,看見這夥計,連問都不問。
出去幾十裡地接客人還怕接不來呢。
路過多少大小客店,沒有一個留住的。
”正走中間,勝三爺擡頭觀看,面前有一家客店,門前有一塊橫匾,上寫“英雄客店”。
馬上的少年繃住了馬,叫一聲:“夥計們,咱們就住這座英雄店吧!你們看這座店裡,倒很幹淨。
”夥計答應一聲,将驢馱子奔英雄店大門趕去。
此時英雄店門口站立着四個夥計,年紀俱都在二十上下,精神百倍,小打扮,蜷着腰,仰着臉,簡直的那宗情形,不是打算作買賣的樣子。
趟子手方将驢馱子趕到店門口,就見店夥計怒目橫眉的向趟子手問道:“幹什麼的?”趟子手聞聽也怔啦,心中暗道:“開店的問客人是幹什麼的,真是新鮮。
”趟子手隻好答道:“住店的。
”那幾個夥計說道:“我們店裡今天不留客人啦,别處住去吧。
”列位,一樣的話,好幾樣的說法,店裡這幾個夥計說話,簡直不像生意買賣人的話,橫眉立目,異常野蠻。
趟子手無法,遂走到了馬前,說道:“王師傅,你看見沒有?我看今天要有是非,咱們住店都沒有留咱們的。
這座大店,就不叫咱們住,這不是成心怄氣嗎?王師傅你小心點,可不是我膽小,咱們别找麻煩。
”馬上少年說道:“開店的攬客人還攬不着呢,莫非他這座店都住滿了客人了嗎?”趟子手說道:“四十多間房子都空着呢。
”那少年又說道:“你們不留客人,你們将門關上啊。
”就聽店夥計說道:“都留住,就是不留你這隻镖。
你出來保镖,你們家大人也沒教訓教訓你嗎?”勝爺一聽,這是個硝兒。
保镖的說道:“該着什麼花什麼錢,為什麼不叫住?”夥計說道:“不但不叫你住店,你的镖還走不開啦,出不了杭州地界。
”保镖人大怒:“你們這是賊店!不用到杭州野外,你們要将王老爺一腳踢個筋頭,十二馱子歸你們啦,不用劫。
”店夥計大怒:“搗下了!衆人。
”保镖的聞聽縱下馬來,勝爺要息事甯人,惹下殺身大禍。
他由人群外向裡一擠,店裡夥計已經跟少年動上手啦,頭一個夥計照着少年掏心一拳,被少年一捋腕子,底下一伸腿,夥計鬧了一個趴虎;第二個夥計上來就是一個雙鋒貫耳,那少年使了一招野馬分鬃,底下一腳又踢倒下一個;第三、第四兩個一齊上來,俱被少年打倒。
勝三爺心中暗想:“這個小孩真快,四個夥計全都被他打了。
”那被打的夥計向裡就跑,工夫不大,由裡面出來一老者,黑面鋼髯,勝爺一看,心中明白,原來此人與勝爺是結拜的弟兄,姓鐵名叫天勝。
鐵天勝直奔小孩跟前,說道:“是摔一個趔趄就将十二驢馱子留下嗎?”小孩說道:“那是自然。
”語畢,鐵天勝忙把大衣脫下,與保镖的少年揮拳動手,二位短打長拳,挨幫擠靠,蹿高縱矮,二人戰了三十餘個回合,不見勝敗。
忽然鐵天勝更門改路。
勝爺心中道:“小孩要栽筋鬥。
”就見鐵天勝二指奔少年面門而來,底下一個鈎接連環腿,鐵天勝的腳面鈎住少年的腳後跟,向前一帶,那少年鬧了一個仰面朝天。
看熱鬧的一喊好,保镖臉上一紅,奔白龍駒伸手摘下殼式鋼刀。
鐵天勝說道:“你還要亮家夥嗎?”回頭叫道:“孩子們給我将兵刃擡來!”夥計們将虎尾三節棍擡來,店主人伸手一接虎尾三節棍,合着中節,一抖三節棍,店主人由北向南,保镖的少年由南向北,勝爺一看,鋼刀起處血濺紅,虎尾棍砸上骨肉紛飛,這兩造要出人命。
勝三爺思索至此,遂趕向前去,大喊一聲:“鐵天勝!真不知自愛。
”鐵天勝道:“什麼人?”勝爺答道:“你看看吧。
”鐵天勝一看,喏喏連聲而退。
列位,鐵天勝天不怕地不怕,怎麼他見勝爺這樣規矩聽命呢?皆因叫勝爺給感化得言聽計從。
鐵天勝退下去,勝爺對那少年說道:“少達官,住店,合适便住,不合适便不住。
要是有劫镖的,當然拚命,為住店何必呢?”少年也要瞪眼睛,一看勝爺的長相,沒敢瞪眼,口中說道:“您别管,他們這是賊店。
”勝爺說道:“豈有此理?他若是賊店,在人煙稠密的地方,能容他嗎?”勝爺又說道:“看熱鬧的人很多,也不必細談。
我且問你,令師是哪一位?”少年說道:“我師傅鎮九江屠。
”勝爺說道:“是屠粲屠大爺嗎?你是三十六門人中第幾位?”保镖的答道:“不錯,是屠大爺。
我是三十一名。
”勝爺又道:“有一位勝英,你可認識?”保镖的答道:“那是我勝三叔。
我自從拜了師傅,我淨在家中練功夫。
”勝爺又問道:“你叫什麼名字?”保镖的答道:“我叫神拳無敵小太保王九齡。
我由七八歲上念書學藝。
”勝爺說道:“我乃神镖将勝英是也。
”少年聞聽,爬在地下就行大禮道:“咱們爺們栽了筋鬥啦,你給我找找面子吧。
”勝爺聞聽一樂,說道:“找什麼面子?那是你鐵叔父。
”勝爺又叫道:“鐵賢弟過來,這是屠大爺的高徒。
”鐵爺說道:“為什麼不早說呢?早說将店燒了也不要緊哪。
”勝爺又對看熱鬧的衆人說道:“衆位鄉親請散了吧,我們這一家人鬧着玩哪。
”大衆一樂散去,夥計們将驢馱子往裡讓,镖車歸了西跨院,勝爺、王九齡、鐵天勝三人,歸了上房。
這一住店,勝三爺惹下殺身之禍!
”道爺說道:“已經破啦,您看地雷在那裡放着呢。
”劍客聞聽,直奔佛龛前面而去,一看這個地雷,好似兩口小鐵鍋陰陽合着,令人看着真是不寒而栗! 老劍客看罷,對闵士瓊唾了一口道:“老猴崽子,你好狠的心腸啊!東廊下現有你的兒子并三鼠,你都毫不顧惜,這個地雷若是一響,镖行八十餘位一網打盡,連老朽也逃不了,你們作賊的真是黑心!”老劍客愈說愈有氣,聾啞仙師察言觀色,見事不妙,叫道:“勝施主!你看大師兄面帶煞氣,必要闵士瓊老猴崽子的命。
你趕緊上前去勸,闵士瓊是窩主正犯,與其這時要他的命,何如與他打官司好呢?”勝爺唯唯,直奔劍客身旁而來。
此時就見劍客向闵士瓊身前邁大步,要用鷹爪力,一把将闵士瓊抓死。
劍客方一下腰,勝三爺一伸手将劍客拉住,叫道:“大師兄!暫息雷霆之怒,小弟有一言,他是正犯窩主,咱将他交到官面,自有他的罪名。
不知大師兄你老人家以為如何?”和尚老道齊聲叫道:“大師兄,不可!他是要犯,交勝施主辦理好。
”勝爺說道:“賈明何在?”金頭虎說道:“來啦。
”勝爺說道:“你将他也放在東廊下吧。
”賈明伸手将老闵提起,也放在三鼠一塊,金頭虎說道:“跟你兒子挨着,父子情長。
”此時聚義廳上,除去五個要犯,俱都是镖行之人。
金頭虎财迷,遂叫道:“楊香五!咱倆發點财吧,到後寨收拾收拾去。
這座蕭金台這樣的闊,後寨必然有的是金銀,咱們飽載而歸,你願意不願意?”楊香五說道:“我早就這個心思,等他們後寨的賊都走淨了。
你别大聲小叫,要被恩師聽見,不但發不了财,準得挨處分。
”二人待了許久的工夫,賈明對楊香五一擠母狗眼,沖天杵晃了兩晃,邁步往外就走,楊香五後跟着也走下去啦。
他們二人這一走,就有人出來的啦,張茂龍、紅旗李煜跟着也往外走,一時間站起來有三四十個年輕的,都向外跑。
勝爺一看大夥向外一走,心中可就明白啦,勝爺問道:“你們大夥這是幹什麼去?賈明回來!”賈明方走出西角門,被勝爺一招呼,賈明對楊香五說道:“幹啦,三大爺看出來啦,要問咱倆幹什麼去,你低低的聲音跟三大爺說,就說出恭去,看李煜他們小子說什麼?”勝爺一問賈明,傻小子說道:“三大爺,我是出恭去。
你問他們吧。
”勝爺說道:“人家人犯王法,物件可不犯法,你們誰也不許動人家一草一木,你們誰要動蕭金台的東西,盜燈的官司誰跟着打。
”賈明說道:“我要解手去,他們都跟着我,您問他們都幹什麼去吧。
”勝爺知道金頭虎賈明滿嘴不說實話,勝爺也不答理他,衆人也都回來啦,勝爺就不追問了。
勝爺又叫道:“三太,你将地雷的箱子蓋好了,仍将佛龛搭回原處。
”三太與香五、茂龍、李煜等,即将佛龛搭過來,放在原處。
勝爺又說道:“此時也隻是五更天,哪一位将珍珠燈挂在燃燈古佛龛之上?”此時,劍客捉回闵士瓊,道爺早打發人将歐陽義士請回來了。
歐陽大義士聞聽勝爺之言,遂答道:“我願辦理。
”大義士遂順着佛龛的柱子先爬上去,在佛龛橫梁上拴好了繩子,然後将萬壽燈用繩子拴好,走到上面,将萬壽燈挂在佛龛之上,大衆觀看,霞光瑞彩,炫人二目。
正在此時,忽聽山口外人聲鼎沸,聽着好似有幾千人馬的聲音。
道爺說道:“大概是群賊去而複返,要前來搶差犯,咱們趕緊先将五個犯人藏在一邊。
”勝三爺點頭稱善。
大衆一看,東廊北面有一間屋子,窗戶在東敞廳後檐牆上,勝爺說道:“就将五個盜犯放在那間屋中,衆位以為如何?”道爺說道:“很好很好,快快辦理。
”孟金龍、李永泰二人,每人提起兩個賊人,金頭虎賈明扛着一個,來到屋門口,一推門,并未關閉,屋中放着許多零碎東西,将屋中的東西搬運到外面,五個賊人俱都放在屋中,口中塞着東西,孟金龍、李永泰二人把守門口。
金頭虎說道:“你們倆人千萬小心,如要丢了差事,官司可你們打。
”孟金龍說道:“小小子,你放心吧,誰要到我跟前,來,我就給他一杵。
”大義士将燈取下來,看守萬壽燈的是聾垭仙師、弼昆長老、歐陽氏弟兄,他們四個人,負看燈之責,蕭、孟二俠和賈七爺、屠大爺、勝三爺等準備厮殺,無論出多少條人命,不許自亂。
正在打算抵敵之策,外面李四爺笑嘻嘻的進了聚義廳。
勝爺問道:“四弟打探得山口外,可是群寇複回嗎?”李四爺答道:“山口外乃是官兵來到,在頭道山口二道山口中間,與八大名山之賊走了一個碰頭,您快看熱鬧去吧。
”聾啞仙師說道:“李施主說話太不知深淺,還有工夫看熱鬧?雙方若是交上手,亂殺亂剁,得多少條人命啊?勝三爺,此事非你不可,你趕緊到二道山口去給了解此事,可别鬧擴大了。
官兵與群寇若是打仗,咱們就不能看着,必得幫着官家打仗,那麼一來,镖局子可就關了門啦,這一幹小弟兄們都是學而未成,武技十分勉強,必有性命之憂。
你到前面先穩住了群寇,别叫他們妄動,然後見帶兵的官長,要是熟人那就更好啦,若不是熟人,還得多費唇舌。
三弟你唇齒也能行,不用貧道多囑。
”勝爺諾諾連聲,帶領着一幹小弟兄們,出離了聚義廳,趕過前寨,勝爺來到二道山口外,站在高阜處,舉目觀看。
此時業已天光大亮,就見一道山口外,旌旆滿目,号帶飄揚,弓上弦,刀出鞘,衆官軍一個個俱準備着厮殺的樣兒。
官軍的人數千餘名,再看二道山口内,八大名山的群賊,俱都在山口内紮住隊伍,雖然不撞山口,也是與官軍兩方對峙的意思,官軍若是再向前進,可就得動手。
官軍也不向裡開啦,群賊也不向外撞,衆賊談笑自若,可并不把官軍放在心上,八大名山的寨主喽卒合計在一處,約有三四千名,要是打仗,官軍絕不能取勝,别說還有那些喽卒,就是蓮花湖的四猛八大錘要是撞山口,官兵就攔擋不住。
曹榮那條皂蓋槍,更不用說啦,十個守備、千總一齊上,也不是對手。
那麼為何群賊就不向山外撞呢?皆因為蓮花湖的韓秀在前面阻攔着,是邪不侵正,韓秀是文武全才,雖然占山為王,他胸中有大清的律例,知道要是傷了官軍,事情就鬧大啦。
且說勝爺觀看明白,原來帶兵的二位武官與勝爺彼此都見過面,這二位帶兵官,一位是院衙差官王福盛,一位守備李廷仁。
勝爺對群寇說道:“衆位賓朋稍安勿躁,在下勝英懇求官兵,給衆朋讓出一條道路。
”勝爺在高阜處看時,群賊中有那膽小的喽卒早就看見勝爺啦,同聲哀求道:“勝老達官爺快救命吧,官兵把山圍啦。
”所以勝爺先安慰喽卒,然後下了山坡,衆小弟兄在後跟随,勝爺緊行幾步,直奔王千總、李守備而來。
走到馬前,勝爺先給二位差官請安道辛苦。
二位差官一看,原來是勝三爺,急忙将兵刃挂在得勝鈎上,甩镫離鞍下了座骥,齊聲說道:“原來是勝老達官,不敢不敢。
”勝爺遂問道:“官家怎曉得镖行之人現在蕭金台?”李守備說道:“我們并不知道老達官蕭金台赴會,皆因為老達官由镖局子起身之後,第二日镖行就打發人給院衙門送信去啦,言說老達官二十八日赴蕭金台之會,尋找珍珠燈,來了一日一夜啦,并無有一人回镖局子。
卑職不敢隐瞞,遂将此事回禀了欽差大人,欽差大人念老達官為國家效勞,赴湯投火,無所顧及,很贊成老達官的忠誠,恐怕老達官在蕭金台有了危險。
但是各衙門的兵額不多,頭一天镖行去人送信,欽差不便下谕招集軍隊,各衙門湊集了兩天,人齊馬不齊,這才湊了千餘名兵士聽用。
第二日镖行又去人送信,言說仍然無有消息,欽差大人遂遣卑職與王大人,帶隊前來協助勝老達官。
勝明公附耳過來,現在城守營與各衙門集合在一處,率領八九百名兵卒,前來接應老達官來啦。
”勝爺施禮說道:“我有幾位朋友,舍死忘生,協力相助,拿住盜燈的正兇幫兇,珍珠燈盜回。
并不是我勝英一人之力,求二位大老爺網開一面,放他們一條生路,二位大老爺一輩居官,輩輩居官,恩威并行,叫他們有自新之路。
”李守備道:“他們聚衆成群,不法已極,我們奉堂谕,要各個拿獲,以正典刑。
看在勝老達官之面……。
”語至此,叫官兵退出一條道路,說道:“再要不法,必要嚴拿懲辦!”語畢,官兵閃開一條道路,八大名山之人,猶如風卷殘雲一般,逃出頭道山口。
勝爺控背躬身叫道:“二位大老爺,您派幾名官人,請到裡面将拿住的正犯提出來。
”守備、千總挑選了三十名健壯兵卒,夠奔蕭金台聚義廳,進二道山口,又到第三道栅欄門,進了聚義廳。
二位差官舉目觀看,燃燈古佛前面挂着萬壽燈,守備、千總向珍珠燈行了大禮,馬步隊将座位搬來,二位差官坐在東西,當中正位讓勝爺落座。
勝爺說道:“小民不敢。
”勝爺又說道:“您派兵封山内看看有牲口,套幾輛大車,将犯人拉走。
”兵士到西跨院一看,馬棚裡俱是瘦弱之馬,套了三輛敞車,夠奔聚義廳回禀,套好車輛,将珍珠燈取下,裝在龍盒之中。
勝爺說道:“将五個犯人提出來吧。
”金頭虎賣乖喊道:“我提差事。
”金龍在門口橫着搠,見二位差官到來,說道:“誰要前進,我将他砸死!”賈明說道:“這是差官老爺前來提差,你裝什麼精明?”金龍說道:“沒有我的事啦,我要走啦。
”黃三太在先,進了屋中,黃三太一進門,就聽“唉呀”一聲,嗓音都轉啦,随後勝爺、蔣五爺、老道等也進了屋中,一看五個犯人蹤迹不見。
勝三爺渾身立抖,叫道:“賈七爺!你看犯人打哪裡走的?”賈七爺摘了一個燈籠一照,見牆犄角有假磚蓋着地道口,賈七爺掀假磚一看,倒下階腳石十三層,五個差事由地道逃走。
道爺說道:“勝施主不要着急,五個差事逃的工夫不大,賈七爺與蔣五爺下地道追趕,他們跑不了多遠。
就是跑了也好拿,官面拿賊,海捕公文,并不認識賊人,還能拿着呢;這幾個賊人,咱們镖行都認識。
”說着話,蔣五爺、賈七爺二人下了地道,追趕賊人。
工夫不大,蔣五爺、賈七爺回來說道:“追出有五七裡遠,外面有一座敞廳,出了敞廳,奔東去,有一山澗,搭的跳闆是活的,賊人過了山澗,撤去跳闆,大概已經遠遁了。
”聾啞仙師說道:“先将珍珠燈交給二位大老爺帶回院衙,咱們安慰安慰忠良爺的心。
咱們大家分途追賊,不難将賊拿住。
”勝爺叫道:“道兄、李四弟,你們二位辛苦一趟,将燈送到院衙。
”聾啞仙師說道:“他二人不敢見官。
”勝爺說道:“有二位大老爺,什麼都能辦,不用我們的人見官。
”王千總、李守備無可奈何,押着珍珠燈夠奔院衙,聾啞仙師、李剛押着車,勝爺說道:“二位大老爺,見了忠良大人,替小民懇求,就說小民勝英追趕賊人去了。
若拿不着賊人,交不了差事,小民勝英誓不回去見忠良。
”官人走後,勝爺對大衆說道:“你們衆位赴群英會來的,都不是外人,沒有别的,請你們大家成全到底,幫我勝英捉拿賊人,若拿不着賊人,勝英今生今世不回镖局子。
”大家齊聲答道:“願與老達官同甘共苦,誓死不二。
”勝爺對大衆控背躬身說道:“好好好,就此分手吧。
”大衆遂三三五五,七個八個一夥,分途捉拿漏網之賊,夏侯商元與勝爺是獨行追趕。
勝爺出了蕭金台,無精打采,走到一座樹林中,休息了一會,打了一個盹。
正在朦胧之際,聽樹林北面有人互語,就聽說道:“頭,您回家呀,還是别投門路呢?”那人答道:“别叫頭啦,咱們不幹這個啦。
勝爺真是大仁大義,除去五個要犯之外,俱都不追。
”又聽這個說道:“您還不知道呢,五個要犯都潛逃啦。
”那人說道:“豈有此理?镖行八十餘位,豈能跑了差事?”這個說道:“教大少寨主娘舅給救走的。
”那人驚訝問道:“是杭州的寨主嗎?”這人答道:“不錯不錯。
人家這個山寨不搶不奪,水旱田種地。
那位寨主每年到蕭金台一次,可不知在杭州何處?就聽說是杭州,要知道地方,咱們就可投奔。
”勝爺聽得明白,站起身軀,夠奔聲音而來,來到這幾個人跟前,勝爺控背躬身說道:“方才你們說的話,我都聽見啦,你們可知道此山在杭州何處嗎?”衆人答道:“我們實在不知道,您沒聽我們方才說嗎?就聽說是在杭州地界,實在不知他那山的名字及什麼所在。
勝老達官,你老人家以德待人,我們要是知道實确,決不能不告訴你老人家。
”勝爺又問道:“他那内弟本人,你們衆位可曾見過?怎樣的長相?衆位知道嗎?”衆人齊說道:“聽說每年到蕭金台看一回姐姐,蕭金台内寨的人都見過,我們前寨的人沒有見過。
你老人家要到杭州打聽去,大概容易。
”勝爺一聽這幾個人俱都不知,也不便再向下問,勝爺遂又對這幾個人說道:“衆位都是二十多歲的人,正在年力富強的時候,從此改邪歸正,回歸故裡,骨肉團聚,家庭幸福甚多,萬不可再入歧途,遺父母以盼子之憂。
當山大王的從古來到如今,哪有得其善終的?愚下勝英言直性憨,諸位幸納餘言,萬不可為非作歹。
我這裡尚有幾十兩散碎銀子,奉送大家做為回家之路費。
些須小意思,衆位幸勿見卻。
他年相見,後會有期。
”說罷此話,由兜囊中掏出銀子。
衆人齊聲說道:“勝老達官之言,我等必當遵命,這是教我等成為好人。
盤費一層,我們大家俱都富餘,請老達官不必費心了。
”勝爺一看,衆人說話很摯誠,勝爺也不客氣,仍然将銀子收起,遂與衆人抱拳而别,夠奔杭州大路而來。
勝三爺曉行夜宿,沿路之上,每逢津關渡口,必要仔細訪察,俱都無有闵家父子及太倉三鼠的蹤迹。
七月初十左右來到了杭州錢塘門,勝爺心中打算:先找一個店住下,休息休息,然後再打探賊人的下落。
一邊走着,一邊思索,擡頭一看,正是一座老店,有心進去住,天氣尚早,遂又夠奔西湖而來。
過了斷橋亭,勝三爺無心觀看西湖的景緻,仍回錢塘門住店,在路上一陣困倦,四肢無力,眼前一片樹林,清風習習,倒覺怡情悅目,勝爺心中打算歇會兒再走,遂走進了樹林,坐在小包裹之上。
老英雄真困乏急啦,方才坐下即昏昏睡去。
正在睡夢之間,耳旁忽聽得有馬踏銮鈴響的聲音,傾耳細聽,聲音愈近。
勝爺遂向外觀看,見一匹白龍駒其快如飛而來,馬上端坐一位少年,頭上戴馬連坡草帽,身穿粉蓮色大氅,足下燕雲快靴,扣住亮銀镫,腰系英雄帶,面如白玉,五官像貌不俗,精神凜凜,氣宇軒昂,馬鞍鞒得勝鈎上挂着一把殼式的鋼刀,正在其行如飛之時,忽然将馬繃住,隻見這少年在馬上忽然雙眉緊皺,自己與自己生氣的樣子。
勝爺觀看此人,有不可一世之概,勝三爺心中暗道:“走好好的道,這是跟誰呢?怎麼自己和自己過不去呢?”勝爺正在心中納悶,工夫不見甚大,就聽後面有小串鈴的聲音,來在切近,原是驢馱十餘個,馱着白碴箱子,後邊有一輛大車,車上坐着乃是客人,勝爺心中這才明白,此少年原來是一位保镖的達官,可車上沒插着镖旗子。
勝爺心中暗說:“這本是黑镖,不用說是綠林道看見不叫走,就是洗手的綠林,多年不做買賣的,若是看見也不能放他走呀。
”不表勝爺心中納悶,單說趟子手走到少年的跟前,叫道:“王師傅,你怎麼自己跟自己賭氣呢?每次到錢塘門外都不喊镖,就平安過去,這一回也不用喊镖,你不必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就聽那少年答道:“為什麼不喊镖呢?到錢塘門外,你隻管喊镖,有什麼事都有我姓王的呢,沒有你的事,我為什麼拿着官鹽當私鹽賣呢?”勝爺在樹林中看那少年的神氣,似乎對于錢塘門這個地方有什麼過節似的,就見那小孩說完話,告訴趟子手一句:“我前邊等候你去。
”說罷此話,揚鞭打馬而去。
勝爺心中暗道:“反正我也是往錢塘關去,我為何不在後頭跟随着他?到底看看究竟如何。
要是跟着他的馬我也跟得上,早到了也是沒用,我就在車後頭跟着。
”勝爺思索至此,遂站起身形,提起小包裹,讓後頭的車過去,勝爺走出了樹林子,跟着遛達下來啦。
走了工夫不大,來到了錢塘門外,勝爺遠遠的就望見那個小孩在那裡将馬繃住,趕到驢馱子到了小孩馬前,就聽小孩嗔道:“你們怎麼還不喊镖呢?”就聽那趟子手道:“得啦,王師傅,咱們的镖,一年不知道打這兒過多少次,無論何時也沒有喊過镖,這回你要一喊镖,恐怕倒惹出許多麻煩啦。
你何必跟自己過不去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馬上的少年說:“你隻管喊镖,不用絮叨。
我今天是非喊不可,出多大的事,姓王的也不能含糊,不用你小心謹慎。
”趟子手無法,隻得喊镖,喊出一聽,原來是南路的镖。
此時太陽已落,正是住店的時候,喊完了镖也沒有什麼問題,趕着驢馱子向前走。
進了錢塘門,勝爺一看大小商店林立,招商客店栉比皆是,但是這夥镖趕着馱子向前走,那些個招商店并沒有一家招呼住店的。
勝爺心中暗想:“怎麼招商店不留旅客呢?買賣以和氣生财,店小二在門口站着,看見這夥計,連問都不問。
出去幾十裡地接客人還怕接不來呢。
路過多少大小客店,沒有一個留住的。
”正走中間,勝三爺擡頭觀看,面前有一家客店,門前有一塊橫匾,上寫“英雄客店”。
馬上的少年繃住了馬,叫一聲:“夥計們,咱們就住這座英雄店吧!你們看這座店裡,倒很幹淨。
”夥計答應一聲,将驢馱子奔英雄店大門趕去。
此時英雄店門口站立着四個夥計,年紀俱都在二十上下,精神百倍,小打扮,蜷着腰,仰着臉,簡直的那宗情形,不是打算作買賣的樣子。
趟子手方将驢馱子趕到店門口,就見店夥計怒目橫眉的向趟子手問道:“幹什麼的?”趟子手聞聽也怔啦,心中暗道:“開店的問客人是幹什麼的,真是新鮮。
”趟子手隻好答道:“住店的。
”那幾個夥計說道:“我們店裡今天不留客人啦,别處住去吧。
”列位,一樣的話,好幾樣的說法,店裡這幾個夥計說話,簡直不像生意買賣人的話,橫眉立目,異常野蠻。
趟子手無法,遂走到了馬前,說道:“王師傅,你看見沒有?我看今天要有是非,咱們住店都沒有留咱們的。
這座大店,就不叫咱們住,這不是成心怄氣嗎?王師傅你小心點,可不是我膽小,咱們别找麻煩。
”馬上少年說道:“開店的攬客人還攬不着呢,莫非他這座店都住滿了客人了嗎?”趟子手說道:“四十多間房子都空着呢。
”那少年又說道:“你們不留客人,你們将門關上啊。
”就聽店夥計說道:“都留住,就是不留你這隻镖。
你出來保镖,你們家大人也沒教訓教訓你嗎?”勝爺一聽,這是個硝兒。
保镖的說道:“該着什麼花什麼錢,為什麼不叫住?”夥計說道:“不但不叫你住店,你的镖還走不開啦,出不了杭州地界。
”保镖人大怒:“你們這是賊店!不用到杭州野外,你們要将王老爺一腳踢個筋頭,十二馱子歸你們啦,不用劫。
”店夥計大怒:“搗下了!衆人。
”保镖的聞聽縱下馬來,勝爺要息事甯人,惹下殺身大禍。
他由人群外向裡一擠,店裡夥計已經跟少年動上手啦,頭一個夥計照着少年掏心一拳,被少年一捋腕子,底下一伸腿,夥計鬧了一個趴虎;第二個夥計上來就是一個雙鋒貫耳,那少年使了一招野馬分鬃,底下一腳又踢倒下一個;第三、第四兩個一齊上來,俱被少年打倒。
勝三爺心中暗想:“這個小孩真快,四個夥計全都被他打了。
”那被打的夥計向裡就跑,工夫不大,由裡面出來一老者,黑面鋼髯,勝爺一看,心中明白,原來此人與勝爺是結拜的弟兄,姓鐵名叫天勝。
鐵天勝直奔小孩跟前,說道:“是摔一個趔趄就将十二驢馱子留下嗎?”小孩說道:“那是自然。
”語畢,鐵天勝忙把大衣脫下,與保镖的少年揮拳動手,二位短打長拳,挨幫擠靠,蹿高縱矮,二人戰了三十餘個回合,不見勝敗。
忽然鐵天勝更門改路。
勝爺心中道:“小孩要栽筋鬥。
”就見鐵天勝二指奔少年面門而來,底下一個鈎接連環腿,鐵天勝的腳面鈎住少年的腳後跟,向前一帶,那少年鬧了一個仰面朝天。
看熱鬧的一喊好,保镖臉上一紅,奔白龍駒伸手摘下殼式鋼刀。
鐵天勝說道:“你還要亮家夥嗎?”回頭叫道:“孩子們給我将兵刃擡來!”夥計們将虎尾三節棍擡來,店主人伸手一接虎尾三節棍,合着中節,一抖三節棍,店主人由北向南,保镖的少年由南向北,勝爺一看,鋼刀起處血濺紅,虎尾棍砸上骨肉紛飛,這兩造要出人命。
勝三爺思索至此,遂趕向前去,大喊一聲:“鐵天勝!真不知自愛。
”鐵天勝道:“什麼人?”勝爺答道:“你看看吧。
”鐵天勝一看,喏喏連聲而退。
列位,鐵天勝天不怕地不怕,怎麼他見勝爺這樣規矩聽命呢?皆因叫勝爺給感化得言聽計從。
鐵天勝退下去,勝爺對那少年說道:“少達官,住店,合适便住,不合适便不住。
要是有劫镖的,當然拚命,為住店何必呢?”少年也要瞪眼睛,一看勝爺的長相,沒敢瞪眼,口中說道:“您别管,他們這是賊店。
”勝爺說道:“豈有此理?他若是賊店,在人煙稠密的地方,能容他嗎?”勝爺又說道:“看熱鬧的人很多,也不必細談。
我且問你,令師是哪一位?”少年說道:“我師傅鎮九江屠。
”勝爺說道:“是屠粲屠大爺嗎?你是三十六門人中第幾位?”保镖的答道:“不錯,是屠大爺。
我是三十一名。
”勝爺又道:“有一位勝英,你可認識?”保镖的答道:“那是我勝三叔。
我自從拜了師傅,我淨在家中練功夫。
”勝爺又問道:“你叫什麼名字?”保镖的答道:“我叫神拳無敵小太保王九齡。
我由七八歲上念書學藝。
”勝爺說道:“我乃神镖将勝英是也。
”少年聞聽,爬在地下就行大禮道:“咱們爺們栽了筋鬥啦,你給我找找面子吧。
”勝爺聞聽一樂,說道:“找什麼面子?那是你鐵叔父。
”勝爺又叫道:“鐵賢弟過來,這是屠大爺的高徒。
”鐵爺說道:“為什麼不早說呢?早說将店燒了也不要緊哪。
”勝爺又對看熱鬧的衆人說道:“衆位鄉親請散了吧,我們這一家人鬧着玩哪。
”大衆一樂散去,夥計們将驢馱子往裡讓,镖車歸了西跨院,勝爺、王九齡、鐵天勝三人,歸了上房。
這一住店,勝三爺惹下殺身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