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回 五龍二俠二打蓮花湖 老劍客出首力解重圍(四)
關燈
小
中
大
第3回 五龍二俠二打蓮花湖 老劍客出首力解重圍(四)
勝爺說道:“銀龍,你看出破綻來,為何叫趙仁走了呢?”銀龍說道:“趙仁走不了,我歐陽德哥哥假裝解手兒追出去啦,胡景春大哥也追出去啦。
”勝爺說道:“你小小的歲數,怎麼看出酒中有毛病呢?”銀龍說道:“非是小侄男的細心,乃是諸葛道爺叫我辦的。
”勝爺控背躬身說道:“道兄真是見事多明,這酒怎麼這樣大的力量呢?請道兄明言賜教,叫三太他們也好長些見識。
”老道說道:“有一宗惡鳥,有一宗孝鳥,烏鴉反哺,乃是孝鳥。
惡鳥就是枭鳥,小枭鳥能飛,大的就不能啦,小鳥雖能飛,它可不去打食吃,它吮大鳥之血,吮完了血,它便吃肉與肺腑,兩個小鳥将大鳥的毛皮架出窩去,挂在樹枝上。
有一宗鳥名仙鶴,專吃五毒長蟲、蠍子等,蠍子、長蟲苦鑽在窩裡,它能用嘴刨出來食之,毒氣都歸在冠子上,若用針刺冠子一下,人要一舐,當時即死。
有一宗鸨鳥,還有一宗鸩鳥,公鳥名運目,它專吃烏頭蛇,黑頭的長蟲,烏頭蛇被鸩吃下去,鸩鳥也不能活,他落在樹上,雙爪抓住樹枝,頭朝下流哈啦子,哈啦子沾在樹皮上,那樹就腐爛了,變成一種黑炭,人要得着那宗炭,價比黃金,向寶刀上一擦,就是毒藥刀,向镖上一擦,就是毒藥镖。
那宗鸩鳥,他專吃五毒,他那翅膀管裡有毒,若是用他的翅膀翎毛向酒缸内一掃,這一缸就是毒酒了,人要吃下去立刻七竅流血而死。
”老道正在談論藥酒之事,就看歐陽德由外面進來,扛着趙仁,胡景春在後面跟随着。
歐陽德問道:“三大爺,老喽卒怎麼死的?”勝爺說道:“用酒灌的。
”歐陽德說道:“唔呀,我要喝了酒,我也幹啦。
”勝爺問道:“怎麼拿住的趙仁?”歐陽德說道:“他出彩棚向東去,走的慌慌張張,他又看我在後面追趕,他遂緊跑,我大師兄繞到前面樹林子之中,将他截住,大師兄跟他要買路錢,他亮刀,被我大師兄拿住。
”勝爺叫道:“三太!将趙寨主足下綁繩解開攙起來。
”賊人面向勝爺一站。
勝三爺叫道:“趙寨主!你于前日二十四,在镖局子下帖,依我镖行的朋友,有要将你碎屍萬段的,有要将你送到官面的。
我姓勝的派人遠送,又與你預備酒席,你不擾,我姓勝的可對得起你。
你下帖要我二十六日赴會,在下應約而至,未進山寨,先在彩棚中用毒藥酒之計,酒内藏毒藥殺人不用刀,我們若一大意,吃下酒去,立刻死于非命,老少八十餘人。
你們居心太狠啦!”趙仁說道:“我家老寨主派我預備茶飯,我自知好茶好酒,我不知裡面有毒藥沒有,現在将我們頭目灌死,當然酒中有毛病。
你等既然看出破綻,殺剮随便,何必多問。
”勝爺道:“足下年輕輕的,真是膽子大,面不更色。
我若将你放了,你能學好嗎?”趙仁說道:“你如不殺我,我仍回蕭金台。
我跟老寨主師生之誼,不忍背之,生死絕無二心。
”勝爺說道:“不殺你者,恐怕負了你少年英材。
”惡賊是耗子舐貓鼻,尋死。
列位,他要是說兩句軟話,勝爺也就不殺他啦,他日後不是還能回蕭金台嗎?年輕的英雄全都亮出兵刃,将彩棚圍住,又有二十多位将趙仁圍住,就等勝爺發言,将趙仁亂刃分屍。
勝爺捋銀髯不語。
蕭銀龍在趙仁背後,對勝爺一擺手,跟三太等又一擺手,說道:“趙寨主不愧硬漢。
”當時将賊人二背解開,大漢孟金龍說道:“你要放他,我摔死你!”銀龍說道:“趙寨主,你真乃英雄,可佩可敬。
我三大爺最愛硬漢,朋友,你請吧。
”勝爺心中暗道:“我沒說放趙仁,銀龍敢放他,這孩子必有良謀。
”銀龍語畢,向賊人背後一縱身,照定趙仁左肋梢,噗的一聲,紮進有七寸多深,賊人大喊一聲,少爺雙手托刀柄,兩條胳膊伸直,挑着向外走。
金頭虎看了,說道:“我看看紮進多深去?”賈明爬在跟前觀看,少俠客一抽刀,向東南一縱七八尺遠,這股血,濺了傻小子一臉一身。
傻英雄說道:“我真倒運,濺我一身血,好血腥味。
”小少爺擡腿擦刀,身上血點不濺。
勝爺叫道:“銀龍!這是何道理?為何暗算他呢?”少俠客笑道:“三大爺,你看賊人多橫啊,你要一說剁他,他必然破口大罵。
你老人家是什麼資格,豈能叫他破口大罵?他藥酒沒用上,我的短刀可用上啦,這就是短刀對藥酒麼。
”賈明喊道:“短命鬼!你可活長壽的?你沒濺一個血點,我可鬧了一身血一臉血。
”蕭銀龍說道:“衆位弟兄,還不剁他?好解一解心頭之恨。
”黃三太等大家上前,将賊人剁得骨肉翻飛,一霎時剁成肉泥一般。
此時衆人将西南的八仙桌都移開了,大衆說道:“将這夥老喽卒也剁了吧。
”三十多老喽卒跪倒地下磕頭,如同雞啄碎米似的。
勝爺動了恻隐之心,叫道:“大衆不許傷老喽卒,叫他們逃命去吧。
”三十多老喽卒抱頭鼠竄,如同喪家之犬。
勝爺說道:“咱們大衆殺進山口,跟闵士瓊要珍珠國寶萬壽燈。
”聾啞仙師阻攔道:“未進山寨先有藥酒一計,山内必更有奸謀。
咱們大衆暫且回镖局子,與他下書改日再會,我們也可以看看他的動作。
”賈七爺、屠大爺等俱道:“此計為上。
”勝爺被衆英雄所勸,乘興而來,敗興而返,衆英雄八十四位遂回镖局子。
此時太陽平西,衆人漱口喝茶擺酒吃飯,酒至三杯,大家商議,明天下帖,哪位可去,聾啞仙師說道:“貧道不敢派人,恐出差錯,勝施主可以問何人願去。
”勝爺酒至五杯,抱腕當胸對大衆說道:“哪一位明日蕭金台下帖,另定日期赴會?哪位辛苦一趟?”當時不下二百餘位,俱各默默無言,連問兩次,無人答言。
勝爺面帶難色,說道:“下名帖傳書,我本人實不能自去。
”話言未了,閃出一位剛直的男兒三太道:“老師不必為難,弟子三太願往下書。
”聾啞仙師站起身形說道:“三太,你去不得,你不稱其職。
”三太聞聽,臉上一陣紅潮,叫道:“師伯!我怎麼去不得?莫非說小侄男畏刀避劍,怕死貪生麼?”聾啞仙師說道:“此事秉性剛愎者不成。
你乃世代簪纓,少爺脾氣,此事非性烈者所能。
”三太說道:“山大王難道見人就殺嗎?”聾啞仙師道:“作此事,得有勇有謀,能柔能剛。
你性如烈火,焉能稱職?三太你不要多言。
”聾啞仙師道:“勝施主,你再向下問。
”勝爺又向下問道:“哪位去蕭金台下書,替我勝英為力?”話言未了,閃出一位少俠客蕭銀龍來,叫道:“三大爺,愚小侄願往!”勝爺問諸葛道爺:“蕭銀龍可去嗎?”老道用袍袖一遮臉面,用手暗指蕭三俠。
勝爺會意,問道:“蕭三弟,令郎願往可乎?”蕭三爺一笑說道: “老夫隻此一子,猶如掌上明珠,千頃地一棵苗,要說我舍不的,桌面上我說不出來。
他既願去,就叫他去吧。
”銀龍一笑說道:“我去有三可,黃三太有三不可。
黃三太性暴一不可也;不能言二不可也,能為武技不成三不可也。
我若去,第一為的是萬壽燈;二則為勝三大爺;三則我見了闵老寨主,我不能強橫,我還不能軟弱,給衆位老英雄丢臉。
話是開心的鑰匙,再者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我在蓮花湖三天三夜,尚能未死,何況這一點小事呢?作事要是恐懼畏縮,怎能稱為俠客義士?我意已決,明天早晨,我夠奔蕭金台下書。
勝三大爺你就寫信吧,将珍珠燈之事交代清楚,信後面留點地方,寫上我的名姓,塞北觀音蕭銀龍,書呈闵老寨主,好叫他們知道我的姓名。
今天用毒藥酒灌死老喽卒,拿趙仁是我将他紮死的,我叫衆兄長将趙仁亂刃分屍,放走的喽卒,必與闵士瓊學說,老匹夫必然懷恨于我,他若見了我必然分外眼紅。
到了那時,小侄男見機行事,絕不能墜入他的圈套中,我能安然回歸镖局子。
未思進,先思退,我若在蕭金台受了害,為皇上的寶燈,為三大爺的官司,也算千古留芳,死重于泰山。
”當時差役取來文房四寶,勝爺與聾啞仙師相商,書目以上寫闵老寨主台覽,封好了之後,次日蕭金台下帖。
吃完晚飯,少俠客早早安歇。
次日早晨,六月廿七,少爺梳洗喝茶吃點心,打開包裹,取出一身新衣服穿好,桃花臉滿面紅光。
勝爺與大衆正在大廳吃茶,少爺來到大廳,與勝爺要名帖與書信,少爺由兜囊中取出綠皮子護書,将書信夾好,帶在腰間,叫道:“衆位叔父伯父!”又叫道:“父親,孩兒下帖去了!”勝英、孟铠、蕭傑等,俱都以袍袖遮面,不忍視看,惟有勝爺叫道:“賢侄,你可保重些!”銀龍說道:“三大爺,明天我若不回來,與三大爺就難以相見了。
”語畢,笑嘻嘻出了镖局子大門而去。
黃三太叫道:“兄弟,我本願去下書信,怎奈長者不叫去,奈何奈何!兄弟你才一十四歲,愚兄放心不下。
”語至此,三太眼淚圍眼圈直轉。
銀龍說道:“哥哥不必放心不下,小弟此去,安如泰山。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你我兄弟乃是俠客的子弟。
兄長豈不聞宋朝有一位嶽元帥,忠君愛民,領兵征讨,與金兀術兩陣對圓,金兀術帶精兵二百餘萬,兵強勢大。
外有強敵,内有奸臣,宋朝中的秦丞相,懸秤鬻官,非親不取,非财不用,當時有一位新科狀元張九成,無有金銀打點秦丞相,秦桧奏明聖天子,說徽、欽二帝被擄于金邦黃龍府,風傳在金邦坐井觀天,非有膽識過人之輩,不能到金邦請安問候,新科狀元張九成可稱其職。
秦桧因為新科狀元不肯打點金銀以肥己,故說新狀元可稱其職,為的是送了新科狀元之命。
秦桧将本奏上,宋天子不明真相,遂遣張九成夠奔黃龍府問安,張九成先過嶽營,嶽元帥接待欽差張九成,嶽元帥問道:‘欽差大人有何公幹?’欽差說道:‘我奉旨到番邦黃龍府請問徽、欽二帝之安。
’嶽元帥說道:“這必是秦丞相之謀,皆因欽差無錢打點秦丞相。
’欽差說道:‘大帥不知,我乃一介寒儒,焉有餘資孝敬秦丞相?’嶽爺問道:‘欽差帶了多少随從來?’欽差張九成答道:‘二百餘人。
我打算将随從寄在元帥營中,我單人獨馬自闖番營。
’嶽爺說道:‘欽差大人此去兇多吉少。
’欽差說道:‘君叫臣死,臣不死,則為不忠。
’嶽元帥歎道:‘真忠臣也。
’嶽爺又言道:‘帳前衆位将軍,哪一位保護欽差大人穿番營而過?’帳下一人厲聲曰:‘末将願往!’嶽爺舉目觀看,乃是勇将湯懷。
嶽元帥問道:‘将軍帶多少人馬?’湯懷答道:‘末将一人一騎,随定欽差,我要闖番營。
’二位來到金營,有八大路酋長、都督、太保,報與四殿下金兀術。
金兀術問明來曆,親自出營觀看,果然是一文一武,問明情由,兀術暗中說道:‘一文一武要穿營而過,真是好樣的。
’兀術遂傳令:放二位一文一武穿營而過,如有放冷箭暗算者,必要軍法從事。
二百萬大隊列于兩邊,一文一武穿營而過,湯懷将欽差送過了金營,有番兵番将接待欽差,湯懷撥馬而歸,金兀術暗傳号令,二百萬大隊要捉活湯懷,不要死湯懷,誰要将湯懷捉住,封他大大一個官爵。
湯懷單人獨馬殺了一天一夜。
列位,兵到十萬,無邊無沿,兵到二十萬,扯地連天。
二百來萬大兵,如何殺得出去?湯懷隻殺得力盡聲嘶,在馬上謝過了宋天子之恩,嶽元帥保舉之德,遂亮佩劍自刎在二百萬大隊之中,宋元明五七百年後仍留美名。
衆位兄長,小弟不能比先烈,咱也是俠義之後,豈能自暴自棄?我若死在蕭金台,美名亦可傳千載;小弟若命不當絕,再與衆位兄長聚會一處。
衆位兄長請回吧。
”語畢,小豪傑轉身形夠奔蕭金台去了,蕭銀龍頭也不回,黃三太唉聲歎氣。
少俠客由巳分時到了蕭金台山口,一進山口,呼嘯一響,三五十名喽卒,每人一口雙手帶一橫,擋住去路:“你這學生好大膽子,敢向山内亂闖?”美英雄一抱拳,說道:“哪位是報事的頭目?”把山口的喽卒一聽,心中暗想:“這個孩子,長得真好看哪。
”遂有一個喽卒叫道:“頭目,外面有人找!”隻見由削刀手後面過來一名報事的喽卒,問道:“什麼事?”喽卒說道:“有一幼童來找您。
”老頭目說道:“大家不要取笑。
”遂問道:“這位小少爺進山何事?”小少爺掏出護書說道:“現有一名帖,請您轉呈老寨主,并有書信一封,必須當面呈遞。
”老喽卒接帖一看,原來是勝三爺的名帖,上書“勝英字子川。
”老喽卒問道:“小少爺貴姓?”銀龍答道:“在下姓蕭。
”老喽卒遂叫:“衆位兄弟們陪着少爺,我到裡面遞名帖去。
”老喽卒拿着名帖,來到聚義廳,單腿打千,口中說道:“報老寨主爺,外面來了一位下帖的,是一個小孩,先遞名帖,要緊書信面呈本人。
”老寨主接帖一看,說道:“衆位寨主,咱下帖請他,他又下帖不知何事?”語至此,遂叫德俊帶領頭目迎請下書之人。
這一迎請真是神仙接神仙,玉面小如來,迎接塞北觀音。
報事的喽卒帶路,來到山口,報事的喽卒用手點指銀龍說道:“這就是下帖之人。
”闵德俊一看,心中暗想:“勝英,你這不是藐視我們山中無人吧?十三省镖局子什麼人沒有,為何單派一個小孩來呢?”闵少爺又一轉念:“他既然敢來下書,必有點來曆。
”銀龍擡頭一看,不問可知,曾聽黃三哥提過,此人必是在北京摔死五城都察院管家的闵二少爺,越獄救秦尤就是此人,此人藝業甚高,年齡較比我大三四歲。
銀龍正在思索,老喽卒給二位介紹,問道:“少爺台甫?”銀龍說道:“在下姓蕭名銀龍。
”老喽卒又指德俊說道:“二位見見吧。
”銀龍問道:“寨主貴姓?”闵德俊答道:“在下姓闵名叫德俊。
在下年輕,禮貌不周,少镖頭多要原諒。
”銀龍答道:“豈敢豈敢。
在下不明貴寨的規矩,還祈多加指導。
”德俊一聽,銀龍雖然年幼,言談不俗,遂答道:“哪裡話來?貴步踏賤地,多蒙擡愛我們父子。
镖頭這一來,蕭金台枯草生輝,增光不少。
少镖頭請。
”蕭銀龍答道:“寨主請。
”二位并肩慢慢向前行走,他二人說着話,真是對答如流,如賓如友,各自暗中敬重。
蕭銀龍走着道兒,杏子眼亂轉,隻見頭道山口是削刀手,二道山口長箭手,一排排一行行,全都站立兩邊。
三道寨門撓鈎手,有四五十人,抱定撓鈎,俱都核桃粗的杆子,帶鋼鈎,赤袍血點紅。
進了寨門,來到聚義廳的東跨院角門外,蕭銀龍止住腳步。
二少寨主暗中佩服,口中說道:“喽卒們,你們大家陪着镖頭,請少镖頭略待片刻,我到裡面回禀。
”蕭銀龍連聲答應,杏子眼向裡偷看,聚義廳高搭天棚一座,天棚過房一尺有餘,銅鐵網罩着四周,銅鐵絲都有黃豆粒粗細,窟窿有鴨卵大小,東敞廳外,牆上俱釘的是茶碗大曲鋼環子,網在鋼環子上挂着,想要出入,非從東西角門不可,聚義廳好似天羅地網一般。
二寨主到聚義廳内,回禀老寨主道:“孩兒已将十三省總镖局的少镖頭接到。
”若是喽卒們報事,可得單腿打千,因為他是少寨主,故此鞠躬報事。
隻聽上面說道:“來者必是一位說客。
”吩咐一聲:“有請下帖之人。
”少寨主遂翻身出來對銀龍說道:“少镖頭,我家老寨主有請。
”少爺抖了抖英雄氅,大搖大擺,走到聚義廳,銀龍眼珠一轉,一看正北居中,五間大廳,明五暗七,老寨主闵士瓊當中正座;西廊下蕭金台、蕭玉台,蕭鳳台,三台的寨主;後邊是三山五嶽,黑白兩道,水旱兩面,有一百五六十位,俱各威風凜凜;東廊下蓮花湖、黑水湖、澎湖、巢湖,綠林道群雄百十餘位。
東廊外有三五張桌,銀龍一看,不由得一怔,這一撥人是台灣省的,皆因銀龍是台灣省生人,故此認識。
有二千歲石朗,有三千歲金錘無敵将曹士彪,帶領着有招賢館、會賢庭的一幹英雄,俱都是武學出衆,惟有這一撥人物,不屑大清國管轄的,就是勝爺見着,也得以禮相待,俱都是聞名的朋友。
又看老寨主桌前有兩張金交椅,左有鎮八方林士佩,右有大少寨主挾山太保闵德潤,二人更是威風,裡面兵刃架子上,戳着六十二斤半重的狼牙鑽。
聚義廳下站立二十八隊削刀手,各抱樸刀,雄赳赳氣昂昂。
聚義廳的地方,足有大戲園子的大小,内中台灣省的二千歲石朗,乃是奉張奇善之命前來,石朗上知天文,下達地理,中曉人和,真有觀天下在掌中之才,文能安邦,武能定國,乃是台灣省第一的人物。
雖然前來赴會,石朗暗暗囑咐台灣之人:“咱台灣的人是坐山看虎鬥的宗旨,可别逞能幫拳,咱看一看大清國的龍虎風雲會。
”閑話不提,且說削刀手喊道:“來者跪下!跪下!上邊是老寨主爺,老寨主一怒,将你亂刃分屍!”削刀手喊着,銀龍佯作未聞,削刃手說道:“傻啦?怎麼不知道跪下呢?”此時老寨主站起身形觀看,細打量塞北觀音蕭銀龍,頭上五色絨線網子繃頭,裡邊黑漆漆的發髻,梳着兩個小抓髻,荷花色絨繩,打着蝴蝶牌子,下面五色絲線垂短燈籠穗,兩道細彎眉,一雙杏子眼,含着兩汪水,黑眼珠多,白眼珠少,皂白分明,鼻如懸膽,口似塗朱,瓜子臉元寶耳,長得是女相,年紀也就在十三四歲,身披粉蓮色大氅,内襯荷花色短靠,十字絆英雄帶,下邊荷花色底衣,福字履鑲緞的鞋,白绫子襪子,面上滿繡花活,半遮蜂金絲繞銀絲的活翅膀,一走活翅膀一顫,俨然襪面上落着一個花蝴蝶,要說是陳塘關的哪吒沒登風火輪。
老寨主看畢,心中忖度:勝英為何單打發一個小孩前來下書呢?遂問道:“你這下帖的有書信轉達麼?”銀龍略一抱拳道:“老寨主,下書人拜見。
”遂一伸手取出綠皮子護書,打開護書取出書信,遞與二少寨主,二少寨主轉遞與闵士瓊。
隻見書皮上寫面呈闵士瓊老寨主啟,後面年、月、日,老寨主打開書皮,取出信箋,上寫:“字呈于蕭金台老寨主台覽,小弟不
”勝爺說道:“你小小的歲數,怎麼看出酒中有毛病呢?”銀龍說道:“非是小侄男的細心,乃是諸葛道爺叫我辦的。
”勝爺控背躬身說道:“道兄真是見事多明,這酒怎麼這樣大的力量呢?請道兄明言賜教,叫三太他們也好長些見識。
”老道說道:“有一宗惡鳥,有一宗孝鳥,烏鴉反哺,乃是孝鳥。
惡鳥就是枭鳥,小枭鳥能飛,大的就不能啦,小鳥雖能飛,它可不去打食吃,它吮大鳥之血,吮完了血,它便吃肉與肺腑,兩個小鳥将大鳥的毛皮架出窩去,挂在樹枝上。
有一宗鳥名仙鶴,專吃五毒長蟲、蠍子等,蠍子、長蟲苦鑽在窩裡,它能用嘴刨出來食之,毒氣都歸在冠子上,若用針刺冠子一下,人要一舐,當時即死。
有一宗鸨鳥,還有一宗鸩鳥,公鳥名運目,它專吃烏頭蛇,黑頭的長蟲,烏頭蛇被鸩吃下去,鸩鳥也不能活,他落在樹上,雙爪抓住樹枝,頭朝下流哈啦子,哈啦子沾在樹皮上,那樹就腐爛了,變成一種黑炭,人要得着那宗炭,價比黃金,向寶刀上一擦,就是毒藥刀,向镖上一擦,就是毒藥镖。
那宗鸩鳥,他專吃五毒,他那翅膀管裡有毒,若是用他的翅膀翎毛向酒缸内一掃,這一缸就是毒酒了,人要吃下去立刻七竅流血而死。
”老道正在談論藥酒之事,就看歐陽德由外面進來,扛着趙仁,胡景春在後面跟随着。
歐陽德問道:“三大爺,老喽卒怎麼死的?”勝爺說道:“用酒灌的。
”歐陽德說道:“唔呀,我要喝了酒,我也幹啦。
”勝爺問道:“怎麼拿住的趙仁?”歐陽德說道:“他出彩棚向東去,走的慌慌張張,他又看我在後面追趕,他遂緊跑,我大師兄繞到前面樹林子之中,将他截住,大師兄跟他要買路錢,他亮刀,被我大師兄拿住。
”勝爺叫道:“三太!将趙寨主足下綁繩解開攙起來。
”賊人面向勝爺一站。
勝三爺叫道:“趙寨主!你于前日二十四,在镖局子下帖,依我镖行的朋友,有要将你碎屍萬段的,有要将你送到官面的。
我姓勝的派人遠送,又與你預備酒席,你不擾,我姓勝的可對得起你。
你下帖要我二十六日赴會,在下應約而至,未進山寨,先在彩棚中用毒藥酒之計,酒内藏毒藥殺人不用刀,我們若一大意,吃下酒去,立刻死于非命,老少八十餘人。
你們居心太狠啦!”趙仁說道:“我家老寨主派我預備茶飯,我自知好茶好酒,我不知裡面有毒藥沒有,現在将我們頭目灌死,當然酒中有毛病。
你等既然看出破綻,殺剮随便,何必多問。
”勝爺道:“足下年輕輕的,真是膽子大,面不更色。
我若将你放了,你能學好嗎?”趙仁說道:“你如不殺我,我仍回蕭金台。
我跟老寨主師生之誼,不忍背之,生死絕無二心。
”勝爺說道:“不殺你者,恐怕負了你少年英材。
”惡賊是耗子舐貓鼻,尋死。
列位,他要是說兩句軟話,勝爺也就不殺他啦,他日後不是還能回蕭金台嗎?年輕的英雄全都亮出兵刃,将彩棚圍住,又有二十多位将趙仁圍住,就等勝爺發言,将趙仁亂刃分屍。
勝爺捋銀髯不語。
蕭銀龍在趙仁背後,對勝爺一擺手,跟三太等又一擺手,說道:“趙寨主不愧硬漢。
”當時将賊人二背解開,大漢孟金龍說道:“你要放他,我摔死你!”銀龍說道:“趙寨主,你真乃英雄,可佩可敬。
我三大爺最愛硬漢,朋友,你請吧。
”勝爺心中暗道:“我沒說放趙仁,銀龍敢放他,這孩子必有良謀。
”銀龍語畢,向賊人背後一縱身,照定趙仁左肋梢,噗的一聲,紮進有七寸多深,賊人大喊一聲,少爺雙手托刀柄,兩條胳膊伸直,挑着向外走。
金頭虎看了,說道:“我看看紮進多深去?”賈明爬在跟前觀看,少俠客一抽刀,向東南一縱七八尺遠,這股血,濺了傻小子一臉一身。
傻英雄說道:“我真倒運,濺我一身血,好血腥味。
”小少爺擡腿擦刀,身上血點不濺。
勝爺叫道:“銀龍!這是何道理?為何暗算他呢?”少俠客笑道:“三大爺,你看賊人多橫啊,你要一說剁他,他必然破口大罵。
你老人家是什麼資格,豈能叫他破口大罵?他藥酒沒用上,我的短刀可用上啦,這就是短刀對藥酒麼。
”賈明喊道:“短命鬼!你可活長壽的?你沒濺一個血點,我可鬧了一身血一臉血。
”蕭銀龍說道:“衆位弟兄,還不剁他?好解一解心頭之恨。
”黃三太等大家上前,将賊人剁得骨肉翻飛,一霎時剁成肉泥一般。
此時衆人将西南的八仙桌都移開了,大衆說道:“将這夥老喽卒也剁了吧。
”三十多老喽卒跪倒地下磕頭,如同雞啄碎米似的。
勝爺動了恻隐之心,叫道:“大衆不許傷老喽卒,叫他們逃命去吧。
”三十多老喽卒抱頭鼠竄,如同喪家之犬。
勝爺說道:“咱們大衆殺進山口,跟闵士瓊要珍珠國寶萬壽燈。
”聾啞仙師阻攔道:“未進山寨先有藥酒一計,山内必更有奸謀。
咱們大衆暫且回镖局子,與他下書改日再會,我們也可以看看他的動作。
”賈七爺、屠大爺等俱道:“此計為上。
”勝爺被衆英雄所勸,乘興而來,敗興而返,衆英雄八十四位遂回镖局子。
此時太陽平西,衆人漱口喝茶擺酒吃飯,酒至三杯,大家商議,明天下帖,哪位可去,聾啞仙師說道:“貧道不敢派人,恐出差錯,勝施主可以問何人願去。
”勝爺酒至五杯,抱腕當胸對大衆說道:“哪一位明日蕭金台下帖,另定日期赴會?哪位辛苦一趟?”當時不下二百餘位,俱各默默無言,連問兩次,無人答言。
勝爺面帶難色,說道:“下名帖傳書,我本人實不能自去。
”話言未了,閃出一位剛直的男兒三太道:“老師不必為難,弟子三太願往下書。
”聾啞仙師站起身形說道:“三太,你去不得,你不稱其職。
”三太聞聽,臉上一陣紅潮,叫道:“師伯!我怎麼去不得?莫非說小侄男畏刀避劍,怕死貪生麼?”聾啞仙師說道:“此事秉性剛愎者不成。
你乃世代簪纓,少爺脾氣,此事非性烈者所能。
”三太說道:“山大王難道見人就殺嗎?”聾啞仙師道:“作此事,得有勇有謀,能柔能剛。
你性如烈火,焉能稱職?三太你不要多言。
”聾啞仙師道:“勝施主,你再向下問。
”勝爺又向下問道:“哪位去蕭金台下書,替我勝英為力?”話言未了,閃出一位少俠客蕭銀龍來,叫道:“三大爺,愚小侄願往!”勝爺問諸葛道爺:“蕭銀龍可去嗎?”老道用袍袖一遮臉面,用手暗指蕭三俠。
勝爺會意,問道:“蕭三弟,令郎願往可乎?”蕭三爺一笑說道: “老夫隻此一子,猶如掌上明珠,千頃地一棵苗,要說我舍不的,桌面上我說不出來。
他既願去,就叫他去吧。
”銀龍一笑說道:“我去有三可,黃三太有三不可。
黃三太性暴一不可也;不能言二不可也,能為武技不成三不可也。
我若去,第一為的是萬壽燈;二則為勝三大爺;三則我見了闵老寨主,我不能強橫,我還不能軟弱,給衆位老英雄丢臉。
話是開心的鑰匙,再者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我在蓮花湖三天三夜,尚能未死,何況這一點小事呢?作事要是恐懼畏縮,怎能稱為俠客義士?我意已決,明天早晨,我夠奔蕭金台下書。
勝三大爺你就寫信吧,将珍珠燈之事交代清楚,信後面留點地方,寫上我的名姓,塞北觀音蕭銀龍,書呈闵老寨主,好叫他們知道我的姓名。
今天用毒藥酒灌死老喽卒,拿趙仁是我将他紮死的,我叫衆兄長将趙仁亂刃分屍,放走的喽卒,必與闵士瓊學說,老匹夫必然懷恨于我,他若見了我必然分外眼紅。
到了那時,小侄男見機行事,絕不能墜入他的圈套中,我能安然回歸镖局子。
未思進,先思退,我若在蕭金台受了害,為皇上的寶燈,為三大爺的官司,也算千古留芳,死重于泰山。
”當時差役取來文房四寶,勝爺與聾啞仙師相商,書目以上寫闵老寨主台覽,封好了之後,次日蕭金台下帖。
吃完晚飯,少俠客早早安歇。
次日早晨,六月廿七,少爺梳洗喝茶吃點心,打開包裹,取出一身新衣服穿好,桃花臉滿面紅光。
勝爺與大衆正在大廳吃茶,少爺來到大廳,與勝爺要名帖與書信,少爺由兜囊中取出綠皮子護書,将書信夾好,帶在腰間,叫道:“衆位叔父伯父!”又叫道:“父親,孩兒下帖去了!”勝英、孟铠、蕭傑等,俱都以袍袖遮面,不忍視看,惟有勝爺叫道:“賢侄,你可保重些!”銀龍說道:“三大爺,明天我若不回來,與三大爺就難以相見了。
”語畢,笑嘻嘻出了镖局子大門而去。
黃三太叫道:“兄弟,我本願去下書信,怎奈長者不叫去,奈何奈何!兄弟你才一十四歲,愚兄放心不下。
”語至此,三太眼淚圍眼圈直轉。
銀龍說道:“哥哥不必放心不下,小弟此去,安如泰山。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你我兄弟乃是俠客的子弟。
兄長豈不聞宋朝有一位嶽元帥,忠君愛民,領兵征讨,與金兀術兩陣對圓,金兀術帶精兵二百餘萬,兵強勢大。
外有強敵,内有奸臣,宋朝中的秦丞相,懸秤鬻官,非親不取,非财不用,當時有一位新科狀元張九成,無有金銀打點秦丞相,秦桧奏明聖天子,說徽、欽二帝被擄于金邦黃龍府,風傳在金邦坐井觀天,非有膽識過人之輩,不能到金邦請安問候,新科狀元張九成可稱其職。
秦桧因為新科狀元不肯打點金銀以肥己,故說新狀元可稱其職,為的是送了新科狀元之命。
秦桧将本奏上,宋天子不明真相,遂遣張九成夠奔黃龍府問安,張九成先過嶽營,嶽元帥接待欽差張九成,嶽元帥問道:‘欽差大人有何公幹?’欽差說道:‘我奉旨到番邦黃龍府請問徽、欽二帝之安。
’嶽元帥說道:“這必是秦丞相之謀,皆因欽差無錢打點秦丞相。
’欽差說道:‘大帥不知,我乃一介寒儒,焉有餘資孝敬秦丞相?’嶽爺問道:‘欽差帶了多少随從來?’欽差張九成答道:‘二百餘人。
我打算将随從寄在元帥營中,我單人獨馬自闖番營。
’嶽爺說道:‘欽差大人此去兇多吉少。
’欽差說道:‘君叫臣死,臣不死,則為不忠。
’嶽元帥歎道:‘真忠臣也。
’嶽爺又言道:‘帳前衆位将軍,哪一位保護欽差大人穿番營而過?’帳下一人厲聲曰:‘末将願往!’嶽爺舉目觀看,乃是勇将湯懷。
嶽元帥問道:‘将軍帶多少人馬?’湯懷答道:‘末将一人一騎,随定欽差,我要闖番營。
’二位來到金營,有八大路酋長、都督、太保,報與四殿下金兀術。
金兀術問明來曆,親自出營觀看,果然是一文一武,問明情由,兀術暗中說道:‘一文一武要穿營而過,真是好樣的。
’兀術遂傳令:放二位一文一武穿營而過,如有放冷箭暗算者,必要軍法從事。
二百萬大隊列于兩邊,一文一武穿營而過,湯懷将欽差送過了金營,有番兵番将接待欽差,湯懷撥馬而歸,金兀術暗傳号令,二百萬大隊要捉活湯懷,不要死湯懷,誰要将湯懷捉住,封他大大一個官爵。
湯懷單人獨馬殺了一天一夜。
列位,兵到十萬,無邊無沿,兵到二十萬,扯地連天。
二百來萬大兵,如何殺得出去?湯懷隻殺得力盡聲嘶,在馬上謝過了宋天子之恩,嶽元帥保舉之德,遂亮佩劍自刎在二百萬大隊之中,宋元明五七百年後仍留美名。
衆位兄長,小弟不能比先烈,咱也是俠義之後,豈能自暴自棄?我若死在蕭金台,美名亦可傳千載;小弟若命不當絕,再與衆位兄長聚會一處。
衆位兄長請回吧。
”語畢,小豪傑轉身形夠奔蕭金台去了,蕭銀龍頭也不回,黃三太唉聲歎氣。
少俠客由巳分時到了蕭金台山口,一進山口,呼嘯一響,三五十名喽卒,每人一口雙手帶一橫,擋住去路:“你這學生好大膽子,敢向山内亂闖?”美英雄一抱拳,說道:“哪位是報事的頭目?”把山口的喽卒一聽,心中暗想:“這個孩子,長得真好看哪。
”遂有一個喽卒叫道:“頭目,外面有人找!”隻見由削刀手後面過來一名報事的喽卒,問道:“什麼事?”喽卒說道:“有一幼童來找您。
”老頭目說道:“大家不要取笑。
”遂問道:“這位小少爺進山何事?”小少爺掏出護書說道:“現有一名帖,請您轉呈老寨主,并有書信一封,必須當面呈遞。
”老喽卒接帖一看,原來是勝三爺的名帖,上書“勝英字子川。
”老喽卒問道:“小少爺貴姓?”銀龍答道:“在下姓蕭。
”老喽卒遂叫:“衆位兄弟們陪着少爺,我到裡面遞名帖去。
”老喽卒拿着名帖,來到聚義廳,單腿打千,口中說道:“報老寨主爺,外面來了一位下帖的,是一個小孩,先遞名帖,要緊書信面呈本人。
”老寨主接帖一看,說道:“衆位寨主,咱下帖請他,他又下帖不知何事?”語至此,遂叫德俊帶領頭目迎請下書之人。
這一迎請真是神仙接神仙,玉面小如來,迎接塞北觀音。
報事的喽卒帶路,來到山口,報事的喽卒用手點指銀龍說道:“這就是下帖之人。
”闵德俊一看,心中暗想:“勝英,你這不是藐視我們山中無人吧?十三省镖局子什麼人沒有,為何單派一個小孩來呢?”闵少爺又一轉念:“他既然敢來下書,必有點來曆。
”銀龍擡頭一看,不問可知,曾聽黃三哥提過,此人必是在北京摔死五城都察院管家的闵二少爺,越獄救秦尤就是此人,此人藝業甚高,年齡較比我大三四歲。
銀龍正在思索,老喽卒給二位介紹,問道:“少爺台甫?”銀龍說道:“在下姓蕭名銀龍。
”老喽卒又指德俊說道:“二位見見吧。
”銀龍問道:“寨主貴姓?”闵德俊答道:“在下姓闵名叫德俊。
在下年輕,禮貌不周,少镖頭多要原諒。
”銀龍答道:“豈敢豈敢。
在下不明貴寨的規矩,還祈多加指導。
”德俊一聽,銀龍雖然年幼,言談不俗,遂答道:“哪裡話來?貴步踏賤地,多蒙擡愛我們父子。
镖頭這一來,蕭金台枯草生輝,增光不少。
少镖頭請。
”蕭銀龍答道:“寨主請。
”二位并肩慢慢向前行走,他二人說着話,真是對答如流,如賓如友,各自暗中敬重。
蕭銀龍走着道兒,杏子眼亂轉,隻見頭道山口是削刀手,二道山口長箭手,一排排一行行,全都站立兩邊。
三道寨門撓鈎手,有四五十人,抱定撓鈎,俱都核桃粗的杆子,帶鋼鈎,赤袍血點紅。
進了寨門,來到聚義廳的東跨院角門外,蕭銀龍止住腳步。
二少寨主暗中佩服,口中說道:“喽卒們,你們大家陪着镖頭,請少镖頭略待片刻,我到裡面回禀。
”蕭銀龍連聲答應,杏子眼向裡偷看,聚義廳高搭天棚一座,天棚過房一尺有餘,銅鐵網罩着四周,銅鐵絲都有黃豆粒粗細,窟窿有鴨卵大小,東敞廳外,牆上俱釘的是茶碗大曲鋼環子,網在鋼環子上挂着,想要出入,非從東西角門不可,聚義廳好似天羅地網一般。
二寨主到聚義廳内,回禀老寨主道:“孩兒已将十三省總镖局的少镖頭接到。
”若是喽卒們報事,可得單腿打千,因為他是少寨主,故此鞠躬報事。
隻聽上面說道:“來者必是一位說客。
”吩咐一聲:“有請下帖之人。
”少寨主遂翻身出來對銀龍說道:“少镖頭,我家老寨主有請。
”少爺抖了抖英雄氅,大搖大擺,走到聚義廳,銀龍眼珠一轉,一看正北居中,五間大廳,明五暗七,老寨主闵士瓊當中正座;西廊下蕭金台、蕭玉台,蕭鳳台,三台的寨主;後邊是三山五嶽,黑白兩道,水旱兩面,有一百五六十位,俱各威風凜凜;東廊下蓮花湖、黑水湖、澎湖、巢湖,綠林道群雄百十餘位。
東廊外有三五張桌,銀龍一看,不由得一怔,這一撥人是台灣省的,皆因銀龍是台灣省生人,故此認識。
有二千歲石朗,有三千歲金錘無敵将曹士彪,帶領着有招賢館、會賢庭的一幹英雄,俱都是武學出衆,惟有這一撥人物,不屑大清國管轄的,就是勝爺見着,也得以禮相待,俱都是聞名的朋友。
又看老寨主桌前有兩張金交椅,左有鎮八方林士佩,右有大少寨主挾山太保闵德潤,二人更是威風,裡面兵刃架子上,戳着六十二斤半重的狼牙鑽。
聚義廳下站立二十八隊削刀手,各抱樸刀,雄赳赳氣昂昂。
聚義廳的地方,足有大戲園子的大小,内中台灣省的二千歲石朗,乃是奉張奇善之命前來,石朗上知天文,下達地理,中曉人和,真有觀天下在掌中之才,文能安邦,武能定國,乃是台灣省第一的人物。
雖然前來赴會,石朗暗暗囑咐台灣之人:“咱台灣的人是坐山看虎鬥的宗旨,可别逞能幫拳,咱看一看大清國的龍虎風雲會。
”閑話不提,且說削刀手喊道:“來者跪下!跪下!上邊是老寨主爺,老寨主一怒,将你亂刃分屍!”削刀手喊着,銀龍佯作未聞,削刃手說道:“傻啦?怎麼不知道跪下呢?”此時老寨主站起身形觀看,細打量塞北觀音蕭銀龍,頭上五色絨線網子繃頭,裡邊黑漆漆的發髻,梳着兩個小抓髻,荷花色絨繩,打着蝴蝶牌子,下面五色絲線垂短燈籠穗,兩道細彎眉,一雙杏子眼,含着兩汪水,黑眼珠多,白眼珠少,皂白分明,鼻如懸膽,口似塗朱,瓜子臉元寶耳,長得是女相,年紀也就在十三四歲,身披粉蓮色大氅,内襯荷花色短靠,十字絆英雄帶,下邊荷花色底衣,福字履鑲緞的鞋,白绫子襪子,面上滿繡花活,半遮蜂金絲繞銀絲的活翅膀,一走活翅膀一顫,俨然襪面上落着一個花蝴蝶,要說是陳塘關的哪吒沒登風火輪。
老寨主看畢,心中忖度:勝英為何單打發一個小孩前來下書呢?遂問道:“你這下帖的有書信轉達麼?”銀龍略一抱拳道:“老寨主,下書人拜見。
”遂一伸手取出綠皮子護書,打開護書取出書信,遞與二少寨主,二少寨主轉遞與闵士瓊。
隻見書皮上寫面呈闵士瓊老寨主啟,後面年、月、日,老寨主打開書皮,取出信箋,上寫:“字呈于蕭金台老寨主台覽,小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