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回 五龍二俠二打蓮花湖 老劍客出首力解重圍(二)

關燈
!” 勝爺回镖局子方才五六天,這日正然吃完早飯,忽然間镖局子大門外一陣大亂,趟子手回報:“勝三爺,大事不好了,今有江甯府的守備李大老爺、院衙門千總王老爺,帶領江甯府的都頭馬快三班,有要緊的公事,見勝老達官。

    ”老英雄聞聽,撚髯思索,勝爺心中說道:“我近來鬧惡聲氣甚大,閑居的朋友好幾十位,也許是官面前來查訪,查我的镖局子。

    我不免借事為由,将親朋散去,留下三太等照管買賣。

    ”勝爺遂站起身軀出門迎接,守備、千總俱各認識。

    見二位武官,勝爺向前請安行禮,說道:“二位大人有何公事?”守備、千總叫道:“勝老達官,這場官司夠你打的!這不是講話的所在。

    ”勝爺遂請衆人來到镖局子待客廳,路過東跨院,勝爺問道:“二位大人,但不知什麼人将我告下?”守備李廷仁叫道:“王老爺,拿出公事來給勝老達官看看!”李廷仁叫道:“勝老達官,州府縣的官司好打,此事事關重大。

    ”王千總将背後包裹打開,取出公事,乃是黃紙一張,遞給勝爺觀看。

    上面的字體乃是半行半草的八句詩,寫得是很純熟:“鐵膽贓官王勳元,勾串镖行太不堪。

    誣害良民無其數,死走逃亡真可憐。

    憤氣來到京城地,内院皇宮走一番。

    龍恩若降勝英罪,盜去寶燈定然還。

    ”閱者諸君,這首詩句是江洋大盜所為,并沒有平上去人。

    勝爺看罷,躬身說道:“二位大老爺明言賜教,我不明白什麼是寶燈。

    ”守備說道:“頭一句是狀告欽差大人,大人的玉号就是勳元,皆因君臣辦完朝事,談論治國安邦之策,萬歲聖主叫道:‘卿家,我國第一大臣,開國元勳!’王大臣駕前謝過龍恩。

    第二句說是欽差大人勾串保镖的,害的良民百姓太多啦,死逃甚衆,因此一憤到了北京,才夜入皇宮内院。

    就是第七句,勝老達官大有關系,龍恩若降勝英罪,盜去寶燈定然還。

    ”勝爺聞聽,顔色變更,如同木雕泥塑的一般,渾身立抖,說道:“二位大老爺,是鎖拿小民勝英到院署嗎?”守備說道:“這道懿旨一下,擺香案接旨開讀,萬歲特派欽差大人辦理此案,一百天萬壽燈與賊人一并入都。

    若是有燈,沒有盜燈的賊人,不必專折上奏;拿住盜燈的賊沒有燈,也不必專折上奏。

    寶燈與賊人解往京都,不是康熙萬歲審問,就是太後佛爺親審。

    此寶燈來曆甚重,皆因為吳三桂趕走闖王,李太罕老爺未登大寶,讓與阿哥順治,更年改月,屑大清國,一統華夷,口外四十八家達王進寶,大小寶珠有千餘顆。

    有大臣派能工巧匠,攢成傳國之寶,翠玉珠寶攢成,名曰‘九鳳珍珠百寶燈’,價值連城,世間罕有。

    太後老佛爺辦萬壽,在萬壽宮懸挂此燈。

    今年老佛爺辦萬壽,頭日挂上此燈,第二日不見燈影了,萬壽宮的太監啟奏萬歲,萬歲母子禦覽宮牆上題的這八句詩,萬歲下旨派翰林院将此詩套寫下來,康熙萬歲的聖旨,太後老佛爺的懿旨,加緊的公事,派欽差王大人辦理此案。

    ”勝爺說道:“我情屈命不屈,小民隻可聽審。

    ”守備說道:“接到懿旨時,合城文武官俱都驚惶,惟有欽差大人談笑自若。

    大人派我二人來請勝老達官到院署,共議此事。

    ”勝爺說道:“二位大老爺,我勝英乃是百姓,這樣的重案,太後與聖主俱都知道小民勝英,若說請小民去院署,豈不是藐視國法嗎?二位大老爺,請與小民帶刑具,不然小民可不敢從命。

    ”李廷仁說道:“勝老達官知禮君子。

    ”遂叫道:“頭目,給勝老達官挂上線吧!”府中都頭遂叫道:“勝老達官,您屈尊點吧!”勝爺說道:“公事公辦。

    ”一低頭,都頭取出鋼練子,耀眼铮光,一抖鋼練,鎖到脖項。

    勝老者一飄銀髯,說道:“悶在镖局坐,禍從天上來。

    未想到我勝英成了犯法之人了。

    ” 正在此時,由東跨院門外,跑來二十餘人,頭一位身高八尺半有餘,第二位身量矮小,大聲喊叫:“将勝三爺鎖啦!打啊!”您道,來者二人是誰?頭位乃大漢金龍,第二位乃金頭虎賈明。

    班頭一看,默默發怔。

    勝爺一飄銀髯,用手點指:“你們哪一個向前進,雙腿砸折!你們俱都退去。

    ”金龍、賈明說道:“楊香五小子,這都是你的壞主意。

    ”二人諾諾而退。

    勝爺躬身施禮,叫道:“二位大老爺恕過百姓無知,他們俱都是吃酒帶醉,素常奉公守法,驟然聽說立拘鎖拿,不知何事,故此唐突衆差官老爺。

    二位大老爺請暫坐一時,我将镖行之人俱都喚至面前,将我的官司告訴他們大家,以免他們挂念猜疑。

    ”勝爺遂叫道:“三太,将你的叔叔大伯兄弟哥哥們,俱都請來、向衆差官行一個禮,不許多言,老夫有話說。

    ”三太去不多時,先來了三位老者,一位道人,慈眉善目,道骨仙風,另有一分出塵逸世的表面,藍布的道服,向二位武官打了兩個稽首:“無量佛,貧道稽首過去。

    ”語畢,遂向東邊站立。

    又一位赤紅臉的老和尚,向守備、千總打了兩個問訊,遂說道:“阿彌陀佛,貧僧問訊過去了”語畢,向西邊站立。

    一個魁偉大個的老者,面帶不悅之容,向守備、千總作了一揖,遂說道:“在下李剛,拜見差官大老爺。

    ”語畢,站立東面。

    其餘醜醜俊俊、高高矮矮、胖胖瘦瘦,俱都向二位千總、守備施禮,共合有百十餘位,站在兩邊。

    勝爺叫道:“三太,我與衆位高親貴友,将話說完,你将公事高聲誦念一遍。

    ”黃三太遂将公事拿起,高聲誦道:“鐵膽贓官王……”念至此,不敢念欽差的名字,念了“大人”二字,“勾串镖行太不堪。

    誣害良民無其數,死走逃亡真可憐。

    憤氣來到京城地,内院皇宮走一番。

    龍恩若降勝英罪,盜去寶燈定然還。

    ”三太念畢,勝爺叫道:“老少高親貴友,這不是江甯府的官司。

    現有大膽飛賊狀告于我,江甯府文武大老爺不能護庇我,因為是太後懿旨,康熙的禦旨,我是情屈命不屈,誰人敢抗旨不遵王法?要将我打在木籠囚車,解在北京禦審。

    大概康熙是明君,老太後是慈善的太後,大概不能剮我這樣年邁之人,不是殺就是絞罪。

    你們衆位都有武學的工夫,知道我勝英冤枉,若是擾鬧官方,叫旁人談論勝英打了官司,他的朋友不法,擾鬧文武衙門,我勝英擔此叛逆之名。

    衆位,我這大年紀,衆位不能幫我别的,真個幫我一個叛逆之名嗎?我若解往北京,無論老少親友,跟去三兩位,帶上一二百銀子,要是絞了,可就省事了;若是殺,懇求官人劊子手,四針縫上頭,你們給我買一口薄木的棺材,橫豎不要多花銀錢。

    或買兩匹騾馬,或雇兩匹騾車,将我搭在騾車上,将我壽木馱到直隸莫州古城村,交給我那苦命冤家勝奎,我死在九泉下,感衆位親友之盛情了。

    那時節镖局子一關門,三太老少等衆位各歸故裡,從今後安分守己,納享清福,道兄、弼昆賢弟,二位各歸廟去,從今後我與衆位老少親友永訣矣,再不能相見了。

    ”勝爺語至此,一飄銀髯,淚如雨下。

    諸公,可不是勝爺畏死貪生,勝爺是舍命交友之人,如今他老人家這一落淚,可是舍不得衆位賓朋。

    勝爺遂叫道:“二位上差,請帶勝英院衙赴審去吧!”勝老者與衆官人到了镖局子大門外,大門外早有大車三輛,勝爺抱腕當胸,叫道:“二位大老爺,小民要上車了!”勝爺一跨外轅,轉身向車當中一坐,叫道:“衆位上差,請上車來看守小民!二位大老爺請上尊骥。

    ”守備與千總坐下馬,掌中槍,前後跟随,府縣的馬快班頭,各抱單刀花槍、七節鞭、九節鞭,圍繞護着車。

    李廷仁坐下馬,掌中槍,在頭前引路;王千總坐下馬,掌中刀,後面跟随,車行如飛。

    老少镖頭站在镖局門口張望,沒有敢多說一言的,惟有黃三太用右衣袖遮住了自己臉面,暗中擦淚。

    隻見車輛被塵土遮住,由大路進城院署公廳去了,由西院門進院衙門,守備、千總二人說道:“勝老義士,請下車吧。

    ”勝爺答道:“且慢,等提差的時候,我再下車。

    ”回事處差官房出來了五六位,大家俱都叫勝爺下車,說道:“勝老義士請下車來,過堂提差再說。

    ”勝爺下車,進差官房落座。

    大衆正在談話之際,由外面進來一人,年在四十來歲,差官對勝爺說道:“這是管家二爺。

    ”勝爺站起身軀行禮道:“求管家老爺多多照拂。

    ”管家說道:“勝老義士哪裡話來?”說着話管家看了看,遂出離了差官房,工夫不見甚大,回來說道:“大人有話,不過堂,叫勝老義士書房相見。

    ”勝爺心中暗想:不過堂,是什麼意思呢?不由得一陣發愣。

    大衆說道:“勝三爺請書房去吧。

    ”管家二爺引路,衆人陪着來到書房門口外,差官說道:“這就是大人的書房。

    ”管家二爺啟簾攏向裡回話,遂來到大人面前回禀道:“十三省總镖局镖頭勝英到啦。

    ”就聽書房說話聲音洪亮,說道:“有請勝老達官!”管家二爺趕緊掀着簾子說道:“勝老義士,大人有請。

    ”勝爺此時低頭暗想:大人有請,是何緣故?我焉能擔得請字?遂低頭不語。

    督府提轄在一旁跟着站立,大家說道:“勝老義士請吧。

    ”勝爺伸手将鴨尾巾絹帕撤下放于塵埃,将大氅整了整,将發向後一推,衆差官看着莫不起敬。

    勝爺一進書房門口,匍匐在地,肘膝而行,口中叫道:“大人在上,草民勝英拜參虎駕!”忠良爺說道:“勝老義士,一家飽暖千家怨,這場官司并非是告老義士一人,頭一句是告本督院。

    本督院未曾刮削地皮,貪贓受賄,此賊天良喪沒,膽大包天,誣告你我,雖然是誣告,也如同百姓起訴一樣。

    當今萬歲不重用本督院,焉能欽派我王羲查辦南七省?臭賊就這樣告狀,難道本督院還丢官罷職不成?本督院專折上奉,折篇上多說幾句話,保镖的公平交易,對于商民有莫大的關系,賊人不能得其逞,誣告良民,以便賊人朋夥搶劫,這都是我辦理不善,才有這江洋大盜,叫百姓受此不白之冤。

    勝老達官,你站起來,本督院與你有話說。

    ”勝爺說道:“小民鬥膽也不敢。

    ”忠良低頭一看,勝爺明煌煌鎖套脖頸,大人說:“我叫你們去請勝老達官,為何加刑?快打了去。

    ”差官當面将刑具給勝爺撤去。

    欽差大人說道:“事到臨頭不得自由,本督院奉煩老義士為原辦,公事三兩天之内差官必送到镖局子。

    府裡明文,縣裡批票,本督院堂谕,老達官找萬壽燈,捉拿盜燈之賊,镖行人如不敷用,本督院派差官幫助勝老達官去辦理。

    太後老佛爺的懿旨,當今萬歲的聖旨,一百天賊燈一并入都,老義士急速辦理。

    老義士請到差官房,與衆差官們飲酒去吧。

    ”勝爺磕頭謝恩,然後跪着倒退,到了書房門口。

    差官伸手相攙,勝爺不敢正面看忠良,回頭以白眼觀看,忠良雖然便衣,嚴肅正氣令人可畏。

    書房中陳列帥印,故此令人膽寒。

    衆差官陪着勝爺來到差官房,衆差官道:“老義士,大人吩咐,咱在差官房喝酒吧。

    ”勝爺說道:“不敢不敢,若不是衆位差官大人的維持,忠良爺怎麼知道我是好人?這都是衆位大人的維持,要不然勝英的老命堪虞。

    ”此時院衙内人山人海,俱都來看熱鬧。

    早有紳耆等要遞連環保,衆紳耆也不知道是什麼官司,全都替勝爺擔憂。

    工夫不大,見衆差官老爺陪着勝爺出離書房,猶如衆星捧月一般,來到西院門,勝爺與差官施禮告辭。

    勝爺一看西院門外人群之中,早有黃三太、張茂龍蔽往西院門外,勝爺瞪了三太一眼,三太等随在勝爺背後,出離西院門不遠,歐陽德、邱成再向西去到西門沿,楊香五、賈明蔽住西門,勝爺說道:“你們快随老夫回镖局子。

    ”西門外侯華璧、高俊龍也來迎勝爺。

    走到西下關,勝爺對衆人道:“這是忠良爺為國為民,真是明鏡高懸。

    若不分賢愚好歹,打在木籠囚車,定有是非,小弟兄們必然拚命。

    ”忠良爺這一派勝爺原辦之人,把勝爺性命保住。

     勝爺回到镖局子,老少镖頭俱都一怔,這樣重大的案子,勝爺安然而歸,聾啞仙師念了一聲無量佛:“善哉,善哉。

    ”又說道:“衆位都要去擾鬧院衙,又有預備砸木籠囚車的,你們看勝施主安然而歸。

    ”諸葛道爺問道:“勝施主怎麼過的堂?”勝爺說道:“并沒過堂,大人愛民如子,兩袖清風,以恩德待人,派我為原辦,捉拿盜燈之賊尋找萬壽燈。

    打探萬壽燈與賊人之時,倘若镖局子人少,欽差大人派差官幫辦。

    ”諸葛道爺又問道:“公事呢?”勝爺說道:“大人三兩日内派差官送來,府裡縣裡都有公事,大人親下堂谕。

    ”聾啞仙師說道:“此事必須先派镖行大衆出去訪察。

    ”勝爺遂派了三人一撥,五人一夥,出去訪察,三五日回來報告,不許耽誤工夫,勝爺在镖局子聽信。

    三日回來一撥,五日回來一夥,俱都不知賊人下落,寶燈何在,無影無形。

    勝爺聞聽,唉聲歎氣道:“為我一個百姓,大人若是丢官罷職,有多冤哪。

    勝英生不如死。

    ”老英雄終日愁眉不展,聾啞仙師勸解說道:“事緩則圓,勝施主若受了急,此事更不能辦了。

    ”勝爺說道:“公事已然送到,這幾天尚無下落,可哪裡去找?連一點蹤影沒有,豈不難死我也。

    ”大家正在談話之際,看門的趟子手慌慌張張向裡跑,叫道:“老達官爺,外邊有漢奸拜見你老人家!”勝爺說道:“镖局子真是不能久長,你們這看門的連話都不會說了,什麼叫漢奸來拜望啊?”趟子手說道:“此人自稱漢奸,老達官爺您不信,您親自看去,真正是漢奸,錯了管換。

    ”勝爺嗔道:“你們這叫怎麼說話?”老趟子手說道:“現在這熱的天氣,戴皮帽子,穿狐皮馬褂,棉鞋,白绫子棉襪子,掀開皮衿給我看看,老羊皮的桶子。

    ”聾啞仙師在旁微微冷笑說道:“勝施主喜信來了。

    ”勝爺說道:“道兄,您也拿我取笑嗎?我都急得誓不欲生啦。

    ”聾啞仙師說道:“不然。

    這不是歐陽天佐,就是歐陽天佑,不是歐陽德的父親,就是歐陽德的大伯。

    這二位專管南七北六十三省江洋大盜,不論什麼賊都瞞不過他二人去,别号叫賊魔。

    ”勝爺說道:“如此說來必須迎請,這都是我換命的朋友。

    ”勝爺在前,三老及僧道俗在後,迎至镖局子大門,就聽有人喊叫辱罵:“這個镖局子人雜亂,這镖局子有秃和尚,叫什麼紅蓮羅漢,法名叫弼昆嗎?還又叫長老,我看他是秃驢。

    有個老道嗎?叫什麼聾啞仙師裝聾啞,我看他是一個雜毛。

    有個胖子叫李剛,我看是大肚子四兒。

    除去我勝三哥,沒有好人,都是王八羔子。

    ”勝爺在前一看,原來是大義士天佐。

    勝爺搶行幾步上前,說道:“大義士來也。

    ”蠻子提起皮襖,跪在勝爺的面前:“唔呀,老哥哥可好?久違久違。

    ”勝爺伸手相攙。

    蠻子見了和尚、老道,說道:“雜毛,秃驢,我給你們磕頭不磕頭?”說着話,與勝爺拉着手,來到大廳。

    勝爺叫道:“歐陽賢弟請坐!”歐陽天佐說道:“不能,不能。

    有老哥哥,我不能上座。

    一邊老道,一邊和尚,那邊李四,這邊是我。

    ”從人獻過茶水,李四爺性急,遂說道:“蠻子,休要取笑,勝三哥正在急難之間,你可曾知曉珍珠燈落在何人之手?”歐陽老爺說道:“怎麼我來就有病?我從此路過,探望哥哥,我知道什麼燈啊寶啊?”弼昆長老說道:“你别取笑啦,大衆都在焦急之間,皇上的萬壽燈被賊人盜去,狀告勝施主。

    ”歐陽天佐答道:“我焉能知道什麼叫萬壽燈啊?”諸葛道爺說道:“你别飽漢不知餓漢饑啦,太後老佛爺的萬壽燈。

    ”歐陽爺說道:“你别擠兌我,我給打個金燈,金燈換銀燈,炮打襄陽城。

    ”勝爺站起身軀,捋住歐陽天佐的袖子道:“你若知道寶燈的下落,就救了愚兄殘年了。

    ”歐陽爺說道:“你有所不知,我要不知道,我還不來呢。

    若提起盜燈之事,他們乃是三個人做的活,一個人盜燈,一個人巡風,一個人題詩,我沒有追上,現在落在蕭金台闵家父子之手。

    我追到蕭金台暗探,蕭金台闵士瓊老寨主乃是久經大事之人,兩日夜不提燈的事情,他們若提出一個燈的字,我就盜來啦,還用老哥哥你着急?千真萬真,珍珠萬壽燈落在蕭金台了。

    ”勝爺聞聽道:“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道兄,咱大衆亮家夥,殺奔蕭金台!”聾啞仙師說道:“且慢。

    勝施主,大家從長計議,和平辦理為是。

    闵老寨主年過六十,占據高山四十餘年,自李闖王造反,占據山林,原是好武之家大财主,因反亂不得已而為寇,如今成為南七北六十三省總瓢把子,十三省綠林道俱都屬他轄管。

    兩個虎狼之子,萬人不擋。

    徒弟四十餘名,俱是高來高去,陸地飛騰。

    山中寨主百十來位,喽卒有三千餘衆。

    此人乃是綠林英雄,沙子裡的黃金。

    如沒有前次攻打蓮花湖之事,此事好辦;打蓮花湖時孟金龍打死他長門大弟子桑燕彪,打傷他二弟子桑燕豹,内中闵寨主必然懷恨在心。

    若沒有這二人死傷之事,自然好辦,如以武力對待,要講拚命,涼刀子碰熱肚子,山大王不懼;若以禮而敬之,此事倒好了結。

    勝施主名譽,大概闵士瓊早有耳聞,你們二位可稱天下英雄之魁,你要下帖拜望他,他許看在朋友的場面,你面見本人,禮下于人,必有所求,好言安慰,他許将珍珠燈獻出來。

    經官面就不好辦啦,他還得獻出兩個徒弟來,他再求你,不叫官面嚴刑拷問,就說一個盜燈,一個巡風,解到北京,過堂之時,成了案以後,當堂抖家夥一走,給原辦銷案。

    有金龍打死他大徒弟之事,可就不走這樣辦的了啦。

    先去拜望他,勝施主乃能言之人,不用貧道囑咐。

    再者,還得防患未然,倘若他翻了臉,勝施主孤身深入,多有不便,咱們必須去上三十位四十位,俱都衣帽齊整,暗帶兵刃。

    ”勝爺說道:“去多少人呢?”道爺說道:“去三十六位。

    黃三太與三大門的徒弟等都去,可别叫金龍去。

    ”勝爺遂點了三十六位,各穿長大衣服,就沒有孟金龍。

    金龍說道:“三大爺,我也去。

    ”聾啞仙師、李四爺二人說道:“你去不得。

    ”金龍說道:“我去得。

    怎麼去不得?”歐陽大義士喊道:“不要你王八羔子去!”金頭虎說:“大小子,你怎麼怕漢奸哪?”金龍說道:“小小子,你可别鬧,他用手一點,可就出不來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