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分治
關燈
小
中
大
此子和以髒腑分濕火,比之以肥人寒濕生痰,瘦人熱火生燥,以形體分言者尤精。
肝膽由來從火治,三焦胞絡都無異;
火内陰外陽,主乎動也。凡動皆相火之為,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天之火,出于龍雷則木之氣,出于海則水之氣。然雷非伏不能鳴,龍非蟄不能飛,海非附地不能波。鳴、飛、波,皆動為火也。
人之火,寄于肝腎。肝屬木,腎屬水,膀胱者腎之腑,心胞絡者腎之配,三焦以焦言,而下焦司肝腎之分,皆陰而下也,故皆從火治。然人火同天也,而以為元氣之賊者,人生恒動于欲,相火扇起,煎熬真陰,陰虛則病,陰絕則死。此戴人及東垣明言,不獨張子和然也。
肺胃常将濕處求,肺與大腸同濕類;
腸胃屬濕,謂其水谷之海,停濕聚水之鄉,實而不滿。脾動胃化,上輸清氣,此經先得其濕。金肺清高,何屬濕論?以其清氣上升,則在天為雲,在人為氣;濁氣下降,則在天為雨,在人為濕。
腎與膀胱心小腸,寒熱臨時旋商議:
心勞則傷其血,腎勞則損其精,精血一傷,水火偏勝,陰陽兩虛,寒熱時作。若膽與膀胱,實而不滿,出而不入,傷寒寒熱,皆從此經而出。言其治無定法者,以其寒熱交差,治法不一也。
惡寒表熱小膀濕,惡熱表寒心腎熾。十二經,最端的,四經屬火四經濕,四經有熱有寒時,攻裡解表細消息,裡熱裡寒宜越竭,表熱表寒宜汗釋。濕同寒,火同熱,寒熱到頭無兩說,六分分來火熱寒,寒熱中停真浪舌。熱寒格拒病機深,亢則害兮承乃制。
氣之來也,既以極而成災;則氣之乘也,必以複而得平。物極則反,理之自然。姑以心火而言,其不亢,則腎水雖心火之所畏,亦不過防之而已;一或有亢,即起而克勝之矣。餘髒皆然。以人事言之,我與彼亢,則彼必害我;我能承之,則彼反為我所制矣,此借喻耳。本論運氣勝複,詳《素問·六微旨論》。
緊寒數熱脈正邪,标本治之真妙訣。休治風,休治燥,治得火時風燥了。當解表時莫攻裡,當攻裡時莫解表,表裡如或兩可攻,後先内外分多少。
治濕無過似決川。
火常有餘,水常不足。然火有餘者,邪火也。若真火護衛形骸,灌溉髒腑,得之則生,失之則死,衰之則病,即真陽也,豈能有餘?水不足者,真水也。若邪水泛溢經絡,為腫痛麻痹,痰痢瘡毒,宜止下分消,猶如決川。
其間精枯血竭,潮熱虛弱,乃真水不足,心火獨炎,宜滋陰補腎,最忌滲利。此治水之折衷也。
此個筌蹄最分曉;感謝軒岐萬世恩,争奪醯雞笑天小。
肝膽由來從火治,三焦胞絡都無異;
火内陰外陽,主乎動也。凡動皆相火之為,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天之火,出于龍雷則木之氣,出于海則水之氣。然雷非伏不能鳴,龍非蟄不能飛,海非附地不能波。鳴、飛、波,皆動為火也。
人之火,寄于肝腎。肝屬木,腎屬水,膀胱者腎之腑,心胞絡者腎之配,三焦以焦言,而下焦司肝腎之分,皆陰而下也,故皆從火治。然人火同天也,而以為元氣之賊者,人生恒動于欲,相火扇起,煎熬真陰,陰虛則病,陰絕則死。此戴人及東垣明言,不獨張子和然也。
肺胃常将濕處求,肺與大腸同濕類;
腸胃屬濕,謂其水谷之海,停濕聚水之鄉,實而不滿。脾動胃化,上輸清氣,此經先得其濕。金肺清高,何屬濕論?以其清氣上升,則在天為雲,在人為氣;濁氣下降,則在天為雨,在人為濕。
腎與膀胱心小腸,寒熱臨時旋商議:
心勞則傷其血,腎勞則損其精,精血一傷,水火偏勝,陰陽兩虛,寒熱時作。若膽與膀胱,實而不滿,出而不入,傷寒寒熱,皆從此經而出。言其治無定法者,以其寒熱交差,治法不一也。
惡寒表熱小膀濕,惡熱表寒心腎熾。十二經,最端的,四經屬火四經濕,四經有熱有寒時,攻裡解表細消息,裡熱裡寒宜越竭,表熱表寒宜汗釋。濕同寒,火同熱,寒熱到頭無兩說,六分分來火熱寒,寒熱中停真浪舌。熱寒格拒病機深,亢則害兮承乃制。
氣之來也,既以極而成災;則氣之乘也,必以複而得平。物極則反,理之自然。姑以心火而言,其不亢,則腎水雖心火之所畏,亦不過防之而已;一或有亢,即起而克勝之矣。餘髒皆然。以人事言之,我與彼亢,則彼必害我;我能承之,則彼反為我所制矣,此借喻耳。本論運氣勝複,詳《素問·六微旨論》。
緊寒數熱脈正邪,标本治之真妙訣。休治風,休治燥,治得火時風燥了。當解表時莫攻裡,當攻裡時莫解表,表裡如或兩可攻,後先内外分多少。
治濕無過似決川。
火常有餘,水常不足。然火有餘者,邪火也。若真火護衛形骸,灌溉髒腑,得之則生,失之則死,衰之則病,即真陽也,豈能有餘?水不足者,真水也。若邪水泛溢經絡,為腫痛麻痹,痰痢瘡毒,宜止下分消,猶如決川。
其間精枯血竭,潮熱虛弱,乃真水不足,心火獨炎,宜滋陰補腎,最忌滲利。此治水之折衷也。
此個筌蹄最分曉;感謝軒岐萬世恩,争奪醯雞笑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