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諸方
關燈
小
中
大
孔雀毛并膽也。
用幹葛為末,水調服。
食鵝、鴨中毒,以糯米泔溫服即消。
解六畜肉毒用犀角磨濃汁一碗服之。
食自死六畜毒,用黃柏末一二錢服之。
不解再服。
解河豚魚毒一時困怠殺人,急用清油吐出,或服槐花末、龍腦末皆可,至寶丹尤妙。
諸魚毒,橄榄解之。
解斑蝥毒其證吐逆不止,急用綠豆,或烏豆、或糯米煎湯服。
一方用澤蘭葉搗汁服,或幹者為末,白湯下。
解鼈蛤蟆毒用生豆豉一合,新汲水半碗,浸汁頓服即愈。
此三物令小便秘,臍下蔽痛,有緻死者。
解中金蠶蟲毒才覺中毒,宜先吮白礬,味甘而不澀,次嚼黑豆不腥者是也。
用石榴根皮煎濃汁飲之,即吐出活蟲,無不愈者。
解中諸物毒白礬、細茶等分為末,每三錢新汲水調服。
得吐即效,未吐再服。
或萬病解毒丹、丸下之。
解中毒及蛇蟲咬,癰疽才作,服此毒氣不聚。
用青黛、雄黃各等分,為末,新汲水下二錢。
誤吞銅鐵碗瓦萬病解毒丸:大黃、大戟、連翹、寒水石各二兩,白玉簪、白芷、黃芩、茯苓、石膏、滑石、天花粉各三兩,甘草、薄荷、幹葛各四兩。
山慈菇六兩,貫衆一兩半,青黛五錢,為末,綠豆粉糊丸彈子大。
每服一丸,薄荷湯磨下。
治一切中毒,能化銅鐵碗瓦,同嚼化為粉碎,此其驗也。
抑論中毒之證。
辨其自戕被害,何物之中,審其遠近,久則不救。
治法上宜吐之。
以鵝翎探吐。
急以桐油灌吐之,下以解毒丸靛漿利之。
中毒手足面青,過肘者不救。
緊急隻以玄明粉煎甘草湯利之,亦可。
誤吞鐵針用蠶豆煮熟,同韭菜吃下,針與菜從大便而出。
誤吞銅錢不能化者,用砂仁煎濃汁飲之,其銅自下;或用荸荠研爛服之,其銅自化;或用堅炭為末,米飲調服,于大便中瀉下如烏梅狀。
誤吞蜈蚣用生豬血令病患吃,須臾生清油灌口中,惡心,其蜈蚣衮在血中吐出,繼以雄黃為末,水調服。
誤吞水蛭入腹,經久必生小蛭,能食人肝血,腹痛不可忍,面目黃瘦,全不進食,若不早治,能令人死。
用田中幹泥一小塊,小死魚三四個,将豬脂溶攪勻,用巴豆十枚研爛入泥内,為丸綠豆大,用田中冷水吞下十丸,小兒三五丸,須臾大小水蛭一時皆下。
卻以四物湯加黃煎服,生血補脾。
骨鲠入喉用砂仁、甘草等分為末,以綿裹少許咽之,良久骨随痰出,甚者用南硼砂少許水洗,汲口中含化立愈。
一方用金鳳花子或根,嚼爛噙下骨化,用溫水漱口,免傷齒。
雞骨尤效。
魚骨鲠詳四卷。
獸骨鲠用象牙梳磨水咽下;或桑木上蟲屑,米醋灌自下;或狗涎灌之,以狗善食諸骨也。
禾芒刺喉或中舌中,取鵝涎灌之即下,以鵝善消稻芒也。
虎咬先吃清油一碗,次用油洗傷處;或白礬為末納傷處,痛止立效;或用砂糖水調塗,并服一二碗。
馬咬及踏傷人,用艾灸傷處并腫處,或用人屎或馬屎燒灰為末,皆可敷之。
犬咬瘋犬咬,用防風五錢,牽牛、大黃各三錢,斑蝥一錢,麝香三分,雄黃二錢半,為末,每三錢,遇傷時滾水調服,利下惡物,從小便而出。
癫犬咬及常犬咬,用虎胫骨或腦骨為末,每二錢熱酒白湯任下。
一方用白礬為末糁之,再用斑蝥九枚為末,酒調服,利下惡物,從小便出即愈。
蛇咬<
用幹葛為末,水調服。
食鵝、鴨中毒,以糯米泔溫服即消。
解六畜肉毒用犀角磨濃汁一碗服之。
食自死六畜毒,用黃柏末一二錢服之。
不解再服。
解河豚魚毒一時困怠殺人,急用清油吐出,或服槐花末、龍腦末皆可,至寶丹尤妙。
諸魚毒,橄榄解之。
解斑蝥毒其證吐逆不止,急用綠豆,或烏豆、或糯米煎湯服。
一方用澤蘭葉搗汁服,或幹者為末,白湯下。
解鼈蛤蟆毒用生豆豉一合,新汲水半碗,浸汁頓服即愈。
此三物令小便秘,臍下蔽痛,有緻死者。
解中金蠶蟲毒才覺中毒,宜先吮白礬,味甘而不澀,次嚼黑豆不腥者是也。
用石榴根皮煎濃汁飲之,即吐出活蟲,無不愈者。
解中諸物毒白礬、細茶等分為末,每三錢新汲水調服。
得吐即效,未吐再服。
或萬病解毒丹、丸下之。
解中毒及蛇蟲咬,癰疽才作,服此毒氣不聚。
用青黛、雄黃各等分,為末,新汲水下二錢。
誤吞銅鐵碗瓦萬病解毒丸:大黃、大戟、連翹、寒水石各二兩,白玉簪、白芷、黃芩、茯苓、石膏、滑石、天花粉各三兩,甘草、薄荷、幹葛各四兩。
山慈菇六兩,貫衆一兩半,青黛五錢,為末,綠豆粉糊丸彈子大。
每服一丸,薄荷湯磨下。
治一切中毒,能化銅鐵碗瓦,同嚼化為粉碎,此其驗也。
抑論中毒之證。
辨其自戕被害,何物之中,審其遠近,久則不救。
治法上宜吐之。
以鵝翎探吐。
急以桐油灌吐之,下以解毒丸靛漿利之。
中毒手足面青,過肘者不救。
緊急隻以玄明粉煎甘草湯利之,亦可。
誤吞鐵針用蠶豆煮熟,同韭菜吃下,針與菜從大便而出。
誤吞銅錢不能化者,用砂仁煎濃汁飲之,其銅自下;或用荸荠研爛服之,其銅自化;或用堅炭為末,米飲調服,于大便中瀉下如烏梅狀。
誤吞蜈蚣用生豬血令病患吃,須臾生清油灌口中,惡心,其蜈蚣衮在血中吐出,繼以雄黃為末,水調服。
誤吞水蛭入腹,經久必生小蛭,能食人肝血,腹痛不可忍,面目黃瘦,全不進食,若不早治,能令人死。
用田中幹泥一小塊,小死魚三四個,将豬脂溶攪勻,用巴豆十枚研爛入泥内,為丸綠豆大,用田中冷水吞下十丸,小兒三五丸,須臾大小水蛭一時皆下。
卻以四物湯加黃煎服,生血補脾。
骨鲠入喉用砂仁、甘草等分為末,以綿裹少許咽之,良久骨随痰出,甚者用南硼砂少許水洗,汲口中含化立愈。
一方用金鳳花子或根,嚼爛噙下骨化,用溫水漱口,免傷齒。
雞骨尤效。
魚骨鲠詳四卷。
獸骨鲠用象牙梳磨水咽下;或桑木上蟲屑,米醋灌自下;或狗涎灌之,以狗善食諸骨也。
禾芒刺喉或中舌中,取鵝涎灌之即下,以鵝善消稻芒也。
虎咬先吃清油一碗,次用油洗傷處;或白礬為末納傷處,痛止立效;或用砂糖水調塗,并服一二碗。
馬咬及踏傷人,用艾灸傷處并腫處,或用人屎或馬屎燒灰為末,皆可敷之。
犬咬瘋犬咬,用防風五錢,牽牛、大黃各三錢,斑蝥一錢,麝香三分,雄黃二錢半,為末,每三錢,遇傷時滾水調服,利下惡物,從小便而出。
癫犬咬及常犬咬,用虎胫骨或腦骨為末,每二錢熱酒白湯任下。
一方用白礬為末糁之,再用斑蝥九枚為末,酒調服,利下惡物,從小便出即愈。
蛇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