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用藥賦(七)
關燈
小
中
大
,肉豆蔻二十一枚,巴霜七十二枚(一方有黃丹、乳香),為末,用黃蠟濾去渣,又用酒煮溶,取浮者四兩,如春夏用清油一兩,秋冬一兩半,熬熟,入前蠟溶化,候溫入前末和勻,油紙包裹,旋丸梧子大,小兒麻子大。
每二十丸,空心米湯或姜湯下。
治男婦小兒,停積宿食冷物,不能克化,有傷脾胃,與洩瀉臭穢,或下痢膿血,肚熱心腹疼痛。
神效丸當歸、烏梅、黃連各等分(一方有阿膠),為末,蜜丸,甚者蠟丸梧子大,焙幹。
每三十丸加至五十丸,空心濃樸煎湯下。
治休息痢膿血不止,疼痛困弱。
養髒湯、丸粟殼蜜炒一兩,陳皮、枳殼、黃連、木香、烏梅、杏仁、濃樸、甘草各五錢,黑豆、棗子煎服(紅痢,生地、甘草節、春茶煎)。
久不效,加龍骨、赤石脂、人參、芍藥各一兩,為末,蜜丸梧子大。
每三十丸,烏梅、甘草煎湯,或粟米飲下,治五色痢神效。
黃連補腸湯黃連四錢,茯苓、川芎各三錢,酸石榴皮五片,地榆五錢,伏龍肝二錢,每八錢,水煎服。
治大腸虛冷,痢下青白,腸中雷鳴。
百中散粟殼去粗皮,用姜汁浸一宿,炒幹為末。
每二錢,米飲調服。
忌生冷、油膩、魚、毒物三日。
治一切痢,不問赤白,或日百行,一服便疏,再服即愈。
氣痢丸诃子、橘皮、濃樸各三兩,為末,蜜丸梧子大。
每三十丸,米飲下。
蒼榆湯蒼術二錢,卷柏、芍藥各一錢半,地榆、阿膠各一錢,水煎服。
治洩痢脫肛。
阿膠,大腸要藥也。
姜茶煎,可防疫; 老生姜、春茶葉各等分,新水煎服。
蓋姜助陽,茶助陰,二者皆能消散,又且調平陰陽,況于暑毒,酒食毒皆能解之乎!不問赤白冷熱,疫痢腹痛通用。
梅蜜飲,能抑心。
治熱痢,用陳白梅、好茶、蜜水各半煎服;冷痢用生梅汁、蜜水各半煎服,仍将木香、生肉豆蔻為佐。
蜜最治痢。
蠱毒,茜根犀角; 茜根丸茜根、犀角、升麻、地榆、當歸、黃連、枳殼、白芍等分為末,醋糊為丸,梧子大。
每七十丸,空心米飲下。
治蠱疰痢及一切毒痢,心腹煩痛等證。
愈後,蒼龜柏芩。
蒼龜丸蒼術、龜版、白芍各二兩半,黃柏五錢,為末,粥丸四物湯加陳皮、甘草煎湯下。
治痢後腳弱漸小。
一方加黃芩五錢。
噫!人情好飲貪涼以避暑,至理淡口節欲以養陰。
惟濕易于傷脾,惟脾難于調燮。
下虛,則濁流于内,而為瀉為腫為疼;上郁,則色蒸于外,而為痞為嗳為噎。
退黃老少(男婦)俱宜, 退黃丸青礬二兩,鍋内溶化,入陳黃米四升,用醋拌勻,慢火炒令煙盡力度,加入平胃散六兩,同炒少頃,去火毒;水腫合四苓散一料同炒,為末,醋糊丸梧子大。
每七十丸,空心臨卧陳米飲下。
忌糯米,油、面、生冷、硬物。
一方隻用青礬、蒼術等分,炒丸亦好。
治黃腫,水腫腹脹,溏瀉等證。
此方即周益公陰骘丸。
挾氣腫者,加樟樹皮五錢、木香二錢、香附二兩;挾血腫及産後腫者,加四物湯一料。
蓋青礬乃銅之精液,用醋制以平肝,逾于針鐵。
如服針鐵,必忌鹽而後複發,青礬不忌不發,亦不須服緊皮藥丸。
紅礬丸青礬半斤,用紙包定,裝入舊蒲鞋頭内,又以一隻上下合柱,縛定于炭火内,通紅為度,候冷取出名曰紅礬。
香附各四兩,猜苓、澤瀉各二兩,艾線一兩,用醋一碗,罐煮,取焙為末,陳米飯搗丸梧子大,用四物湯料各一兩,加木香三錢,研末為衣。
每五十丸加至八九十丸,酒下,治婦人黃腫如神。
着腎青娥可悅。
腎着湯幹姜、茯苓各二錢,甘草、白術各一錢,空心水煎服。
治腎虛傷濕,身重腰冷,如坐水中,不渴,小便自利。
青娥丸故紙四兩,胡桃肉八兩,杜仲四兩,腰膝疼者倍之(一方加黃柏、牛膝各四兩,知母三兩,萆四兩),用鹽水、童便、米泔、酒各浸一兩,過一宿,曬幹為末,春夏用糯米粥,秋冬用蜜同
每二十丸,空心米湯或姜湯下。
治男婦小兒,停積宿食冷物,不能克化,有傷脾胃,與洩瀉臭穢,或下痢膿血,肚熱心腹疼痛。
神效丸當歸、烏梅、黃連各等分(一方有阿膠),為末,蜜丸,甚者蠟丸梧子大,焙幹。
每三十丸加至五十丸,空心濃樸煎湯下。
治休息痢膿血不止,疼痛困弱。
養髒湯、丸粟殼蜜炒一兩,陳皮、枳殼、黃連、木香、烏梅、杏仁、濃樸、甘草各五錢,黑豆、棗子煎服(紅痢,生地、甘草節、春茶煎)。
久不效,加龍骨、赤石脂、人參、芍藥各一兩,為末,蜜丸梧子大。
每三十丸,烏梅、甘草煎湯,或粟米飲下,治五色痢神效。
黃連補腸湯黃連四錢,茯苓、川芎各三錢,酸石榴皮五片,地榆五錢,伏龍肝二錢,每八錢,水煎服。
治大腸虛冷,痢下青白,腸中雷鳴。
百中散粟殼去粗皮,用姜汁浸一宿,炒幹為末。
每二錢,米飲調服。
忌生冷、油膩、魚、毒物三日。
治一切痢,不問赤白,或日百行,一服便疏,再服即愈。
氣痢丸诃子、橘皮、濃樸各三兩,為末,蜜丸梧子大。
每三十丸,米飲下。
蒼榆湯蒼術二錢,卷柏、芍藥各一錢半,地榆、阿膠各一錢,水煎服。
治洩痢脫肛。
阿膠,大腸要藥也。
姜茶煎,可防疫; 老生姜、春茶葉各等分,新水煎服。
蓋姜助陽,茶助陰,二者皆能消散,又且調平陰陽,況于暑毒,酒食毒皆能解之乎!不問赤白冷熱,疫痢腹痛通用。
梅蜜飲,能抑心。
治熱痢,用陳白梅、好茶、蜜水各半煎服;冷痢用生梅汁、蜜水各半煎服,仍将木香、生肉豆蔻為佐。
蜜最治痢。
蠱毒,茜根犀角; 茜根丸茜根、犀角、升麻、地榆、當歸、黃連、枳殼、白芍等分為末,醋糊為丸,梧子大。
每七十丸,空心米飲下。
治蠱疰痢及一切毒痢,心腹煩痛等證。
愈後,蒼龜柏芩。
蒼龜丸蒼術、龜版、白芍各二兩半,黃柏五錢,為末,粥丸四物湯加陳皮、甘草煎湯下。
治痢後腳弱漸小。
一方加黃芩五錢。
噫!人情好飲貪涼以避暑,至理淡口節欲以養陰。
惟濕易于傷脾,惟脾難于調燮。
下虛,則濁流于内,而為瀉為腫為疼;上郁,則色蒸于外,而為痞為嗳為噎。
退黃老少(男婦)俱宜, 退黃丸青礬二兩,鍋内溶化,入陳黃米四升,用醋拌勻,慢火炒令煙盡力度,加入平胃散六兩,同炒少頃,去火毒;水腫合四苓散一料同炒,為末,醋糊丸梧子大。
每七十丸,空心臨卧陳米飲下。
忌糯米,油、面、生冷、硬物。
一方隻用青礬、蒼術等分,炒丸亦好。
治黃腫,水腫腹脹,溏瀉等證。
此方即周益公陰骘丸。
挾氣腫者,加樟樹皮五錢、木香二錢、香附二兩;挾血腫及産後腫者,加四物湯一料。
蓋青礬乃銅之精液,用醋制以平肝,逾于針鐵。
如服針鐵,必忌鹽而後複發,青礬不忌不發,亦不須服緊皮藥丸。
紅礬丸青礬半斤,用紙包定,裝入舊蒲鞋頭内,又以一隻上下合柱,縛定于炭火内,通紅為度,候冷取出名曰紅礬。
香附各四兩,猜苓、澤瀉各二兩,艾線一兩,用醋一碗,罐煮,取焙為末,陳米飯搗丸梧子大,用四物湯料各一兩,加木香三錢,研末為衣。
每五十丸加至八九十丸,酒下,治婦人黃腫如神。
着腎青娥可悅。
腎着湯幹姜、茯苓各二錢,甘草、白術各一錢,空心水煎服。
治腎虛傷濕,身重腰冷,如坐水中,不渴,小便自利。
青娥丸故紙四兩,胡桃肉八兩,杜仲四兩,腰膝疼者倍之(一方加黃柏、牛膝各四兩,知母三兩,萆四兩),用鹽水、童便、米泔、酒各浸一兩,過一宿,曬幹為末,春夏用糯米粥,秋冬用蜜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