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用藥賦(四)

關燈
各一兩,為末,酒糊丸梧子大。

    每十五丸至二十丸,溫酒下,忌桃李、雀鴿諸血。

    治風濕入骨,血脈凝滞,遍身麻木。

    上攻,頭面虛腫,耳鳴,項強背急;下注,腰腿重痛,腳膝拘攣及痢久不止,痢後鼓槌風證。

    常服活血氣,壯筋骨。

     定痛散蒼耳子、骨碎補、自然銅、血竭、白附子、赤芍、當歸、肉桂、白芷、沒藥、防風、牛膝各三兩,五加皮、天麻、槟榔、羌活各一兩,虎胫骨、龜版各二兩,為末。

    每一錢,溫酒調服。

    治風毒邪氣,乘虛攻注皮膚骨髓之間,與血氣相搏,痛無常處,遊走不定,晝靜夜甚,不得睡卧,筋脈拘急,不得屈伸。

     活絡丹川烏、草烏、乳香、沒藥、地龍、南星各六兩,為末,酒糊丸梧子大。

    每二十丸,空心冷酒、荊芥煎湯任下。

    治諸風濕毒留滞經絡,注于腳間,筋脈拘攣,腰腿沉重,腹脅膨脹,不思飲食,一切痛風走注,或腳筋吊痛,上沖心腹,及男子元髒氣虛,婦人脾血久冷。

     加減虎骨散虎胫骨三兩,沒藥五錢,為末,每二錢,溫酒調服。

    治白虎曆節諸風,骨節疼痛,晝夜不可忍者。

     虎骨散虎骨四錢,芍藥一兩六錢,生地八兩,以清酒一升浸,曝幹,複入酒中,取酒盡為度,搗末。

     每二錢,酒調日三服。

    治骨髓中酸疼。

    一方無生地,有乳香二錢。

     潛行散黃柏一味,好酒浸,曬幹,為末。

    每一錢,煎四物湯調服,治血虛陰火痛風,及腰半以下濕熱注痛,多服取效。

     古半硝丸半夏二兩,風化硝一兩,為末,生姜自然汁打糊丸梧子大。

    每五十丸,姜湯下。

    治痰飲流注疼痛。

    一方加茯苓一兩,枳殼五錢,治中脘停伏痰飲,以緻臂痛不能舉,左右時複轉移。

     濟生防風茯苓,五痹俱蠲; 濟生防風湯當歸、赤茯、獨活、赤芍、黃芩、秦艽各五分,甘草、桂心、杏仁各二分半,防風一錢,姜煎溫服。

    治血痹、肌痹、皮痹。

     濟生茯苓湯半夏、赤茯、陳皮各一錢,甘草、桔梗,枳實各五分,姜煎溫服。

    治停蓄支飲及筋痹、脈痹。

     川芎茯苓湯赤茯、桑白皮、防風、官桂、川芎、麻黃、芍藥、當歸、甘草各五分,棗煎溫服。

    如欲汗,以粥助之。

    治着痹留注不去,四肢麻木,拘攣浮腫。

     宣明升麻湯升麻一錢半,茯神、人參、防風、犀角,羚羊角、羌活、官桂各二分半,姜煎,入竹瀝少許調服。

    治熱痹,兼治諸風。

     蠲痹湯當歸、赤芍、黃、防風、姜黃、羌活各一錢半,甘草五分,姜棗煎溫服,治手足冷痹,腰腿沉重及身體煩疼,背項拘急。

     川附丸川烏、附子、官桂、川椒、菖蒲、甘草各一兩,骨碎補、天麻、白術各五錢,為末,蜜丸梧子大。

    每三十丸,食前溫酒下,日三服。

    治氣痹。

     續斷丸當歸、續斷、萆、天麻、防風、附子各一兩,川芎七錢半,乳香、沒藥各五錢,為末,蜜丸梧子大。

    每四十丸,溫酒米飲任下。

    治風濕流注,四肢浮腫,肌肉麻痹。

     導氣天麻黃,三妙可必。

    
導氣湯黃二錢,甘草一錢半,青皮一錢,升麻、柴胡、歸尾、澤瀉、陳皮各五分,五味子二十粒,紅花少許,水煎溫服,乃清燥湯加減。

    治兩腿麻木。

     行濕流氣散蒼術、羌活、防風、川烏各一兩,薏苡仁二兩,白茯苓一兩半,為末。

    每二錢,溫酒或蔥湯下。

    治風寒濕氣痹證。

    身如闆夾,麻木不仁,或手足酸軟。

     天麻黃湯天麻、白芍、神曲、羌活、茯苓各三分,人參、黃連各四分,當歸五分,黃、甘草、升麻、幹葛、黃柏、蒼術各六分,澤瀉七分,柴胡九分,水煎溫服。

    治手足麻木,兼有風證。

     三妙丸蒼術六兩,黃柏四兩,牛膝二兩,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七十丸至一百丸,空心姜湯或鹽湯送下。

    治三陰血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