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 溫暑
關燈
小
中
大
諸風掉眩乃肝木,
掉,搖也;眩,昏亂旋運也。
由風木旺甚生火,風火屬陽,陽主乎動,兩動相搏為之旋轉。
痛癢瘡瘍心火屬; 人近火氣者,微熱則癢,熱甚則痛,肘近則灼而為瘡,皆火之用也。
癢者美疾也,故火旺于夏而萬物蕃美。
或雲:痛為實,癢為虛。
非謂虛為寒也,正謂熱之微甚也。
癢得爬而解者,爬令皮膚辛辣而屬金化,辛能散故也。
瘡瘍屬熱而出濃水,猶肉果熱極,則腐潰而為水,反兼水之化也。
濕腫滿本脾土經, 地之體也,土濕過極,則痞塞腫滿。
物濕亦然,故長夏屬土,則庶物隆盛也。
氣郁痿肺金伏; 。
謂滿也;郁,謂奔迫也;痿,謂手足痿弱無力以運動也。
大抵肺主氣,病則其氣滿奔迫,不能上升。
至于手足痿弱,不能運動,由肺金本燥,燥之為病,血衰不能榮養百骸,故指得血而能攝,足得血而能步,秋金旺則霧氣蒙郁,而草木萎落,病之象也。
萎,猶痿也。
寒之收引腎水鄉, 收斂引急,寒之用也,故冬寒則拘縮矣。
五運主病樞要目。
諸暴強直,支痛裡急,筋縮戾,本足肝膽二經厥陰風木之氣。
暴,卒也;強直,堅勁也;支痛,支持也。
謂堅固支持,筋縮不柔而痛也。
,縮也;戾,乖戾也。
謂筋縮裡急乖戾失常而病也。
然燥金勁切,木病反兼金化,由亢則害,承乃制也。
況風能勝濕而為燥也,風病勢甚而成筋緩者,燥之甚也,故甚者皆兼于燥也。
諸病喘嘔及吐酸,暴注下迫轉筋難;小便混濁血溢洩,瘤氣結核瘍疹斑;癰疽吐下霍亂證,郁腫脹鼻塞幹;鼽衄淋秘身發熱,惡寒戰栗驚惑間;笑悲谵妄衄蔑污,腹脹鼓之有聲和;少陰君火手二經,真心小腸氣之過。
喘,火氣甚則氣盛而息粗也。
嘔,胃膈熱甚火炎之象也。
吐酸,木味為酸,如飲食熱則易于酸矣。
暴注、卒瀉,火性速故也。
下迫,裡急後重也,火燥能令下焦急迫也。
轉筋,熱燥于筋而自轉也。
小便混濁,寒則水清,熱則水濁。
溢,血出于上竅;洩,血出于下竅。
瘤氣、赤瘤、丹瘭,熱氣勝也;結核,熱氣郁結。
瘍,有頭小瘡也;疹,浮小瘾疹也。
癰,淺而大;疽,深而惡。
吐下霍亂,熱甚氣則傳化失常,或下水谷不及變化。
,胸膈憤悶,或引背痛也。
郁,熱極則腠理郁結,而氣道不通也。
腫脹,陽熱大甚,則腫滿脹。
鼻塞,寒主收斂,故陽氣不通。
鼽,鼻出清涕。
衄,鼻出血。
淋,熱客膀胱。
秘,大便澀滞,熱能耗液故也。
發熱惡寒,邪在表也。
戰栗,火熱過極,反兼水化。
恐則傷腎,水衰故也。
驚,心卒動而不甯。
惑,昏惑而志不一。
笑,火盛喜發。
悲,火盛淩金,金不受制故發悲。
谵,多言也,心熱神亂,則言妄出。
妄,狂妄也,心熱神昏,則目有所見。
蔑污,鼻出紫黑血也。
腹脹鼓,熱甚則氣盛脹滿如鼓。
與強直積飲滞,霍亂中滿諸隔痞;體重吐下腫痿,肉如泥之按不起;太陰濕土二足經,脾與從中胃之氣。
,痙也。
強直,謂強項也。
太陽經中濕。
令人項強,有剛柔之分。
積飲,留飲也,痞,否也,謂氣不升降也。
隔,阻滞也,腸胃濕甚則傳化失常。
中滿,濕則令人中焦滿也。
吐下霍亂,謂腸胃濕飲相兼故也。
體重,清陽為天,濁陰為地,濕土為病,體重宜也。
腫,濕勝于下也。
肉如泥,按之不起,濕勝于身也。
諸熱瞀筋惕惕,悸動搐搦極;暴喑冒昧躁擾狂,罵詈驚駭氣上逆;腫疼酸嚏嘔瘡,喉痹耳鳴聾欲閉; 嘔湧溢食下不能,目昧不明翳;或禁栗之如喪神,暴病暴死暴注利;少陽相火手二經,心胞絡與三焦氣。
瞀,神昏而氣濁也。
,熱令肌肉跳動。
暴喑,卒啞也,火盛克金,不能發聲。
冒昧,昏愦也。
躁擾,熱盛于外,手足不甯也。
狂,謂乖越禮法而失常也,或登高棄衣,熱極故也。
罵詈,言之惡也,心火熱極,則發惡言也。
驚駭,君火化同,氣逆沖上,火氣炎也。
腫,熱勝于内也。
疼酸,火盛制金,不能平木。
嚏,鼻中
由風木旺甚生火,風火屬陽,陽主乎動,兩動相搏為之旋轉。
痛癢瘡瘍心火屬; 人近火氣者,微熱則癢,熱甚則痛,肘近則灼而為瘡,皆火之用也。
癢者美疾也,故火旺于夏而萬物蕃美。
或雲:痛為實,癢為虛。
非謂虛為寒也,正謂熱之微甚也。
癢得爬而解者,爬令皮膚辛辣而屬金化,辛能散故也。
瘡瘍屬熱而出濃水,猶肉果熱極,則腐潰而為水,反兼水之化也。
濕腫滿本脾土經, 地之體也,土濕過極,則痞塞腫滿。
物濕亦然,故長夏屬土,則庶物隆盛也。
氣郁痿肺金伏; 。
謂滿也;郁,謂奔迫也;痿,謂手足痿弱無力以運動也。
大抵肺主氣,病則其氣滿奔迫,不能上升。
至于手足痿弱,不能運動,由肺金本燥,燥之為病,血衰不能榮養百骸,故指得血而能攝,足得血而能步,秋金旺則霧氣蒙郁,而草木萎落,病之象也。
萎,猶痿也。
寒之收引腎水鄉, 收斂引急,寒之用也,故冬寒則拘縮矣。
五運主病樞要目。
諸暴強直,支痛裡急,筋縮戾,本足肝膽二經厥陰風木之氣。
暴,卒也;強直,堅勁也;支痛,支持也。
謂堅固支持,筋縮不柔而痛也。
,縮也;戾,乖戾也。
謂筋縮裡急乖戾失常而病也。
然燥金勁切,木病反兼金化,由亢則害,承乃制也。
況風能勝濕而為燥也,風病勢甚而成筋緩者,燥之甚也,故甚者皆兼于燥也。
諸病喘嘔及吐酸,暴注下迫轉筋難;小便混濁血溢洩,瘤氣結核瘍疹斑;癰疽吐下霍亂證,郁腫脹鼻塞幹;鼽衄淋秘身發熱,惡寒戰栗驚惑間;笑悲谵妄衄蔑污,腹脹鼓之有聲和;少陰君火手二經,真心小腸氣之過。
喘,火氣甚則氣盛而息粗也。
嘔,胃膈熱甚火炎之象也。
吐酸,木味為酸,如飲食熱則易于酸矣。
暴注、卒瀉,火性速故也。
下迫,裡急後重也,火燥能令下焦急迫也。
轉筋,熱燥于筋而自轉也。
小便混濁,寒則水清,熱則水濁。
溢,血出于上竅;洩,血出于下竅。
瘤氣、赤瘤、丹瘭,熱氣勝也;結核,熱氣郁結。
瘍,有頭小瘡也;疹,浮小瘾疹也。
癰,淺而大;疽,深而惡。
吐下霍亂,熱甚氣則傳化失常,或下水谷不及變化。
,胸膈憤悶,或引背痛也。
郁,熱極則腠理郁結,而氣道不通也。
腫脹,陽熱大甚,則腫滿脹。
鼻塞,寒主收斂,故陽氣不通。
鼽,鼻出清涕。
衄,鼻出血。
淋,熱客膀胱。
秘,大便澀滞,熱能耗液故也。
發熱惡寒,邪在表也。
戰栗,火熱過極,反兼水化。
恐則傷腎,水衰故也。
驚,心卒動而不甯。
惑,昏惑而志不一。
笑,火盛喜發。
悲,火盛淩金,金不受制故發悲。
谵,多言也,心熱神亂,則言妄出。
妄,狂妄也,心熱神昏,則目有所見。
蔑污,鼻出紫黑血也。
腹脹鼓,熱甚則氣盛脹滿如鼓。
與強直積飲滞,霍亂中滿諸隔痞;體重吐下腫痿,肉如泥之按不起;太陰濕土二足經,脾與從中胃之氣。
,痙也。
強直,謂強項也。
太陽經中濕。
令人項強,有剛柔之分。
積飲,留飲也,痞,否也,謂氣不升降也。
隔,阻滞也,腸胃濕甚則傳化失常。
中滿,濕則令人中焦滿也。
吐下霍亂,謂腸胃濕飲相兼故也。
體重,清陽為天,濁陰為地,濕土為病,體重宜也。
腫,濕勝于下也。
肉如泥,按之不起,濕勝于身也。
諸熱瞀筋惕惕,悸動搐搦極;暴喑冒昧躁擾狂,罵詈驚駭氣上逆;腫疼酸嚏嘔瘡,喉痹耳鳴聾欲閉; 嘔湧溢食下不能,目昧不明翳;或禁栗之如喪神,暴病暴死暴注利;少陽相火手二經,心胞絡與三焦氣。
瞀,神昏而氣濁也。
,熱令肌肉跳動。
暴喑,卒啞也,火盛克金,不能發聲。
冒昧,昏愦也。
躁擾,熱盛于外,手足不甯也。
狂,謂乖越禮法而失常也,或登高棄衣,熱極故也。
罵詈,言之惡也,心火熱極,則發惡言也。
驚駭,君火化同,氣逆沖上,火氣炎也。
腫,熱勝于内也。
疼酸,火盛制金,不能平木。
嚏,鼻中